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上月曾宣佈發現Omicron與Delta結合的新變種「Deltacron」,其後證實發現有誤。事隔一個月,英媒報道,英國境内首次發現「Deltacron」,英國衛生安全局目前將這款新變種納入調查,未公佈細節。

塞浦路斯大學教授科斯特奇茨(Leondios Kostrikis)上月初宣佈,在塞浦路斯國内採集的25個樣本中發現「Deltacron」,發現一度引起國際社會憂慮,但其後證實塞浦路斯發現的Deltacron,實際為實驗室交叉污染。

英媒指出英國今次出現的Deltacron,與塞浦路斯屬交叉污染的樣本完全無關。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證實,當局正監測及調查Deltacron變種。


抗疫政策礙經濟?

澳新銀行:中國僅GDP2.6%受「動態清零」影響

 

一直以來堅定疫情嚴防嚴控道路的中國,被一眾「躺平」的國家視為「異類」。Omicron變異病毒株肆虐以來,以《紐約時報》為首的媒體,批評中國「清零」政策的言論,其中一個重要論調是中國的做法,「拖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

然而,彭博通訊社引述澳新銀行(ANZ)2月15日發佈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清零」政策對經濟影響有限,這歸功於高度本地化、十分精準的防控措施。

由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Raymond Yeung牽頭撰寫的報告稱,目前中國只有佔GDP2.6%的經濟受到「動態清零」的影響。即使影響持續一個季度,仍只佔年度GDP的0.6%。

報告稱,中國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是房屋租賃、商業服務,以及酒店和餐飲,但仍只佔中國總體經濟增長4.7%。由此看來,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新冠疫情,而是結構性改革,例如加緊多個行業的管制、削減債務、減少碳排放等。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們認為,零售行業在「清零政策」中受打擊,還未回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但這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局限在地方,並未擴展至全國層面。

報告稱,嚴格的邊檢並未導致供應鏈瓶頸,中國的貨櫃周轉速度反而比許多國家快。此外,嚴格出境要求打消許多人出國旅遊的想法,鼓勵人們在國內消費,中國的外部收支平衡也因此受益。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西方媒體不顧自己國家在疫情中「越陷越深」,反而質疑中國的「清零」方針。他們的重要論點,就是嚴格的防疫政策嚴重影響中國和世界經濟。

例如彭博通訊社引述1月13日發文稱,「中國因為清零政策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經濟損失」。文章稱,大城市封鎖擾亂供應鏈,打擊了消費。

彭博引述高盛的報告稱,如在全國封鎖的極端情況下,中國的年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跌至1.5%,創1976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但實際上,由於精準、有效的防疫措施,中國能把各地零星爆發的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中國國家統計局年初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0%,全年GDP增長8.1%。

上月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高級官員也宣稱中國「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對供應鏈和世界經濟增長會帶來風險。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月26日回應稱,中國一貫採取科學、全面、有力的防控舉措,無論是在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恢復本國經濟社會發展,還是在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世人有目共睹。

趙立堅指出,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更是取得了8.1%的經濟高增速,中國GDP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繼續引領全球復蘇的發展進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地位沒有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沒有變,我們願同各方加強溝通與合作,為全球經濟持續復蘇注入動力。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1.港新增2071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地感染佔2052宗,初步確診有大約4500宗,兩者均再創本地疫情新高。衛生防護中心表示,仍有超過一千宗個案的化驗未完成,實際確診數字應該更多。另外,新增4宗死亡個案,其中兩人是初步確診者,本地死亡個案增至225宗。過去的周六日(12及13日)近600人出院。

最少7間安老或殘疾院舍出現個案,包括深水埗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雲華護理安老院、屯門大興鄰舍輔導會大興宿舍、太子厚愛護老院等。部分院舍出現較多感染個案,多人要接受檢疫。兩名分別73及77歲的男子未入院已不治,在殮房驗出對病毒初步呈陽性。

東區醫院及瑪嘉烈醫院分別一名77及82歲男患者, 病情持續惡化, 延至凌晨不治。9名患者情況危殆,包括一名在兒童醫院留醫的3歲女童,醫管局形容她情況急轉直下。

馬鞍山利安邨利盛樓圍封強檢發現44宗初確及5宗不確定個案,大廈須延長圍封一日。

醫管局再強調,隔離病床使用量已達九成,呼籲患者耐心等候隔離安排,局方會增設「等候入住隔離設施電話熱線」,專門讓正在社區等候入院的初步確診病人查詢,並正部署開設指定診所。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表示,星期三開始會實施「疫苗通行證」,所有醫管局員工要出示疫苗接種紀錄,才可進入醫管局的設施,包括辦公室、醫院、診所等。

 

2.教育局宣布, 因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全港幼稚園、 中小學及補習學校,將繼續暫停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至3月6日。

