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 傾盡全力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劉怡翔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來勢洶洶,肆虐全球,這次疫情令香港經歷了七個月社會事件後面對另一嚴峻的考驗,社會各階層受影響,而餐飲、零售、旅遊、運輸等行業的營商環境更首當其衝。特區政府正傾盡全力打這場仗,政務司司長在上周五就帶領包括我在內的九名局長及多位同事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講解特區政府3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我們非常感謝跨黨派議員以大比數的支持,讓撥款在當天經過十小時的討論後得以順利通過。

在防疫抗疫基金內,相信不少人都關心我們預留了10億元作全球採購個人防護裝備,特別是外科手術口罩。目前,全球對口罩的需求激增,我們充分了解到,在如此高度競爭的國際市場中,特別是有越來越多國家出現社區爆發,我們在採購過程中必須採取最大程度的彈性安排。事實上,為了迅速採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政府物流服務署的同事自一月初以來已經日以繼夜,多管齊下,透過不同途徑直接採購口罩。我已不止一次強調,在這非常時期,只要物品符合規格要求及按當時市場價格出售,物流署便會立即直接購買,目標是在最短時間內爭取到這些物資,應付政府內部的需要。至於物流署早前的「補底」做法,即經全球公開招標採購5, 700萬個口罩,我欣悉上周五截標後共接獲三份標書。物流署會加快整個審批的程序,如果產品符合規格,會盡快批出合約。

我們在駐海外的經貿辦事處,以及政府內外熱心人士的積極轉介及協助下,已經接洽超過600個供應商,遠至非洲和南美洲。現時全球採購口罩難度很高,即使我們已經落單並預付訂金,口罩亦曾在出口付運前被其他買家「搶貨」,或者因廠家反價而拖延,甚或告吹。亦有部分國家實施了口罩出口禁令,令我們難以確保早前訂購的口罩能如期全數送達。由一月初到昨日(2月24日)為止,已訂購並送達的口罩數量有約900萬個,會優先分配予參與檢疫工作的前線人員,包括衞生署的醫護人員及港口衞生人員、執行檢疫令的前線人員,以及維持必要公共服務的前線人員等。我們會繼續努力,在全球搜購口罩及其他個人防護裝備。

除了全球採購口罩之外,政府亦鼓勵本地生產口罩,我周一(24日)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以及盧偉國議員到訪一家位於觀塘的工廠,得悉其生產口罩的設施已經準備就緒,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提供了技術支援,唯獨在原材料的供應方面還需要努力採購。

另外,防疫抗疫基金亦預留了約2億5千萬元為政府及房委會服務合約下的前線清潔工人、廁所事務員及保安工人提供每月1,000元的津貼,為期不少於四個月。除了讓這批大約62, 000名工人能更好做好防疫工作,我們亦希望在這關鍵時刻肯定這些員工盡忠職守的表現。事實上,政府部門及房委會已經分別在政府物業、公用地方及房委會物業加強清潔及消毒措施,以保持良好的衞生環境,每月1,000元的津貼會為前線員工的防疫工作提供財政支援。我們的目標是在今年三月底或以前發放首輪的每月津貼金額予承辦商,並由承辦商將款項發放給合資格的工人。

除了這次3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之外,特區政府自去年八月起亦推出了四輪合共超過300億元的紓困措施(最新數字),而財政司司長在明天的財政預算案亦會宣布撐企業、保就業的措施,紓緩企業和市民在經濟下行所面對的壓力,幫助企業在經濟回升時業務重回正軌,讓就業市場盡快回穩。在這艱難的時刻,我衷心希望香港人能夠團結一致、同心抗疫,並期待迎接雨過天青的一天。


香港寬頻(01310)公布,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蔓延,決定與客戶共度時艱,向全港所有住宅固網服務客戶(包括家居寬頻、家居電話和IDD月費計劃),以及香港寬頻企業方案、HKBN JOS和HKBN Cloud客戶豁免1個月服務月費,超過90萬香港家庭及公司受惠。

由2020年3月2日至3月15日,上述客戶可登記豁免1個月服務月費,豁免措施相當於為香港人帶來合共超過1億港元的援助。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星期一(24日)表示,本港新增5宗確診個案,累計至79宗。

