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支援  同舟共濟

2020年9月20日

政府十分關注本港企業和市民在疫情打擊及經濟下行下所承受的壓力,已善用資源,動用財政儲備,推出支援措施,紓解企業和市民的經濟困難。

支援措施  一浪接一浪

上周三﹙9月16日﹚宣布推出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聚焦資助受政府防疫抗疫措施影響或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和人士,以及繼續提升防疫抗疫能力,涉及金額約240億元。措施的四大重點如下1

  • 約130億元提升防疫抗疫能力,包括採購疫苗、支援醫管局、營運檢疫設施、資助街市攤檔非觸式付款;
  • 約45億元向直接受政府防疫抗疫措施影響的行業和人士提供援助,當中涵蓋23個行業;
  • 約60億元用以政府租金寬減或寬免、豁免政府收費和進一步寬減差餉;以及
  • 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協助中小企資金周轉。

疫情一波接一波,政府推出的支援措施亦是一浪接一浪。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更具針對性,精準聚焦,幫助不少受疫情重創的行業和人士。

計及早前兩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今年財政預算案的各項措施,以及剛公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涉及金額合計超過3,000億元。政府2020-21年度的預計綜合赤字亦已增加至超過3,000億元,財政儲備則降至約8,000多億元,相等於約12-13個月的政府開支,接近2003年SARS後的水平,財赤金額非常龐大,是前所未見。

早前推出的兩輪防疫抗疫基金,至今共批出73個項目,總承擔金額超過1,450億元。截至上月底,基金共發放超過780億元的資助,惠及超過430萬人次2,受惠的企業/商戶超過45萬。兩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已完成16個項目,繼續落實的57個項目包括「保就業」計劃,正積極發揮紓緩作用。公共資源有限,政府在有限空間盡力為民紓困。大家應從宏觀、客觀和整體的角度評價由年初至今推出的一系列支援措施。

目前第三波疫情未完,但專家估計本港在冬季很可能會出現第四波疫情,加上外圍經濟及地緣政治形勢嚴峻及充滿不確定性,政府一方面需要審慎理財,避免財政儲備急速萎縮,但另一方面亦要適度支援受影響的企業及人士,政府需在兩者之間取得恰當的平衡。

集中精力  以民為先

我將會連同多位局長於本周五(9月25日)出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會議,就這些紓困措施的撥款申請,解答議員的提問,並爭取他們的支持。獲立法會撥款批准後,政府會盡早落實相關措施。

我衷心希望,立法會議員以大局為重,在當前的疫情持續和經濟困局下,與政府一起集中精力對抗疫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凡事以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為依歸,避免不必要的內耗。

就業不足率升至沙士後新高

雖然6月至8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1%,與5月至7月的數字相同,但就業不足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3.8%,為沙士後高位。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為10.9%,為受沙士沉重打擊後的高位,就業不足率則急升至5.9%,還有多個行業的就業不足情況惡化。

儘管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起支援作用,但第三波疫情在7月和8月廣泛干擾經濟活動,勞工市場在6月至8月仍然嚴峻。我們預期,本地疫情在9月開始逐步緩和,但全球疫情反覆,整體經濟狀況依然疲弱,勞工市場在短期內仍將面對一定壓力。

「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展開

政府透過「保就業」計劃向僱主提供有時限的財政支援,協助他們支付員工的薪金,以保留可能會被遣散的僱員。「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反應良好,共收到184 723份申請﹙包括158 337名僱主及26 386名自僱人士的申請﹚。上周三政府已通知首批20 000名成功申請第二期工資補貼的僱主,涉及工資補貼72億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近29萬。我們相信「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可以繼續達到留職保位的目的,避免出現大規模裁員,亦有助經濟在疫情穩定後迅速復蘇。

「創職位」措施  協助青年就業

為紓緩嚴峻的失業情況,再加上現時畢業生在尋求就業機會方面遇到困難,政府在「防疫抗疫基金」下已預留60億元,在未來兩年於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0 000個涵蓋不同界別的有時限職位,當中不少是適合青年和應屆畢業生。雖然這些職位屬短期,但無疑是青年人日後晉身相關行業的踏腳石。

