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發展局局長:致力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

香港發展局局長 黃偉綸

 

都市人愈來愈着重健康生活,而踏單車結合運動與休閒,正正適合一家大小一齊參與。政府一直致力在新界發展全面的單車徑網絡,提供一條貫通新界東西的單車徑,作消閒和康樂用途,藉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今次,我邀請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的同事,為大家介紹這條完工後總長度約82公里的單車徑,並分享新單車徑的設計概念和特色。

單車徑貫通新界東西

近年,我們努力推展「新界單車徑網絡」工程計劃,透過改善現有的單車徑及興建新單車徑,把現時分散在新界個別路段的單車徑連接起來,貫通新界東西。土拓署高級工程師朱偉麟介紹說,整條「新界單車徑網絡」主要由兩條主幹線路段組成,其中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長約60公里(西起屯門、經元朗、上水、粉嶺、大埔、沙田、到達東面的馬鞍山);而荃灣至屯門主幹線則長約22公里(沿荃灣至屯門海濱興建)。

元朗至上水段接近完成

現時,屯門至元朗,以及上水至馬鞍山的路段已經落成,並開放給公眾使用,而貫通此兩個路段,即連接元朗至上水的一段單車徑,沿元朗攸壆路部分剛於上月啟用,餘下路段亦預計會於今年9月或之前開放。屆時,屯門至馬鞍山整段60公里長的主幹線路段將會完成。按一般巿民踏單車的速度計算,完成整條路線需約6小時,相信可滿足一眾單車「發燒友」的需要。

 

連接元朗至上水的單車徑,元朗壆圍南路和攸壆路部分路段剛於上月啟用,餘下路段預計今年9月或之前開放。屆時,屯門至馬鞍山整段60公里長主幹線路段將會完成。
連接元朗至上水的單車徑,元朗壆圍南路和攸壆路部分路段剛於上月啟用,餘下路段預計今年9月或之前開放。屆時,屯門至馬鞍山整段60公里長主幹線路段將會完成。

 

另外,土拓署努力推展荃灣至屯門單車徑主幹線工程,朱偉麟說,其中荃灣青荃橋至灣景花園一段,預計可於明年年初完成並開放給公眾使用。

 

圖為荃灣青荃橋至灣景花園單車徑的部分路段,預計在下年年初前完成和開放給公眾使用。

單車徑走線風景優美

土拓署工程師趙智豪介紹新開放、沿元朗攸壆路往壆圍南路一段單車徑的特色。他說,單車徑的走線優先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以及途經具文化特色的景點,如元朗錦田河、新田大夫第,以提升單車徑的吸引力。同時,工作團隊已考慮走線對附近居民、環境和生態的影響,從而優化設計,以避開一些自然保育區、雀鳥棲息地等。

土拓署設計單車徑走線時,優先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包括圖中的元朗錦田河旁。

設計顧及安全及環境美化

趙智豪說,政府十分重視踏單車安全。工程團隊在設計時,考慮了單車徑的闊度、斜度和彎度,並在適當位置擺放合適的交通標誌、道路標記、護欄等設施,以保障踏單車人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此外,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會興建單車橋和單車隧道,以盡量減少踏單車人士需要下車過馬路的情況。

環境美化同樣重要。工程團隊特別在單車徑旁種植四季綻放的花卉。除了盡量保留單車徑旁原有的樹木,更種植了數百棵新樹和數萬棵灌木植物,以綠化社區環境。沿單車徑旁的欄杆,工程人員特別塗上連綿起伏的綠色山狀圖案,以達至與四周大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土拓署工程師趙智豪說,工程團隊在單車徑旁種植四季綻放的花卉。除盡量保留單車徑旁原有樹木,更種植了數百棵新樹和數萬棵灌木植物。
在興建安全的單車徑同時,工程團隊亦不忘美化設施,如單車徑旁的欄杆。

 

增設配套提供舒適環境

為創造舒適的踏單車環境,趙智豪說,該署也為踏單車人士提供所需的配套設施,如可停泊單車的休息處,讓踏單車人士可稍作歇息,或到附近景點遊覽,然後繼續行程。鄰近港鐵站位置,如上水站、大學站等,亦設有單車匯合中心,方便踏單車人士集合和解散,中心內有單車租賃站、單車停泊位、急救站、小食亭、洗手間等設施。

