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片段,指一架由沙田來往大埔的綠色專線小巴,在吐露港公路行駛時「大開中門」,疑司機嫌車廂太熱,未有關上車門,旁邊的巴士擦身而過,片段引起公眾關注涉事小巴安全及司機駕駛態度。

片段攝自一輛來往運頭塘和石門的806B線小巴,畫面可見司機行駛吐露港公路期間打開車門,並聲稱「就嚟熱到黐線喇」。影片中,小巴車速為時速81公里,車廂似乎坐滿人,惟車門未有關上,其間更有巴士在左邊駛過。

影片隨即引起熱議,有網民指情況極危險,對因車廂熱而打開車門感到匪夷所思,質疑是否門壞了才關不上,但樓主則引述拍片者稱,涉事小巴冷氣風力較弱,當時曾勸司機關門,惟司機表示車廂實在太熱。

去片〉〉〉〉〉〉〉〉


 

1.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宣布啟動解散程序。新華社發表文章,指即使教協自行解散,都不能一筆勾銷曾涉嫌的違法行為,香港是法治社會,無論教協解散與否,香港有關執法部門都應秉公執法、依法調查,讓不法之舉受到應有懲罰。

文章又說,教協長年以「教師組織」名義,縱「獨」煽暴、 禍亂香港,淪落到今日的田地,完全是咎由自取。現時宣佈解散,香港教育總算可以放下沉重包袱,迎來重回正軌的歷史契機。

 

2.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加拿大商人邁克爾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成,判處有期徒刑11年,沒收個人財產5萬元人民幣,並驅逐出境。

 

 

3.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在《明報》撰文,指《港區國安法》實施及修改選舉制度,增加反對派因普選挫折和政治出局造成的挫敗感,激發政治反彈。香港開始出現延續「攬炒主義」的「選舉攬炒主義」,最終目標是煽動對新選舉制度的政治抵抗。他稱,證明反對派轉化為「忠誠反對派」的難度極高,呼籲香港社會向選舉攬炒派說不。

田飛龍提到,與修例風波中產生的全面政治攬炒主義不同,選舉攬炒主義已喪失奪權預期和政治進取意志,蛻變為純粹的選舉不合作與選舉破壞路線,即以不參選、不合作、不妥協、阻止他人參選、「破壞選舉」作基本行動策略。

他又指,選舉攬炒的延燒證明了反對派轉化為「忠誠反對派」的極高政治難度,反對派民主文化存在「不忠誠基因」,反對派領導層的自大、自私與狹隘的國際政治觀及其責任倫理,純以一黨或一己私利凌駕國家安全、香港法治與民主前途之上,是香港民主的「精緻功利主義者」,對香港變亂與民主停滯負主責。田表示,在此僵局下,香港民主黨的轉型艱難。香港社會需要對選舉攬炒及其一切煽動破壞形式嚴格「說不」。

 

 


香港網上近日瘋傳,相信源自的士行車紀錄儀的車廂片段,只見一對疑情侶上車後,男友在近三分鐘過程中,不斷埋怨女友自作主張「搭的士」是「浪費金錢」,又反問「你知否我們的財政狀況很不健康」,期間女友默不作聲,並多次企圖拖住對方的手安撫情緒。有網民不值片中男友的言行,認為深夜想早點回家是人之常情,也有不少人批評涉事司機公開片段屬於侵犯客人私隱,斥責「好無品」、「缺德」令兩人被「網上公審」,情況儼如黃心穎和許志安2019年「安心事件」翻版。

 

情侶的對話片段全長近三分鐘,當中男主角表示,可搭巴士18P,或放棄飲酒自行駕駛回到堅尼地城寓所,會比搭的士更好。言談間埋怨女友為何自作主張選擇搭的士。

片中男子雖然不斷發牢騷,但女友並沒有作任何口頭回應,只是笑了笑,又不斷打算牽對方的手,疑似想安撫男友情緒,然而男方並未領情,不斷甩開女友的手,繼續大呻「我唔想笑啊」、「你知唔知我哋財政狀況係好唔健康」。

