金鐘太古廣場發生兇殘血案。一名70歲男子遭兇徒箍頸踩面襲擊,面及頸部重創,情況危殆。據悉,警方拘捕一名23歲男子,涉嫌「企圖謀殺」,警方正調查其襲擊原因。

 

事發於9日晚上8時許,警方接獲太古廣場的清潔工報案,指廣場3樓一座椅旁有一名年約70歲的男子倒卧地上血泊,昏迷不醒,面上有傷痕,疑曾被人用刀襲擊。

現場遺下大灘血迹及衣物。救護員接報到場,將事主送往瑪麗醫院搶救後情況危殆。警方其後圍封現場一帶調查事件,並檢走多件證物,並翻查商場閉路電視,了解事件經過。

 

網上流傳事發的閉路電視片段,見到事主當時坐在太古廣場3樓近玻璃圍欄的座椅,被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從後箍頸。事主不斷掙扎無果,未幾疑失去知覺,黑衣男未辭因此放手,繼續緊箍事主至少5秒。

黑衣男其後將事主放在地上,不斷用腳狂踢狂踩,又指罵事主,但事主已陷昏迷,沒有回應。整個過程不足一分鐘,黑衣男離開時,更用腳踩向事主心口,之後往高等法院方向離開。

 

 

 


 

1.港府首次利用緊急警示系統,傍晚近六點,透過手機向市民發「緊急警示」訊息,期間會有長近十秒的警鐘聲,指伊利沙伯醫院已成為定點醫院,專接收新冠病人,籲其他人士勿前往。

相關訊息在社交媒體上「洗版」,包括一眾議員,有人笑言誤以為,俄烏戰爭延伸至香港,亦有人認為警示內容不至於緊急。

今次是通訊事務管理局自前年11月推出緊急警示系統以來首次發送通知,政府採購的系統耗資1.5億港元。資料顯示,政府部門在可能危及廣泛人命財產安全、衛生事故的緊急情況,透過系統向電話用戶發送有迫切性的公告及訊息。

 

2.港新增58,75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除7宗屬於輸入個案,其餘都是本地感染,當中25,991宗經核酸檢測確診,其餘32,766宗是過去三天,經網上平台呈報的快速檢測陽性個案。

再多291名患者不治,第五波疫情累計造成2656人死亡,近九成半死者是60歲或以上的長者,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率是1.64%。

衛生防護中心指,再多20間安老院舍出現個案。過去兩星期共有450間安老院有人確診,佔全港安老院舍五成六,累計約19,600名院友確診,佔整體院友兩成六。

衛生防護中心指, 會抽樣要求快速檢測陽性的呈報人, 接受核酸覆檢。如果覆檢呈陰性, 中心會作出調查, 並安排相關人士入住隔離中心進一步測試, 強調呈報虛假資料, 會面臨法律後果。

 

3.港疫情嚴峻,社區檢測站早前大排長恐龍,不少人寧願自費買快速測試。香港消委會指,今年以來共收到48宗有關快速測試包的投訴,主要與送貨安排有關,投訴個案涉及的金額約48000元。消委會推出網上搜尋器, 讓市民搜查快速抗原檢測包, 是否被納入香港、 內地、歐盟或美國的認可名單。

市民可以在消委會的網頁輸入快速抗原測試包的關鍵字, 就可搜尋出檢測包是否屬於認可名單。

消委會又指, 市面很多檢測包都有歐盟CE的標誌, 但不代表已經由歐盟測試品質或通過歐盟認證。

 

4. 全國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 早上會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有委員引述夏寶龍說, 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 而五十年後亦不需要變, 並且會行穩致遠, 又強調在港實施的普通法和法律制度亦都不會改變。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網誌說, 夏寶龍的言論重申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中央領導人, 一直明確支持和堅決在港落實一國兩制, 說法有理有據。她指, 基本法已經保證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但並不意味五十年後就會停止。又指, 如果一國兩制行之有效, 有利於國家和香港, 就沒有改變的理由。

