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21歲男子去年在沙田新城市廣場因被指侮辱國旗,被判200小時社會服務令,香港律政司申請刑期覆核,上訴庭改判被告監禁20日。

上訴庭首席法官潘兆初指,案發時人數眾多,被告與其他示威者一邊叫口號,一邊把國旗拋高,又有人拱手搭橋,讓人龍邊穿越邊踐踏國旗,猶如在嬉戲,經審視後認為被告侮辱國旗的行為惡劣,嚴重貶損國旗所代表的國家尊嚴。

上訴庭考慮到被告連同多人在大眾面前公然以不同手法侮辱國旗,被告亦把國旗猶如垃圾般放入垃圾車,把裝著國旗的垃圾箱車踢進水池,行為明顯表達對國旗輕藐、污蔑、嘲弄、鄙視和棄絕,亦有鼓動在場其他人的效果。

3名法官認為即時監禁是唯一的判刑選擇,並認為量刑基準不應少於4個月,但考慮到被告認罪、已完成64小時的社會服務,最終判監禁20日。

控罪指被告去年9月22日在沙田新城市廣場及沙田大會堂一帶,公開及故意以毀損、塗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國旗。

2.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世界衛生組織的草擬文件, 指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用作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試驗失敗。

報道指, 中國對237人展開臨床測試, 其中158人接受瑞德西韋治療, 另外79人使用安慰劑, 結果發現患者的病情無改善, 血液中的病原體也無減少, 部份人出現明顯的副作用。

世衛說, 有關文件仍在檢視階段, 文件是意外上載到世衛網站。

開發瑞德西韋的藥廠說, 有關臨床試驗並非最終結果, 存在不正確解讀, 由於參與試驗的患者人數不足, 已經提前終止, 無法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至於由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正式進入第二期臨床研究。內地傳媒引述國資委說,這種滅活疫苗,已完成第一階段前3個年齡組96人的疫苗接種,顯示安全性良好,持續的安全性觀察仍在進行中。

3. 去年8月反修例風波期間,50歲報稱任職導遊的男子洪震,在將軍澳一條貼有紙張的行人隧道內,用刀斬傷3人,其中一名前女記者被斬至肺部萎縮,情況一度危殆。被告承認3項傷人罪,在區域法院被判監45個月。

4. 一輛小巴在大角咀落客時,疑未有等乘客完全離開車廂就開車,一名78歲女子疑失去平衡,從車門梯級跌出路面,頭部受傷昏迷,送往廣華醫院搶救後,延至星期五(24日)不治。

事發於星期四(23 日)下午1時許,一輛78號專線小巴沿旺角海泓道往大角咀方向行駛,駛至富榮花園對出停車落客。網上流傳汽車鏡頭拍攝到事發時,手持雨傘的事主落車,但小巴突開車,事主從車門跌出車外,倒卧路面。

71歲小巴男司機事後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被捕,已獲准保釋,五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5.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反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批評中國隱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指控,批有關言論毫無事實依據,完全出於嫁禍於人的目的,信口開河,強調中方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第一時間同世界各國分享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第一時間同國際社會開展疫情防控合作。

 


俗稱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疫情仍嚴峻,不少國家「鎖國」防止疫情擴散,印度同樣自3月底起實施全國封鎖,大部分活動停止下,大自然卻因此受惠而獲得喘息的空間,當地研究恆河的專家意外發現,一直嚴重污染的恆河水質變乾淨,而且「可飲用」。
網上近日流傳印度恆河河水清徹見底泛藍的短片。(Twitter)

 

印度總理莫迪3月24日下令實施「全國性封城」21天,但境內確診數持續攀升,已於4月14日宣布延長封鎖至5月3日。實施全國封鎖未能及時緩解境內疫情,但印度研究恆河的專家卻在封鎖3週後發現恆河水質明顯變好。

印度理工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系教授Mishra指出,「恆河中有10%污染來自於工業,而工廠隨著封鎖關閉後,我們發現,恆河的污染改善40%至50%」。

印度國家污染控制委員會也證實,恆河水質出現明顯變化,不過,有別於其他專家,該單位指出讓恆河變乾淨的主因可能是「人為干預」大幅減少,封鎖後「朝聖者」絕跡,至於當地工業廢水從來都不被允許排進恆河。

另外,在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瑞西庫利亞海灘,有人最近發現一周內有近28萬隻瀕危的雌性欖蠵龜集體上岸產卵,當地森林部門工作人員形容現象為七年來首次。

瀕危的雌性欖蠵龜集體在印度東部奧里薩邦的瑞西庫利亞海灘出現。

 


