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自己因潰瘍性大腸炎再發作,擔心病情會惡化,影響正確的政治判斷,決定辭職。 安倍會繼續留任首相,自民黨選出新總裁。

安倍晉三表示,今年一月身體檢查發現潰瘍性大腸炎惡化,需要以新藥物治療,指情況會影響他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安倍近期先後兩度到東京慶應大學醫院檢查身體,引起外界對他健康的疑慮。

安倍為在任時間最長日本首相。他在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成為首位戰後出生及戰後最年輕的首相,但在2007年9月,安倍以身體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 2012年12月,安倍率領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選舉,第二度出任首相,之後連續執政至今,創下在任時間最長的紀錄。

但在今年6月,安倍在醫院檢查時發現有異常,「潰瘍性大腸炎」症狀加重,在服藥後情況改善,但要在未來一年,繼續接受藥物治療。

 

 

2.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劃9月1日起開展,為期七天。8月29日早上7時起,接受市民網上預約。

計劃下全港各區設141個檢測中心,涵蓋多間官立學校校舍、體育館、社區中心、灣仔會展中心、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大會堂低座。

登記的市民需填寫姓名、香港身份證或出世紙號碼及手機號碼,並選擇檢測中心和檢測時段,成功預約後,會收到確認短訊通知。

市民依預約日期時間到檢測中心,會由專人採集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樣本會送到中山公園火眼實驗室。檢測結果如果呈陰性,市民會在三天內收到電話短訊通知。如果呈陽性,會送到公立醫院隔離治療。

港府指會視乎情況,延長計劃不超過七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重申,計劃目標是盡早找出隱形患者,參與計劃的市民越多越好,但沒有訂下檢測人數目標。

 

3. 港府星期五(28日)起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包括恢復晚市堂食至晚上九時,戶外做運動可不戴口罩等,為期七日。

食肆「晚六朝五」禁堂食措施實行一個多月,市民晚上可在餐廳「開餐」。堂食延長至晚上九時,但維持每枱上限兩人,顧客人數亦不得超過座位數目一半。

戲院、美容院,及身體接觸較少的戶外運動場所亦重開。市民在郊野公園範圍及在戶外做運動時可不必戴口罩。

 

4.香港星期五新增13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包括10宗本地感染,3宗源頭不明。本地個案中,匡智梨木樹院舍再多一人感染,外賣平台Foodpanda一名於將軍澳工作的外賣員確診。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自己因潰瘍性大腸炎再發作,擔心病情會惡化,影響正確的政治判斷,決定辭職。 安倍會繼續留任首相,直選自民黨選出新總裁。

安倍晉三表示,今年一月身體檢查發現潰瘍性大腸炎惡化,需要以新藥物治,指情況會影響他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安倍近期先後兩度到東京慶應大學醫院檢查身體,引起外界對他健康的疑慮。

安倍為在任時間最長日本首相。他在2006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成為首位戰後出生及戰後最年輕的首相,但在2007年9月,安倍以身體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 2012年12月,安倍率領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選舉,第二度出任首相,之後連續執政至今,創下在任時間最長的紀錄。 但在今年6月,安倍在醫院檢查時發現有異常,「潰瘍性大腸炎」症狀加重,在服藥後情況改善,但要在未來一年,繼續接受藥物治療。

 


1.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星期五(28日)凌晨起,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為期7日。

食肆將獲放寬多3小時做晚市堂食至9點,戲院、美容院等亦可於有條件下重開。

部分涉及較少身體接觸活動的戶外運動場所,市民運動期間可不必戴上口罩;對於超過二人的運動群組,必須分成人數不超過二人的小組,及每個小組間的距離最少要保持1.5米。

 

2. 因721元朗站事件涉暴動罪被捕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及同一天被拘捕的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星期四(27日)下午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指,許智峯及林卓廷去年7月6日在光復屯門公園遊行後,當晚在屯門警署外包圍一名拍攝示威者容貌的男子,疑搶去對方的手機並刪除相片,涉嫌企圖妨礙司法公正等。