鄭若驊強調, 在一國兩制下, 由普通法支撐著的資本主義制度運作良好, 並且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 提供堅實基礎。她強調, 香港是世上唯一擁有真正英漢雙語普通法體系的司法管轄區, 亦是中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 本港必須繼續善用普通法的優點, 為香港和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5.俄羅斯進佔烏克蘭踏入兩星期,在烏克蘭多個城市再開放人道走廊供平民撤離。烏克蘭敦促俄羅斯尊重停火,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出發前往土耳其,稍後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會面。

俄羅斯繼續循三個方向大舉進攻烏克蘭, 俄軍向首都基輔推進, 市中心傳出槍聲, 有住宅樓宇被火箭炮擊中起火, 最少3人受傷。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 俄羅斯針對基輔和多個城市展開新一輪導彈攻擊, 俄軍空襲軍事和民用目標, 俄羅斯的侵略行動繼續, 顯示西方國家的制裁並不足夠, 呼籲各國繼續監察情況。

當地傳媒報道, 基輔遭到導彈攻擊, 西部地區有機場被導彈擊中, 東南部邊境地區一個邊防哨站遭導彈襲擊, 多名邊防衛隊成員死傷。

烏克蘭軍方說, 正在北部, 南部和東部多個主要城市加強防衛, 在首都基輔周邊的政府軍正抵抗俄軍的攻擊。

軍方又說, 俄軍在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的住宅樓宇和農田, 部署軍事設施, 東北部蘇梅市的住宅區通宵被俄軍發炮攻擊, 最少22人死亡, 市內大批居民繼續透過人道走廊撤走, 至今已經有大約5000人乘坐巴士離開, 轉到中部城市波爾塔瓦, 當中包括1700名留學生, 由於俄軍的炮轟持續, 其他城市的撤離行動受阻。

有官員說, 政府軍擊落一架飛越基輔上空的俄軍飛機, 戰機跌落一幢九層高的住宅大樓, 發生大火。

烏克蘭國防部說, 俄軍入侵烏克蘭至今, 俄軍有大約800名士兵傷亡, 摧毀30多架俄羅斯戰車, 以及13架戰機和直升機。

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紅十字會將向烏克蘭提供五百萬元人民幣的人道援助物資。

美國多個知名品牌包括麥當勞, 星巴克, 可口可樂, 百事可樂和通用電氣, 都宣佈暫停在俄羅斯的業務, 回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6.南韓總統選舉投票結束, 當地民調顯示, 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微為領先。

 

7.澳洲東部沿岸連日暴雨成災,總理莫里森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便聯邦政府更有效應對災情。

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自二月底開始暴雨成災,最少造成22人死亡,數以萬計的房屋受淹浸。

 

 


港疫情回穩,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決定每天與局長主持記者會,交代抗疫工作。她指現時重點要減少死亡及減少重症,宣佈將伊利沙伯醫院改為救治患者定點醫院,並會騰空公立醫院整體約一半病床接收患者,她亦已請求中央派內地醫療團隊支援香港。林鄭月娥又說全民強檢仍在規劃,並非優先做,亦不會勉強做,要按疫情發展,不能說一定不會在三月尾進行。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示, 已請求中央派醫療團隊到北大嶼防感染控制中心, 及亞洲國際博覽館隔離設施, 增加救治重症病人的能力。另外, 由中央援建的落馬洲隔離設施,會在4月分階段提供服務。而各措施總數涉及16000張病床。

她又說, 會按病情分流及分層治療長者, 包括增加長者隔離暫託設施, 照顧輕症長者, 除了現時兩個社區中心外, 亦會改建7間體育館用作隔離暫託設施。另外, 在啟德郵輪碼頭會提供1200張病床。政府正要求私家醫院協助, 及通過本地及內地招聘照顧員。

