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奇案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網上有段子說:時代真的是變了。以前是戴口罩去搶錢,現在是帶著錢去搶口罩。
堪稱時代奇觀。
香港多了另一個奇觀,是戴著口罩去搶廁紙。
2月17日清晨6點左右,旺角發生了廁紙劫案。
港媒報道稱,當天一早,送貨工人將廁紙等貨物,送到旺角道97號地下的一間超市門外,突然有3名戴著帽子及口罩的男子衝出,其中一人持兩把利刀指嚇送貨工人,另外兩人將50條卷裝廁紙搬到手推車上,「連紙帶車」逃去無蹤。
香港卷裝廁紙通常12卷包裝成一條,50條就是600卷。一條廁紙的價格通常是30港元左右,50條價值幾何?區區1500港元而已。所以,這麼看來,劫匪不是爲了錢,就算他加價兩倍賣出去,也才區區4500元啊!就算如香港網友所言,「洛陽紙貴都不及香港廁紙貴」,那麼加價10倍吧,也才15000元呢!
坊間傳聞,說幾個劫匪是所謂江湖人士,他們的老大叫他們去搶廁紙,本意是「搶購」,奈何他們的字典裡面從來沒有「購」這個字,就直接去搶了。
為價值區區1500元的廁紙而動手搶劫,實在令江湖蒙羞啊!
這樣狗血的無厘頭情節編到電視劇裡面,會讓人覺得編劇太欺負觀眾的智商,胡編亂造嘛。可見我們的生活有多麼荒腔走板,多麼超現實。
不為錢,搶那麼多廁紙幹什麼?難道他們家人吃了太多雙黃連全家都在躥稀?
非也非也,既不為錢也不為拉肚子,衹因為香港市面上廁紙供應告急,搶劫廁紙實為恐慌心理導致的蠢行。
2月5日下午,港府宣佈將於8日凌晨起實施新的入境措施,規定凡從内地入境香港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内地居民及其他旅客,都要接受隔離检疫14天。
那邊廂港府正在宣佈新措施,這邊廂一則謠言應聲而起,迅速在香港的互聯網裡瘋傳,說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內地工廠停工」,「廁紙生產線停了」,「兩星期後,大陸將沒有廁紙進口香港。……依家(現在)酒店同業已經搶緊貨(在搶貨),衹係出面(外面)未知。入唔(不)入自己決定。」不知爲什麽,造謠者留出了兩個星期來讓香港人從容入貨,沒想到他高估了一部份香港人的智商,低估了他們聞風而動的行動力,大家竟然當即就上街搶購廁紙,當晚8點之前就將全港市場上的廁紙搶購一空。

港府和超市、供應商隨後都發布公告或聲明闢謠,稱表示相關物資並無短缺,但恐慌的種子已經在全城播撒並急劇發芽和蔓延,人們繼續四處搶購。
有香港網友發現其鄰居的窗台裡突然築起了一道「廁紙牆」,港媒稱這家儲藏的廁紙保守估計超過130條,即1560卷。
這可好,全家人這輩子廁紙不用愁了。
行文至此,程老漢的問題是,2月5日港人把廁紙一搶而空,爲什麽12天之後的2月17日還有人去搶劫廁紙?
更誇張的是,15天之後的2月20日晚上7點多,程老漢途經大埔元洲仔公園的公廁,裡面的廁紙匣空空如也,一張便條寫著兩個大字:「缺貨」。這公園是港府康文署管轄的,即是說,港人搶購廁紙半個月之後,連港府都還弄不到廁紙!不知道此時此刻,港府各辦公樓的衛生間裡,廁紙是否也告罄?
不是闢謠了嗎?不是說供應充足嗎?半個月時間裡,香港市面上基本上見不到廁紙,偶爾有商家弄到貨,也是曇花一現稍縱即逝,剛一上櫃,瞬間就被搶光。
這是怎麼回事呢?
媒體上有許多評論,說港人心理素質有待提高,說港人智商有待提高。
群眾事件一發生,立即就怪責群眾,實在是緣木求魚。
芸芸眾生有兩個特點:一是羊群心理,有樣跟樣;二是破桶效應,不論水桶有多高,水平面衹會維持在水桶最低的破洞那裡。
這兩樣,是芸芸眾生的永恆特點,從盤古開天地那天開始是這樣,將來永遠都會是這樣。
所以,不能責怪群眾搶購。再說了,搶購總比搶劫好對不對?
香港人信奉「小政府,大社會」。在廁紙這類事情上,政府歷來無所作為。所以,香港市民衹能自己想辦法。程老漢碰巧在春節前買了一條(12卷),所以不慌不忙。若非如此,怕是也會上街去搶購至少一條吧?搶不到廁紙怎麼辦?那就搶購抽紙唄。可是有說香港市面上就連抽紙都沒了,怎麼辦?前兩天香港TVB電視台在報道廁紙劫案時採訪了幾個市民,其中一位說,何必搶啊,實在沒有紙就洗嘛。
講得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