警方星期三(26日)清晨到寓所拘捕許智峯及林卓廷,兩人其後被通宵扣查,林卓廷同時涉嫌在去年7.21元朗站事件中參與暴動。

 

3.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星期四(27日)新增約21宗確診個案。另外再多兩名新型肺炎患者死亡,兩人都是長者,至今累計有81名患者離世。

 

4.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新型肺炎病例突破2400萬宗,超過82萬4000人死亡。其中在亞洲方面,南韓單日新增400多人確診,再創3月以來新高。

 

5.美國商務部將24間中國企業列入實體名單,國務院就對部分中國個人實施簽證限制。美方指有關企業及個人,參與在南海島礁上的建設。

在北京,外交部早前強調,應由直接有關的國家,通過和平對話與協商,解決涉及南海領土與管轄權的爭議。

 

6. 美軍透露,中國星期三(26日)向南海發射4枚中程彈道導彈。

日本放送協會引述美軍消息說,導彈落入南沙與西沙群島之間的海域。

彭博社引述一位美國海軍一名將領稱,只要中方按照國際法和準則行事,就完全有權這麼做,但同時表示,美國已經準備好應對該地區的任何威脅。

 

7.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宣布,鑒於本港疫情尚未穩定,原訂於明年1月24日舉行的香港馬拉松賽事會延期。

 

8.超過80名建制派區議員發表聯合聲明,支持政府推行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會在社區宣傳推廣及動員市民參與檢測。

聲明指出,每日仍有高比例的不明源頭確診個案,顯示社區存在相當數量的隱形患者,因此支持有關計劃,讓政府更好掌握社區感染情況,切斷社區傳播鏈。


 

8月27日為深圳特區經濟成立40周年,亦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立10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同日(27日)在前海深港合作區成立十周年成果發布會上,透過視像致辭時表示,歡迎前海推出更多面向香港的開放措施,讓港人港企更踴躍參與前海發展,進一步結合前海和香港各自的優勢和產業特色,深化深港合作。

林鄭表示,前海的定位是深港兩地在現代服務業方面的合作,也是為香港和深圳的緊密合作翻開新的一頁。香港特區政府一直以來與深圳市政府,特別是前海管理局保持溝通,促進港人港企在前海發展,從而推進前海的發展。至今年上半年,前海註冊港資企業累計超過1.1萬間,當中包括不少知名企業。此外,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熟,成功孵化的香港創業團隊已累計超過兩百家。

林鄭又指出,香港與前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有龐大的發展機遇,香港有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優勢,在「一國兩制」下,可以作為雙向開放的平台,與前海在金融、專業服務、創意產業等不同範疇,探索合作新空間,為香港與內地更緊密合作提供示範,共同為推進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她說,熱切期待香港與前海一起創造下一個十年的成果。


美國國務院宣布取消一些中國公民的美國簽證,當中包括部分中國國有企業高管。美國給出的理由是有關人士參與南海島礁建設,他們的直系親屬也可能受到簽證限制。

在隨後舉行的吹風會上,有人問及有多少中企高管被限制美國簽證,這些人和他們的家人是否經常去美國。美國國務院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幾十個人(dozens of)被認定不符合簽證資格。他接著說:「我們能公開說的(細節)有限。」

美國政府早前宣布將包括中國交建五間子公司在內的24間中資企列入「實體清單」,限制其獲取美國技術,並稱這些企業幫助中國軍方在南海修建人工島。

關於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表示,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開展設施建設,部署必要的國土防禦設施是完全正常,是國際法承認的一個主權國家的正常權利。中方致力於與東盟各國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近來南海局勢正在趨於平穩,向著積極方向發展,希望有關國家能夠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努力,多做有助於促進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1.香港警方星期三(26日)清晨拘捕包括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及許智峯等16人,指他們兩人涉及去年7月6日屯門公園遊行中,在屯門警署外涉意圖妨礙司法公正,而林卓廷同時被指於7月21日元朗站襲擊案中參與暴動。