至於長者及殘疾人士院舍將會閉環式管理, 工作人員會獲入住酒店, 避免進入社區。 當局希望在3月18日前為院舍院友接種首劑疫苗。

全民強檢方面,由於影響大,林鄭月娥稱推行前要細化方案,仍在籌備中,在最佳時機達致最好效果,時機一到會通知市民。

被問到措施是否經常改變,她稱特區政府在抗疫工作上負起主體責任, 政府要隨著疫情轉變調較措施, 抗疫是否朝令夕改, 是見仁見智。

林鄭周三交代抗疫進展〉〉〉〉〉


 

1.港新增28,475宗新冠病毒確診, 9宗屬於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另外, 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星期一(7日)晚6時啟用當晚,共接獲14,715宗有效呈報,在星期日(6日)及星期一(7日)快速檢測陽性的有效呈報個案,其中2018宗已經完成呈報,並獲發隔離令。再多160名患者不治,年齡介乎4至105歲,當中116人未有接種新冠疫苗,86人是來自院舍。

衛生防護中心指, 新增個案近日維持在兩萬至三萬宗, 並無進一步爆發性上升, 可能是因為市民配合社交距離措施, 令疫情有回穩跡象, 但亦可能是市民轉用快速檢測, 情況仍需觀察, 而較早時的快速檢測陽性個案數字, 需要留待月中完成統計後再作公佈, 中心呼籲市民善用呈報平台, 讓當局掌握本地疫情實際情況。

醫管局指, 有69名患者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累計超過一萬名員工確診, 當中近2400人已經返回工作崗位。另外, 中大醫院已經接收了4名新冠患者, 全部病情穩定, 需要接受短期康復治療。

 

2.香港大學醫學院周二(8日)發表最新疫情推測分析模型,推算每天新增感染人數於上周五(4日)已達第五波頂峰,持續多幾天至一周就會轉跌,預計4月23日新確診人數會降至1000以下,5月中起會持續穩定至100以下;而至今年5月1日時,模型估算第5波疫情總感染人數將為達約430萬人,總死亡人數為5,008人。另估計周一(7日)全港累計感染人數已達184萬人。

港大醫學院指出,由於病毒已於社區廣泛擴散,現階段當務之急是減低重症和死亡,故建議政府應大規模增加或改造醫院中的急症內科病床數量、及早為院舍長者、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快速提升安老院舍中長者的疫苗接種率,及考慮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若四項建議一同實行,可減低預計死亡數字約33%,即約3,355人。

有關病床數量,醫學院表示,在推算中,若醫管局能在一至兩周內,增加新冠急症病床數量,至總病床數量的50%至90%,即約1.2萬至2.5萬張,今波疫情累計死亡數字將會下降20%至25%。

至於口服藥及疫苗,醫學院指,如果高風險病人出現症狀後,立刻服用美國輝瑞Paxlovid或默沙東Molnupiravir口服藥,可降低入院及死亡風險分別達90%及30%;若藥物迅速到港,廣泛應用下更可降低入院機會,及令總死亡數字最多減少25%。而雖然短期快速提高院舍疫苗接種率,對降低本波疫情的重症或死亡個案效果不大,但仍是首要任務,因可避免再有大規模爆發,為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必要條件之一。

醫學院建議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一至兩周,例如限制每周只能出外購物一次、嚴格實行在家工作,甚至14天禁足令等;另指今波疫情高峰過後,如因抗疫疲勞或過早放鬆社交距離措施,病毒繁殖率將上升55%,疫情將捲土重來,伴隨而來是確診和死亡數字上升,認為在95%高風險人群未打第2或3針疫苗前,現有措施須維持一段時間。

 

3.港府指,考慮到市民對理髮服務有實際需要,批准理髮店周四(10日)起重開,並全面實施疫苗通行證。

政府批准理髮店周四(10日)起重開,所有進入理髮店的人必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顧客須使用「安心出行」,所有人全程戴口罩。政府指,考慮到市民對理髮服務有實際需要、疫苗通行證實施暢順而決定放寬。

而食肆及其他表列處所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再延長,二人限聚令、禁止兩戶以上跨家庭聚會、口罩令等同樣延長兩周至3月23日。政府早前已預告,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將維持至4月20日。

 

