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爆發的第五波疫情未受控,港大醫學院早前推算疫情發展,預計若今輪社交距離措施能長時間生效,疫情將於3月中至月底達至高峰,屆時每日將有2.8萬人受感染。港大醫學院昨日(21日)更新研究,根據近日確診及死亡數字推斷,相信早前高估了社交措施的成效,最新估計提前至3月初至中將達疫情高峰,單日將有近18.3萬人受感染,至3月底每日將有近百人死亡。

 

港大醫學院早前推算,2月10日生效的社交距離措施若能長時間維持,包括2人「限聚令」及禁跨家庭聚集等,第五波疫情將會於3月中至尾達至疫情高峰,預料屆時單日將有2.8萬人受感染,其中有病徵感染達1.1萬宗,每日有468人需要入住公立醫院一線或二線隔離病床。

病毒即時傳播率1.9 與上輪措施相若
港大醫學院21日公佈研究最新數據,綜合今輪社交措施生效後的確診和死亡數字,認為早前的推算高估措施的成效,病毒傳播風險由本來估算可減少77%,跌至只可減少71%,而病毒即時傳播率亦由推算的1.5,大幅增至1.9,即每1個人可傳染1.9個人,與上一輪措施相若。


 

1.香港疫情形勢危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三月推行全民強檢,750萬市民須進行三次核酸檢測,暫時構思按出生年份分批進行,每次強檢之間須每日進行快速測試,屆時全港各區將設立數百個檢測中心。無做強檢會有處罰機制。

林鄭月娥亦宣佈,全港幼稚園及中小學提前至3、 4月放暑假,讓各界可集中精力抗疫,校舍會用作檢測等用途,預料到復活節假期後復課,亦會爭取中學文憑試可如期4月開考。

至於現行晚市禁堂食等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最少要延長至4月20日,當局並考慮進一步收緊午市堂食至兩人一枱,戶外戴口罩亦會收緊。

林鄭月娥指,目前估計約3萬名染疫市民等入院或隔離,港目前有5千個隔離設施單位,預料二月底前可增至約1萬2千個,三月可額外增加1萬6千個。另外,內地將派員於落馬洲河套區籌建應急醫院。

 

2.香港疫情牽動中央領導和內地同胞的心,內地抗疫專家連日在港考察,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他們對香港的抗疫工作予以肯定, 因應疫情的複雜性, 他們將繼續留港一段時間, 在個案追蹤及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方面, 給予更多意見, 令港疫情防控更加精準和有效。

陳肇始接受央視專訪時指, 內地支援香港的檢測人員和設備已投入工作, 有效提升香港的檢測能力, 隨著另外兩個火眼實驗室稍後開始運作, 預計每天檢測量可由20萬增至最少30萬。

陳肇始又指, 中央的支持為香港打下強心針, 加上市民配合, 有信心可以戰勝疫情。

 

3.港增6211宗新冠病毒確診,除3宗輸入個案,其餘均屬本地感染。過去一天多32名患者在公立醫院不治,年齡介乎45至103歲,大部分為年過60歲的長期病患者及無接種新冠疫苗,而45歲死者是一名長期臥床的院友。

衛生防護中心指,2月21日呈報個案有8013宗,是2月1日確診數字的64倍,形容個案呈幾何式上升了6次,平均每三天增加一倍,增加速度仍然向上,呼籲市民保持警覺、減少外出,公司亦應盡量安排員工居家工作。中心又指,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超過300間院舍出現個案,超過230名員工及820名院友確診。

醫管局表示, 19名留醫患者情況危殆。新一輪疫情下共145名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大部分是長者,超過870名醫護人員確診,局方今個星期內會要求員工每天上班前,都要接受快速測試。

另外,聖保祿醫院將會撥出20個床位,接收港島東聯網的非新冠患者,局方期望會有更多私家醫院作相關安排。

 

4.俄烏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承認烏克蘭兩個親俄分離主義分子掌控東部地區「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並以「維和」為由,下令俄軍進駐。英美相繼宣佈作出新制裁。