其中一宗確診個案,為一名35歲男子,居於元朗Grand YOHO第3座,與太太等家人同住,他2月初曾自行駕車到深圳的住所,2月8日後沒有再回內地。

有兩宗確診個案與北角美輪大廈佛堂「福慧精舍」有關,分別為一名居於紅山半島第一期的57歲女子,及一名居於北角麗宮大廈的68歲女子,她曾到過春秧街街市。

至於另外兩宗確診個案,均為「鑽石公主號」郵輪返港乘客。

張竹君表示,「鑽石公主號」郵輪另有2名返港乘客亦對新型冠狀病毒初步呈陽性反應,要等候衛生署檢測結果。她亦指出,衛生防護中心聯絡到130名曾到過佛堂「福慧精舍」的人,7人身體不適送院,其中一人確診。張竹君稱,佛堂住持暫時沒有病徵,已送往檢疫。

2.南韓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繼續擴大,星期一(24日)單日確診個案達231宗,全國至今累計有833宗個案。

隨著大邱「新天地教會」爆發集體感染個案,當局警告,若不能有效阻截大邱地區的社區傳播,疫情很可能擴散至全國。當局會在未來兩星期,對有感冒症狀的2.8萬名大邱市民做檢測。

因應韓國的疫情,香港旅遊業議會表示,大部分有組辦南韓旅行團的旅行社,已決定取消本月及下月出發的旅行團,涉及至少300團、超過5200名旅客。

3 .全國人大常委會星期一(24日)下午以視象會議的方式, 表決通過將原訂3月5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適當推遲, 具體開會時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另行決定。另外, 人大常委會亦通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星期一(24日)起生效。

4.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星期一(24日)下午宣布,早前有關滯留當地的外地人士可出城的公告無效。

防控指揮部指,公告是指揮部下的交通防控組未經指揮部研究和主要領導同意發布,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批評處理,強調武漢市堅決貫徹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外防輸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離漢通道管理及人員管控,嚴防疫情向外輸出。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武漢1月23日起封城,所有人不得進出。

武漢當局星期一(24日)早上發通告宣布,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員可以分批有序出城,同日下午宣布通告無效,當局指有關通告是未經研究和領導同意發布。


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布,早前有關滯留當地的外地人士可出城的公告無效。

防控指揮部指,公告是指揮部下的交通防控組未經指揮部研究和主要領導同意發布,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批評處理,強調武漢市堅決貫徹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外防輸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離漢通道管理及人員管控,嚴防疫情向外輸出。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武漢1月23日起封城,所有人不得進出。

武漢當局星期一(24日)早上發通告宣布,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員可以分批有序出城,同日下午宣布通告無效,當局指有關通告是未經研究和領導同意發布。


因應疫情對經濟民生造成影響,澳門政府提早年度派錢安排,由平常的7月起發放,提早至4月起。至於在香港,立法會財委會上有議員提出要求全民派錢1萬港元的臨時動議,但遭否決。

所有於2019年12月31日持有有效或可續期澳門居民身分證的居民,可獲發年度現金分享,每名永久居民1萬澳門元,非永久居民6000澳門元,受惠的永久居民約68萬人,非永久居民約4.8萬人,涉及的預算總開支約71億澳門元。

本年度現金分享款項的發放規則與去年相同,主要透過銀行轉帳或郵寄劃線支票兩種方式向合資格居民發放,其中領取敬老金、殘疾津貼、經濟援助、教職人員直接津貼或專業發展津貼、大專學生助學金、自治部門及機構的公職人員報酬、退休或撫卹金,以及已選擇以銀行轉帳方式收取由財政局發放的退稅金或其他給付的人士(包括已登記轉帳的未成年人士),現金分享款項將直接轉入其帳戶;至於其他合資格的居民,則會按出生年份的先後順序,分十週向其郵寄現金分享計劃劃線支票。

一如既往,因長期臥病、全身或半身癱瘓而未能回澳門換領居民身份證的境外生活的澳門居民,只需出示由公立醫療機構發出的醫生證明或社會互助機構發出的文件證明,仍可獲發放現金。此外,符合發放條件,但因死亡而未領取現金分享款項的澳門居民,其款項可由負責管理遺產的待分割財產管理人申請領取。

