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少國家Omicron等變種病毒肆虐,網上近日流傳短片,巴士上一名男子疑因堅拒戴口罩,司機拒絕開車,男子頓成眾矢之的,被多名同車乘客指罵。有人更手持獨立包裝的口罩,要求他戴上。事件擾攘下有人報警,據悉巴士男事後向警方展示相關醫生證明,相信用作證明自己不宜佩戴口罩,事件中無人被捕。

消息指,片段攝自停在沙田圍巴士總站一架九巴,一名身穿藍色裇衫的男子,坐在上層較前排近通道位置,有最少3名乘客不滿他未戴口罩,有人向他遞上獨立包裝口罩,勸喻男子戴上。其中一名戴眼鏡、穿深藍色外套的男子情緒激動喝罵,指「成架車咁多人等你」、「係成車人嘅事」、「你戴口罩咪可以開車囉」,期間更直接扯出男子的領帶問「你邊間學校?」、「而家啲年輕人咁樣,我夠年輕啦」。

片段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人不值巴士男所為,認為他行為自私,應罰款及趕他下車,也有人指巴士司機不應讓他上車。

根據第599I章 《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 第4條,指明期間內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及港鐵已付車費區域須佩戴口罩,惟不包括未滿2歲嬰兒,及有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不佩戴口罩人士。規例接納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的疾病、損害或殘疾,而不能戴上、佩戴或除下口罩作為合理辯解。

 

巴士上拒戴口罩被指罵,睇片〉〉〉〉〉〉〉〉


2021年12月19日是大日子,是香港大幅度修改選舉機制下的首次立法會換屆選舉。

由於涉及到龐大的全港選民投票活動,又對比以往的選舉有不少改動,港府為這一天做了相當多準備工作。

還從各個公務員部門調派大量人手來臨時幫忙,包括入境處、社會福利署、康文署等等,而我也成為了參與選舉工作的其中一員。

參與選舉工作聽上去很刺激,但操作起來真的很辛苦。

工時長,短期需要吸收的東西多,還需要一人當三人用。

這次選舉比以前升級不少。最大的便民升級是從以往的手寫投票,改為電子選民登記冊。

選民拿出身份證給工作人員一掃,面前的屏幕便會出現選民所屬的選區等資料,避免以往有機會出現的人手失誤。

但全新的升級也意味著工作人員需要接受全新的培訓。

我作為工作人員,需要接受政府的一天半培訓。

培訓那天人山人海,從講解工作流程到模擬選舉情境,可別說,大家要吸納的資料還真是不少。

好不容易培訓完,我們每個學員還要領一本又大又厚的選舉指南回家繼續學習。

仿佛回到了讀書年代有木有。

選舉日是周日,但我們周六就需要開始排練,確保選舉正日不出任何差錯。

周六原本應該睡到正午的我老老實實早起,沒錯,我們是沒有了周末的打工人。

屆時票站現場會有不同身份的人,像是候選人、競選團隊助手、還有協助選舉事務的工作人員。

我們工作人員的責任重大,最關鍵是確保每一位選民,可以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投票權利,弄清楚自己可以投什麽票,可以投幾張票。

比較常見的選票有兩種,第一種是絕大部分選民都會有的地區直選個人選票;第二種是功能組別選票,即「職業代表制」。

比如教育界,如果一個人是註冊教師,那他有機會同時可以投第一種和第二種選票。

排練工作比想象中漫長,不僅沒有時間吃午飯,甚至最後還加班了。

 

排練結束的我被告知,周日六點半就要抵達票站現場作準備。

我兩眼一黑,抓住旁邊師兄的手臂穩住身形。

師兄一副過來人的模樣告訴我:今晚早點睡,明天做好連續工作二十個小時的準備吧。

原來票站雖然從八點半開放到晚上十點半,但開放前工作人員就要提早作準備。

而等票站十點半關閉後工作人員也不能走,要在現場等相關人員點完票才算結束。

如果點票出來的數量可疑,比如兩個候選人的票數出奇地接近,那就要重新點票。

反正要點到大家都無異議為止,最大程度確保公平公正。

聽說以前有票站一直點到天亮才搞定。

聽得我瑟瑟發抖。

周六晚上我破天荒地十點半上床了,定了個五點起床的鬧鐘,就開始閉眼「數綿羊」。

選舉正日,選票被送到票站。

工作人員在監督下向選民發票,每一張票都必須被記錄和反覆核對,而損壞的選票必須記錄在案。

票站開放給選民投票後,有些候選人和候選人的代理人會進來票站監票。

由於演練充分,選舉正日大家倒是有條不紊,各種工作做得井井有條。

我從早上抵達現場後一直在跟指令工作,實打實感受了一次什麽叫忙得腳不著地。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下午,直到坐下休息那一刻,我才突然感受到腳底傳來的刺痛和大腦傳來的疲憊感。

然而短暫休息了十分鐘又要衝上戰場了。

有人可能感到奇怪,工作人員也有投票的權利,有沒有一個環節是專門給工作人員投票的呢?