英國首相約翰遜周二(22日)表示,英國會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重擊俄羅斯」。

白宮發言人周一(21日)向法新社稱,計劃明天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措施,以回應莫斯科當局的決定和行動,正與盟邦及伙伴協調公告事宜。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被問到中方是否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時說,烏克蘭問題有複雜歷史經緯和現實因素,中方立場一貫和明確,沒有變化,主張根據聯合國憲章原則,和平解決爭端,呼籲相關各方克制,透過談判化解分歧,避免局勢繼續升級。

汪文斌表示,中國駐烏克蘭使館已提醒在烏中國公民和企業加強安全防範,中國外交部及駐烏克蘭使館將繼續與在烏中國公民和企業密切聯繫,及時提供領事保護與協助,切實維護企業安全和正當權益。

 

5.加拿大渥太華反疫苗示威持續三周後,國會眾議院通過,批准聯邦政府引用 《緊急狀態法》, 宣佈實施公共秩序緊急狀態, 應對1月下旬以來發生的大規模反防疫措施示威、 堵路、 佔領首都渥太華國會附近地方,及堵塞加美陸路邊境口岸。

加拿大聯邦政府上星期一(2月14日),首動用《緊急狀態法》,宣佈進入公共秩序緊急狀態,但要國會批准才可繼續執行。當地警方上星期四(2月17日)在渥太華展開行動, 拘捕近200名示威者, 拖走幾十架堵路的貨車。總理杜魯多表示,在渥太華外圍仍有示威者及車隊聚集,試圖重新發動佔領行動。

加拿大政府一月中起,要求跨境貨車司機入境時,須出示新冠疫苗接種證明,引起司機不滿,在多個城市發起連串抗議示威行動。

 

6.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以廣東話向香港市民錄製短片,強調香港與內地與西方不同,對待疫情最高指導思想是「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指出內地不會容忍自然感染導致大量長者死亡,應對政策仍然是爭取動態清零,又向港防疫提三點建議,分別是預防傳播、加強疫苗注射和儲備藥物。

鍾南山在短片中,憶述2003年到香港,與港醫學專家共同抗擊沙士的經歷,提到不管甚麽政治觀念,在人與病毒的鬥爭中,最高的人權就是人的生命,是健康的生命。他又認為,自2020年初以來,港府領導抗疫行動及措施非常有效,在患病率和死亡率上一直處於全球的低位,有效地保證了香港社會的穩定。

鍾南山又提到,Omicron症狀雖較輕,死亡率較低,市民不用過度擔憂,但Omicron的危害性遠遠大於流感,其一是傳染性強,其二是60歲以上的人群,死亡率會明顯增加。

鍾南山呼籲當前嚴峻形勢下,社會要加強團結協作。

 

 


白金漢宮周日(20日)指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確診新冠肺炎,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22日)致電慰問,並祝其早日康復。

習近平在電話中表示:「我高度重視中英關係發展,願同英方一道努力,以今年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取得新進展。」

英國白金漢宮早前表示,英女皇有類似輕微感冒的病徵,她本周會繼續在溫莎堡履行簡單公務,亦會持續接受醫療照護,並遵循所有適當指引。

現年95歲的英女皇早前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


 

俄烏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俄羅斯總統普京更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親俄地區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為獨立主權國家,並由俄軍在當地進行維和行任務。美國總統拜登基於安全考慮,將該國駐烏克蘭外交人員轉到波蘭。

普京宣布兩親俄地區獨立 數小時內派軍入境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發表講話,並宣布已簽署命令,承認烏東兩親俄地區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獨立主權國家,更下令派駐俄軍到當地執行維和任務。他提及鄂圖曼帝國的歷史並稱,烏克蘭自從來沒有真正建國的傳統,從歷史上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烏克蘭東部是俄羅斯的古老土地,故有信心有關決定能獲得俄羅斯人民支持。

同時,普京又重申,北約漠視俄方的安全關注,倘烏方加入北約,將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安全;他續批評,烏克蘭政府貪腐及當美國傀儡,故應一早決定承認將兩親俄地區獨立。美國有官員指出,俄軍或在於數小時內進入烏克蘭東部地區,基於安全考慮,美國總統拜登已下令當地駐烏克蘭的外交人員轉移到波蘭。

 

美國:將禁美國人在烏東兩地區進行貿易及投資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目前已與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舉行緊急會談,並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俄烏事態。白宮指出,拜登在通話中,強烈譴責俄方的決定,而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提到,拜登即將發布行政命令,禁止該國民眾在兩地區進行新的貿易、投資及融資,並制裁任何在在當地的投資者。

