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公園多年來充斥不少大媽「賣唱」,所引發的噪音及不雅舉動令民怨四起,屯門區議會星期二(9日)通過取消公園內兩個自娛區,香港康文署表示會在九月後執行。

由網民自發的「光復屯門」遊行,上星期六(6日)有逾萬人參與,屯門區議會星期二(9日)上午召開會議,會上有區議員批評康文署及警方過去未有嚴厲執法,縱容公園成為色情場所。有區議員遂提出無約束力動議,要求取消公園內兩個供表演人士使用的自娛區,在無人反對下一致通過。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屯門公園多年來充斥不少大媽「賣唱」,所引發的噪音及不雅舉動令民怨四起,屯門區議會星期二(9日)通過取消公園內兩個自娛區,香港康文署表示會在九月後執行。
由網民自發的「光復屯門」遊行,上星期六(6日)有逾萬人參與,屯門區議會星期二(9日)上午召開會議,會上有區議員批評康文署及警方過去未有嚴厲執法,縱容公園成為色情場所。有區議員遂提出無約束力動議,要求取消公園內兩個供表演人士使用的自娛區,在無人反對下一致通過。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傳媒,重點如下:
-願意與學生代表公開對話, 但不應有前設
-條例修訂工作已「壽終正寢」, 希望不要再執著於字眼
– 同意建立公開對話平台,讓各層面人士可以對話 同意可以民間主導該平台
-不會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由監警會自己人查自己人
-從來沒有定性612暴動 聲稱暴動的只有前線少許示威者 市民毋須擔心因參與集會而遭受秋後算賬
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爭議未平息,對於香港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點名要求葉劉淑儀辭任行會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星期一(8日)認為有關說法是不合理及不負責任,不認為自己有需要辭任。
1.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爭議的風波持續,繼續有大批市民參與遊行及示威,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星期一(8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認為,六月九日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後,自由黨仍表態支持政府,決定錯誤,會聯同黨內另外3名榮譽主席,去信黨主席張宇人,要求他辭任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認為,張宇人當日曾說服另外名兩名議員易志明及邵家輝,支持政府恢復二讀修訂逃犯條例,做法倉卒。
2.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爭議的風波仍未平息,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點名批評湯家驊、葉劉淑儀應辭去行會成員一職,葉劉淑議及湯家驊都表示,不會考慮辭職。
3. 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爭議的風波未平息,令外界關注政府未來管治,實政圓桌田北辰星期一(8日)認為,逃犯條例修例事件,反映政府應重新審視行政會議的角色,他認為所有具政黨背景人士或立法會議員均不應加入行會,否則立法會會失去監察政府的功能。他又說,行會不應成為政府箍票的工具,應廣納一群跨界別、政治中立,沒政治包袱的人,平衡行政立法關係。
4.香港有網民七月七日舉行九龍區首次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有23萬人參與,警方指最高峰有5.6萬人。
5. 七月七日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最終被武力清場,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發表聯合聲明,批評警方清場時嚴重阻礙採訪,妨礙新聞自由,期間亦曾襲擊記者,對此嚴厲譴責。