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工程團隊會興建單車橋和單車隧道,以盡量減少踏單車人士需要下車過馬路的情況。圖為上水石上河單車橋和元朗錦壆路單車隧道。
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工程團隊會興建單車橋和單車隧道,以盡量減少踏單車人士需要下車過馬路的情況。圖為上水石上河單車橋和元朗錦壆路單車隧道。
土拓署為踏單車人士提供所需的配套設施,包括可擺放單車的休息處。
土拓署為踏單車人士提供所需的配套設施,包括可擺放單車的休息處。
鄰近港鐵站位置設有單車匯合中心,方便踏單車人士集合和解散。中心內有單車租賃站、單車停泊位、洗手間等設施。

 

我相信不少市民都和我一樣,對陸續開通的單車徑路段充滿期待。我知道工程團隊在工程施工期間,亦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以了解大家的意見。我感謝同事的努力,讓施工安排做得更好。我們會努力盡快落實單車徑項目,讓巿民早日享用,並希望有助推廣本地單車運動,讓更多人享受到踏單車的樂趣。

 

「新界單車徑網絡」,由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和荃灣至屯門主幹線組成。

港律政司長:律政司積極協助法律界面對困境

香港律政司長 鄭若驊

 

最近疫情似乎有急劇變化的跡象,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同心攜手是一種有效方法去抗疫,但我更認同聯合國秘書長早前在世界衛生大會上所說,除了需要相互支持外,更需要團結一致。各地都應該採取更好的協調工作,若想更有系統地處理貨物及服務的供應,我們更加需要進一步由相互支持步向團結一致。

就像我早前在一個網上研討會(https://spblegalforum.com/en/Video_Addresses)指出,香港處理疫情的措施可以歸納為「識別化、策略化、合法化、振興化」。現在面對疫情第三波,我們需要調整和更新策略以減輕損害,並要預備迎接新常態。

在出入境管制措施中提供豁免是其中一項策略,香港律政司早前已推出了為合資格的法律執業者、仲裁員或調解員提供豁免強制檢疫的機制(www.doj.gov.hk/chi/public/20200519_sjo1.html),最近更擴大豁免機制,進一步協助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處理重大商業交易的相關工作,讓多一些業界人士受惠。這樣可以避免延遲相關程序,另一方面,由於現時很多上市工作都與內地有關,這項措施亦有助香港繼續成為內地企業籌集資金的中心。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下設立的「法律科技基金」,資助合資格的律師事務所及大律師辦事處購買或提升資訊科技系統,以鼓勵善用科技提供法律服務來配合法庭程序一般延期的安排。現時已接獲超過290份申請,由於司法機構公布了擴大使用視像會議設施,有律師希望用多一點時間來預備申請,因此我們將基金的截止申請日期延至七月二十六日,亦讓他們在購買資訊科技設備時,可以考慮司法機構推出的「綜合法院案件管理系統」(透過電子模式處理與法庭有關的文件和進行付款)這一個因素。

由一邦國際網上仲調中心管理的「新型冠狀病毒網上爭議解決計劃」(www.ebram.org/covid_19_odr.html?language=tc)已正式推出,讓爭議雙方通過網上平台進行談判、調解及仲裁,解決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爭議。這項計劃便捷、具成本效益,將會成為我們社會的新常態,既有助紓緩法院民事索償的案件量,同時亦為調解員和仲裁員(包括他們的學徒)帶來就業機會。

疫情造成了史無前例的衝擊,政府有必要採取果斷的措施防止情況惡化。律政司會一直留意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的需要,以提供適切的支援。大家對疫情必須提高警惕,但亦要對日後為全球帶來的轉變做足準備。


 

1.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毒疫情出現反彈並持續擴散,截至星期五(10日)下午四點半,香港新增38宗確診,其中32宗為本地個案,6宗屬輸入個案。