1.新調任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的聶德權,是問責制實施以來,首位由非公務員出任有關職位的局長,他星期四(23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後見記者,再被質疑相關的任命安排,聶德權強調自己加入政府三十年,認為現時安排符合相關任命的精神及原意。至於有公務員在反修例事件中涉嫌違法,聶德權就指會按規例處理。

 

2.俗稱武漢肺炎的疫情下,多個行業受限聚令及十一類商業娛樂處所關閉期限延長所影響,多名健身和泰拳業界星期四(23日)在立法會議員陪同下,向政府遞交請願信,他們不滿政府把關不力、拒絕封關,同時逼業界停業,補助亦嚴重不足,不少健身中心或拳館已捱不住結業,要求政府增加業界相關補助,例如向受影響員工及自僱人士補貼八成薪金,又提出限制學員人數,及設置防疫設備等,希望可以盡快恢復營業。

 

3. 去年年底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的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濕街市,被科學界認為可能與傳播病毒有關,澳洲呼籲「二十國集團」的國家,禁止售賣野生動物的濕街市,繼續營運,指如果街市出售野味,就會出現目前威脅人類的生物安全風險。總理莫里森呼籲世界衛生組織所有成員國, 支持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起源和擴散, 展開獨立調查, 指這個是責任, 也是義務。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早前表示,這類街市是全球很多人的重要食物來源,但往往管理不善,建議除非這些街市嚴格遵守食物安全及衛生指引,否則不應開放。

4.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突破265萬宗, 有超過18萬人死亡。

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新增30632宗確診,累積確診人數851440。

俄羅斯單日新增4700多宗確診個案, 是連續第三天減少, 累計有6萬2700多宗, 再多42人不治, 死亡個案增至555宗。

新加坡新增103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是連續四天單日新增數字超過1000宗, 累計確診1萬1178宗。新增個案多數是住在宿舍的外籍勞工, 另有21人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新加坡有多達32萬3千名外籍勞工住在宿舍, 而當地至今有超過8千宗個案來自外勞宿舍, 感染率達百分之2.5。

澳洲新增7宗確診個案, 是近七個星期以來單日新增個案最少, 累計有6654宗。

在日本,停泊長埼縣接受維修的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上, 再多14名船員確診, 郵輪上累計有最少48人確診。

本港新增2宗新型冠狀肺炎確診,全部皆為輸入個案。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 西歐大部分地區的疫情正日趨穩定, 但非洲, 中南美洲和東歐的情況令人擔憂, 警告新冠病毒將會長期存在, 必須長期堅持防疫措施, 他又呼籲美國重新考慮撥款, 繼續支持世衛的工作。

5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宣布,中方將再捐出3000萬美元,支援世界衛生組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耿爽說,中國之前已承諾向世衛捐款2000萬美元,將在這個基礎上,追加3000萬美元捐款,支援世衛開展抗疫的國際合作。

6.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馬時亨再獲續任,但任期提早於年底結束。

政府宣布,行政長官再度委任馬時亨為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但馬時亨因個人原因未能接受續任三年,新任期由今年四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港元匯價持續強勢,多次觸發強方兌換保證,為捍衛聯繫匯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承接美元,沽出總值逾18億港元,為近4年來首次沽港元。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稱,近期港元匯率偏強,主要是由於市場套息活動,及股票投資相關的港元需求均增加,此外財政開支增加亦令港元需求上升。他強調當局在港匯觸及強方時,從市場買美元沽港元的操作,完全符合聯繫匯率機制的設計,亦證明機制的有效運作。

他並補充指,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環球經濟的風險不斷變化,金融市場仍會出現大波動,金管局會繼續監察市場情况,維持香港貨幣及外匯市場有序運作,並根據聯繫匯率制度確保貨幣穩定。

金管局兩天共注入逾77億港元,銀行體系戶口總結餘本周五(24日)將進一步增至667.95億港元。


香港有網媒記者的私家車停泊於長沙灣保安道市政大廈外期間,前座司機位車窗疑被氣槍擊碎,記者無受傷,警方初步將案件列作車輛損毁發現案,未有人被捕。

 

記者座駕凌晨疑被人用氣槍射擊,車窗玻璃呈現兩個較明顯的坑洞,及一條貫穿整塊玻璃的長裂痕。
記者座駕凌晨疑被人用氣槍射擊,車窗玻璃呈現兩個較明顯的坑洞,及一條貫穿整塊玻璃的長裂痕。

 

