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於香港多名政府官員致歉後,仍有香港市民就逃犯條例修訂發起不合作運動,建制派方面,繼香港立法會議員、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早前表態,不反對政府宣布「撤回」修例後,香港立法會議員、自由黨黨魁鍾國斌星期一(24日)亦建議政府考慮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平息紛爭。

2. 早前受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影響、位於金鐘的香港政府總部星期一(24日)重開,而立法會綜合大樓公眾服務亦已逐步恢復。

3. 二十國集團峰會舉行在即,美國曾經表示總統特朗普可能會於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期間提出香港問題。在北京,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星期一(24日)表示,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指在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不會討論香港問題,中方亦不容許討論,強調無論任何場合,以任何形式,都不容許任何國家和任何人干涉中國內政。


香港有市民星期一(24日)再響應網上「不合作運動」呼籲表達意見,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政府尊重市民遊行集會的權利,但關注繼六月二十一日的示威活動後,示威者在稅務大樓及入境事務大樓內的示威活動,再影響公共服務,為市民帶來不便。發言人呼籲示威人士表達意見時要和平、理性,不要影響需要政府服務的市民。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這幾天,「冼玉翎」這個名字突然成為香港網絡熱詞。

6月14日,香港各家媒體都出現了同樣一則來自紅十字會的消息,說64歲的冼玉翎女士尋找失散63年的骨肉親人。

5天之後,19日那天,冼玉翎就跟她的同胞兄姐團聚了。

 

 

63年前,冼玉翎的生身父母因為無力撫養,將8個月大的她送給了沒能生養的冼家夫婦。

冼玉翎7、8歲時,在家裡意外發現了一個女孩的防疫注射記錄卡,那女孩跟她同年同月同日生,姓名卻是「陳美莊」,父母是「陳喜成」及「姚碧若」。聰明的她猜到自己可能就是「陳喜成」及「姚碧若」的親生女兒「陳美莊」,冼家父母可能是養父母。香港媒體報道說,她覺得生娘不及養娘大,所以不敢追問冼家父母,怕她們傷心,也怕他們一生氣就拋棄她。

小小年紀,她竟知道「生娘不及養娘大」這個道理?程老漢猜測,也許她的養父母一直都「不經意」地向她灌輸這種思想,也許這只是她長大成人之後的想法,被媒體移花接木寫到她7、8歲去了。

中國的養父母,領養了孩子之後,通常都會想方設法切斷孩子與其生身父母的聯繫,辦法之一就是遠離那孩子生身父母及其兄弟姐妹。冼家夫婦就是這麼做的,他們搬家,雖然仍然在香港,但沒有給陳家留下任何聯繫線索。

就這樣,同城異地,骨肉分離63年。

大約20年前,冼玉翎40多歲,養母突然問她,知道不知道你是我的養女啊?她不再隱瞞,承認早已知道。但她一直拖到今年1月,才去找紅十字會幫助尋親。這才有了冼玉翎尋親以及骨肉團聚的故事。

冼玉翎說:「感謝生父母生下我,帶我來這個世界,讓我有了不同的豐富人生。亦感謝養父母的養育之恩,相信他們在天國知道,也會安息、開心。」

她的生父母和養父母都已作古。

冼玉翎的尋親線索裡,最重要的是有她生父母的姓名,她的五哥就是因為看到新聞裡自己父母的姓名而知道這是失散63年親妹妹發出的信息。冼玉翎說,她到現在都不明白爲什麽自己那麼幼小就離開了父母怎麼就能記住他們的名字呢?

因為血濃於水。

骨肉團聚之際,冼玉翎的兄姐都說,失散60多年的妹妹長得很像已經去世的母親。古話說「相隨心轉」,人的長相與生長的環境密切相關,這就是老夫老妻常常有夫妻相的原因。而冼玉翎離開生身父母63年,居然不受養父母的影響,頑固地像著自己的生母。這又是爲什麽呢?

還是只能解釋為,血濃於水。

端的是:養育之恩大過天,骨肉親情割不斷。


1.荃灣港安醫院證實,6.12反修例示威當天,曾應警方要求通報懷疑在衝突中被槍傷個案,同時建議病人轉到公立醫院求助。香港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星期五(21日)指,公私營醫院均有守則處理病人私隱事宜,包括私隱條例及不同醫護專業守則,認為對維護病人私隱一直行之有效,陳肇始又認為不論任何人求醫,院方都應立刻提供適切醫護服務,並在法治與病人私隱間取得平衡。她表示,暫時未有資料顯示有其他私家醫院,將病人資料交予警方。

2.香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接受一間電視台專訪時,認為政府加強宣傳逃犯條例修訂數個月後,可考慮重推修訂逃犯條例。蔣麗芸所屬的政黨民建聯隨後發新聞稿,指有關言論只屬個人意見,沒有經黨內討論。

3.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一架巴士翻落山谷, 增至44人死亡, 超過30名傷者留院治理。事發於星期四(20日),載有超過70名乘客的巴士,沿山路行駛期間失事翻落500米下的山谷,25人當場死亡,部分傷者送院搶救後不治,當局正調查車禍原因。