新增本地個案中,有11宗個案住水泉澳邨明泉樓,涉及10個單位,來自不同層數及坐向,疑與大廈的升降機等共用設施有關,衛生防護中心已取環境樣本化驗。

其餘本地個案,9宗源頭不明,10宗與「坪石邨彬記粥麵、佐敦新發茶餐廳、的士司機」群組有關;亦有2宗與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有關。

 

 

2.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毒持續擴散,繼續有多間學校因有學生或家人確診而停課。香港教育局宣布,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可在下星期一(13日)起提早放暑假,需要或正進行重要考試的級別,可按學校實際情況安排。

香港教育局長楊潤雄星期五(10日)在記者會上指,目前沒有出現校內感染個案,但過去兩天,香港本地感染個案急升,港府星期六(11日)起會收緊社交距離措施,而局方在通盤考慮及諮詢專家意見後,決定提早放暑假。

他認為,暑期活動應暫停,中四、中五年級的補課,學校可考慮繼續進行,但必須做好防疫措施。

至於7月22日文憑試放榜,楊潤雄指暫時會按原定計劃,讓同學回校取成績單。

 

3.港府因應反修例運動訂立的《禁蒙面法》被質疑違憲,有關的司法覆核案上訴庭在四月裁定港府部份上訴得直,即《禁蒙面法》在非法集結及未經批准集結的情況下仍生效,香港部分立法會議員向高等法院申請終審法院上訴許可,上訴庭指案件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故批出終審法院上訴許可。

 

4.一名24歲男子7月1日被指涉嫌在銅鑼灣以利器刺傷警員,香港警方於7月2日凌晨在飛機上把他拘捕後,星期四(9日)再拘捕5男2女,年齡介乎24歲至71歲,他們涉嫌協助該名男子離開香港。警方指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5.「賭王」何鴻燊5月底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8歲,星期五(10日)下午在香港殯儀館大殮出殯。

儀式舉行前,大會播放何鴻燊的紀念片段,並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何厚鏵、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等八人扶靈出殯,會再擇吉日安葬。

 

6. 南韓首爾市長朴元淳離家後失蹤,警方出動逾百人搜索,周五(10日)凌晨在北嶽山山區一間餐廳附近尋獲他的屍體,初步認為死因無可疑。

朴元淳的女兒周四(9日)下午約5時向警方報案,稱父親留下類似遺言的話後離家失蹤,並關掉手機。朴元淳離家的閉路電視錄影片段曝光,他頭戴黑色漁夫帽、口罩、穿著深色夾克和背黑色背包,低著頭,快步離開。

警方在北嶽山吉祥寺一帶大規模搜索,並出動無人機搜尋,最終尋獲其屍。朴元淳失蹤原因備受揣測,有韓國媒體報道,他周三被指性騷擾前秘書及其他女性,但警方並未證實。

終年64歲的朴元淳2011年當選首爾市長,2018年6月再當選,是首名連任至第三屆任期的市長。他屬總統文在寅的自由民主黨,曾被認為有機會於2022年接棒競選總統。

 

7. 南美洲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玻利維亞臨時總統阿涅斯獲確診新冠肺炎,是繼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後,南美洲第二位確診的國家領導人。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毒疫情持續擴散,香港教育局宣布,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可在下星期一(13日)起提早放暑假,需要或正進行重要考試的級別,可按學校實際情況安排。

香港教育局長楊潤雄星期五(10日)在記者會上指,目前沒有出現校內感染個案,但過去兩天,香港本地感染個案急升,港府星期六(11日)起會收緊社交距離措施,而局方在通盤考慮及諮詢專家意見後,決定提早放暑假。

至於7月22日文憑試放榜,楊潤雄指暫時會按原定計劃,讓同學回校取成績單。

https://youtu.be/lQsLVfqiUH8


內地傳媒引述中國駐哈薩克大使館,指今年上半年哈薩克爆發「不明原因肺炎」,導致1,772人死亡。當地衞生部門否認,批評有關消息是「假新聞」,指「那些病例很可能就是『武漢肺炎』(COVID-19)病例」。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中方亦希望了解更多訊息。

哈薩克疫情反彈,自7月5日起第二度實施全國封鎖,巴士等道路交通暫停,只維持航空及鐵路有限度服務,國民聚集不可多於三人,非必要的商業活動要暫停,娛樂、體育賽事等活動被禁止。