當然是有的!

每個票站的工作人員會各自協調時間,每個人分別錯開時間去排隊投票,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

很快到了晚上十點半,票站準點關閉了投票口進入緊張的點票環節。

有熱心的選民也進場監督整個點票過程。我們則被告知可以去休息室稍作休息。

選管會主席視察中央點票站點票工作模擬情景演練

 

凌晨時分,我們票站的點票工作已經完成,工作人員可以開始收尾工作。

我舒展了一下酸痛麻痹的四肢,開始不再覺得參與選舉工作好玩刺激,只想早點搞定早點回家沖涼睡覺。

接近三點鐘的時候,負責人告訴我們要等該區其他票站的點票工作完成,才能正式結束,但住得遠的同事可以申請回家了。

考慮到我走路二十來分鐘就能回到家,自然把回家的機會讓給了其他同事們。

剩下的我們打起精神,做完了剩下的工作。

等到負責人宣佈正式結束的時候,天竟然已經微微亮了。

一看手機,六點半。人生第一次連續工作24小時啊……

工作人員間的告別明顯已經敷衍得很,大家只想快快回家休息。

還好機智如我,早早請了周一的年假。

聽被派去另一票站的朋友說,他們那邊七點多才結束工作。

他選擇不回家就地補眠,因為家太偏遠,而周一下午五點又要開始上夜班。

不得不說,年輕人為了省天年假多賺點錢也太拼了吧。

等疲憊感覺緩過來,應該還是會覺得這份臨時工挺有趣的。嗯!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尖沙咀一架的士沿天文台道落斜,期間疑失控,駛至金巴利道交界時,剷上行人路,撞倒一塊交通指示牌後,再衝入一間店舖。意外中兩名分別29及31歲印度籍男子受傷,送伊利沙伯醫院治理。

事發於星期二(21日)上午10時許,的士失控過程被閉路電視拍攝到。事發前兩名男子一前一後,沿金巴利道步行,其中前方男子相信是父親,正拖着年幼女童行走。當走到一個轉角位之際,失控的士突從剷上行人路,父親千鈞一髮以血肉之軀擋住女童並急忙後退,父親受輕傷。至於跟隨父女另一名男子,則被撞倒的指示牌擊中額頭受傷,他事後掩住頭部跌下,兩人一同送院治理。

 


「非建制派」在今次立法會地區直選中幾全軍覆沒,僅餘出選社福界功能界別的新思維狄志遠成功當選,即90個議席當中,89個席位全屬於所謂「建制派」,而當中以民建聯取得19席,成為議會最大黨。主席李慧琼於記者會表示,地區直選中他們得到68萬票,得票率51.4%,認為成績符合預期,但她認為港府對新選舉制度宣傳不足,令市民不掌握或不了解,增加選舉工程的困難,新選舉制度下亦難以估計選情。

 

新民黨於今屆選舉奪得五席,比上屆只得兩席大增一倍,黨主席葉劉淑儀對結果非常滿意,形容是符合預期兼「大勝」。她認為在新選舉制度下,投票率不能與過往比較,整體有約三成已經不錯,能夠進入議會都是愛國者,不會再區分建制、非建制,又指未來議會具廣泛代表性,擁有多方面專才,期望能夠推動本港經濟。

「唯一非建制」狄志遠表示對是次選情感到詫異,但他認為只要勝出就有認受性,形容自己是「1對89」,相信「非建制派」亦可以發揮影響力,希望可以在議會身體力行,顯示「非建制派」仍有重要角色,重申會堅持爭取民主及監察政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指出反中亂港勢力近年以奪取特區管治權,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衝擊特區憲制秩序,進行危害國家安全、損害香港繁榮穩定的各種活動。事實證明,反中亂港勢力及其背後的外部敵對勢力是阻礙香港民主向前發展的罪魁禍首。