各政策局及部門正密鑼緊鼓地進行籌備和招聘工作。截至上(8)月底,約23 500個職位(包括約14 600個於政府開設的職位及約8 900個於非政府界別開設的職位)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成熟階級。當中,約4 900個職位已就任,另外約9 800個職位的招聘亦正進行中。餘下的職位的籌備和招聘工作亦會盡快展開。

為進一步探討如何更有效支持青年就業,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會)較早前以網上直播方式舉行青年就業政策專題會議,讓官員與青年人、僱主和青年就業機構代表,以及委員一同探討協助青年就業的措施,從多角度深入討論如何協助青年人就業,並為一眾剛畢業便即將投身職場的青年人打打氣。

我很高興親身聽取了與會者和青年人提出的寶貴意見,讓政府的工作做得更好。作為委員會的一個新嘗試,首場政策專題會議有助委員會更有效聆聽青年人的心聲,掌握青年的脈搏,並促進跨局協作。

例如,政府在設計「創職位」措施下的崗位時,將加入更多有助青年人長遠事業發展方面的元素和培訓。我將邀請委員會增撥資源進一步優化「青年生涯規劃活動資助計劃」,為中學畢業生提供更深入、適切和持續的個人輔導支援。此外,委員會將善用社交媒體和網上平台分享更多有關青年就業實用資訊,以及邀請委員會轄下的青年大使,就青年就業這個議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更廣泛了解青年人的意見。

《施政報告》諮詢工作展開

全港市民都關心疫情下如何振興本港經濟,促進就業。政府會體察民情,密切監察疫情的發展,為香港經濟復蘇和未來發展作好部署。另外,2020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已經展開,行政長官和我及司局長在過去一個月與不同界別的持份者進行網上諮詢會。同時,誠邀市民就2020年《施政報告》發表意見,讓我們可以制訂切合社會需要的政策措施。

香港是一個生氣蓬勃,生機處處的地方,幾十年來經歷過無數次的風浪都能一一跨過。雖然香港今日面對著比之前更巨大的挑戰,但我們的根基穩固,後盾強大,在「一國兩制」的獨特雙重優勢下,只要廣大市民與政府並肩而行、同舟共濟、自強不息,香港必能否極泰來。


1. 港府預計冬季將迎來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較第三波嚴峻,將加強檢測及檢疫或隔離設施。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星期五(18日)表示,會因應疫情發展調整各項抗疫措施,涉及六方面,包括跨境管制措施、加強檢測、追蹤緊密接觸者工作、檢疫及隔離設施、社交距離措施以及疫苗採購及接種。

其中在跨境管制措施方面,陳肇始說,全球疫情越趨嚴重,本港仍未能放寬入境防控措施,當局會採取合適入境管制措施,慎防輸入個案。

加強檢測方面,陳肇始說,當局會把為特定群組人員進行的檢測恆常化,包括高風險群組,涉及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員工,高度接觸群組就是公共交通工具司機、的士司機、餐飲業務前線員工、街市攤檔從業員等。

另外包括重要基建服務人員,如屠房工人、貨櫃碼頭指定的前線員工等,當局會按需要,定期重覆或抽樣檢測。

 

2. 香港疫情方面,星期五(18日)新增3宗新冠肺炎確診,2宗與早前確診有關, 一宗屬海外輸入,累計個案增至4996宗。

新增確診個案中,兩人屬於本地感染,包括一名55歲九龍灣AEON店員,住油塘邨美塘樓。另一名24歲女患者住在旺角砵蘭街,任職恒生銀行土瓜灣分行,她們都是早前確診者的家人。

香港再多一名確診患者不治,死者是81歲葵涌豐盛護老院男院友,他8月中入院確診新冠肺炎,治癒後因細菌性肺炎病情惡化離世。本港至今累計103宗死亡個案。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指,正繼續跟進確診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接觸者追蹤工作,而鑑於近日疫情嚴峻,中心呼籲市民盡量減少外出、社交接觸及外出用膳,如需外出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意手部衛生。中心又指,有見近日多宗個案涉及長者,強烈呼籲長者應盡量留在家中,又表示全球各地的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強烈呼籲市民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劃。