被擊毀的車窗玻璃呈現兩個較明顯的坑洞,及一條貫穿整塊玻璃的長裂痕。

事發於約凌晨四時,網媒《香城》一名記者獨自駕駛白色私家車,前往一個商場取回私人物品,他把車輛停靠於長沙灣保安道市政大廈外後離去。由於發現有可疑人士尾隨,記者隨即折返私家車打算駕車離開。當記者行至接近座駕位置時,附近突傳出「嘭!嘭 !」疑似槍聲,車身玻璃應聲碎裂,記者在途人協助下向警方求助。

警員約半小時後到場,向記者提供一支電筒以清理仍遺留在窗框的玻璃碎片,並報上報案編號,表示日後會加強巡邏後便離去。

該網媒隨後透過社交網Fb專頁,強烈譴責施襲者,以硬物射擊記者座駕,造成精神上及財物損失,並同時呼籲有任何人士目擊案發經過,可向該台提供證據。他們又指未知施襲者是否與跟蹤有關,將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

 

記者隨後以電筒清理窗框上遺下的破璃碎。

1.香港特區政府出現高層官員人事變動。

國務院4月22日根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提名及建議,4名局長離任,包括羅智光、劉怡翔、劉江華及楊偉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平調做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入境處處長曾國衞、機電署署長薛永恒加入問責班子,分別獲任命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升任民政事務局局長,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許正宇就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深信新任命的官員能勝任,迎難而上服務社會,特別繼續嚴控疫情及為重振香港疫後的經濟部署。她解釋,官員調動是用人唯才,強調與近日的香港基本法22條爭議無關。

林鄭月娥被問到未上任行政長官時,曾提及香港內部事務毋須香港中聯辦操心,她解釋當時意思是認為中聯辦毋須協助政府拉票,但認為近期的爭議已到另一層次,指有人挑戰中央政府的機構就香港事務發言及監督的權力,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說明兩辦應有的權力。

2. 對於聶德權被調任為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聶德權出任問責官員前已有多年公務員經驗,有關安排並無甚麼企圖。

3.香港特區政府出現高層官員人事變動,林鄭月娥提到組班比三年前容易,指今日香港形勢較三年前上任時更困難,反映面對香港目前困局,不少對香港有心有力的人,都希望出一分力,迎難而上。

4.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官員更替很正常,期望新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盡快著手九月立法會選舉工作,確保選舉公平公正。

5.離任的4名局長,同時透過政府新聞處發表聲明。

楊偉雄稱尊重行政長官決定,樂意離任、無怨無悔;又稱自己今日剛滿65歲,離任後會展開人生新一頁。

劉怡翔表示,萬事都有定期,此時離任是難忘里程碑,行政長官已選擇他的接任人選,相信會為財庫局帶來新氣象。

羅智光就指非常榮幸過去近三年,有機會與優秀同事並肩作戰;又指大眾對政府的期望與日俱增,新局長任重道遠。

6.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指,由去年七月至今,共偵破十多宗炸彈案,提醒市民不要以為事不關己,必須要提防本土恐怖主義萌芽,已要求警方加強執法,包括引用反恐條例、凍結有關人士資產。另外,李家超拒絕評論有警員涉嫌自導自演警署汽油彈案,只重申警方會嚴肅處理。

 

7. 立法會就撥款條例草案星期三(22日)恢復二讀辯論,民主派不滿警隊開有議員支持預算案, 並要求政府盡快向市民發放一萬元。

8.美國密蘇里州成為首個因應新型肺炎疫情向中國興訟的美國州份,總檢察長指控中國政府處理不當,入稟法院要求賠償。

在北京, 外交部批評這些所謂的訴訟純屬是惡意濫訴, 有違基本法理, 根據國際法上的主權平等原則, 中國各地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所採取的主權行為, 不受美國法院管轄, 美方現在的正確做法, 應當是駁回濫訴。

密蘇里州的總檢察長入稟當地的地區法院, 指控中國官員要對疫情在全球造成大量死亡和感染個案, 以及經濟損失, 承擔責任, 未有如實公開病毒的危險性和高感染度。

9.本港再有4人確診感染新型肺炎, 全部都是由英國返港, 包括一名兩歲大的男嬰。

對於一名24歲港大醫科生在私家醫院接受檢測初步陽性, 其後化驗結果呈陰性。竹衛生防護中心認為, 可能是假陽性現象, 或者該名男子曾經染病但康復, 體內有病毒殘餘, 情況反映社區上可能有隠性傳播鏈, 需要再了解他接觸過的朋友, 有否外遊紀錄。