聲明指,記者在清場期間大多穿上印有「記者」字眼的反光背心、佩戴記者證,但警方深夜清場期間,曾多次用盾牌推撞記者的鏡頭和身體,有攝影記者腹部被警員襲擊,亦有記者被警員喝罵,記協及攝影記者協會希望警方正視警權問題,尊重傳媒行業採訪權,維護新聞自由,保障大眾市民的知情權。
6.至於七月七日由網民發起的九龍區反修訂逃犯條例的遊行,遊行人士由梳士巴利花園出發,行經梳士巴利道、九龍公園徑、廣東道、柯士甸道,並以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為終點。至於有不少名店的廣東道,店舖如常營業,未有明顯受到影響。
香港七月七日的九龍區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最終被武力清場,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星期一(8 日)發表聯合聲明,批評警方清場時嚴重阻礙採訪,妨礙新聞自由,期間亦曾襲擊記者,對此嚴厲譴責。
聲明指,記者在清場期間大多穿上印有「記者」字眼的反光背心、佩戴記者證,但警方深夜清場期間,曾多次用盾牌推撞記者的鏡頭和身體,有攝影記者腹部被警員襲擊,亦有記者被警員喝罵。
聲明指到有網媒攝影記者在7日(星期日)下午於廣東道採訪,攝錄遊客爭執期間,突被一名身穿警方黑色背心的便衣女警以手肘攻擊腹部,記者上前質問後,女警否認並退入其他警員防線後面。
另外一名報章女攝影記者攝錄期間,亦被一名男警推撞,對方大聲喝罵,並疑誣衊女記者推撞警員,男警雖然被帶走,但他身上的委任證,名字和警員編號全被蓋上。至於新城電台一名記者拍攝期間亦曾被警員阻擋,對方表示:「記者無特權,叫你退就退。」
聲明稱,有示威者被記者查問有否被警察攻擊期間,隨即被警員帶走,其他警員則要求在場記者離開。
記協及攝影記者協會希望警方正視警權問題,尊重傳媒行業採訪權,維護新聞自由,保障大眾市民的知情權。
香港警方回應時呼籲傳媒在警方驅散時,勿「零距離」貼近警察的推進線。
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新風,政府團隊會多聆聽,加強就不同政策或社會關心的議題,與跨階層和不同背景的市民溝通,以更好地掌握社會脈搏,並希望透過主動接觸青年,了解關心他們的需要,確保施政更到位。
上周我分別與不同政黨的立法會議員會晤,就如何盡快處理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議程及讓香港重新出發坦誠溝通。
本周三(7月10日)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放榜日。考獲理想成績的同學固然高興,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亦不用灰心,只要抱著「順境不驕,逆境不餒」的信念,靈活地換另一條跑道繼續努力奮鬥,同樣可達目的地,追尋個人夢想。
我寄語同學們,文憑試只是人生馬拉松的其中一段很短路程,並非終點。今時今日,「一試定終生」的說法已不合時宜。大學不是唯一的升學途徑,社會亦逐步改變過去「非讀大學不可」的傳統觀念。同學們應將目光放遠,按着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訂定清晰的目標,努力上進,不斷學習,前路必然是一條康莊大道。
報考文憑試的總人數持續下跌至今年的56 305人,而本港有22所可頒授本地學位的專上院校提供約300個學士學位課程和400個副學位課程。本地各類課程所提供的學額接近七萬個,足以滿足所有符合相關入學要求的文憑試畢業生在本港升學,同時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升學選擇。
政府重視培育青年人,為他們提供優質教育。事實上,政府視教育開支為投資,因為人力資源是香港的重要資產。2019/20年度,教育方面的經常開支預算為906億元,佔政府總經常性開支的比例超過五分之一,高踞首位。
