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暴海高斯逐漸逼近香港,天文台星期二(18 日)晚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預料八號信號至翌日早上都會維持。

受風暴影響,部分公共交通工具服務受到影響。九巴及龍運巴士宣布,通宵線暫停服務。新巴及城巴通宵巴士服務,星期三(19日)凌晨一時起暫停。

新渡輪來往中環至長洲,及中環至梅窩,尾班船提早十一時半開出。

2.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向西灣河開槍案警長提出私人檢控,律政司要求介入及撤銷傳票。

去年十一月十一日,一名交通警察在西灣河執法時,開槍打中一名戴口罩男子,中槍男子之後被控企圖搶槍等罪名。律政司表示,由於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適評論。

 

3.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揭幕,以網絡直播方式舉行,多名重量級人物批評總統特朗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力、沒有維護非裔國民權益;更有共和黨人倒戈,呼籲支持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一連四天舉行,預料最後一天正式推舉拜登為總統候選人,與爭取連任的特朗普競逐。


香港天文台在星期三(19日)凌晨1時30分,改發今年度首個9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預料本港風力顯著增強。而在發出9號訊號前,「大千視界HK」記者親身到紅磡碼頭一帶感受風力。

記者被強風吹 身體感搖晃

星期二(18日)晚約11時,碼頭來往北角及紅磡的新渡輪服務已結束。海面吹起強風,初時未有泛起俗稱的「白頭浪」,但風力就隨著時間逐漸增強。記者在碼頭附近站立時,感受到身體在風力下有輕微搖晃。部分市民無懼風雨,在海濱一帶跑步,有人坦言不擔心安全問題。

有來往黃埔花園的路人在強風下撐傘,顯得有點狼狽。

 

記者撐傘無助擋雨

至於在紅磡海濱花園附近,大雨在風勢下橫掃,記者即使撐傘,臉部亦感刺痛。

珠海氣象局料海高斯或當地登陸

截至星期三(19日)凌晨2時50分,颱台海高斯集結在香港西南偏南約80公里,料向西北或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20公里,移向珠江口以西沿岸一帶。

 

珠海當局預計,海高斯將於星期三(19日)早晨擦過或登陸珠海西部沿海地區,對珠海造成嚴重影響。

截至星期二(18日)晚9時,珠海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及雷暴預警信號生效,海面曾出現10級陣風。珠海當局預計凌晨前後風力最大,陸地風力10至11級,陣風12至13級,沿岸及海面11至12級陣風13至15級。

鄰近的澳門方面,當地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指於星期三(19日)凌晨2時半,改發9號風球。

港天文台指低窪地區可能出現淹浸

香港天文台指,香港的風向正由東北轉為東南。原本受遮蔽的地方可能會變得當風,本港西部地區風力會較大,籲市民需提高警惕。

受風暴潮影響,香港星期三(19日)早上部分低窪地區可能會出現淹浸或海水倒灌。

 


社會愈來愈關注樹木管理及護養,樹藝和園藝業成為香港新生的行業。

香港發展局早前公布,城市林務發展基金下的學習資助計劃接受申請,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樹藝及園藝業,以保持城市林木健康,從而保障市民大眾安全。

年初報讀香港樹木學會「綜合攀樹證書」的梁逸發,大約花三個月時間完成課程,成功考獲屬資歷架構第三級的認可資歷。

2018年颱風山竹後,港府巳投放更多資源,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意味將有更多工作崗位及晉升機會,梁逸發相信樹藝及園藝業充滿機會。


1. 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一系列防疫規例原定星期二(18 日)午夜屆滿,港府說鑑於疫情仍嚴峻,食肆晚市禁堂食、二人限聚令及強制戴口罩等措施,將延長一星期至8月25日。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星期一(17日)指,有外傭宿舍及貨櫃碼頭出現群組爆發,反映社區大爆發風險仍很高,4成新病例的感染源頭未明,顯示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第三波疫情仍未結束。

發言人說,明白市民對限制措施感到不耐煩,但港府認為現時並非放鬆的時候,呼籲市民合作忍耐,繼續保持社交距離,政府正與餐飲業界商討,希望實行更多防疫措施,例如安排不同員工負責上菜及清潔、禁止陌生人「搭檯」及鼓勵使用公筷等,希望減低餐飲處所內的傳播風險。

另外,本港星期一(17日)新增44宗確診個案,其中31宗屬本地個案。

2. 2015年慈雲山環鳳街車房爆炸案,車房技工維修的士石油氣缸時嚴重疏忽引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他早前被判三項誤殺罪成,星期一(17日)早上在高等法院被判監8年。