而港府進一步放寬限聚令下,酒吧、夜總會及卡拉OK等場所可重新營業,並可營運至午夜12時。不過,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夥同相關業界代表面見傳媒,呼籲政府再延長營運時間,希望能由晚上6時至翌日早上6時。

 

3.香港特區政府刊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行使《釋義及通則條例》第一章第42條所賦予的權力,撤銷施覺民為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9月2日起生效。

特首辦回覆傳媒查詢時說,施覺民在9月2日,向行政長官提出辭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因此行政長官按有關法例撤銷施覺民的委任,特首辦指施覺民沒有提及辭任原因。

 

4.一對港人男同性戀者2017年在倫敦結婚,其中一人在港購置二手居屋成為業主。惟他的伴侶非但未能以配偶身份成為聯名業主,一旦業主在無遺囑情況下去世,伴侶更不能自動繼承或自動獲遺產供養,未能如異性伴侶般享有上述權利。涉案業主直指相關遺產法例不承認已在外地登記的同性婚姻,構成性傾向歧視,提出司法覆核。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周家明星期五(18日)頒下判詞,裁定申請人勝訴。

 

 

5. 中國台灣的「國防部」指,解放軍多架戰機飛越台灣海峽中線,再次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中國國防部表示,針對台海形勢,解放軍東部戰區即日起在台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批評,近期美國和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頻繁製造事端,但無論是「以台制華」,還是挾洋自重,注定死路一條。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新加坡為振興旅遊,除在8月宣布向國民發放旅遊消費券,並於周五(18日)起放寬旅遊景點人數限制。獲准重開的景點,可申請入場人數提高至容量的一半,戶外的觀眾席也能從目前的50個增至250個。

 

新加坡經歷疫情高峰後,進入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鬆綁第二階段過渡期,環球影城、濱海灣花園花穹等景點已在7月恢復營業。當地政府8月推出「重新探索新加坡」(SingapoRediscovers)消費券計劃,18歲以上的國民年底將獲得100坡元(約569港元)的旅遊消費券,可用作購買旅遊景點門票、導覽及支付酒店住宿用途。

新加坡旅遊業普遍對政府措施表示肯定,認為放寬旅遊景點人數限制,絕對有利於赴景點旅遊的民眾到周邊商家消費。不過有當地旅遊業者認為消費券的金額偏低,對整體旅遊業的效益有限。


1.香港星期四(17日)新增9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當中6宗屬本地感染,相關個案中,3宗源頭不明。另外,同日有數宗初步確診。

源頭不明的個案分別居住天水圍天慈邨慈屏樓、油塘邨美塘樓及砵蘭街300號,其中一人任職旺角創興廣場7樓一間酒樓,同事要接受檢疫。

至於星期三(16日)本港亦新增9宗確診個案,其中5宗為本地個案,與早前其他個案有關,並無源頭不明個案。

 

2.日本第99任首相菅義偉星期三(16日)率領內閣就任,他接受日皇德仁任命後會見傳媒,闡述施政方向,表示自己使命是繼承安倍政府的努力並繼續前進,將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振興經濟。

菅義偉提到前任首相安倍晉三因為健康問題,不得不在任內退下來,相信安倍定感到遺憾,而他本人為跨過今次危機,讓所有國民恢復安心的生活,將堅定繼承安倍政府至今所作出的努力,繼續前進,形容是他的「使命」。

他重申,振興經濟是新政府最重要的課題,繼承「安倍經濟學」的政策之餘,亦會進一步推行改革,而對抗新冠病毒疫情是最優先課題。

 

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新加坡為振興旅遊,除在8月宣布向國民發放旅遊消費券,並在星期五(18日)起放寬旅遊景點人數限制。獲准重開的景點,可申請入場人數提高至容量的一半,戶外的觀眾席也能從目前的50個增加至250個。


外號「小鬼」的台灣男藝人黃鴻升在台北市北投家中猝逝,終年36歲。死訊傳出後震驚各界。檢察官表示家屬同意解剖,經初步檢驗,已排除「小鬼」跌倒撞頭致死,詳細死因有待法醫星期五(18日)解剖調查。