至於在香港,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300億港元成立防疫抗疫基金前夕,有議員提出要求全民派錢1萬港元的臨時動議,但在大部分建制派反對下遭否決。


意大利至今有過百宗確診新型肺炎個案,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當中北部倫巴第地區佔89宗,死亡個案維持兩宗。倫巴第及威尼托地區實施特別防疫措施,十多個城鎮約5萬名民眾要留在家中,除非獲得許可,否則不可進出有病例的地區。此外,原定周日舉行的三場意甲賽事,因為疫情要延期舉行。「世界衛生組織」對意大利疫情表示憂慮,因尚未掌握感染源頭,讓疫情追蹤管控更加困難。

意大利首名境內感染者為一名38歲男子,曾接觸一名1月21日從中國返國的意籍商務人士,曾被認為是散播病毒的「零號病人」。不過,意大利衛生部門指出,該名患者的血液沒有病毒抗體,顯示從未感染武漢肺炎,所以原本認定的「零號病人」已被排除。

意大利境內感染個案現集中在北部地區,以米蘭為首府的倫巴迪區最多,有54宗個案,其次是威尼斯為首府的威尼托區;餘下則是以杜林為首府的皮埃蒙特區。當地政府周六(22日)晚召開緊急因應會議,總理孔特表示,政府通過緊急命令,在疫情爆發地區,除非特別批准的,現階段不允許進入或離開,當地的工作和民眾活動也必須暫時取消,而學校將暫時取消所有國內或國外的校外教學行程。倫巴迪區宣布所有大學停課到3月2日,足球賽也需延期。

在倫巴迪區內城鎮科多諾(Codogno),街道死寂一片,商店大門深鎖,變成死城。面對新型肺炎疫情激增,意大利紛紛戴上口罩,並上網瘋搶口罩,當地不少藥局指口罩都已售完,一盒100個的口罩,每盒價格飆至100歐元。


 

香港最新奇案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網上有段子說:時代真的是變了。以前是戴口罩去搶錢,現在是帶著錢去搶口罩。

堪稱時代奇觀。

香港多了另一個奇觀,是戴著口罩去搶廁紙。

2月17日清晨6點左右,旺角發生了廁紙劫案。

港媒報道稱,當天一早,送貨工人將廁紙等貨物,送到旺角道97號地下的一間超市門外,突然有3名戴著帽子及口罩的男子衝出,其中一人持兩把利刀指嚇送貨工人,另外兩人將50條卷裝廁紙搬到手推車上,「連紙帶車」逃去無蹤。

香港卷裝廁紙通常12卷包裝成一條,50條就是600卷。一條廁紙的價格通常是30港元左右,50條價值幾何?區區1500港元而已。所以,這麼看來,劫匪不是爲了錢,就算他加價兩倍賣出去,也才區區4500元啊!就算如香港網友所言,「洛陽紙貴都不及香港廁紙貴」,那麼加價10倍吧,也才15000元呢!

坊間傳聞,說幾個劫匪是所謂江湖人士,他們的老大叫他們去搶廁紙,本意是「搶購」,奈何他們的字典裡面從來沒有「購」這個字,就直接去搶了。

為價值區區1500元的廁紙而動手搶劫,實在令江湖蒙羞啊!

這樣狗血的無厘頭情節編到電視劇裡面,會讓人覺得編劇太欺負觀眾的智商,胡編亂造嘛。可見我們的生活有多麼荒腔走板,多麼超現實。

不為錢,搶那麼多廁紙幹什麼?難道他們家人吃了太多雙黃連全家都在躥稀?