中國駐哈薩克大使館通報,據媒體報道,6月中旬以來哈薩克3個州的肺炎發病率較同期顯著升高;總計今年上半年,哈國肺炎共導致1772人死亡,單是6月就有628人死亡,並稱該病死亡率遠超於新冠肺炎。

哈薩克衛生部門周五(10日)批評,內地傳媒有關駐哈薩克大使館的報道為「假新聞」,稱不明肺炎的資料「不正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同日回應稱,相關肺炎詳情建議向哈薩克有關部門了解;又指中方也希望了解更多訊息,並稱會繼續與哈薩克攜手抗擊疫情,維護兩國公共衞生安全。

哈薩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累計增至55,000宗,264人死亡,新確診病例周四(9日)升至破紀錄的單日1,962宗。當地官媒哈薩克國際通訊社( Kazinform)周二(7日)報道,六月的肺炎個案比去年同期增2.2倍。

 

(NDTV /外交家雜誌)


1.新型冠狀病毒第三波疫情在社區持續擴散,截至星期四(9日)香港單日新增42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34宗屬本地感染,其餘8宗為輸入個案。香港至今累計1365宗確診及一宗疑似個案。

新增本地個案當中,23宗屬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公司群組,7人屬於的士司機群組,2宗源頭未明。

因應疫情,港府宣布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周六(7月11)日起,餐飲業恢復每枱最多8人的規定,酒吧酒館不得多於4人一枱,夜店座位限制六成滿。至於健身中心、卡啦OK、派對房等不戴口罩的場所,房間上限由16人收緊至8人;戲院及娛樂表演場所內,不得進食。

 

2.澳洲總理莫理森關注在香港實施的港區國安法,決定暫停和香港的引渡協議, 並會向港人提供移民機會, 將港人的學生和臨時工作簽證, 延長五年, 並提供申請永久居留的途徑。

另外, 澳洲政府更新旅遊警示, 指港區國安法的應用範圍廣泛, 法例的內容和執行也不清晰, 澳洲國民被拘留, 送到中國大陸審訊的風險增加, 呼籲居港的澳洲國民重新考慮是否需要繼續留港。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敦促澳洲立即停止干涉香港事務,以免對中澳關係造成進一步損害。他說,中方對澳洲言論及措施保留進一步作出反應的權利,一切後果由澳方承擔。

中國駐澳洲大使館對澳洲政府宣布有關涉港舉措及錯誤言論, 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敦促澳洲停止借任何名義, 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港區國安法」正式生效,加拿大早前宣布暫停執行加港引渡協議,並更新對香港的旅遊提示,建議加拿大國民留意「港區國安法」所帶來的潛在影響。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7月6日以暴力執法問題為理由,提醒國民近期謹慎前往加拿大。

3.新西蘭外長彼特斯說, 因應港區國安法, 正檢視和香港的關係。

彼特斯說, 中國決定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 根本上改變環境, 新西蘭會檢視和香港的關係, 包括引渡安排, 旅遊警示和戰略物品出口管制。

澳洲外長佩恩較早時和五眼聯盟外長舉行視象會議, 討論香港的情況, 五眼聯盟成員包括加拿大, 美國, 英國, 澳洲和新西蘭。

4.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延長法定產假至14周的修訂條例草案。

立法會以54票贊成、 兩票棄權通過條例。草案建議法定產假由現時10周增加至14周, 新增的4周產假薪酬開支由政府承擔,每名僱員補貼上限為8萬港元。

 


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執行力量

香港保安局局長 李家超

 

 

本周一(7月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會同特區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委)為《港區國安法》第四十三條所授予的執法措施,制定實施細則(《細則》),賦予香港警務處維護國家安全部門權力,更有效履行其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細則》詳細列明七項措施的權力、程序和審批準則,確保相關人員在執行措施時,既可有效達至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亦同時符合《港區國安法》總則對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要求。