法官張慧玲判刑時說,案件令人震驚,指被告明知自己沒有資格維修石油氣的士的氣缸,事發時仍以不合法的方式,拉下車房捲閘,為的士排出石油氣做維修,違反謹慎責任,可見被告有意掩飾不法行為。

法官指,被告首次這樣做,批評他以為沒事,就變得大安旨意,法庭要向公眾發出明確信息,指以不合法維修車輛,必受到嚴懲。

法官又說,信納被告是依從老闆指示行事,沒有個人得益,被告在案中亦身體多處燒傷,面對官司壓力,非常內疚,加上今次案件因為「DR事件」案要延期審訊,決定扣減一年刑期。

3 香港消委會測試市面上77款薯片、蝦條等香脆零食樣本, 發現9成樣本含有可致癌物質丙烯酰胺,當中預先包裝的薯片或薯條平均含量最高,9款的含量超出基準水平2.5倍,至於預先包裝蝦片、蝦條、粟米脆片等的丙烯酰胺相對較低。

消委會又指,超過8成預先包裝香脆零食樣本屬於高脂,當中薯片及薯條類近乎全部屬於高脂,3款樣本每100克含有40克脂肪,超出高脂標準一倍,亦有一款即炸薯條樣本。

另外, 預先包裝蝦片及蝦條、藜麥片、粟米脆片及粟米條,都屬高鈉。消委會提醒市民,進食香脆零食應適可而止,小心控制食用次數和分量,並將已開封零食密封儲存,不必急於在一天內吃完。

4.西營盤高街發生倫常命案,一名老翁疑被人斬死,他的兒子墮樓身亡,警方列作謀殺及自殺案處理。

現場為高街53號一個單位,星期一(17日)凌晨12點許,香港警方接報,一名男子從高處墮下,警員到場證實墮樓的44歲男子死亡,並在樓上一個單位,發現男死者的父母,其中78歲父親胸口和腹部有刀傷,昏迷倒臥客廳,送院搶救後證實死亡,79歲母親不適送院。

警方指根據初步調查,相信兩父子曾發生爭執,不排除涉及金錢問題,相信母親事發時在房內熟睡。探員於案發現場檢獲一把染有血跡、長約35厘米的軍刀,相信為案中的兇器。

5.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到醫院接受身體檢查。

日本傳媒報道,安倍晉三星期一(17日)早上到東京慶應大學醫院接受檢查。消息指, 他是接受常規的體檢,並沒有計劃留院。

執政自民黨稅制調查會長甘利明星期日(16日)在電視節目中透露,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安倍晉三不斷工作,擔心他會積勞成疾。

日本傳媒八月初報道,65歲的安倍晉三於七月初在首相官邸的辦公室吐血,相信他要處理防疫工作,加上九州等地暴雨成災,相當疲累。

 

 


黨媒《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講話強調,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我們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不能是別的什麼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有生命力,就必須與時俱進。我們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講話指出,我們黨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改革開放前我們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和認識,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講話指出,在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中,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面對極其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於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講話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要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講話指出,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係的核心,決定著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要高度重視我國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

講話指出,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善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官網星期一(17日)通報稱,早前已開除中央黨校退休教授蔡霞的中共黨籍,及取消其退休待遇,稱是經中紀委國監委和黨校紀委聯合調查作出的決定。

通報批評蔡霞發表有嚴重政治問題和損害國家聲譽的言論,性質極其惡劣、情節極其嚴重,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違反國家事業單位人員行為規範。

 

 

68歲的蔡霞,原為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與中聯辦人事部客座教授,目前已移居美國。


英國繼續「炒作」香港問題。英國《衛報》旗下《觀察家報》15日報道,英國政府已「藉口」新冠疫情,停止為香港警隊、政府飛行服務隊,及海事青年團提供的軍事訓練項目,要留待疫情過後,再檢討是否繼續進行培訓合約。香港警方及後表示暫停派員到境外受訓。

 

英國方面表示,有關決定是出於對新冠疫情的考慮。

英國國防部發言人宣稱,港區國安法有違《中英聯合聲明》,「威脅」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鑑於新冠疫情的限制,所有針對香港人員的訓練都已暫停,疫情限制解除後,將重新評估對這些項目。」

英國早前多次在武器裝備出口和引渡協議等問題上炒作香港問題。去年7月,英國單方面宣佈暫停向香港出口包括催淚彈在內的人群控制裝備。

而在今年7月20日,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向下議院提交的聲明中宣佈,無限期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條約,並宣佈對港武器禁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7月2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英方有關涉港錯誤言論和舉措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汪文斌強調,中方敦促英方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立即糾正錯誤,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以免進一步損害中英關係。