 

2.蓮塘/香園圍口岸貨檢通道和相關服務設施星期三(26日)下午4時正式啓用,而開通儀式於上午在口岸貨檢區域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在深圳舉行的儀式致辭時表示,口岸在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成立日開通,別具意義,象徵深港兩地日益密切的連繫。

除林鄭月娥外、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及深圳及廣東省政府官員都有出席上午舉行的開通儀式。有內地貨車車隊掛有紅底白字大型橫幅慶祝口岸開通。

蓮塘/香園圍口岸為深港邊界第七個陸路口岸,通關時間「朝七晚十」,因應疫情,暫時只限跨境貨車使用。

 

3.本港疫情確診人數略為上升,星期三(26日)新增20多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連同星期二(25日)新增19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至今累計確診個案4700多宗。

 


印度西部周一晚(24日)發生5層高公寓建築倒塌意外,造成最少1人死亡,已救出60人。警方與多名官員形容,該棟老舊建築如紙牌屋般倒塌,估計仍有30人失蹤,拯救行動持續。

法馬哈德(Mahad)警方在聲明中說,這棟倒塌建築內有47個住宅單位。馬哈德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距離孟買南面約120公里。印度國家災難應變部隊(National Disaster Response Force)發表聲明說,3支救援隊已帶同特殊設備與搜索犬抵達現場。當局稱,緊急救援人員找到一名被困者的遺體。

當地官員向路透社稱,估計仍有30人失蹤,未清楚事故原因。

印度每年6月至9月都是雨季,不時發生建築物倒塌意外。警員表示,涉事建築建在不穩固的地基上,「像紙牌屋般倒塌,當時情況真的很恐怖」。

(法新社/BBC/中央社)


 

1.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近日有所放缓,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除非疫情出現突發性逆轉,政府星期五(28日)起會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食肆堂食放寬至晚上九時、維持二人一枱、並重開戲院、 美容院及部分戶外運動場所。另外,亦會豁免市民在郊野公園或戶外,進行體能運動期間戴口罩。

陳肇始指,放寬晚市堂食至九點,是為平衡返夜班等人士的需要, 同時希望盡量縮短整體除下口罩吃飯的時間,又指政府並非無條件重開戲院及美容院,會要求戲院內不得飲食,並保持社交距離等。

 

2. 香港普及病毒檢測下周二(9月1日)起展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強調檢測屬自願性,不參與者不會有任何後果,她批評社會一些所謂專家、醫生等抹黑計劃,認為有政治計算,目的是破壞中央與香港的關係。

 

3.香港大規模普及病毒檢測將會在九月展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25日)表示,將檢測與原訂九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進行對比並不合適,她稱全民檢測期最長持續兩周,並有網上預約系統,相信檢測中心外不會有大量人群聚集或很長人龍。

 

4.中美官員透過電話通話,檢視首階段貿易協議,雙方都認為有進展,承諾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協議成功。

商務部公布,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及財長姆欽通話,在落實首階段貿易協議和加強兩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都有建設性對話,雙方同意創造條件和氛圍,繼續推動協議。

美國貿易代表處就指兩國都看到協議有進展,曾討論中方如何大幅增加採購美國產品,和其他需要的結構改革,例如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移除美國金融服務業和農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障礙等。

 

5.原定7月中舉行的香港書展,因應疫情延期,主辦單位香港貿易發展局決定改在今年12月16日至22日舉行。

6.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揭幕,正式提名總統特朗普競逐連任。


香港一名33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痊癒後4個月,一度前往西班牙旅遊,事後再被驗出對病毒呈陽性,成為全球首宗有紀錄再度染疫個案。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抗體也不一定終身有效,加上新型冠狀病毒基因日後仍有機會變異,市民將來可能要每年接受疫苗注射。