在公帑資助界別方面,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公帑資助大學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維持每年15 000個。受惠於公帑資助和自資專上教育兩個界別的發展,適齡人口組別中約有一半年青人能夠入讀學士學位程度的課程,若計及入讀副學位課程的學生,現時修讀專上課程的年青人超過七成。以2018/19學年為例,近兩萬名本地學生獲取錄入讀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開辦的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包括高年級入學),另外有約一萬名新生入讀政府資助的副學位課程(由職業訓練局和教資會資助大學開辦)。自資界別方面,獲取錄入讀「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下37個課程的新生約1 800人。另外亦有約11 000人入讀其他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當中大部分獲政府每年提供免入息審查資助。而入讀自資副學位課程的新生則有近18 000人。
此外,政府積極提升副學位畢業生的升學銜接,在2018/19學年教資會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高年級收生學額增至每年5 000名,讓更多表現優秀的副學位畢業生升讀資助學士學位課程。
由2017/18學年起,文憑試考獲「3322」或以上成績的合資格同學獲提供每年約30,000元免入息審查的資助,升讀本港指定自資院校的首年學士學位課程。副學位畢業生升讀指定院校的相關銜接學位課程,亦可獲資助。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由2018/19學年開始恆常化,資助學額會由每屆約1 000名增加至約3 000名,資助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涵蓋護理、建築及工程、創意工業、物流、檢測及認證、電腦科學、運動及康樂、金融科技、保險,以及旅遊及款待等十大範疇,讓年青人各展抱負。政府將由2019/20學年起透過該資助計劃資助每屆約2 000名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副學位課程。已入讀有關課程的學生屆時亦可享有資助。
除了傳統的升學選擇,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課程是另一個選擇。政府致力推動職專教育,培養年青人專業知識、實用技能和應有的態度,讓他們發揮所長。職專教育涵蓋不同程度的全日制及兼讀制課程,包括學士學位、副學位、毅進文憑等。
職專教育絕不遜於傳統學術教育,以專業及職業資歷為基礎,著重理論與實踐並重,讓年青人獲取專業的工作技能,學以致用。職專教育的畢業同學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同學們只要達到入學要求便可繼續修讀高級文憑或專業文憑,及後也可升讀以專業/職業為本的學士學位課程。
升學以外,投身職場一樣可以實踐夢想。年青人可突破傳統的職業觀念及地域限制,勇於嘗試多元及多階進出的升學或就業途徑,規劃自己的人生發展藍圖。
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論同學繼續升學或投身職場,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投身職場後可持續進修,努力增值,裝備自己,確立個人發展的優勢。
尖沙咀金馬倫道與漆咸道南交界發生交通意外,事發於下午約一點幾,一架私家車疑失控剷上行人路後衝入首都廣場一間時裝店,最少12人受傷,其中一名男子被捲車底,肇事司機未有受傷,他涉酒後駕駛被拘捕。
肇事31歲私家車司機姓陳,他與另一名同車女乘客事發後離開車廂後,一度企圖逃走,又向指摘的途人爆粗,警員扣留司機期間被人干擾,一度發生口角。
漲聲又起,漲聲又起!不是掌聲,是漲聲,香港樓價漲聲又起,已經連漲6個月。
香港房屋市場,本周有一個歷史性數字引人注目——黃大仙鳳德邨有公屋3房戶以526萬元易手,成交價創全港未補地價公屋新高。
這是過去3個月來,未補地價的二手公屋售價第三度創出紀錄。上兩個紀錄是:黃大仙下邨一套低層、實用面積544方呎的公屋,以456萬元成交;鴨脷洲利東邨一套高層、實用面積490方呎的公屋,以450萬元易手。
饒是如此,還是壓不下公屋交易之熾熱。今年上半年未補價公屋居屋交易達1515宗,是3年來最旺。
公屋貴成這樣,私人樓宇就不消多說了。港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5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96.8點,創歷史新高。
香港房屋爲什麽這樣貴?