4.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入住率接近八成。保安局指截至凌晨,青衣社區隔離設施近970間房已有患者入住,佔可用房間近八成隔離設施。食物及衞生情況早前被確診者投訴,當局指已改善,在洗手間添置消毒洗手液。另外,考慮到患者身體情況,食物供應商每日會提供四款,有蔬菜和肉類的膳食。

當局重申,政府人員有權把確診者帶到社區隔離設施,拒絕配合,可能觸犯妨礙公職人員的罪行。

 

5.港通訊事務管理局指,五間電訊商違反電話卡實名制指引,未有設立電子登記平台,須停止銷售電話卡。

通訊局指,香港優克網絡技術及超世代數據等五間電訊商違反牌照的相關條件,未有及時設立電話卡的電子登記平台,要求他們三星期內要完成設立平台,同時須停止銷售、提供或啟動任何新電話卡。

根據新修訂的電訊規例,三月開始,所有新發售的上台月費服務及電話儲值卡,要在啟動服務前完成實名登記。

 

6.俄烏戰事踏入第13天,俄羅斯在烏克蘭多處設立人道走廊,但部份通往俄羅斯和白俄,烏克蘭曾經表示無法接受。由於雙方無法在部分撤離路線達成共識,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包括北部城市蘇梅、基輔市郊伊爾平開始撤離行動。


白宮公佈,總統拜登將於香港時間8日晚上11時45分公佈針對俄羅斯的行動,要為其在烏克蘭發動戰爭負責。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政府最早會在當地時間日內,禁止俄羅斯石油產品進口。

據悉,美國進口禁令將包括俄羅斯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有知情人士說,歐洲盟國將不會參與禁令,因為他們更依賴俄羅斯能源,美國是與歐洲盟友協商後作出禁止進口決定。

彭博引述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拒絕立即置評。受消息刺激,布蘭特期油加速升勢,晚上9:50分每桶報129.77美元,上升5.38%,紐約期油升4.76%至每桶125.08美元,續創2008年以來高位。納指期貨轉跌,暫報13290點,跌0.23%,標指期貨升幅由0.82%收窄至0.11%,報4203點。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俄羅斯石油約佔去年進口美國原油的3%,加上其他油製品,俄羅斯約佔美國進口總量的 8%。因為運輸困難和油公司自我限制,數據公司Kpler顯示,今年美國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量,已降至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目前歐洲沒有國家對俄羅斯的油氣實施制裁,歐洲對俄羅斯油氣,尤其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更高,目前歐盟平均有四成天然氣進口自俄羅斯,歐洲國家擔心能源制裁將影響經濟。加拿大政府則在上個月宣布禁止從俄羅斯進口所有原油,不過加拿大自2019年以來沒有進口任何原油。

國會本週準備立案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對行政當局施加了加快行動的壓力。截至週一,白宮表示尚未做出任何決定。白宮新聞秘書 Jen Psaki指仍在內部進行討論,也與在歐洲和世界各地的同行和合作夥伴進行。歐洲比美國進口更多俄羅斯石油,美國亦清楚他們的能力有不同。


德國《時代》周報消息,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首公開表示,可能停止北溪天然氣管道一線的天然氣供應。金融市場8日上午面對歐洲能源緊缺引發石油危機憂慮下,亞洲股市全面下跌,內地股市和港股都出現大量資金外充流,指數進一步創新低。

港股反覆向下,恒生指數早段曾升近250點,其後失守21000點,最多曾跌逾160點,中午收市報20961點,跌95點,半日主板成交額近849億港元。

國企指數一度跌至近13年低位,半日跌逾1%。

滬深股市半日跌近2%或以上,創業板失守2600點。

上證綜合指數上午收市報3305點,跌67點,跌幅1.99%。

深證成份指數報12244點,跌329點,跌幅2.62%。

避險情緒高漲下,國際金價每安士一度升破2,000美元,創2020年9月以來新高,現處1984美元水平。金價造好之時,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Trust持倉較上日增加8.42噸,當前持倉量為1062.7噸。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在國家電視台播出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俄方可能會切斷通過北溪一號管道向德國輸送的天然氣。