據報黃父星期三(16日)中午到兒子家時,發現「小鬼」倒臥主人房浴室外,趴臥地上,口鼻處有血。黃父隨即報警,當時小鬼已無氣息,身體呈僵硬,送院證實死亡。

「小鬼」去年承認患「三高」

去年「小鬼」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身體檢查發現自己有遺傳性糖尿病兼且「三高」,為免家人擔心,他注重健康,戒糖兼控制飲食與運動,半年減去15磅。

「小鬼」2018年加入《綜藝玩很大》主持行列,2019年入圍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惜與獎項擦身而過。

「小鬼」(黃鴻升)是歌、影、視、主持四棲藝人,於2002年跟陳柏霖及遠藤章造組成「HC3」出道,翌年跟韓宜邦(Junior)及林埈永(綠茶)再組成「丸子」,但很快宣布解散。小鬼隨後開始作個人發展。

小鬼擔任過綜藝節目主持、拍電視劇、電影並推出唱片,曾四度來香港舉行演唱會,最後一次是2018年7月於麥花臣場館演出。


1.香港星期三(16日)新增9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當中4宗為輸入個案,5宗屬於本地個案,至今累計共有4984宗確診。

5宗本地個案中,包括同樣住在屯門兆禧苑樂禧閣的一名10歲女童及一名48歲女子,兩人都出現病徵,有報道指她們是日前屯門都城餐廳確診患者的家人。

其餘3宗本地個案,1宗與大圍交通城群組相關,涉及一名45歲男子,他住在石硤尾邨美賢樓;另外兩宗涉及一名21歲男子及72歲女子,分別居住在長沙灣昇悅居7座及長沙灣麗翠苑麗柏閣,兩宗個案都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至於4宗輸入個案,分別由法國、美國、印度及菲律賓抵港,涉及3女1男,年齡由19至37歲。

2.日本國會通過由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出任新一任首相,他將會著手籌組內閣。

菅義偉在國會參眾兩院的提名選舉中,得票遠多於另外兩名參選人石破茂和岸田文雄。71歲的菅義偉將覲見日皇德仁,接受首相任命及公布新內閣名單。

據報菅義偉的新內閣,將由加藤勝信出任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的弟弟、前外務副大臣岸信夫,預料將出任防衛相。現任防衛相河野太郎,則會出任總務相。至於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外相茂木敏充、奧運相橋本聖子等都會留任。

較早前,安倍晉三率領全體內閣總辭,結束歷時7年8個月的執政,是日本憲政史上最長的首相任期紀錄,他呼籲民眾支持新一屆內閣。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已完成在香港的任務,大幅提升香港的檢測能力,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代表特區政府,星期三(16日)到支援隊下塌的酒店為他們送行,再次感謝中央對特區的支持,500多個隊員隨後陸續分批離港。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指普及社區檢測有逾180萬人參與,華昇醫學特別顧問王世華表示,普及檢測計劃進行期間,高峰期有約600名化驗室人員參與在實驗室的工作,每天分3更24小時進行,每天做16萬個檢測,透過檢測找出32個新確診個案,其中20個病毒量高,專家分析指已切斷6條傳播鏈,成功找出隱形患者。至於今次化驗涉及的開支,將由中央政府負責。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離港,部分人經深圳灣口岸離境。(政府新聞處)

1.香港自7月5日爆發第三波疫情以來首次出現零本地感染,港府宣布,星期五(18日)起會進一步放寬部份社交距離措施,酒吧,派對房間,卡拉ok,泳池及主題公園等可重開,晚市堂食時間會延長至午夜,措施為期7天至下星期四(24日)。

當局指,健身室及體育處所內佩戴口罩及小組限制亦會放寬,但有關場所仍要嚴格執行各項預防感染措施。至於4人限聚令及在公眾地方需佩戴口罩的規定繼續維持。

 

2.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動用240億元, 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 會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 向防疫基金注資54億港元。

政府指, 計及公布的新措施, 已經令本年度的預計綜合赤字, 增加至超過3千億元, 財政儲備降至約8千多億港元, 相等於12至13個月的政府開支, 接近2003年「沙士」後的水平。