另外, 一名康復的女患者因不適再入院, 再檢測對新型肺炎病毒呈陽性。醫管局指, 病人的病毒數值低, 相信是殘餘病毒, 但謹慎起見安排留院觀察。

所有機場抵港沒病徵人士, 22日起都要到亞洲博覽館進行檢測並等候結果, 如果需要通宵等候, 會安排到九龍城富豪東方酒店暫時留宿。衛生防護中心指,22日晚會有300人被送到酒店, 預計23日下午會有檢測結果。

1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累積的確診個案突破255萬宗, 有超過17萬人死亡。美國累計超過82萬人確診,4萬5千多人死亡。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暫停移民入境60天,措施只適用於綠卡申請人。

西班牙在過去一天, 新增4211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435名患者不治, 累計確診20萬8389宗, 累計死亡2萬1717宗。首相桑切斯將出席國會會議, 提出再度延長緊急狀態期限的要求。

俄羅斯單日再新增5236宗確診, 57名患者不治, 累計確診增至接近5萬8千宗, 累計死亡513宗。

新加坡新增1016宗確診個案, 累計有10,141宗, 新增患者大部份是外勞。

南韓新增11宗確診個案, 累計有10, 694宗, 再多1人不治, 全國死亡個案有238宗。南韓防疫部門說, 分析25名患者後發現, 近五成康復患者體內殘留病毒, 推測患者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後, 仍未能完全消除病毒, 病毒殘留在體內的時間各有不同。


國務院4月22日決定,任命聶德權為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徐英偉為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國衛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許正宇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薛永恆為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另外免去羅智光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職務,劉江華的民政事務局局長職務,聶德權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職務,劉怡翔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職務,楊偉雄的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職務,曾國衛的入境事務處處長職務。


1.國務院港澳辦星期二(21日)連發三稿, 其中一篇指, 中央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區高度自治權, 並不意味中央沒有或放棄監督權, 中央對香港自治範圍内的事務, 一般不會過問, 但如果出現嚴重影響一國兩制方針, 和香港基本法全面準確實施的情況, 中央就必須過問, 並依法加以糾正。

港澳辦指, 近日香港一些人認爲, 香港中聯辦與中央其他部門一樣, 受基本法第22條規限, 不能「干預」香港事務, 這種看法沒有充分考慮到香港中聯辦的特殊性, 是不準確, 指中聯辦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機構, 負責代表中央處理香港有關事務, 完全有權力、有責任對涉及中央與特區關係事務、 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正確實施等重大問題, 行使監督權。

國務院港澳辦並再次批評議員郭榮鏗等反對派議員濫用權力, 故意拖延立法會内務委員會主席選舉, 行爲偏離誓言, 涉嫌公職人員行爲失當。

發言人說, 郭榮鏗等議員就任時, 宣誓擁護基本法, 效忠特區, 但他令内委會長期停擺, 公然宣稱是爲阻止國歌法等法案的通過, 種種行爲蓄意違背誓言、 涉嫌公職人員行爲失當, 鐵證如山。

發言人又說, 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第104條解釋, 宣誓人作虛假宣誓或者在宣誓之後從事違反誓言行爲, 依法承擔法律責任。而香港特區《宣誓及聲明條例》也規定, 立法會議員如果違反誓言, 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另外,國務院港澳辦表示, 堅決支持香港警方依法拘捕黎智英、 李柱銘、 李卓人、 梁國雄、 何俊仁, 及吳靄儀等15人, 形容是維護香港法治、 秩序和社會正義的正常執法行動。

港澳辦批評, 美英政府和一些政客, 急不可待地跳出來說三道四, 公然爲違法行爲開脫罪責, 卻將警方的正當執法行爲, 污蔑爲政治化執法, 認為是對香港司法獨立和高度自治權的公然干預, 對中國内政和主權的粗暴干涉, 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港澳辦強調, 將繼續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 支持香港司法機關公正司法, 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 安全, 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民建聯回應港澳辦連發三稿, 認為反映中央非常關注香港正面對政治攬炒, 癱瘓香港的困局, 呼籲各界支持中央及特區政府所作的應對措施。

 

2.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21日)表示,特區政府上周六(18日)發出新聞稿,令外間對港澳辦及中聯辦角色及定位感到混亂,表示歉意。

3.俗稱武漢肺炎的疫情持續,香港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星期二(21日)發出新指示,所有就餐飲業務、表列處所及禁止群組聚集已實施的要求會延長14日至5月7日,同時在星期四(23日),撤銷食肆顧客數目,不得超過座位總數一半的規定,但仍會維持最多4人一枱,及每枱距離最少1.5米的限制。

局方又表示,截至星期一(20日)凌晨零時,各執法部門共向35名違規營業,或未有遵守營業指示的餐飲或表列處所負責人提出檢控,其中一名酒吧負責人被法庭判監一星期;就禁止群眾聚集方面,執法部門發出了131張定額罰款告票,並向3宗涉嫌違反限聚令的個案提出檢控,各部門會繼續派員巡查。