白皮書全文二萬七千多字,文中先詳細及有系統回顧並總結香港民主發展歷程,指香港於回歸前並沒有真正民主,2019年「修例風波」和區議會選舉亂象,充分暴露出香港選舉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和漏洞,完善後的選舉制度,全面準確貫徹了「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是香港特區民主制度的優化提升和與時俱進,並為香港民主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實現「雙普選」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完善香港民主制度特別是選舉制度,是依法治港、撥亂反正的必要之舉,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特區憲制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確保香港民主在正確軌道上向前發展的固本之基。

但中共和中央政府審時度勢,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完善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制度機制的重大決策,這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推動香港特區民主發展重新回到正確軌道。香港特區正迎來撥亂反正、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一個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開放、包容和諧、繁榮穩定、胸懷祖國、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將更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歡迎,她指中央這個時候公布白皮書是適合,為香港民主發展提供歷史事實,回應外界批評,亦有助市民明白民主發展,正如白皮書指出,世上並無放諸四海皆準的民主標準。


香港2021立法會換屆選舉三個界別中,30席功能界別是最後一個有結果。

鄉議局界別,由鄉議局主席劉業強以119票成功連任,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取得35票落敗;陳健波以65票於保險界功能界別成功連任,招商永隆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照男得24票落敗;至於漁農界功能界別,民建聯何俊賢以117票,成功連任,而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楊上進獲53票落敗。

教育界競爭最激烈,五名候選人爭一席位,由教聯會的朱國強以10641票當選,他表示有信心未來會做得好,他會很努力聆聽業界聲音,希望發揮監督政府、改善教育界的作用。

航運交通界,由自由黨的易志明以147票連任成功,中港通集團董事總經理陳宗彝得56票落敗。法律界由律師會前會長林新強當選,他取得1637票;法律學者陳曉鋒得674票落敗。

會計界方面,民建聯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前會長黃俊碩取得3175票當選,黃宏泰、翁健及文思怡都分別取得1000多票落敗。

醫療衞生界亦是五人競爭一席,由醫護誠信同行的林哲玄取得5511票當選,他表示會推動基層醫療、公私營協作、設法令公營醫療體系員工感到有成就感。

工程界功能界別,經民聯盧偉國以3849票成功連任,擊敗取得1243票,報稱無政治聯繫的黃偉信。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由謝偉銓取得2266票連任成功,落敗的建築署前助理署長陳澤斌獲1063票。

勞工界功能界別合共3人當選,分別是成功連任,得398票的工聯會郭偉强,得373票的工聯會梁子穎及371票的勞聯秘書長周小松,而無政治聯繫的李廣宇獲得116票落敗。社會福利界由新思維主席狄志遠以1400票當選。

地產及建造界,由得242票地產建設商會秘書長龍漢標勝出;旅遊界,由香港中旅副董事長姚柏良勝出,取得160票,觀塘前區議員馬軼超只獲得13票落選。

商界(第一)功能界別,經民聯林健鋒以625票勝出,成功連任,麗豐控股高級副總裁姚逸明取得101票落敗;商界(第二)由立法會建制派班長廖長江以176票成功連任,中華總商會選任會董葉永成取得71票落敗;商界(第三)由招商局港口董事總經理嚴剛以174票勝出,中國海外地產董事總經理游偉光獲110票落敗。

工業界(第一)功能界別,經民聯梁君彥成功連任,取得235票,落敗的香港鞋業總會主席梁日昌取得67票;工業界(第二)由經民聯吳永嘉成功連任,取得306票,廠商會青年委員會名譽副主席羅程剛獲65票落敗。

金融服務界,經民聯張華峰獲得169票,競逐連任失敗,由首次參選的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李惟宏取得314票勝出,他表示日後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團結業界,希望未來業界發展可更多元化,協助中小企提升專業水平和轉型。金融界由陳振英成功連任,取得51票;中國農業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陳志輝得17票落敗。

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取得195票,當選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界別,對手明報出版社總經理蘇惠良獲得29票落敗

進出口界,民建聯黃英豪取得108票勝出,落敗的香港中出商會副秘書長李志峰獲48票;紡織及製衣界由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陳祖恒以172票擊敗自由黨的鍾國斌,他取得82票,爭取連任失敗。

批發及零售界方面,自由黨邵家輝取得1116票,成功連任,落敗的廣東省政協林至頴獲112票。科技創新界功能界別,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得59票勝出,他表示希望日後以議員身份繼續推動香港科創發展,認為現時是關鍵時候,國家亦給予香港責任,進入議會後首要聯合其他議員,一起關心及推動科創議題,其對手科大副研究員吳池力獲12票落選。