 

4月中出院 本月歐遊返港再確診

33歲從事IT業的男子3月曾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第564宗),當時出現咳嗽、發燒等病徵,經治療後於4月中出院;他8月經英國到西班牙旅遊,8月15日抵港後再次確診,但今次沒有病徵,之後在亞博館接受治療,上周五(21日)出院。

無病徵 病毒基因排序異於首次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透過基因排序,發現該名病人兩次感染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共有24個核苷酸不同;通過對比病毒基因庫,發現第一次感染的病毒,與3、4月時美國和英國的病毒株相似,第二次病毒與7、8月英國和瑞士的病毒株相似。

研究團隊再根據其他資料,包括病人第二次確診後病毒量較高,距離首次感染已隔4個半月,以及病人曾外遊等,判斷該病人屬二次感染,並非首次感染後體內的病毒繼續釋放所致,屬全球首宗康復後受二次感染個案。

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星期二(25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今次患者的病毒基因排序,比較似歐洲在七、八月出現的病毒特徵,而患者上次感染的病毒基因,則與香港在三、四月出現的病毒相似。杜啟泓又說,患者二次感染後病毒數量不低,可具傳染性。

他稱,新型冠狀病毒基因日後仍有機會變異,形容它是一種類似流感的冠狀病毒,日後市民注射疫苗後,抗體效力可能會下降,將來市民可能要每年注射一次疫苗。


1.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美方應業界要求,所有香港製造並出口美國的商品,必須貼上中國製造標籤新措施的實施日期,將延後45日,即11月9日實施。

2.秘魯首都利馬一間夜總會發生人踩人慘劇, 造成最少13人死亡, 6人受傷。

事發在當地星期六晚, 夜總會違反防疫規定, 舉行約120人的聚會, 警方接報到場制止, 參加聚會的人士試圖逃跑, 湧向唯一出口, 導致人踩人慘劇, 傷者包括3名警員, 他們協助傷者時受傷, 當局說, 警方在現場並無使用任何武器或催淚彈, 至今共拘捕23人。

秘魯至今有超過57萬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有2萬7000多人不治, 為遏制疫情蔓延, 秘魯今個月16日起實施新防疫規定, 包括恢復每周日全民居家隔離, 嚴禁家庭聚會和社交聚會等。

3.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健康狀況備受關注,他星期一(24日)早再到東京的慶應大學醫院接受檢查,下午2時返回首相辦公室。

日本傳媒引述政府和執政自民黨消息指,首相安倍晉三入院是因為慢性病要接受治療, 並非身體檢查。

4.菲律賓南部蘇祿省發生連環爆炸,造成最少5人死亡,17人受傷。

事發在當地接近中午12時,霍洛市一間食品店附近發生爆炸, 波及附近一間店鋪和兩架軍方卡車,警方封鎖現場,將傷者送院,初步相信一枚放置在電單車上的炸彈爆炸。一個鐘頭後,幾十米外再發生爆炸,暫時未有組織承認策動襲擊,死者為軍方士兵。

5. 香港疫情擴散情況有所放緩,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整體疫情趨勢向下,但按公共衛生角度而言,認為疫情未算受控。

香港星期一(24日)新增9宗新冠肺炎確診, 當中7宗屬本地個案,是超過50日以來,新增確診數字首度回落至單位數,累計個案增至4691宗。另外有1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新增個案中, 4宗源頭未明,3宗與早前確診有關,全部屬親友群組。

至於出現小型爆發的匡智梨木樹宿舍, 所有院友星期一(24日)陸續送往亞博社區治療設施。

另外,香港醫管局指,一名85歲女病人初步確診,星期日(23日)送到天水圍醫院急症室,當時病人情況很差,要插喉急救,其後轉送屯門醫院深切治療部,局方正調查醫護人員當時有否穿著合適防護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