答案就4個字:人多、地少。
香港人口變化的總趨勢就是連年增長。
雖然香港本地的生育率連年下降,但香港的人口每年每月每天都有「凈流入」,就是從內地來的、持單程證的、來了就在香港扎根的人口,每天150個配額。這本是爲了解決香港人內地配偶及子女來港團聚的政策,意想不到為香港創造了一個源源不斷的人口輸入來源。
有香港人呼籲不讓這些內地人來香港,因為香港已經很擠了。多年前,還是政務司長的林鄭月娥就說過,不能不讓這些內地人來香港定居,因為這些內地人都是我們香港人的親人。
以上講的是人多。
地少就不言自明了,但香港的地少不是天定而是人為。
內陸城市,老祖宗留下來多少土地現在還是多少土地,一寸都不會增加。這叫「天定」。
但是香港不同,香港是海島,四周都是海,加上科技發達,生產力先進,解決土地問題本來可以填海造地「無中生有」。全世界所有的濱海或海島地區,都會填海造地。新加坡就是靠填海,把國土面積從580平方公里變成714平方公里。
奈何香港填海造地遇上了極端環保主義者,他們要保護水中生物,不讓填海,他們說填海會破壞海洋生態,影響水中生物生活。
世界上總有這樣的人,自己有房住,就不管同一個城市沒房住的其他人。就像那些反對香港人內地配偶和子女來港團聚的人,自己全家都在香港,就不管別的香港人骨肉分離。
去年10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未來20年至30年的時間裡,填海建造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供70萬至110萬人居住。
經過這半年來的社會撕裂,程老漢對「明日大嶼願景」的前景感到極度悲觀。
7月4日,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達成共識,鑑於立法會遭到嚴重破壞,相信立法會大會和財委會10月前都不能開會。
那就慢慢耗著吧。
1.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爭議的風波持續,獲政府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邀請閉門會面的香港中文大學及科技大學學生會,已表明不會接受。
2.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爭議風波,釀成立法會大樓佔領事件,為緩解管治危機,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星期五(5日)先後會見部分民主派及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其中,議員何君堯認同政府應多關心年輕人的利益、上流發展空間等,他引述張建宗說,希望議員提出意見,以便納入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
3.香港大律師公會星期五(5日)再就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爭議發聲明,呼籲政府回應社會的訴求,又擔心政府拒絕就重大及迫切的議題,與公眾商討,會有損法治。公會亦建議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包括七一衝擊立法會事件。
4.港鐵荃灣線今年三月中測試新信號系統期間發生通車以來最嚴重事故,兩列列車在中環站附近相撞,港鐵星期五(5日)公布調查結果指,事故是由於新信號系統承辦商修改軟件期間,出現軟件編程執行錯誤所致,而承辦商事後已更換有關軟件設計及開發團隊。港鐵強調,會落實改善措施,嚴格監察承辦商跟進,並會加強港鐵的監察系統。
港鐵解釋,由承辦商Alstom Thales DUAT Joint Venture 建立的荃灣綫新信號系統分爲兩個控制區,每區由三套區間控制電腦系統組成,分別為主副電腦系統(A,B)、及備用電腦系統(C )。而該次修改程式是為確保主副(A及B)電腦系統出現問題時,避免C電腦系統出現共同模式故障,因此需於主副(A及B)電腦系統向備用電腦系統C傳送數據時刪除部分數據,被刪的數據應會由備用電腦系統(C)重新產生,從而避免出現共同模式故障,但承辦商修改軟件時出現錯誤,包括未有在內部軟件開發文件中清楚列明做法,導致後期未有跟進、加上軟件編程出現執行錯誤,及軟件邏輯配置出錯,致未有阻止備用電腦系統(C)在未有刪除部分數據情況下取代成為主電腦系統,最終導致發生列車相撞事故。
5.在澳門,已宣布參選下月行政長官選舉的賀一誠,正式辭任立法會全部職務,賀一誠解釋不想影響立法會工作進度,決定辭任主席才參選。
對於香港因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連串事件,賀一誠表示澳門立法會亦曾因政府提出「離保法」,即特首及高官要有離職補償而被包圍,令他警惕及關注到立法會的工作、處理法律時都需要考慮市民想法,對政府及立法會都是一個經驗教訓。
三星電子預計,第二財政季度營業利潤將較去年同期下跌56.3%,理由為持續中美貿易爭端,令內存晶片需求疲弱惡化。
三星電子表示,預計公司營業利潤將從去年同期14.87兆韓圓跌至6.5兆韓圓(約55.6億美元),預計當季收入將下降4.2%至56兆韓圓。
三星初步公布的業績值超出市場預期。分析師表示,當季韓圓匯率弱於預期及三星電子顯示面板銷售好轉,令三星受益。
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的數據,分析師預計三星當季營業利潤為6.01兆韓圓,收入為54.6兆韓圓。
繼2017年和2018年錄得一系列創紀錄利潤之後,三星電子的利潤持續上升於去年底逆轉,當時對智能手機和數據服務器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下降,導致其內存晶片銷售下滑。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