汪文斌在7月28日的記者會上宣佈,英方將對港司法合作政治化的錯誤行徑,嚴重損害香港特區同英國間開展司法合作的基礎,偏離司法合作維護正義和法治的宗旨。為此,中方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英《移交逃犯協定》,同時決定香港特區暫停港英《刑事司法互助協定》。


同行以愛 欺凌不再
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

 

近月,社會發生多宗嚴重違法及暴力事件,其中大家尤其關注涉及青少年毆打和欺凌朋輩的行為。欺凌問題威脅學生的健康及安全,我們必須正視,採取一切可行措施,及時制止及處理。人人提高反欺凌意識,建立正面價值觀,培養互助包容精神,防止歪風植根蔓延。

香港七月底在網上瘋傳片段,揭發六月底上水祥龍圍邨發生的童黨欺凌事件。片中可見兩名年青男女不停掌摑一名少女,並於不足一分鐘內共掌摑至少18巴。警方已拘捕一名15歲少女及一名16歲男子,涉嫌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網上片段)

欺凌可恥 絕不容許

成長過程,難免經歷朋輩爭執。但是,以身體或語言暴力,騷擾、威脅、孤立、欺負勢弱者,絕對不是正常、合理的事。我們絕對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更遑論參與童黨犯罪的行為。「欺辱一個沒有招惹你們的同學,譏笑一個不幸者,打了一個不能夠滋味的弱者。你們犯了最卑微、最可恥的一個行為」亞米契斯在《愛的教育》一書中,指出戲弄無辜的朋友,欺負不幸的人,不單是膽小的表現,更是最低劣、可恥的行為!究竟是什麼引致欺凌行為的出現?

其實,深入了解每一宗欺凌事件,背後都有其複雜的原因。欺凌者、被欺凌者或是旁觀者,往往因為成長中不同的經歷,引致在欺凌事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對全球疫情、停課等難以預計的處境,學生難免會感到壓力和困擾,容易出現情緒問題,與人產生磨擦糾紛。加上去年的社會事件、網絡的敵意言論和人身攻擊、傳媒廣泛報導民間「私了」事件,青少年耳濡目染,誤以為社會接受「私了」、以仇恨言論宣洩情緒的行為,導致價值偏差,守法意識薄弱,以為暴力和不當行為可以解決問題,結果肆無忌憚,犯下大錯。

及早處理 積極跟進

無論如何,我深信每個人都會因為學習而改變。欺凌者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更需要親人的關顧,師長的教誨,明白欺凌對人對己的傷害,深入反思,時時提高警覺,在錯誤中成長。要改寫結局,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對抗欺凌。

在學校層面,如果發現欺凌行為,需盡快介入和跟進,以保護學生為出發點,即時制止有關不當行為,並通過教育和輔導,介入調停,安排專責人員跟進或轉介接受校外專業服務,糾正不當行為及觀念。過程中,須與家長攜手,深入了解欺凌行為背後的原因和心理需要,針對情況,或加強情緒管理技巧訓練、或提升解難能力,培養自尊自重自律的態度,支援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同儕關係,逐步改善不當行為。

對於被欺凌者,須有適當的措施,保護他們免被再傷害,教導他們學會保護自己、放心求助,並重建自信和對人的信任。為他們組織正面的支援網絡,讓他們重新投入校園生活。教育局亦設有機制處理特別個案,支援學校處理欺凌問題。然而,若情況嚴重,學校應適時尋求警方協助。

言傳身教 循循善誘

預防欺凌,我們要積極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現時,中小學課程的學習涵蓋了個人成長、人際關係及保護自己等內容。配合班級經營、生命教育、正向價值教育及生涯規劃等,師生合力營造關愛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互相欣賞及支持的朋輩關係,都有助減少負面情緒,培養正向思維,加強守法意識,避免欺凌事件的發生。

老師言傳身教,通過成長課、培養同理心,進行朋輩調解訓練,提升反欺凌意識。家長的角色也十分重要,能夠耐心聆聽子女心聲,支持孩子面對成長困擾及欺凌的問題,家校合作,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與人相處的技巧,避免子女成為欺凌者、被欺凌者或是旁觀者。

為支援學校預防及處理校園欺凌行為,教育局會定期舉辦教師培訓課程,提供不同的學與教資源,並繼續推行多元化的學生成長計劃和舉辦「和諧校園—反欺凌」運動,全方位支援反欺凌教育。

