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新增28,475宗新冠病毒確診, 9宗屬於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另外, 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星期一(7日)晚6時啟用當晚,共接獲14,715宗有效呈報,在星期日(6日)及星期一(7日)快速檢測陽性的有效呈報個案,其中2018宗已經完成呈報,並獲發隔離令。再多160名患者不治,年齡介乎4至105歲,當中116人未有接種新冠疫苗,86人是來自院舍。

衛生防護中心指, 新增個案近日維持在兩萬至三萬宗, 並無進一步爆發性上升, 可能是因為市民配合社交距離措施, 令疫情有回穩跡象, 但亦可能是市民轉用快速檢測, 情況仍需觀察, 而較早時的快速檢測陽性個案數字, 需要留待月中完成統計後再作公佈, 中心呼籲市民善用呈報平台, 讓當局掌握本地疫情實際情況。

醫管局指, 有69名患者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累計超過一萬名員工確診, 當中近2400人已經返回工作崗位。另外, 中大醫院已經接收了4名新冠患者, 全部病情穩定, 需要接受短期康復治療。

 

2.香港大學醫學院周二(8日)發表最新疫情推測分析模型,推算每天新增感染人數於上周五(4日)已達第五波頂峰,持續多幾天至一周就會轉跌,預計4月23日新確診人數會降至1000以下,5月中起會持續穩定至100以下;而至今年5月1日時,模型估算第5波疫情總感染人數將為達約430萬人,總死亡人數為5,008人。另估計周一(7日)全港累計感染人數已達184萬人。

港大醫學院指出,由於病毒已於社區廣泛擴散,現階段當務之急是減低重症和死亡,故建議政府應大規模增加或改造醫院中的急症內科病床數量、及早為院舍長者、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病人處方新冠口服藥、快速提升安老院舍中長者的疫苗接種率,及考慮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若四項建議一同實行,可減低預計死亡數字約33%,即約3,355人。

有關病床數量,醫學院表示,在推算中,若醫管局能在一至兩周內,增加新冠急症病床數量,至總病床數量的50%至90%,即約1.2萬至2.5萬張,今波疫情累計死亡數字將會下降20%至25%。

至於口服藥及疫苗,醫學院指,如果高風險病人出現症狀後,立刻服用美國輝瑞Paxlovid或默沙東Molnupiravir口服藥,可降低入院及死亡風險分別達90%及30%;若藥物迅速到港,廣泛應用下更可降低入院機會,及令總死亡數字最多減少25%。而雖然短期快速提高院舍疫苗接種率,對降低本波疫情的重症或死亡個案效果不大,但仍是首要任務,因可避免再有大規模爆發,為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必要條件之一。

醫學院建議再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一至兩周,例如限制每周只能出外購物一次、嚴格實行在家工作,甚至14天禁足令等;另指今波疫情高峰過後,如因抗疫疲勞或過早放鬆社交距離措施,病毒繁殖率將上升55%,疫情將捲土重來,伴隨而來是確診和死亡數字上升,認為在95%高風險人群未打第2或3針疫苗前,現有措施須維持一段時間。

 

3.港府指,考慮到市民對理髮服務有實際需要,批准理髮店周四(10日)起重開,並全面實施疫苗通行證。

政府批准理髮店周四(10日)起重開,所有進入理髮店的人必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顧客須使用「安心出行」,所有人全程戴口罩。政府指,考慮到市民對理髮服務有實際需要、疫苗通行證實施暢順而決定放寬。

而食肆及其他表列處所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再延長,二人限聚令、禁止兩戶以上跨家庭聚會、口罩令等同樣延長兩周至3月23日。政府早前已預告,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將維持至4月20日。

 

4.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入住率接近八成。保安局指截至凌晨,青衣社區隔離設施近970間房已有患者入住,佔可用房間近八成隔離設施。食物及衞生情況早前被確診者投訴,當局指已改善,在洗手間添置消毒洗手液。另外,考慮到患者身體情況,食物供應商每日會提供四款,有蔬菜和肉類的膳食。

當局重申,政府人員有權把確診者帶到社區隔離設施,拒絕配合,可能觸犯妨礙公職人員的罪行。

 

5.港通訊事務管理局指,五間電訊商違反電話卡實名制指引,未有設立電子登記平台,須停止銷售電話卡。

通訊局指,香港優克網絡技術及超世代數據等五間電訊商違反牌照的相關條件,未有及時設立電話卡的電子登記平台,要求他們三星期內要完成設立平台,同時須停止銷售、提供或啟動任何新電話卡。

根據新修訂的電訊規例,三月開始,所有新發售的上台月費服務及電話儲值卡,要在啟動服務前完成實名登記。

 

6.俄烏戰事踏入第13天,俄羅斯在烏克蘭多處設立人道走廊,但部份通往俄羅斯和白俄,烏克蘭曾經表示無法接受。由於雙方無法在部分撤離路線達成共識,目前只有部分城市,包括北部城市蘇梅、基輔市郊伊爾平開始撤離行動。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