4.消息指, 香港特區政府問責團隊會出現大規模人事調動。

其中入境處處長曾國衞將會加入問責團隊, 接替聶德權, 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而聶德權將會平調, 接替羅智光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機電署署長薛永恒, 就會接替楊偉雄, 成為新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現任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 就會重返民政事務局, 接替劉江華出任局長。金發局行政總裁許正宇, 就會接替劉怡翔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各任命有待日內公布。

 

5.新加坡衛生部初步確定,星期二(21日)新增1111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 是連續兩天單日新增個案數字超過一千宗, 累計確診9125宗。新增個案患者, 多數是住在宿舍的外籍勞工, 另有20名患者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當局呼籲民眾, 隔離措施期間, 應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行程, 盡可能留在家中。

6.本港相隔一日, 再有4人確診感染新型肺炎, 累計個案增至1029宗, 全部都是輸入個案。

新個案中, 包括一對從美國抵港的夫婦, 他們在美國時分別出現不適, 包括鼻塞、肌肉痛以及喉嚨痛, 其後好轉,抵港後在亞博館經檢測確診。

另外兩名患者從英國抵港, 包括一名13歲留學生, 兩人都沒有病徵.
醫管局指, 再有19名患者康復出院, 累計出院人數增至649。372名留醫患者中, 8人危殆, 5人嚴重。新增4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 全部是外地輸入, 累計確診個案維持在1029宗。

7.紐約5月期油再度跌至負數,較早時報負4.53美元一桶,較上日收市升逾33美元,星期二(21日)早在亞洲時段曾在1美元以上水平。

受油價影響,觸發環球主要股市下跌,港股跌逾2%收市。恒生指數低開83點後,跌幅逐步加劇,失守24000點關口,最多跌654點,收市跌536點,報23793點。主板成交1108億元。


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逾3.4萬人死亡,經濟大受打擊,總統特朗普及華府的抗疫工作備受嚴厲批評,連帶可能影響共和黨在11月大選的選情。美國周日(19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45%受訪者認為總統特朗普處理新冠肺炎疫情欠佳,另外,49%受訪者支持民主黨總統選舉參選人拜登,暫時比特朗普高出7個百分點。《紐約時報》報道,共和黨人愈來愈傾向相信,如果要挽救選情,最佳辦法就是炒作「中國導致新冠病毒擴散」的說法。

 

民調由全國廣播公司及《華爾街日報》於上周一至上周三(13 至15日)進行,訪問了900名已登記選民。調查顯示,69%相信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提供疫情準確資訊,52%受訪者不相信特朗普提供的疫情資訊。

不少共和黨國會議員近期頻頻在保守派媒體霍士新聞亮相及推出政治廣告,將疫情責任諉過中國,當中以有意角逐總統寶座的參議員科頓和霍利,對中國的批評最為肆意,其中霍利要求建立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委員會,調查新冠病毒源頭,形容疫情是「這世代的911事件」,促請特朗普向中方施壓。特朗普的競選連任團隊亦採用這個策略,早前發佈廣告,將幾乎已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拜登,描繪成對中國軟弱,廣告中更出現一些美籍華裔人士包括前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的影像,被外界視為企圖挑起對華裔的仇視。長期擔任共和黨策略師的拉西維塔指出,特朗普一直擅長將責任諉過於人,現在中國正是「完美的代罪羊」。

 

特朗普被指立場搖擺

不過《紐時》報道亦指出,特朗普在疫情爆發後的對華言論,未有徹底配合共和黨的策略。他曾多次稱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好朋友,並在與習近平通電話後,停止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共和黨參議員克雷默透露,他上周四曾私下致電告訴特朗普,指出南達科他州一間爆發疫情的肉類加工廠,是由中國企業擁有,特朗普當時卻回應說「我對中國感到厭倦」。

特朗普立場搖擺不定早已司空見慣,他上周二在每日簡報會上,批評世界衛生組織偏袒中國,但又稱讚中國在處理疫情上具透明度,稱「我與中國關係很好。」

到上周五(17日),特朗普一方面稱懷疑中國少報死亡人數,卻又說「不希望令我喜歡的國家和領袖感到尷尬。」特朗普對華態度頻改,其競選團隊難免憂慮會招來競選對手話柄,因此將攻擊矛頭對準拜登,拿他去年淡化中國對美國構成威脅的言論大造文章。拜登則反擊稱特朗普未有對中方施壓,讓美國疾控中心人員到中國調查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