飲食界由自由黨張宇人成功取得101票連任,落敗的稻苗學會主席徐汶緯取得27票。「全國人大政協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功能界別,港區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勝出,獲得432票,取得177票的全國青聯委員謝曉虹落敗。

 

功能界別30人:

工程界:盧偉國

勞工界:梁子穎、周小松、郭偉强

會計界:黃俊碩

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

進出口界:黃英豪

地產及建造界:龍漢標

社會福利界:狄志遠

法律界:林新強

工業界(第二):吳永嘉

漁農界:何俊賢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

工業界(第一):梁君彥

商界(第一):林健鋒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

飲食界:張宇人

保險界:陳健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陳勇

教育界:朱國強

航運交通界:易志明

商界(第二):廖長江

紡織及製衣界:陳祖恒

商界(第三):嚴剛

科技創新界:邱達根

旅遊界:姚柏良

金融服務界:李惟宏

金融界:陳振英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霍啟剛

鄉議局:劉業強


香港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完滿結束,新一屆立法會90個議席全部產生,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被問到今次投票率,她回應指政府就投票率並無目標,不能論得失,又指今次登記選民數目破紀錄新高,有447萬人,當中有135萬名選民出來投票,認為是獲得很多市民支持的選舉。

 

有記者重提於2019年區議會選舉後,林鄭月娥曾經感謝市民踴躍投票,會否收回言論,她回應指十年人事幾番新,四年多的任期已是風高浪急,再問她當年的說話,意義不大,如果高投票率建基於社會極端兩極化,如黃藍分野,並非眾人值得開心的高投票率。又或者高投票率建基於候選人互相污名化,用暴力破壞其他候選人選舉工程,亦非一個令社會進步,甚至不是令社會邁向民主發展的高投票率,她認為2019年選舉是面對這些困難下的高投票率。

林鄭又指不期望一次選舉就能令市民認同新選舉制度,強調有信心政制能夠向前行,並相信行政立法可以有建設性互動,落實普選目標。

林鄭月娥將於周一(20日)晚至周四(23日)期間到北京述職,向國家領導人匯報香港經濟、社會和政治方面的最新情況,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陳國基將會隨行。她離港期間,由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署理行政長官職務。


選舉委員會界別

候選人編號 候選人名字 所得票數 選舉結果
1 陸頌雄 1178 當選
2 馬逢國 1234 當選
3 黃國 1192 當選
4 陳凱欣 1292 當選
5 鄧飛 1339 當選
6 盧維思 454
7 謝偉俊 1283 當選
8 刁勝洪 342
9 曾瀞漪 919
10 林智遠 970 當選
11 管浩鳴 1102 當選
12 林筱魯 1026 當選
13 周文港 1060 當選
14 江玉歡 1032 當選
15 馮煒光 708
16 陳月明 1187 當選
17 李浩然 1308 當選
18 陳家珮 1284 當選
19 黃梓謙 956
20 陳曼琪 1331 當選
21 蘇長荣 1013 當選
22 孫東 1124 當選
23 屠海鳴 834
24 譚岳衡 1245 當選
25 吳傑莊 1239 當選
26 陳紹雄 1239 當選
27 洪雯 1142 當選
28 林順潮 1157 當選
29 陳仲尼 1297 當選
30 容海恩 1313 當選
31 陳沛良 1205 當選
32 劉智鵬 1214 當選
33 簡慧敏 1291 當選
34 林琳 1181 當選
35 陸瀚民 1059 當選
36 葛珮帆 1322 當選
37 郭玲麗 1122 當選
38 黎棟國 1237 當選
39 梁美芬 1348 當選
40 何君堯 1263 當選
41 陳凱榮 941
42 麥美娟 1326 當選
43 孫偉勇 891
44 黃元山 1305 當選
45 李鎮強 1060 當選
46 張國鈞 1342 當選
47 梁毓偉 1160 當選
48 盛智文 955
49 林振昇 1002 當選
50 吳宏偉 958
51 蔡永強 818

 