諾瓦克稱,「鑑於有關歐洲能源危機對俄羅斯毫無根據的指控,以及對北溪二號實施的禁令,我們有權採取相應決定,對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實施天然氣禁運。」但他表示,至目前為止,俄羅斯仍未作出相關決定。

俄羅斯希望開通的北溪天然管道二線項目被暫停審批。


1.港府公佈,新一輪電子消費券的第一階段5000元,會於4月內發放,去年已成功領取消費券的市民,毋須再辦理任何手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 在編制財政預算案的過程, 當局已經假設本地疫情轉差, 並作出準備和部署, 加強對中小企及市民的支持, 鑑於環境急劇變化, 所以將一半的款項提早在4月發放。

政府表示, 680萬名去年成功登記的市民, 將會在4月內自動經上一輪的註冊帳戶, 收到5000元消費券, 有效期至到10月底。

當局又指, 以八達通卡收款的市民, 首階段會先獲發4000元, 而在5月底起, 合資格消費只要達4000元, 便會自動獲發餘下1000元。

如果原有帳戶已經失效, 或者遺失八達通卡, 市民需要重新登記, 但首階段只能以原有平台收取款項。而轉用「樂悠卡」並取消原有八達通卡的長者, 可致電熱線辦理手續。

 

 

2.麥當勞宣佈,因應近日疫情嚴峻,影響人手與物流,調整餐廳營業時間。集團在香港有超過245間麥當勞餐廳,當中38間餐廳會暫停營業,另有約90間餐廳會提早至傍晚6時關門,其餘餐廳亦會縮短營業時間。

麥當勞在社交專頁提到,暫停24小時通宵服務,包括24小時麥麥送服務,又指餐廳取餐及麥麥送服務等候時間會比平時長,部分食品或飲品供應不穩定。

集團說,仍希望在各區維持最低限求的服務,並為調整營業時間帶來不便感到抱歉。

 

3.前助理廣播處長、《頭條新聞》始創人之一施永遠周日(6日)晚因病離世,終年66歲。

施永遠在香港電台任職超過30年,由編導至監製,其後擢升助理廣播處長,2015年退休。

 

4.港新增25,150宗新冠病毒確診, 當中32宗屬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過去兩天個案稍為回落,可能與假期有關,他形容數字仍處於很高水平,每日超過3萬宗,因此要密切觀察多至少1至2星期,才知疫情是否已經見頂或者回落,現時不能判斷是否已到達高峰。

過去一天,再多161名患者不治,年齡介乎29至102歲,其中126人無接種疫苗。

其中較年輕的個案,包括一名29歲女病人,本身有癌症並擴散,另一名 36歲女病人有甲狀腺分泌失調10年,她已不適幾天,3月5日近黃昏時暈倒,救護員到場發現她無心跳,入院搶救無效死亡,個案會轉交死因庭。另一名45歲離世的男病人需洗腎 ,一名49歲女人病亦有癌症及擴散。

另外, 兩名染疫女童3月7日早上離世, 她們本身有長期病患, 都曾在二月接種首劑疫苗。其中8歲女童本身有甲狀腺疾病, 3月6日因發燒和輕微頭痛到私家醫院求診, 快速測試呈陽性, 獲處方藥物後回家, 至7日早上情況惡化, 不醒人事, 送院搶救後不治。另一名4歲女童有先天性心臟病, 接種疫苗後因反應差和嘔吐凌晨送院, 一度心跳停頓, 經搶救後延至早上不治。

而醫管局呈報2月25日至3月5日的滯後數字,有119人離世。

 

5.為能更準確掌握疫情,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傍晚6時推出。

衛生防護中心指, 申報人士需要提供測試詳情, 包括個人和同住家人資料, 以及病徵和家居環境等資料, 系統亦會詢問有關人士是否需要入住社區隔離設施等, 以助政府分流個案, 部分呈報個案會獲安排進行核酸覆核測試。