非也非也,既不為錢也不為拉肚子,衹因為香港市面上廁紙供應告急,搶劫廁紙實為恐慌心理導致的蠢行。

2月5日下午,港府宣佈將於8日凌晨起實施新的入境措施,規定凡從内地入境香港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内地居民及其他旅客,都要接受隔離检疫14天。

那邊廂港府正在宣佈新措施,這邊廂一則謠言應聲而起,迅速在香港的互聯網裡瘋傳,說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內地工廠停工」,「廁紙生產線停了」,「兩星期後,大陸將沒有廁紙進口香港。……依家(現在)酒店同業已經搶緊貨(在搶貨),衹係出面(外面)未知。入唔(不)入自己決定。」不知爲什麽,造謠者留出了兩個星期來讓香港人從容入貨,沒想到他高估了一部份香港人的智商,低估了他們聞風而動的行動力,大家竟然當即就上街搶購廁紙,當晚8點之前就將全港市場上的廁紙搶購一空。

 

這位「搶到」大量廁紙,估計正向家人報捷。

 

港府和超市、供應商隨後都發布公告或聲明闢謠,稱表示相關物資並無短缺,但恐慌的種子已經在全城播撒並急劇發芽和蔓延,人們繼續四處搶購。

 

 

有香港網友發現其鄰居的窗台裡突然築起了一道「廁紙牆」,港媒稱這家儲藏的廁紙保守估計超過130條,即1560卷。

這可好,全家人這輩子廁紙不用愁了。

行文至此,程老漢的問題是,2月5日港人把廁紙一搶而空,爲什麽12天之後的2月17日還有人去搶劫廁紙?

更誇張的是,15天之後的2月20日晚上7點多,程老漢途經大埔元洲仔公園的公廁,裡面的廁紙匣空空如也,一張便條寫著兩個大字:「缺貨」。這公園是港府康文署管轄的,即是說,港人搶購廁紙半個月之後,連港府都還弄不到廁紙!不知道此時此刻,港府各辦公樓的衛生間裡,廁紙是否也告罄?

 

元洲仔公園公廁廁紙「缺貨」。

 

不是闢謠了嗎?不是說供應充足嗎?半個月時間裡,香港市面上基本上見不到廁紙,偶爾有商家弄到貨,也是曇花一現稍縱即逝,剛一上櫃,瞬間就被搶光。

這是怎麼回事呢?

媒體上有許多評論,說港人心理素質有待提高,說港人智商有待提高。

群眾事件一發生,立即就怪責群眾,實在是緣木求魚。

芸芸眾生有兩個特點:一是羊群心理,有樣跟樣;二是破桶效應,不論水桶有多高,水平面衹會維持在水桶最低的破洞那裡。

這兩樣,是芸芸眾生的永恆特點,從盤古開天地那天開始是這樣,將來永遠都會是這樣。

所以,不能責怪群眾搶購。再說了,搶購總比搶劫好對不對?

香港人信奉「小政府,大社會」。在廁紙這類事情上,政府歷來無所作為。所以,香港市民衹能自己想辦法。程老漢碰巧在春節前買了一條(12卷),所以不慌不忙。若非如此,怕是也會上街去搶購至少一條吧?搶不到廁紙怎麼辦?那就搶購抽紙唄。可是有說香港市面上就連抽紙都沒了,怎麼辦?前兩天香港TVB電視台在報道廁紙劫案時採訪了幾個市民,其中一位說,何必搶啊,實在沒有紙就洗嘛。

講得啱。

 


 

1.本港星期五(21日)未有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但出現多一宗疑似個案,另外4名危殆病人情況有好轉。

至於一名防暴警星期四(20日)經由普通科門診的「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確診,由於該名防暴警18日發病當日曾出席同袍退休飯局。衛生防護中心指,出席同一飯局的其餘59人全部列為密切接觸者,要送往檢疫,其中4人分別出現流鼻水、喉嚨痛或腹瀉病徵,要送院接受檢測。

另外,同日一名的士司機亦確診染疫,他在年初一及初二,曾經到過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載客,由於工作過程無紀錄,他接觸過的乘客難以追蹤。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預計本港感染個案將開始增多及變得較複雜,故衛生署星期五(21日)要求警方啟動「重大事件調查及支援工作系統」(超級電腦),協助追查確診個案的接觸者,正與警方磋商工作細節。

2.停泊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上,累積有66名港人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至於44名緊密接觸者仍在船上,日本政府容許他們豁免隔離14天,可以登岸回港。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五(21日)指,會安排第三班包機,繼續接載他們返港,衞生署正安排方案。