普薩基亦強調,倘俄方進一步入侵烏克蘭,美國將與盟友準備採取迅速及嚴厲的經濟措施回應,並警告有關制裁是分開及附加的措施。

多方譴責俄羅斯公然違反國際法

歐盟、北約及英國狠斥,俄羅斯的做法有違國際法,對此,歐盟宣布制裁5名獲選代表克里米亞的俄國杜馬議員,並在原則上同意與烏方合作,展開有關軍事訓練。

至於英國方面,英國首相約翰遜亦指,普京的決定顯然違反國際法,而英國政府將於明天宣布有關制裁俄羅斯的措施。

法國總統馬克龍亦召開緊急國家安全會議商討俄烏形勢,他更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及歐盟領袖通電話,討論應對方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亦強烈譴責俄羅斯的舉措,並斥有關做法侵犯烏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有違聯合國憲章原則;他更敦促各方應停止敵對行動,並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

日前,普京召開聯邦安全會議時已透露,自己即將決定承認頓涅茨克及盧甘斯克的獨立地位,其後再與馬克龍及朔爾茨通電話,告知有關計劃簽署法令,克里姆林宮表示,法德領導人感到失望,但亦準備與俄方繼續接觸。而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的親俄領導人,早前已向普京提出請求,冀承認他們的獨立地位,並締結軍事合作協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以廣東話向香港市民錄製短片,強調香港與內地與西方不同,對待疫情最高指導思想是「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指出內地不會容忍自然感染導致大量長者死亡,應對政策仍然是爭取動態清零,又向港防疫提三點建議,分別是預防傳播、加強疫苗注射和儲備藥物。

鍾南山在短片中,憶述2003年到香港,與港醫學專家共同抗擊沙士的經歷,提到不管甚麽政治觀念,在人與病毒的鬥爭中,最高的人權就是人的生命,是健康的生命。他又認為,自2020年初以來,港府領導抗疫行動及措施非常有效,在患病率和死亡率上一直處於全球的低位,有效地保證了香港社會的穩定。

鍾南山又提到,Omicron症狀雖較輕,死亡率較低,市民不用過度擔憂,但Omicron的危害性遠遠大於流感,其一是傳染性強,其二是60歲以上的人群,死亡率會明顯增加。

鍾南山呼籲當前嚴峻形勢下,社會要加強團結協作。

 

鍾南山拍短片,即睇〉〉〉〉〉〉〉


 

1.港新增7533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再有13名患者離世,包括一名11個月大的女嬰,是香港爆發疫情以來最年輕死者。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死亡的11個月大女嬰,因發燒和持續抽搐,周六(19日)凌晨送到將軍澳醫院急症室。院方急救期間為她進行病毒測試呈陽性,病毒量高, 轉送伊利沙伯醫院入住兒科深切治療病房隔離。

治療期間,女嬰情況持續惡化,心肺功能一度停頓,延至星期日(20日)傍晚離世。其家人,包括父母、祖父母、照顧者、8歲哥哥以及女嬰的孖生妹妹,經快速測試後都呈陽性,不排除女嬰是受到家人傳染。由於女嬰情況在送院後迅速惡化, 院方未能確定死亡原因, 個案已轉介死因庭研究。

累積至今,已有311人死於疫症。

另外,政府星期日(20日)起已再無公佈初步確診個案數字,衞生署解釋,初確數字需時核實,可能會延遲3天才確診,認為每日新增呈報確診個案數據,較有助實時掌握個案趨勢。

 

 

2.「疫苗通行證」周四(24日)起生效,其中食肆會主動掃描食客接種紀錄,街市、超市、商場及百貨公司等,執法人員可能會隨機抽查。

政府在記者會交代細節,其中市民進入餐飲處所及會址除須掃「安心出行」,亦要主動讓處所,掃描疫苗接種的二維碼作紀錄。進入商場、百貨公司、超市及街市就只須掃「安心出行」,毋須出示接種紀錄,但要隨身攜帶電子或紙本紀錄,以供執法人員抽查。

政府亦以行政指令方式,要求進入學校、公營機構辦公室、殘疾人士院舍的人士接種疫苗;醫院求診者、中、小學生、政府服務使用者暫獲豁免。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衞生)蔡傑銘警告,使用他人紀錄,如同使用他人的證書或行使虛假文書,個別顧客沒帶針卡進入處所,有機會被處以定額罰款單或告票,處所不會有法律責任。