愛中成長 無懼欺凌

這個學年,因為疫情關係,同學在校上課的日子少了,校園生活和活動亦不再一樣,面對急遽的轉變和不穩定的景況,青少年尤其需要關心和幫助。在不能面對面上課的日子,我鼓勵師長維持以電話或電子通訊方式,與同學保持緊密聯繫,了解他們的情況,關心他們的需要。

生命影響生命,我深信在老師和家長的關懷下,同學不但有勇氣和力量面對逆境,更會感受到被愛和受重視,因而學會愛人和尊重彼此。亞米契斯說:「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盼望同學都在愛中成長,無懼欺凌,學得充實,活得輕鬆。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弟弟羅伯特周六(15日)於紐約一間醫院病逝,終年71歲。特朗普發表聲明,形容羅伯特不僅是他的弟弟,亦是他的最好朋友,將會非常想念他。

 

羅伯特出生於1948年,比特朗普小兩歲,曾任職於特朗普集團。

白宮官方於14日晚間稱他因病重,入住紐約市一間醫院,特朗普曾前往探望。


押後選舉和立法會繼續運作的堅實法律基礎

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

 

香港正受到疫情第三波的衝擊,為保障公共安全及確保選舉的公平和公正,有必要將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押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作出決定,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以解決因選舉押後而令立法機關出現空缺的問題。

當疫情仍然在社區擴散,假若選舉如期舉行,候選人展開選舉工程所引起的群組聚集,必然會增加病毒散播的風險。若禁止群組聚集的規條仍然生效,候選人則不能進行選舉工程。當四百萬選民同一日前往票站投票,也有機會造成疫情在社區大爆發。長者亦可能基於健康考慮而放棄投票。此外,滯留在內地生活及海外的選民,亦會因邊境管制而無法回港投票。

押後選舉一年的原因,包括:疫情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緩和,重覆使用《立法會條例》第44條不斷將選舉押後十四天來企圖解決問題是不切實際的。第二,將選舉押後一年並定出一個具體日期,為各方提供了確定性。第三,選民登記的工作通常需要數個月才能完成,假若在明年初舉行選舉,那些有資格但尚未完成選民登記的人將無法行使其投票權。第四,立法會行使重要職權,需確保立法會能正常運作,包括在十月至十一月期間商討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並且在二月至五月期間審批財政預算案,因此押後一年可以確保立法會繼續按照周期處理業務。最後,如果在立法會周期中進行選舉,現有的立法會議員將無法進行選舉工程。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基於公共衛生和緊急的情況將選舉押後,以保障公眾利益。《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讓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在這些情況下迅速和有效地立法。基於目前疫情嚴峻,為公共安全和市民健康起見,以及確保選舉能公平公正地進行,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援引《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將選舉押後一年。行政長官根據《基本法》第四十三條,作為特區首長,並對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在七月二十八日向中央提交報告並提出建議。翌日,國務院表示支持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做法,並同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

中國是一個單一體制的國家,根據憲制,權力來自中央。當處理涉及國家憲制秩序的問題時,理應由全國人大按照《憲法》規定行使相關權力,而全國人大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作出法律決定或制定法律文書。

 

 

今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和《基本法》作出決定,從憲制層面解決香港特區無法自行處理的問題,是以特事特辦的方式迅速處理特殊情況。第六屆立法會繼續運作不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特區政府提供具彈性及有堅實法律基礎的決定,亦確保了第七屆立法會的任期仍然按《基本法》第六十九條指定四年,因此避免修改《基本法》。大家必須緊記《基本法》是一份憲制文件,通常不會因一次的個別情況而修改。今次的決定為這次特殊情況提供了具約束力的法律基礎,因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決定解決憲制問題是一個正確和適當的做法。

香港是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當特區政府明白到沒有權力處理涉及因押後選舉而出現的立法會空缺問題,是必須由最高權力機關按中國《憲法》和《基本法》來處理。2018年一宗司法覆核案(HCAL1160/2018)中,法官接納案中的專家證據,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對內地及香港特區的政府機關(包括香港法院)具有約束力,並確認香港法院無權裁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否無效。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切合中國的憲制秩序,並適用於香港特區,相關決定既符合「一國」也尊重「兩制」。處理因押後選舉而引起立法機關的空缺從來不屬於特區的自治或管轄範圍,無論是政府還是法院都無權處理,因此《基本法》所保留的普通法絲毫不受影響。至於有說法指相關決定突顯香港不再行使普通法及《基本法》,這是完全沒有事實或法律基礎的。出現這些根本性的錯誤,正好說明我們必須認真和正確理解《憲法》及《基本法》所制定的憲制架構、目的和解釋。

我們已經妥善地處理好立法會選舉及立法機關空缺的問題,大家現在必須同心抗疫,盡快恢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工作,讓社會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