七項措施中,四項是現有香港法例已有的做法,只是使其適用於《港區國安法》的罪行,這包括(1)搜查處所;(2)要求受調查的人交出旅行證件;(3)凍結、限制、沒收及充公與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相關財產;(4)要求有關人士回答問題和提交資料或物料。這些措施無別於現有法例現時的做法,大致上是將這些條文抄錄入《細則》內。執法人員搜屋一般都要法庭手令,但因延誤以致證據有可能被毁滅或疑犯逃脫等緊急情況下,無須手令搜查,這做法在現時的《火器及槍械條例》和《防止賄賂條例》下是容許的。至於要求交出旅遊證件、凍結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相關財產和要求提交資料或物料等措施都存在於現行的《防止賄賂條例》、《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和《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中,只是將其延伸至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

由於國家安全涉及國家層面的複雜和敏感資料,《細則》要求,進行截取通訊及秘密監察,須由行政長官批准(侵擾程度較低的秘密監察可由首長級警務人員批准)。有關程序設有多項保障條文,包括授權時必須考慮個案的逼切性和嚴重性,是否其他侵擾程度較低的手法不能達到目的,和符合「相稱性」及「必要性」的驗證標準,以平衡人權的保障。這做法和很多國家由總理或部長批准的做法類似。保安局局長已發出《運作原則及指引》,警方要遵守。《港區國安法》訂明國安委對措施有監督責任,行政長官按《細則》可委任一名獨立人士協助國安委履行這監督工作。

另外一項措施是在條文適用的情況下,警方可要求在香港活動的外國或台灣政治性組織或代理人提交資料。自去年6月起,在香港發生的嚴重暴力事件不斷升級,社會飽受破壞;外部勢力干預和「港獨」、「自決」等組織肆無忌憚。為維護國家安全及保障香港長遠的繁榮穩定,制訂的《細則》賦權警務處處長,如合理地相信是防止及偵查危害國家安全罪行所需要的,可要求在香港活動的外國或台灣政治性組織或在香港的代理人提交相關個人或組織活動的資料,這措施須獲得保安局局長批准。多國(包括美國及澳洲)都有類似法例規管外國政治性組織或代理人。其實,這做法在香港並非全新事物,現時在《社團條例》裡,社團事務主任可要求社團提交資料,以履行其所需職責。措施沒有禁止這些政治組織的運作;組織或人士提交所需資料,便符合法律要求。

最後一項措施是要求移除危害國家安全的網絡信息。近年網上或社交媒體出現不少煽動性言論或明顯虛假資訊,令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輕人被嚴重誤導,甚至因而作出極端暴力的違法行為,情況嚴重,有些更可能涉及危害國家安全。巿民可表達言論但這並非沒有限制的,正如恐嚇性說話可構成「刑事恐嚇」罪,因此市民必須合法及負責任地使用互聯網。為防止這些包括煽動性或虛假的訊息廣泛傳播而產生危害國家安全的嚴重後果,香港警務處處長如合理懷疑在電子平台上的訊息相當可能構成/導致危害國家安全罪行,在香港保安局局長批准下,可要求移除或阻止其接收。很多國家都有類似做法,如德國、澳洲、新加坡等,都因不同公眾利益理由,訂立移除訊息或阻止公眾接達有關訊息的法例。措施容許合理辯解,包括所需的科技並非發布者或有關服務商合理可得,或有關服務商遵從有關要求會對第三方招致相當程度損失或損害。

每個國家均訂有法例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責任,也是公民的義務。作為國家不可分離的一部份,香港有必要履行憲制責任,做好防範、制止及懲治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和活動的工作。這樣香港才可回復安定太平,巿民才可過免受暴力威脅和破壞的平靜日子,各行各業才可正常營業,香港才可恢復秩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重回正軌。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第三波疫情在社區持續擴散,截至星期四(9日)下午四點半,香港單日新增42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34宗屬本地感染,其餘8宗為輸入個案。香港至今累計1365宗確診及一宗疑似個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考慮到最新公共衛生風險評估,特別是近期個案顯示,涉及不戴口罩活動帶來高風險,宣布收緊或者減少社交距離措施,星期六(7月11日)凌晨起生效,為期14日。

 

新增本地個案當中,23宗屬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公司群組,7人屬於的士司機群組,2宗源頭未明。