首階段「疫苗通行證」,12歲或以上人士須接種最少一劑疫苗,五月時須接種兩劑,七月更要打齊三針。當局指稍後不排除把12歲以下小童納入計劃。

 

3.港府官員、政界多人的司機或外傭近日染疫,他們被迫在家隔離。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的司機及辦公室兩位秘書的家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先後呈陽性。唐英年表示和三位人員之前有緊密接觸,快速檢測結果呈陰性。他為防疫考慮決定留港,會請假缺席兩會會議。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其司機星期日(20日)於快速測試初步確診。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的家傭於上周二(15日)確診,李家超及家人列為密切接觸者,在家進行14天居家檢疫,需在家工作。而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的司機上星期亦「中招」,葉劉淑儀需居家隔離工作,未能出席行政會議,亦有議員初步確診,包括會計界議員黃俊碩。

 

4.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零售業生意受打撃,接連有連鎖品牌要關閉分店、停業,甚至結業。馬莎百貨(Marks and Spencer)繼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分店一月關閉後,黃埔分店3月6日租約屆滿後結業。

 


香港空運牌照局公佈,大灣區航空公司營運牌照獲批,周一(2月21日)起生效,為期五年。

根據發出的牌照,大灣區航空可營辦編定航程的104條航線,在香港運載乘客、貨物或郵件,無限次往返香港國際機場。

港府表示,歡迎牌照局的決定,指大灣區航空取得營運牌照,反映市場對香港航空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政府相信大灣區航空將為市場提供更多元化的航空服務,有助進一步強化香港以至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各地之間的航空交通連繫,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起積極作用。


英國白金漢宮表示,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在新冠病毒檢測中呈陽性。

白金漢宮發言人續指,英女皇目前有類似輕微感冒的病徵,她本周會繼續在溫莎堡履行簡單公務,亦會持續接受醫療照護,並遵循所有適當指引。

現年95歲的英女皇早前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

王儲查理斯及妻子卡米拉早前亦相繼確診,有英國王室消息來源指,再次確診的王儲查理斯,於確診前兩天曾在溫莎堡與女皇見面。英國廣播公司則報道指,溫莎堡早前已陸續傳出有工作人員確診。英國首相約翰遜發聲明,表示希望女皇早日康復。


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各國旅遊業發展停滯,不過,越來越多國家已重新對外開放;其中,澳洲於去年年尾逐步對外重開,近期更進一步放寬旅遊限制,將於明天起重新歡迎國際遊客到訪,當中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接種的旅客,到埗後毋須隔離。

澳洲政府為旅客入境作出新安排,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旅客,由明天起到訪後毋須隔離,未完成兩針的旅客則須先取得相關旅遊豁免,並遵守當地檢疫要求。該國總理莫里森出席墨爾本國際機場的簡報會時,形容澳洲在有關方面的等待經已結束。

現時,澳洲單日新增超過16000人確診,再多33名患者染疫亡,全國累計約270萬宗確診,而大部分均在Omicron變種病毒急速傳播後在當地出現,累計死亡病例少於5000宗;至於在接種率方面,該國是全球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當地超過九成四的16歲及以上人口已接種兩劑疫苗。

 


不應基於染疫者的背景而歧視整個社群

 

利哲宏博士:

時光飛逝,不經不覺我們在平機會共事已差不多有三年,我非常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會務的熱心貢獻,特別在平機會處理少數族裔事務上,你作為少數族裔的代表人物,盡心盡力的參與及提供很多切實的意見,令我們的工作能順利進行,真的是勞苦功高。最近第五波的疫情來勢洶洶,你曾對我表示對少數族裔在疫情下被污名化及面對歧視的憂慮,所以我想在此向你講述一下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情況。