新一輪措施包括, 延長政府物業及短期租約等合資格租戶租金寬減或寬免6個月、 非住宅物業的單位的差餉寬減上限, 增至每季5千元等, 以及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等。

 

3.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全民檢測)星期一(14日)結束,當局表示找到最少42宗確診。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星期二(15日)在記者會表示,共有178.3萬人完成採樣、6500名醫護人員參與採樣工作。計劃中招募醫護人員、支援人員、物流、保安、場地租用、防護裝備等費用由港府負責,費用共約5.3億元,其中3.7億元是檢測中心醫護及支援人員酬金。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直接或間接找到最少42宗確診個案,包括32宗新個案,以及5宗來自相關緊密接觸者,另有5宗與醫管局和衛生防護中心追蹤緊密接觸者時重疊。

 

4. 利比亞對開的地中海, 再有偷渡到歐洲的船隻沉沒, 造成20多人遇溺或失蹤, 相信他們已經死亡。

國際移民組織發言人表示, 利比亞海岸防衛隊星期一(14日) 截獲三艘船隻, 其中一艘沉沒, 海岸防衛隊已撈起兩名遇難者遺體, 而生還者就表示有22人失蹤。發言人又說, 三艘船上有至少45名生還者回到岸上, 他們都是男性, 主要來自埃及和摩洛哥。


1.本港新增14宗新冠肺炎確診, 其中12宗屬本地個案, 3宗源頭未明, 累計確診增至4971宗, 初步陽性個案少於10宗, 另外再多一名男患者離世, 死亡人數增至101人。

新增的本地個案中, 有6宗透過普及社區檢測找到, 包括兩宗源頭未明個案, 其中一人是住在屯門友愛邨的退休人士, 一同前往檢測的家人亦確診, 他們兩人及另一名源頭未明的49男患者, 都到過屯門鄉事會路都城茶餐廳。

衛生防護中心指, 擔心該茶餐廳有員工是隱性患者, 會安排他們做檢測, 並建議茶餐廳暫時停業做大清洗。

其餘一宗源頭未明個案, 患者是名住在何文田窩打老道山的51歲女子, 在香港仔上班, 平日沒有特別活動。

中心指, 普及檢測證實社區上仍然有隱性患者, 任何放寬社交距離的措施, 都有可能增加傳播風險, 提醒市民不可鬆懈。

 

2.香港海關偵破一宗懷疑洗黑錢案,以涉嫌洗黑錢罪名拘捕6人,包括4男2女,年齡介乎25至62歲。他們涉嫌自2018年起利用個人銀行戶口處理合共超過30億元來歷不明的款項,金額為海關處理同類案件中歷來最高。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財富調查課監督鄧惠顏表示,其中5名被捕人士來自同一家庭,他們開設過百個銀行戶口處理款項,過去兩年曾出現多達6千宗不尋常的大額交易。其中有1.7億交易來自一間找換店,當中涉案家庭的二哥為找換店經理,至於同案的另一名被捕人士是找換店持牌人。

海關指會作進一步跟進調查,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嚴峻,英國前球星碧咸(David Beckham)與老婆Victoria早在疫情開始於歐美蔓延時已確診。據英國傳媒報道,夫婦二人早喺3月已經中招,二人社交圈子非常廣,不時喺英、美都大搞派對,有機會是疫症的超級傳播者。

知情人士指,碧咸喺邁阿密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後來Victoria亦喉嚨發炎並發高燒。當時碧咸雖然身體不適,但佢有宣傳義務,所以仍與老婆參加各大社交場合,與Fans同埋一啲球會要員握手、親吻打招呼,暴露喺受高傳播風險下嘅人不計其數。與此同時,佢哋旗下嘅員工包括司機、保鑣同助理均出現不適。

Victoria事後要求全家人嚴格地於鄉間豪宅內居家隔離超過2周,知情人指Victoria「害怕自己可能是超級傳播者,所以竭盡所能降低風險」,幸好他們後來都痊癒,之後碧咸夫婦同佢哋嘅團隊都Keep住檢測。據知佢哋早前取消埋二仔Romeo嘅生日慶祝活動,繼續保持「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