而第二批撤離鑽石公主號郵輪的香港人,星期五(21日)乘坐港府安排的旅遊巴,抵達羽田機場,包機本港時間六點起飛。

3.多名滯留湖北的港人向香港立法會議員求助,當中有人懷孕30周。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重申,駐武漢辦已接觸當地港人,並向120人送藥,又指會研究如何深入提供協助。

4.南韓確診新型肺炎增至204宗,星期五(21日)單日新增100宗。當局將大邱市和慶北清道郡,劃為疫情重點管理區,近百人與大邱教會的確診個案有關。

5.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並無在世界各地廣泛蔓延,但警告疫情有可能隨時全球爆發。他說同中國比較,目前全球其他地方的個案數字仍然很少,但這個情況未必長時間維持。

6.屯門蝴蝶邨蝶舞樓,一名年幼女童星期五(21日)下午約兩時疑從高處墮下昏迷,送往屯門醫院搶救無效不治,警方懷疑有人獨留兒童在家,正聯絡死者父母,暫時無人被捕。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持續減少,情況令人鼓舞,但不能掉以輕心,警告疫情仍可能在其他國家蔓延。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除中國以外,至今有25個國家通報超過1,000宗確診個案,與中國境內超過7萬5000宗的確診個案相比,數量非常少,但有可能不會維持太長時間。

對於南韓近日激增的確診個案, 世衛專家摩根說,新增個案來自幾個特定群組, 雖然數目相當多, 但大部分和已知的疫情爆發有關, 不代表風險增加, 南韓當局必須非常密切監察情況。


1.首班接載「鑽石公主號」港人乘客返港的政府包機,星期四(20日)早上抵港,機上106人坐專車到火炭駿洋邨接受14天檢疫。檢疫中心採取獨立住宿的運作模式,有執法人員及醫護24小時當值。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說,下午會派出第二班包機,暫時無內地乘客要求上機。而在橫濱的「鑽石公主號」郵輪仍有百多名港人滯留。

2.有日本傳媒引述政府消息人士報道,「鑽石公主號」郵輪出現2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病例,包括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乘客,兩人都是80歲以上,是郵輪首次出現死亡病例,令日本感染新型肺炎的死亡個案增至3宗。

日本放送協會報道,死亡的一對男女分別87和84歲,都是日本人,2人都有長期疾病,他們早前已經確診新型肺炎,分別在今個月11日和12日離開郵輪,送院治療,至星期四(20日)不治。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星期四(20日)於記者會表示,本港新增2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以及一宗初步陽性個案,至今累計共67宗確診。

其中一名患者是38歲女子,與丈夫及兒子同住秀茂坪曉麗苑曉暉閣,在油塘大本型商場「一粥麵」做收銀員,她2月10日發燒和咳,之後兩次求醫,19日入住聯合醫院,20日確診。她最後一日上班是2月10日。

至於第68宗初步呈陽性個案,為一名58歲男的士司機,已發燒兩周,因暈倒被送入北區醫院。

4. 逾250名市民向facebook「健康生活」專頁購買口罩疑被騙,賣家收到款項後刪除專頁,涉款逾4.4萬港元,深水埗區議員袁海文星期四(20日)聯同7名事主到警署報案。袁海文提醒,面對不知名商家,市民可盡量選用信用卡或Paypal等付款,較易取回款項。

5.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發信,批評少數人在目前疫情下,為政治私利製造各種對立,又指不要以鄰為壑。

駱惠寧在信中要求以「信心」、「愛心」和「齊心」,為國家和香港在應對疫情中出力,批評少數人為政治私利,製造各種對立,甚至操弄「罷工救港」,反問這何嘗不是一種政治上的「新冠病毒」。

駱惠寧指,現在需冷靜理性,不要製造恐慌,有關部門和駐港中資企業正開足馬力,為穩定香港市場供應而努力,只要關口開通,糧油米麵、鮮肉果菜、消毒液、紙巾等,會繼續源源不斷運來。

6港鐵星期四(20日)宣布,凍結今年票價,使用八達通乘搭港鐵,票價直至年底都維持不變,港鐵旗下中小型租戶,在今個月和下月份的租金會減半。

7.香港特區政府星期四(20日)表示,因應疫情最新情況,將繼續實施部門特別上班安排至3月1日,以減低社交接觸和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政府屆時將再檢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