發言人說, 學校原則上不應安排學生回校進行任何活動。校舍須在上課日維持開放, 以照顧因家中乏人照顧而需安排回校的學生。

另外, 教育局宣布停辦今年的全港性系統評估。局方會與考評局商討如何協助學界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

教育局亦決定, 本年度中一派位學校無須進行小六下學期呈分試, 小六學生的中一派位組別將根據小五下學期及小六上學期, 由學校向教育局呈報的校內成績決定。

 

3.疫情下的情人節,令花店銷售不理想。有花店負責人指,今年受疫情多重檢疫拖慢流程及運輸成本上升問題,鮮花售價較去年升近一半,但巿道極為疲弱下,料營業額差於97年金融風暴及03年沙士。


疫情下醫護人員更疲於奔命。有救護車周一(14日)下午一時許,沿荔景山路往長沙灣方向而行,駛至瑪嘉烈醫院對開一個右彎位時,救護車未及轉彎,直剷上行人路,撞向路邊電箱發出巨響。有網民估計,意外因救護人員過於疲勞所致,留言為他們打氣。

有關事故片段在網上瘋傳,引起熱議,有市民對是次意外感到痛心,亦有網民留言為醫護人員打氣,直指他們是「守護天使」、「無名英雄」,感謝他們默默付出。


群策群力 同心抗疫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許正宇

正如香港行政長官早前公布,政府馬上會就大約270億港元的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注資。這輪基金的特色之一,是我們特別希望感謝和支援那些在第五波疫情下謹守崗位、肩負重任、不辭勞苦的前線人員,例如保持環境衞生的清潔員工和負責保安工作的朋友。

就此,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將在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中提出,為政府、房委會及房協服務承辦商的前線清潔及保安人員提供財政支援,藉此對其在防疫抗疫這關鍵時刻盡忠職守予以肯定。我們擬於2月至6月這五個月期間,為政府、房委會及房協服務合約下的清潔人員、廁所事務員及保安人員提供每月2,000港元津貼,預計超過72,000名人員會受惠,涉及的財政支出約為10億元。我們曾於前年3月至9月期間為這批前線人員提供津貼,鑑於現時疫情嚴峻,為向大家提供更有力的支援,我們這次將每月的津貼金額提升了一倍。同時在實施方面,我們希望盡量做到簡便利民,前線人員毋須提交申請,津貼金額將通過承辦商發放給僱員。

 

 

在抗疫的關鍵時刻,我也要特別感謝政府物流服務署同事作出的貢獻。自抗疫工作開始以來,政府各部門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大增,物流服務署同事一直爭分奪秒在全球搜羅採購,確保我們有符合要求並供應穩定的各種個人防護裝備。同時,物流服務署亦負責運送應急和防疫物資,及印製各項有關防疫的宣傳單張和海報等,是政府抗疫工作的強大支援後盾。署方現正加快採購快速測試套裝,配合持續落實「願檢盡檢」的抗疫策略,盡早識別感染者,切斷傳播鏈。

全港市民的配合和支持也至關重要。遵守現行社交距離措施、 盡量避免外出以堵截病毒傳播,並盡快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和他人,均助力全城抗疫。另一方面,政府會致力提升新冠病毒檢測量,及確保有足夠疫苗供市民接種。

讓我們繼續以全城投入、群策群力及關愛互助的精神,同心協力讓香港走出疫境。


香港接種科興新冠疫苗的最低年齡,周二(2月15日)起下調至三歲。

三至四歲兒童周二起,可接種科興疫苗,當日早上八時起開始接受預約。

港府發言人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參考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意見,及考慮病毒對公眾健康構成的威脅,決定將科興疫苗接種年齡由五歲下調至三歲。

至於復必泰疫苗最低接種年齡仍維持五歲,五至十一歲的兒童周三(16日)起可接種復必泰疫苗。


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周六(12日)在深圳出席第二次內地與香港疫情交流會,就港目前疫情形勢交流意見,並就內地支持香港抗疫措施,以及保障內地供港物資等交流討論。李家超引用世界衞生組織指,封城是最後手段,重申不覺得香港需要考慮「封城」。

李家超稱,特區政府在會上提出5點請求,包括派內地專家來港協助病理排查及分析工作、提升香港檢測能力、協助建設檢疫及隔離設施、提供快速抗原測試套裝、以及提供抗疫物資供應。

他表示,會議氣氛積極、開放及具建設性,中央全面積極考慮特區提出的請求,原則上接納請求的方向,中央及廣東省會採取措施,保障香港鮮活食物、蔬菜和生活必須品的供應,亦同意成立5個專班,包括流行病學專家組、檢測組、檢疫設施組、醫療物資保障組、其他物資供應組,將盡快制定執行方案,針對性解決問題。

 


 