在疫症爆發以來的兩年多時間中,平機會已經多次公開呼籲,希望社會人士不要基於染疫者的背景歧視整個族裔、行業或社群。在今輪疫情中,早前一些媒體將報道重心放在一位確診者的族裔身分上,網絡上充斥一些對該族裔惡意的批評,導致南亞裔社群代表亦向我表示擔心相關的報道會否加深一般市民對他們的歧視。有些社交媒體的留言呼籲不要訂購由少數族裔人士負責派送的外賣服務,傳媒亦有報道一些被圍封檢測的屋邨居民被僱主解僱。就此情況,平機會先後向公眾發表了兩篇專題文章,我亦接受了多個傳媒的訪問,明確指出,不應基於確診者的背景,例如種族、行業或社群貼上標籤,避免促成對某些群體的偏見。

我們明白追蹤傳播鏈講求快、精、準,方向絕不能含糊籠統。為免行動受延誤,傳播鏈的命名難免與染疫者的背景有明確關係。無奈相關報道亦可能對整個群體造成負面影響,令一些市民把這些行業、社群、種族和所有人聯繫到「播疫」、「超級傳播者」等字眼上,成為偏見和歧視的種子。

其實,染疫者只是群體中的個別人士,並不代表整個群體。再者,受感染者亦非存心染疫和播疫,除了極少數違規者,其餘大部分都依循抗疫指令和滿足檢疫要求,防疫工作不見得比他人少,只可惜不幸染上這極易傳播的變種病毒,更不幸地把病毒傳染給身邊的人。他們其實是病人、是受害者,絕不應受到唾棄,被視為罪人。指責和排斥無辜者絕對不會有助大家預防感染,反而抹殺了不同種族和階層一直以來在抗疫路上的付出,對整個社會共同抗疫造成打擊。

鑑於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政府唯有實施較嚴謹的檢測及隔離措施,以遏止病毒的傳播,市民在依循抗疫指令和滿足檢疫要求時,可能會面對一些不便的地方,對弱勢社群會有更大的影響。近日確診數字大幅上升,多個檢測中心及採樣站曾經出現人龍,有些市民要排隊數小時才能接受檢測,對長者及殘疾人士尤為不便。就有關情況,政府已經陸續在不同的檢測站增添派籌機,以節省市民輪候的時間,另外亦設立關愛隊協助長者、孕婦或有需要人士,優先接受檢測。

有些家居隔離者表示勞工處對家居隔離的勞工保障安排並不清晰,擔心因受隔離檢疫或強制檢測公告影響未能上班,未能獲得有薪病假,甚至被僱主解僱。政府因應情況,表示將會修訂《僱傭條例》,訂明若僱員接受強制檢疫或所在大廈被圍封隔離而未能上班,一旦遭僱主解僱,可構成「不合理解僱」;另外,在圍封強制檢測期間,衞生署的強制檢疫令可作病假證明。同時,政府亦提出在《僱傭條例》加入新條款,說明若僱主解僱拒絕接種疫苗導致未能上班​​的僱員,不會構成「不合理解僱」。從現有資料來看,未來可能修改的相關法例,只是給僱主多一個選項,說明在某些情況下僱主解僱拒絕接種疫苗的僱員,不會構成「不合理解僱」,但這並不代表僱主可以隨意解僱拒絕接種疫苗的僱員。至於解僱的做法會否違反《殘疾歧視條例》或其他反歧視條例,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必須考慮個案的背景,例如接種疫苗是否該工作的固有要求,包括考慮法例規定在該工作地點工作的人士是否必須接種疫苗、僱員拒絕接種疫苗的理由、是否持有有效的醫療證明顯示不適宜接種疫苗,以及其他特殊情況可以加入考慮等等。平機會呼籲,現時疫情嚴峻,僱主和僱員應齊心抗疫,彼此互讓互諒,本着同舟共濟之心,在面對困難情況時誠意溝通,致力達成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面對現時嚴峻的疫情,大家千萬不要氣餒,社會各界和市民需團結一致、遵守各項防疫和抗疫措施。我們必須時刻保持理性,更應避免作出分化、製造社會矛盾和歧視性的言論及行為。在對抗疫情的同時,我們亦應以同理心,體恤有需要的人士,例如僱主應彈性處理員工因受隔離檢疫或強制檢測公告影響未能上班的病假或休假要求,讓染上病毒或受隔離的員工可安心處理自己的情況,或照顧患病的家人或與其有聯繫人士。憑藉中央全力支援香港的防疫和抗疫工作,社會上下一心,全力抗疫,我相信我們定能戰勝當下疫症的挑戰,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

祝工作愉快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朱敏健
2022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