4.印尼北蘇門答臘省一間小型火柴廠發生大火,懷疑有至少24人死亡。


1.香港大批市民星期日(16日)走上街頭遊行,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特首林鄭月娥、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先後就政府處理修例工作的不足,向市民道歉。大專學界學生會呼籲市民本周五(21日)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

2.在6.12警民衝突中的部分受傷示威者在公立醫院求診期間被捕,網上流傳的片段顯示,香港醫院管理局急症室電腦系統內有「警方專用」字眼,而且不必密碼登入仍可閱覽病人資料,未知是否與示威者在公立醫院內被拘捕有關,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表示,會成立三人特別小組跟進。

3.在台灣,長榮航空勞資雙方就改善待遇問題的談判破裂,代表勞方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宣布,周四(20日)下午4時起罷工,預計周四周五有最少六班來往台港的航班被取消。

4. 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北韓首都平壤展開國事訪問,是十四年來首次有中國最高領導人訪朝,習近平星期四(20日)下午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談,預計會提及朝鮮半島無核化等議題。


在台灣,長榮航空勞資雙方就改善待遇問題的談判破裂,代表勞方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宣布,周四(20日)下午4時起罷工。


有美國高級官員表示,沙特阿拉伯一間海水化淡廠,被一枚相信來自也門的飛彈擊中,未知傷亡情況。

該官員稱,美國多個政府機構的高級官員,周三晚被召回白宮開會。

也門長期發生血腥內戰,鄰國沙特牽頭的武裝力量曾進行軍事干預,並與據信受伊朗支持的也門胡賽叛軍發生過衝突。

 

(華爾街日報)


對於香港醫院管理局旗下急症室電腦,設有「警方專用」選項,而且不必密碼即可瀏覽,被懷疑有求診病人資料外洩,醫管局宣布,星期四(20日)起,關閉「災難」單元的「報告」及「列印」功能,員工必須透過個人密碼登入「臨床資訊系統」,方可閱覽或列印重大事件整體病人清單。

就近日有報道指系統設有「警方專用」版面,香港醫管局澄清,「急症室資訊系統」內的「警方」(For Police)字樣,只是列印選項。醫管局重申「急症室資訊系統」是醫管局內聯網內的獨立系統,並無連接任何機構的電腦系統,其他政府部門,包括警方亦無權查閱。

至於近日亦有報道指,急症室內公眾人士眾多,電腦屏幕容易被人閱覽。醫管局決定為所有急症室電腦的「急症室資訊系統」安裝閒置15分鐘便自動登出的功能,並設有屏幕保護程式,防止資料意外被閱覽。


1.香港大批市民上街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及發生警民衝突後,立法會大會首次復會,保安局局長李家超面對議員提問時,就修訂《逃犯條例》工作的不足道歉。

2.  6.12衝突中,香港警方承認曾向示威者施放最少150枚催淚彈、數發橡膠子彈及約20發布袋子彈。兩名立法會議員星期三(19日)在大會上提出兩項急切質詢,包括警方有否對示威者及採訪的記者使用過分武力,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強調已使用最低殺傷力武器,又指警隊有機制處理投訴,他並透露警方在事件中,至今共拘捕32人。

3.至於立法會大會星期三(19日)復會,在完成兩條緊急質詢後,會議因法定人數不足而流會。

4.香港政府提出的修訂逃犯條例,引發警民衝突及多場大型遊行,安排恢復修例二讀的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被問到是否要為612修例衝突負責,他重申原訂的會議及表決安排是按議事規則辦事。

5.香港立法會過去數月一直就《國歌條例草案》進行辯論,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星期三(19日)指以目前政治環境,建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不要在今個立法年度,即暑假休會前,將國歌條例草案交上大會恢復二讀。

6.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二(18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確定兩人將在下周於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晤,市場憧憬有望打破中美貿易戰僵局,帶動港股上揚。恒生指數高開726點,隨後升勢略為回順。收市報28202點,升703點,升幅百分之2,成交1051億元。

7.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在慶祝回歸紀念日當天及六月尾,解放軍駐港部隊將分別在石崗、新圍和昂船洲軍營舉行開放日,促進香港社會各界對駐軍的了解。有關參觀門票星期日(23日)早上八點半起,在五個軍營外派發,每人憑身份證,最多可獲發四張。


1.香港政府提出的修訂逃犯條例,觸發香港人上街遊行,相隔兩天後,特首林鄭月娥星期二(18日)終現身,並召開記者會,就事件引發的風波道歉,她又指自己要為政府處理修例的不足,負上最大責任。

林鄭月娥會上無提及「撤回」修例,只多次重申已停止修例工作,無重啟相關程序的時間表。

2.  6.16遊行,其中一個訴求包括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下台,林鄭月娥星期二(18日)表示,已於最早的時間致歉,又表示期望社會再給予她機會服務市民。她承認餘下的任期會有管治困難,而行政立法關係亦受影響,她又期望建制派將來可更早反映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