片段中未有任何違法或不雅內容,但仍被司機在網上公開,引起網民對於的士乘客私隱的熱議。

去年「安心偷食」事件全城轟動,當時也曾掀起的士司機以鏡頭拍攝乘客,如何平衡保障司機權益和乘客私隱的爭議。個人私隱專員公署當時回應,指的士屬半私人空間,有別於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於的士車廂內安裝攝影和錄音裝置以收集乘客的影像及聲音,而其目的是辨識該人身分的話,該做法本質上已屬侵犯乘客個人資料及私隱。

公署亦指,除非獲當事人同意,否則個人資料不得用於新目的。如有人認為其個人資料私隱受侵犯而蒙受損失,包括情感傷害,可根據《私隱條例》向相關的資料使用者申索,以彌補損失。

去片:〉〉〉〉〉〉〉〉〉


 

1.創會48年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宣布解散,會啟動解散程序。

近日內地官媒批評教協是「毒瘤」必須要剷除後,香港教育局終止與教協間的所有工作關係。

 

 

2.中國香港隊在東京奧運中取得史上佳績,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五項支持體育發展措施,包括向立法會申請9億9千萬元工程撥款,加快興建體育學院新大樓。當局又與馬會慈善基金設立3億元「能力提升基金」,用於運動醫學科研及添置器材,提升運動員實力。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對體育發展肯定不是三分鐘熱度,只要有市民支持,相信熱度可以持續。

 

3.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議程包括審議增加港澳《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草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 支持《反外國制裁法》納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 她已向中央提交意見, 支持以本地立法程序在港實施。

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肯定會有一些外部勢力、 外國政府或西方媒體會藉此炒作,弱化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或者各界對香港的信心,所以已向中央建議透過本地立法方式實施。

她指,透過本地立法的程序,可以澄清、釐清反制裁法於香港實施的法律框架及法律程序, 更加符合香港的法制要求。

 

4.規管250克或以下小型無人機操作須經培訓考核的《小型無人機令》,明年6月1日生效。專門生產航拍機等攝影器材的DJI大疆香港旗艦店,星期二(10日)在門市貼出通告,宣布將於下周一(16日)起結束營業。通告稱,結業是由於要響應公司策略和市場需求變化,顧客日後仍可透過熱線和網站聯絡公司售後服務。


1.香港接種新冠疫苗的「即日籌」安排,星期三(8月11日)起擴展年滿六十歲人士。

24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每日早上7時45分開始派發「即日籌」,派完即止。長者除可親身以身份證到場取籌,亦可委託家人或照顧者代領,但需出示長者身份證副本登記。兩名陪同人士也可即場接種。

當長者接種首劑疫苗時,接種中心人員會告知他們預約接種第二劑的日期和時間。

 

2.港府8月9日起實施抵港人士強制檢疫新安排。

新實施的高、中、低風險地區抵港人士強制檢疫安排,列為高風險的10個地區,包括印度、菲律賓、俄羅斯、愛爾蘭及英國等,只容許完成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登機來港,並要入住指定酒店檢疫21天,期間進行4次檢測,隨後一周自我監測。

中風險地區抵港的香港居民,倘未接種新冠疫苗要檢疫21日;完成接種的香港居民及其他人士,檢疫期可縮短至14天;如持有3個月內抗體測試陽性結果,更可縮短至7天。

低風險地區有澳洲及新西蘭,打齊針的要在酒店檢疫7日,無打針就檢疫14天。

 

3.香港科技大學九月起,要求所有定期到訪人士,包括學生、教職員、定期訪客,以及常規承辦商員工,提交疫苗或檢測結果,否則會被禁止進入校園。

 