1.港新冠疫情形勢嚴峻,新增1325宗新冠病毒確診,再創單日新高,本地個案佔1323宗,大部份涉及Omicron變種病毒,另外有超過1500宗初步陽性個案。再多2名新冠患者死亡,分別是86歲男病人及88歲女病人,前者曾接種一劑由內地研發的科興疫苗,另有兩名長者危殆。

40多個醫院員工初步確診,明愛內科病房群組個案再有2名護士,及1名病人服務助理初步確診。另外,沙田醫院內科病房一名97歲男病人周四(10日)初步確診,醫院進行接觸追蹤,發現多5名病人染疫。屯門醫院婦產科病房3人初步陽性,包括一名39歲孕婦。

安老院舍有病毒擴散,周五(11日)新增9間安老院舍出現個案,港目前累計有30多間安老院舍有院友及職員染疫。

隨著確診數字急升,連日多個處所及住宅都被納入強制檢測,社區對新冠病毒檢測需求增加,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當局已修改強制檢測準則,相同大廈內有兩個單位短期受新冠病毒個案影響才納入強檢。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去年底至今,累計超過5530宗本地個案,其中以葵青、 深水埗及沙田較多。

 

 

2.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市面人流減少,港部分公共交通服務有所調整。周五晚(11日)起,港鐵、兩間巴士公司各有部分路線要削減班次。

2月11日晚上開始,港鐵暫時調整部分路線列車服務,大部分乘客候車時間略為延長1至2分鐘。

荃灣、觀塘、港島、南港島、東鐵、東涌及屯馬線,每晚8時後的非繁忙時段,將維持約每5至9分鐘一班車。將軍澳線北角至寶琳站及調景嶺至康城站,星期五及星期六晚8時後,分別維持約每6及12分鐘一班車

日間其他時段列車服務不受影響,繁忙時段服務維持不變。

九巴13路線尾班車提早至晚上8時開出。包括47A、66M、67X、80M、82K、85B、88K、89B、234A、286M、290、296A、296M,受影響的地區包括荃灣、屯門、沙田、深井、將軍澳等。

新巴、城巴指,需因應客量調整個別路線服務時間。

有政黨表示接獲市民投訴,認為九巴更改尾班車時間做法倉卒,未能顧及下班回程新市鎮居民的需要。

 

 

3.香港疫情嚴峻下,港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推行疫苗通行證等措施影響餐飲業,多間老字號食肆相繼宣佈停業。其中明星海鮮酒家表示,由於近日本地肺炎疫情嚴峻,為保障員工及顧客安全,2月11日起除深水埗及筲箕灣店外,旗下12間分店暫停營業,並有待疫情穩定,再作安排。

至於有近89年歷史的中環名人食堂陸羽茶室,以及旺角倫敦大酒樓同樣因肺炎疫情,早前宣佈自周六(2月12日)起停業。

 

 

4.新冠肺炎疫情下,再有戲院宣佈結業。百老匯院線周五(11日)宣佈,位於鑽石山商場荷里活廣場3樓的荷里活百老匯戲院,因租約期滿及疫情關閉令等影響,將於3月結業。

 

5.去年因參選亞姐而知名度大增的「亞視一姐」薛影儀,疑因無戴口罩,在元朗朗屏邨被一名女子拍片追逐質問逾3分鐘,片段於網上瘋傳。

片段之初,薛影儀未有戴上口罩,但有用手按着口罩及嘴部,被窮追猛打下,她一直逃走,又一度衝入升降機,期間為逃避追截及表達不滿,最少三次「起飛腳」踢向拍片者,擾攘一輪才戴回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香港市面人流減少,部分公共交通服務有所調整。周五晚(11日)起,港鐵、兩間巴士公司各有部分路線要削減班次。

2月11日晚上開始,港鐵暫時調整部分路線列車服務,大部分乘客候車時間略為延長1至2分鐘。

荃灣、觀塘、港島、南港島、東鐵、東涌及屯馬線,每晚8時後的非繁忙時段,將維持約每5至9分鐘一班車。將軍澳線北角至寶琳站及調景嶺至康城站,星期五及星期六晚8時後,分別維持約每6及12分鐘一班車。日間其他時段列車服務不受影響,繁忙時段服務維持不變。

九巴13路線尾班車提早至晚上8時開出。包括47A、66M、67X、80M、82K、85B、88K、89B、234A、286M、290、296A、296M,受影響的地區包括荃灣、屯門、沙田、深井、將軍澳等。

新巴、城巴指,需因應客量調整個別路線服務時間。

有政黨表示接獲市民投訴,認為九巴更改尾班車時間做法倉卒,未能顧及普羅大眾下班回程新市鎮居民需要。


廣州市政府新聞辦晚上表示,廣東醫療團隊已抵達香港。

新聞辦在官方微信發佈一條長12秒短片,拍攝到香港市民在病毒檢測站排隊輪候情況,形容粵港「唇齒相依」,「同聲同氣」,有困難必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