中心指, 政府會盡快安排為呈報人士派發電子手環, 及抗疫物資包, 但預計系統推出初期, 會有很大量人士作申報, 因此派發相關物資, 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6.俄羅斯攻佔烏克蘭的戰火持續。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會在香港時間下午3點, 在包括烏克蘭首都基輔、 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 馬里烏波爾和蘇米等城市停火,設立人道走廊,容許平民撤離至俄羅斯及白俄。

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烏克蘭, 只有停止戰鬥, 俄軍才會停止攻擊。

俄羅斯國防部說, 俄軍已癱瘓烏克蘭西部的文尼察機場, 烏克蘭空軍作戰能力幾乎全部被毀, 又警告若鄰國提供機場給烏克蘭戰機使用, 將被視為介入今次武裝衝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次呼籲北約, 在烏克蘭設禁飛區。

美國正與波蘭商討, 由波蘭向烏克蘭提供俄製戰機, 華府又研究是否對俄實施石油禁運, 並協調歐洲盟友, 確保相關措施不影響國際石油市場正常供應。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表示, 烏克蘭局勢發展, 原因錯綜複雜, 要化解當前危機, 必須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必須堅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 照顧當事方的合理安全關切; 必須通過對話談判, 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港府宣佈,星期一(7日)晚6時啟用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人士的呈報平台。在3月6日或7日快速測試呈陽性的人士可申報,而市民必須在快速測試陽性當日或翌日申報。

成功申報的人士會收到手機短訊,在短訊連結上載快速測試結果及身份證的相片,其後會取得隔離令,同時亦會向申報人士的家居接觸者發出短訊,要在連結上載身份證明文件,其後可以下載檢疫令。

至於在2月26日至3月5日期間快速測試陽性人士,可以在3月14日前透過系統補交資料,會補發檢疫令或隔離令。

若有市民不懂使用網上平台,可致電1836119熱線協助登記,由系統自動處理,但需時較長。

快速檢測陽性登記平台詳情:http://www.chp.gov.hk/ratp


香港的新冠疫情嚴峻,導致市面一片死寂。為刺激經濟,港府公佈,新一輪電子消費券的第一階段5000元,會於4月內發放,去年已成功領取消費券的市民,毋須再辦理任何手續。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 在編制財政預算案的過程, 當局已經假設本地疫情轉差, 並作出準備和部署, 加強對中小企及市民的支持, 鑑於環境急劇變化, 所以將一半的款項提早在4月發放。

政府表示, 680萬名去年成功透過支付寶香港、Tap & Go「拍住賞」和WeChat Pay HK登記的市民, 將會在4月內自動經上一輪的註冊帳戶, 收到5000元消費券, 有效期至到10月底。

至於以八達通卡收款的市民, 首階段會先獲發4000元,而在5月起,合資格消費只要達4000元,便可按其使用情況,最快6月16日收取餘下1,000元

如果原有帳戶已經失效, 或者遺失八達通卡, 市民需要重新登記, 但首階段只能以原有平台收取款項。而轉用「樂悠卡」並取消原有八達通卡的長者, 可致電熱線辦理手續。

陳茂波:料對經濟有約1.2%提振作用

向市民派發消費券又是否可以刺激經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記者會上表示,消費券的使用範圍現時已相當闊,不論購買防疫抗疫的物資或餸菜、生活用品或交通出行都用得着,估計今次發放1萬元消費券連帶市民的額外消費,可對經濟有約1.2%的提振作用。

他並指,原本打算年中才發放新一期消費券,因考慮到疫情急劇變化,才決定將5,000元大幅提前至4月派發,且由於要盡量減少因為需要更改系統而引致延誤發放,故暫時不打算進一步放寬使用範圍至直接繳交水、電費等用途。


深圳周一(7日)早上起,對由香港入境旅客所持核酸檢測報告有新要求。

自香港入境旅客所持核酸檢測報告, 必須是粵港認可的33家香港定點核酸檢測機構, 報告上必須註明採樣方式和時間, 採樣方式必須是鼻咽拭子或鼻腔咽喉混合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