地方選區

選區 候選人編號 候選人名字 所得票數 選舉結果
(LC1)
香港島東
1 梁熙 26799 當選
2 廖添誠 23171
3 吳秋北 64509 當選
4 潘焯鴻 14435
(LC2)
香港島西
1 葉劉淑儀 65694 當選
2 陳學鋒 36628 當選
3 方龍飛 8058
(LC3)
九龍東
1 鄧家彪 65036 當選
2 顏汶羽 64275 當選
3 陳進雄 2999
4 胡健華 3090
5 李嘉欣 12049
(LC4)
九龍西
1 梁文廣 36840 當選
2 馮檢基 15961
3 鄭泳舜 64353 當選
(LC5)
九龍中
1 李慧琼 95976 當選
2 楊永杰 35702 當選
3 譚香文 8028
(LC6)
新界東南
1 蔡明禧 6718
2 李世榮 82595 當選
3 林素蔚 38214 當選
(LC7)
新界北
1 張欣宇 28986 當選
2 劉國勳 70584 當選
3 沈豪傑 17839
4 曾麗文 3498
(LC8)
新界西北
1 周浩鼎 93195 當選
2 田北辰 40009 當選
3 黃俊瑯 4066
(LC9)
新界西南
1 劉卓裕 12828
2 陳恒鑌 83303 當選
3 陳穎欣 62690 當選
(LC10)
新界東北
1 李梓敬 61253 當選
2 黃成智 5789
3 陳克勤 62855 當選
4 黃頴灝 5160

 

功能界別

工程界:盧偉國

勞工界:梁子穎、周小松、郭偉强

會計界:黃俊碩

批發及零售界:邵家輝

進出口界:黃英豪

地產及建造界:龍漢標

社會福利界:狄志遠

法律界:林新強

工業界(第二):吳永嘉

漁農界:何俊賢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

工業界(第一):梁君彥

商界(第一):林健鋒

醫療衞生界:林哲玄

飲食界:張宇人

保險界:陳健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陳勇

教育界:朱國強

航運交通界:易志明

商界(第二):廖長江

紡織及製衣界:陳祖恒

商界(第三):嚴剛

科技創新界:邱達根

旅遊界:姚柏良

金融服務界:李惟宏

金融界:陳振英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霍啟剛

鄉議局:劉業強


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地區直選二十個議席得主出爐,民建聯在十個選區都當選。

 

先是競爭最激烈的九龍東,5人爭2席,工聯會鄧家彪取得65036票,民建聯顏汶羽獲得64275票,兩人當選;註冊中醫師李嘉欣獲得12049票、民主思路陳進雄2999票、報稱無政治聯繫的胡健華取得3090票落敗。

今屆票王在新界西北出現,民建聯周浩鼎以93195票當選,實政圓桌田北辰亦以40009票當選,新思維黃俊瑯得4066票落敗。

票后為參選九龍中的民建聯李慧琼,她以95976票當選,報稱無黨派楊永杰得35702當選,而獨立的譚香文得8028票落敗。

港島東由工聯會吳秋北以64509票當選,第二席由民建聯梁熙以26799票奪得,新民黨廖添誠得23171票落敗,最後為獨立的潘焯鴻,得票14435。

港島西方面,新民黨葉劉淑儀以65694票當選,民建聯陳學鋒得36628票,而報稱獨立民主派的方龍飛則以8058票落敗。

九龍西由民建聯鄭泳舜以64353票當選,西九新動力梁文廣得36840票得第二席,前民協馮檢基則得15961票落敗。

新界東南亦由民建聯李世榮以82595票當選,第二席由方國珊全力支持的林素蔚取得38214票當選,而蔡明禧得6718票。

新界北當選人為民建聯劉國勳,得票70584票,第二位是來自香港新方向的張欣宇,得票28986票;得17839票,報稱獨立的沈豪傑及得票3498票的曾麗文勻落敗。

新界西南由現任立法會議員,民建聯陳恒鑌取得83303票及取得62690票工聯會陳穎欣當選,報稱獨立民主派劉卓裕落敗,取得12828票

新界東北方面,民建聯陳克勤取得62855票,新民黨李梓敬獲得61253票,兩人勝出,李梓敬亦是首次晉身立法會。報稱民主派的立法會前議員黃成智和民主思路黃頴灝均落敗,分別取得5789票和5160票。


2021年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完結,地方選區累積約135萬人投票。十個選區中,新界西南選區投票率最高,累計約16萬人投票。
新界西南候選人、工聯會的陳穎欣到多區拉票,其餘候選人有陳恆鑌、劉卓裕。

三個界別當中,以新增的選舉委員會界別的投票率最高,1448名選委會委員中,有1426人投票,投票率為98.48%。

在功能界別方面,累積投票人數有6萬7千多人投票,累積投票率為30.92%,投票率最高是商界(第三),投票率為98.96%。社會福利界則最低,投票率為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