4.耗資逾37億港元興建的香港海洋公園水上樂園,將於9月21日(即中秋節)正式開幕,星期一(8月9日)下午5時起開始網上售票,票價屬「動態定價」,即按未來兩個月因季節因素定價。海洋公園推出「早鳥優惠」,成人票價320元起,3至11歲小童票價225元起。

香港海洋公園水上樂園佔地57,000平方米,全年365天開放,可容納9000人;為遵守政府防疫規定,水上樂園入場人數上限是其容量的50%,即4500人。

連年虧蝕、陷入財困的香港海洋公園,去年獲港府撥款54億港元救亡後,今年再申請67.9億港元撥款開展「重生方案」。

 


港鐵宣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朱曼鈴,8月9日起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替任董事。

 


香港房屋委員會宣布,「綠置居2020/21」攪珠儀式於星期二(10日)早上10時30分開始,提供逾3,400個單位,有意觀看「綠置居」攪珠直播的市民可瀏覽「大千視界HK」Youtube頻道。

「綠置居」攪珠結果會於星期二(10日)下午上載至專用網頁(www.housingauthority.gov.hk/gsh/2020-21);「綠置居」網上遞交申請者將於攪珠完成後,陸續收到「綠置居」電郵通知。房委會預計在10月開始進行「綠置居」選樓程序。


推動「再工業化」 為經濟注入新動力

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薛永恒

 

早幾日,我應邀參觀金門建築,了解建築工程團隊在將軍澳工業邨先進製造業中心引進的多項智能建築的數碼建造方案,包括共享建築信息模擬的數碼模型支援設計協作、協助監管工地施工狀況的數碼方案Inspecto,以及在廠房預製超過2,000 件的混凝土結構組件及將70%的機電組件模組化,從而提升工程效率及施工安全。先進製造業中心項目本身是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的旗艦項目,項目建築工程更率先體現建造業的「工業4.0」與香港政府推行的「建造業2.0」。我喜見各行各業都積極擁抱創科,藉此提升效率與競爭力,同時加速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猶記得去年我出任局長後,首個到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的項目就是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計劃是透過配對資助,政府與企業以1:2的出資比例,鼓勵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線,每個項目的資助上限為1,500萬元,受惠對象不限行業。計劃在去年7月底起接受申請,至今剛好一年。儘管在新冠疫情下,業界對計劃仍然有不俗的反應,截至今年7月底,我們共收到21宗申請。計劃的評審委員會已評審18宗申請,原則上同意支持16宗申請,涉及生物科技、食品加工、建造、印刷、醫療器材及納米纖維材料等行業,總資助額約為1億800萬元。其餘3宗申請正在處理中。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再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但是不需要太多用地或勞動力的先進製造業。在香港發展高端生產有助推動本港經濟多元發展,減少對服務業的依賴,帶動研發需求,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並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亦可重振「香港製造」的品牌。正因如此,政府一直循基建、人才、資金、技術及科研方面為「再工業化」製造有利條件,加速進程。

就基建而言,我們近幾年合共投放超過90億元興建4項專項設施,提供不少特別設計的空間和設施配套以推動高科技智能生產,配合對生產設施有一定要求的智能生產線。除了大埔工業邨的精密製造中心已投入服務並悉數租出予精密工程及組裝、新物料製造和環保紗線等企業外,另有3項設施將會在未來一、兩年相繼落成,共可提供逾16萬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分別是今年內落成位於大埔工業邨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明年落成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及2023年落成位於元朗工業邨的微電子中心。先進製造業中心為不同企業提供可擴展、高效率及具專屬物流服務的生產空間,透過先進的生產和檢測流程實現技術創新、高增值、小批量、定制的生產模式。中心提供全面的運輸、倉存、試作原型、小批量組裝和無塵室空間等服務。微電子中心配置潔淨室、危險品儲存倉庫和廢料處理等專項設施,切合生產微電子產品及相關產業(例如先進物料)的製造商。