因應疫情,港府宣布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周六(7月11)日起,餐飲業恢復每枱最多8人的規定,酒吧酒館不得多於4人一枱,夜店座位限制六成滿。至於健身中心、卡啦OK、派對房等不戴口罩的場所,房間上限由16人收緊至8人;戲院及娛樂表演場所內,不得進食。


持續近半年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疫情,嚴重影響全球各國經濟。疫情最嚴重的美國,航空業、旅遊業等領域尤其受重創。美國傳媒報道,聯合航空正研究裁員的可能性,最多3.6萬名美國員工會被「臨時解僱」,接近聯航美國員工總數的一半。
美國傳媒報道,聯合航空正研究裁員的可能性,最多3.6萬名美國員工會被「臨時解僱」,接近聯航美國員工總數的一半。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全球的航空公司疫情期間獲得來自政府的資金援助,但仍無可避免須裁員。而在美國,當地航空業正面臨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重組,其中聯合航空展開對員工的「臨時解僱」計劃。

根據聯邦政府的有關規定,僱主須提前60天告知員工可能被解僱或停薪休假。美國聯合航空已對約36000名員工發出裁員警告,但並不意味全部會被解僱,具體的裁員名單將於8月中旬確定,並從10月1日起正式生效。

報道稱,收到可能被「臨時解僱」警告的聯合航空員工,目前最少包括約15000名空中服務員、2250名機師和11000名客服人員。聯合航空表示,如果未來客運量需求恢復,公司將會重新僱用該批被「臨時解僱」的員工。

美國聯邦政府早前向國內的航空公司撥出25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幫助其渡過難關。同時,夏季一直是旅遊出行的旺季,航空公司原本以為渡過這個困難期後,困境有望得到緩解,然而如今美國疫情的失控,讓這樣的願望再度破滅。

 

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的聯合航空登機櫃位,只有零星乘客。

 

聯合航空透露,公司目前每天至少虧損4000萬美元,政府的援助資金將會在10月1日之後用完,之後也不再會提供新一輪的資金支持。

聯合航空目前在全球擁有約95000名員工,大約有45%的美國國內員工已接獲裁員警告。

聯合航空並非美國唯一陷入財困的大型航空公司,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等都有同類似遭遇。

作為業內最賺錢的公司之一,美國航空公司近年提高營運效率,債務也逐漸減少,但仍無力抵抗疫情所帶來的衝擊。美國航空公司一周前曾表示,公司的員工數量比實際的需求量多出約20000人。

而在全球,像是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和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等公司也已宣佈計劃裁員的消息。一些航空公司和公司財務主管預計,全球航空業的需求量在3至5年內都不會恢復到2019年時的水準。

美國聯合航空的職員在奧黑爾國際機場的登機櫃位進行消毒。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的預計,全球航空公司今年的淨虧損將高達840億美元,收入將會減半。該協會總幹事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我們將會受到這場危機的長期影響。」

由於全球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乘客的出行意願一直在降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透露,在6月一次針對近7000人的調查中,只有45%的人在未來半年內計劃出行旅遊,而這一民調資料在4月時還曾一度達到61%。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四川廣漢市一間鞭炮廠晚上起火及發生多次爆炸,最少6人受傷,其中兩人重傷,逾7千人要疏散。

 

事發的鞭炮廠位於廣漢市南豐鎮圓盛村,星期三(8日)晚九時左右爆炸。網上流傳的片段顯示,現場火勢非常猛烈,火光衝天,曾出現黃色蘑菇雲狀爆炸。周邊德陽市旌陽區、什邡市、成都青白江等地的居民表示有明顯震感。消防到場後,一度需退至鞭炮廠500米外。

消防並在附近進行疏散,又向現場射水。火勢其後受控,燃燒約9小時後,至翌日清晨六點救熄。

當地傳媒報道,鞭炮廠屬於廣漢金雁花炮有限公司,主要存放了約300件鞭炮引線、煙花爆竹,亦有硝化棉、木炭粉等易燃物品,廠房以單層磚混結構建成。

廣漢金雁花炮據報於2019年1月21日已發生過爆炸,無人受傷,被當局罰款及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