在人才培訓方面,我們於2018年推出「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以2(政府):1(企業)的配對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科技培訓,尤其是與「工業4.0」有關的培訓。截至今年7月底,計劃提供超過6 900次高端科技培訓,資助總額超過4,680萬元。相關培訓涉及不同範疇,例如「工業4.0」流程、自動化生產線等。

香港未來要做到「產業科技化」及「科技產業化」,運用科技令傳統產業繼續發展,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亦要將科研成果商品化,為香港未來發展增添動力。香港科研實力雄厚,具備國際化及市場化的優勢,加上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龐大發展機遇,香港創科發展正值黃金時代。特區政府會繼續與業界朋友、學術界及研發機構同行共創,促進產學研合作,積極推動創科及再工業化的工作,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1.美國總統拜登周四(5日)簽署所謂「涉港備忘錄」,聲稱展示拜登政府給予港人的強大支持,為大部份身處美國的香港居民,提供「臨時避風港」,延長他們在美國的逗留期限18個月。外交部駐港公署批評美方罔顧基本事實和香港主流民意,強調反中亂港圖謀不會得逞,應盡快死心。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批評美國政府出台所謂涉港備忘錄,這些反中亂港圖謀注定失敗。

公署發言人表示,備忘錄大肆污衊抹黑港區國安法,赤裸裸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公然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罔顧基本事實和香港主流民意,明目張膽美化反中亂港分子,惺惺作態提供所謂「避風港」就是妄圖唱衰香港、污名中國,形容這種雕蟲小技充分暴露美國打「香港牌」,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行徑卑劣。

發言人強調這種無恥的政治操弄,必將遭到14億中國人民堅決反擊,並強調反中亂港絕對沒有出路,蚍蜉撼樹絕不可能得逞,敦促美方立刻懸崖勒馬,趁早死了這條心。

香港特區政府亦強烈反對美國政府為在美港人,延長逗留期限的措施。政府發言人說,強烈反對美國在有關備忘錄中,抹黑港區國安法,相關評論毫無事實根據及純為政治目的。

發言人說,美國也有大量國家安全法例,但仍詆毀港區國安法,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是明顯採取雙重標準的虛偽行為,又強調,凡被追緝以作檢控的人潛逃離開香港,均屬逃犯,特區政府會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確保犯法者面對法律制裁。

 

 

2.港府宣布,26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延長運作一個月至十月底。而新一批約95萬6000劑在德國藥廠製造,以及封裝的「復必泰」疫苗,在8月6日付運抵港。

政府指,因應新冠疫苗接種的需求和進度,決定延長中心運作,九月繼續提供第一劑疫苗接種服務,十月就提供打第二針。星期六(8月7日)早上九時起,會陸續開放九月一日的預約名額。

26間中心中5間提供「科興疫苗」,其餘21間提供「復必泰」疫苗。原本位於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接種中心,將由十月一日起遷往渣華道體育館。伊利沙伯體育館和國際機場的接種中心,由於使用率偏低,九月底會關閉。鴨脷洲體育館的接種中心,亦會在十月起與港怡醫院接種中心合併。

另外,新一批約95萬6000劑德國製「復必泰」疫苗抵港後,工作人員按既定程序檢查及核對疫苗,確保疫苗符合產品規格及相關的冷鏈運輸標準,亦會按藥廠指定的溫度保存疫苗。

 

 

3.屯門發生謀殺案,一名70歲男子疑被刺死,倒卧海珠路遊樂場。警方拘捕一名30歲涉案男子,調查行兇動機。

警方初步調查發現,死者在肉檔工作,被捕男子報稱無業,兩人均住屯門區,但互不認識,正調查犯案動機,包括疑兇精神狀況、兩人曾否有糾紛,以及有無同黨等。

警方說,男死者8月5日晚九時許,被發現倒卧海珠路遊樂場涼亭附近,他的頭、頸、耳及身上多處有刀傷,部份深至見骨,救護員到場證實他已經死亡。死者的斜揹袋內個人財物無被劫去。警員其後在恆貴街遊樂場發現一名男子形跡可疑,上前截查時男子逃跑,警員擎槍和口頭警告後將他制服拘捕。他手和頸有傷,送院治理。警方在疑兇的背包發現三件利器,包括摺刀、軍刀和斧頭,其中一把長約30厘米的刀染有血跡,在恆貴街遊樂場男廁內發現大灘血漬和鞋印,鞋印和疑兇穿著的鞋吻合,相信有人曾在廁格內自殘。

 

 

4.內地新增124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土個案有80宗,江蘇佔最多有61宗,湖南9宗、湖北6宗、內蒙古、河南、海南和雲南各1宗,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1人。

內地累計確診個案有9萬3498宗, 死亡個案維持4636宗。

江蘇新增本土確診個案中,揚州市佔58宗、南京1宗、淮安市2宗。

雲南省暫停跨省旅遊活動,直至省內中高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再無中高風險地區後,才恢復跨省旅遊活動。

至於澳門全民檢測的採樣工作基本完成。截至早上8時,累計53萬人完成採樣,21萬人屬陰性,當局呼籲未做檢測的市民,盡快預約進行檢測。應變協調中心再對首日檢測安排不善而造成混亂致歉,指會全面檢討不足,落實改善方案和糾正。 另外,澳門政府宣布,因應疫情,取消原定下星期二(10日)的行政長官答問大會。

 

 

5.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解僱三名未接種新冠疫苗就返回辦公室上班的員工。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總裁札克向員工發出的內部通知,強調對不配合公司政策的員工是零容忍。目前有三分一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員工除飲食和在私人空間外,必須在辦公室佩戴口罩。原定9月7日全面重開辦公室的計劃,會押後至10月初至10月中。

鑑於確診個案增加,美國多間傳媒機構也先後押後辦公室全面重開日期。

 

6. 香港海關偵破歷年最大宗大麻種植場案件,檢獲465公斤大麻植物及大麻花製成品,總值7000萬元。

海關周四(6日)搜查元朗一間700呎的獨立屋,發現單位分成不同區域種植不同階段的大麻。行動中檢獲1043棵大麻植物,包括幼苗和三至十一周成長期的大麻植物,及五公斤的大麻花製成品,又檢獲太陽燈、二氧化碳產生器等設施。單位並以石油氣供電減少用電量,避免引起懷疑。

海關拘捕一名47歲報稱無業的男子,初步相信背後有集團操控,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5日)簽署所謂「涉港備忘錄」,聲稱展示拜登政府給予港人的強大支持,為大部份身處美國的香港居民,提供「臨時避風港」,延長他們在美國的逗留期限18個月。外交部駐港公署批評美方罔顧基本事實和香港主流民意,強調反中亂港圖謀不會得逞,應盡快死心。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批評美國政府出台所謂涉港備忘錄,這些反中亂港圖謀注定失敗。

公署發言人表示,備忘錄大肆污衊抹黑港區國安法,赤裸裸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公然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罔顧基本事實和香港主流民意,明目張膽美化反中亂港分子,惺惺作態提供所謂「避風港」就是妄圖唱衰香港、污名中國,形容這種雕蟲小技充分暴露美國打「香港牌」,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行徑卑劣。

發言人強調這種無恥的政治操弄,必將遭到14億中國人民堅決反擊,並強調反中亂港絕對沒有出路,蚍蜉撼樹絕不可能得逞,敦促美方立刻懸崖勒馬,趁早死了這條心。

香港特區政府亦強烈反對美國政府為在美港人,延長逗留期限的措施。政府發言人說,強烈反對美國在有關備忘錄中,抹黑港區國安法,相關評論毫無事實根據及純為政治目的。

發言人說,美國也有大量國家安全法例,但仍詆毀港區國安法,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是明顯採取雙重標準的虛偽行為,又強調,凡被追緝以作檢控的人潛逃離開香港,均屬逃犯,特區政府會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確保犯法者面對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