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五十五集:香港優質標誌局(一):鴻福堂
鳴謝:鴻福堂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鳴謝:鴻福堂
香港立法會於本月20日通過有關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及年金保費稅務扣除的條例草案,政府從明天(4月1日)起為納稅人提供稅務優惠,鼓勵他們作出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或購買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從而讓勞動人口盡早儲蓄作退休之用,以應對長壽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香港人均壽命高達80多歲,退休生活可以長達20年,考慮到退休生活開支和醫療費用,再加上通脹的影響,單靠每月僱主僱員合共10%的強積金強制性供款一般並不足夠。
因此,香港積金管理局一直鼓勵計劃成員在現時相等於入息 5% 的強制性供款供款額以外,作出自願性供款。至於延期年金,是一份長期保險合約,投保人可分期繳付保費,讓資金在累積期內積存生息及繼續投資,待一段時期後(例如退休時)才開始領取年金收入。
在新的稅務安排下,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或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可享稅務扣除,扣除額上限為每年60,000元,此上限為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的合計上限。以現時最高的稅率(即17%)計算,每年最多可以節省10,200元稅款。
為了達至退休儲蓄的目標,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會有「保存規定」,即是只可在65歲退休時或基於法例容許的理由提取。另一方面,合資格的延期年金產品需要符合由保監局發出的指引內的相關規定,其有關保費才可以扣稅。這些相關規定包括最低保費總額為18 萬元、供款期最少五年、最短年金期為十年、年金領取人須年屆50歲或以上才可領取年金、須披露產品的內部回報率、須清楚公布保證年金額和非保證年金額,以及清楚分開附加保障(例如危疾保障、住院現金等)的保費與合資格年金的保費。這些規定能夠確保合資格的年金產品符合退休理財的目的,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夫婦作為聯名年金領取人,抑或是納稅人或其配偶作為單一年金領取人,該納稅人均可就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申請稅務扣除。須繳稅的夫婦之間亦可分配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的稅務扣除,以申請合共120,000元的扣除總額,前提是每名納稅人所申請的扣除額不超過個人上限。
舉例來說,假設夫婦二人均為納稅人,而丈夫購買了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為9萬元;妻子也購買了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為3萬元。只要該兩份保單的年金領取人是丈夫、妻子或者夫婦聯名,而且每名納稅人所申請的扣除額不超過6萬元的個人上限,夫婦二人便可靈活地分享扣除額。換句話說,丈夫只能申請扣除其9萬元保費當中的6萬元;而妻子在申請扣除其3萬元的保費後,仍未用盡其扣除額,所以妻子同時可申請扣除丈夫的保單中未有申請扣除的3萬元。在這情況下,這對須繳稅夫婦每人可申請扣除6萬元,合共為12萬元。
事實上,為退休生活作出財務規劃,最理想是有一籃子的理財工具,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或延期年金是合適的退休理財工具,但市民應充分理解它們的特性和考慮不同因素,例如流動現金的需要、遺贈動機、財政紀律和其他替代選項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退休理財工具。
市民要明白投資在強積金,需要承擔投資風險。至於延期年金的目的是協助投保人把資金轉化為長期穩定的收入,為退休作準備,而不是追求高回報;而在合約期未滿前退單,可能會招致損失。換言之,年金的目的是減低風險,令投保人安心,而並非如其他投資安排般是為了獲取回報而承擔風險。所以,我們不能將延期年金和可扣稅自願性供款直接作出比較。市民應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承擔風險的能力而作出取捨。
由於一般市民未必很熟悉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及合資格延期年金的特點,財庫局正連同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進行宣傳和公眾教育。市民可透過投委會的「錢家有道」網站(www.thechinfamily.hk)了解這兩項可扣稅退休財務規劃工具是否符合個人需要。此外,由明天起,保險業監管局和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會分別在其網頁(www.ia.org.hk及www.mpfa.org.hk)提供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的強積金計劃名單及公布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的名單,以供市民查閱。
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漸趨嚴峻,政府會繼續多管齊下,鼓勵廣大市民為退休生活作更充分的準備,未雨綢繆,務求讓大家都能安享晚年。
2019年3月31日
輕輕地它來了,帶來了死亡的氣息,沒有一絲詩意。
它是麻疹。
麻疹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起的併發症能夠置人於死地,菲律賓今年頭三個月已有330多個麻疹病人死亡。
港媒報道,截至3月28日,香港麻疹病例已達31宗,創近年全年新高。2018年全年,香港感染麻疹的病例是15宗。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不排除將出現社區小型爆發。
人們赫然發現,在麻疹前面,香港似乎不設防,基本上是門戶洞開,任由麻疹病人來來去去。國泰航空一位機師3月12日起就已發燒並出疹,他以為是一般性「頭痛腦熱」,在香港和曼谷新加坡之間飛了7次。
患者自己不以為然,香港的衛生防疫部門又如何呢?國泰那位機師在發燒情況下先後7次出入境,難道香港各口岸的發燒檢測都是虛設的嗎?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說,入境檢測設有下限,發燒度數不高的,「有機會檢測不到」。
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香港從1960年代起就有了為兒童免費接種的制度,1989年起實施免費接種兩劑麻疹疫苗。
但是,進入21世紀,全世界都對麻疹掉以輕心。2000年,美國甚至宣佈已經消滅了麻疹。於是,接種麻疹疫苗變成可有可無。《香港01》報道說,世衞6年前就提倡將第二劑疫苗的時間提早到兒童18個月的時候接種,但香港衛生署並未跟從,繼續維持在小學一年級時才接種第二劑。眼見今年麻疹來勢洶洶,香港衛生署才在3月25日發信給全港醫生,建議提早為18個月大的的嬰兒接種第二劑麻疹疫苗。
疫苗卻又不夠。港府在「重災區」香港機場安排免費接種疫苗,不料恐慌心理作祟,機場員工人人自危,從各個方向湧來排隊,一天兩三千劑疫苗,瞬間告罄。
不僅香港,全世界的麻疹疫苗都告急,都不夠用。
爲什麽疫苗不夠用?因為存貨不足。爲什麽存貨不足?因為平時沒人要。香港乃至全球,從衙門到每一個具體的個人,都以為麻疹不再是問題。
2003年沙士疫潮過後的2004年5月,香港廣播事務管理局曾向本地一間電視台發出勸諭,指其在一則廣告中,男子打噴嚏卻完全沒有遮掩口鼻,有違港府推廣個人衞生的方針。可見沙士對香港影響之深。可惜衹「深」不「遠」,十多年過去了,2003年的草木皆兵漸漸變成現在的麻木不仁。
那邊廂,美國傳來消息:美國東岸的麻疹疫情不斷擴散,紐約市郊疫情嚴重,洛克蘭縣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禁止18歲以下、未接種麻疹疫苗的人士進出公眾場所。
又到草木皆兵時。
香港的有線寬頻星期五(29日)宣佈,因公司改組架構,裁減共102名員工,佔整體員工約6%。
被裁員工來自有線電視節目製作部、製作統籌部、網絡維修安裝部及企業支援等部門,當中包括部分經理級員工,新聞部門則不受影響。
有線寬頻集團表示,面對傳統大眾媒體營運模式轉變,經營環境十分嚴峻,集團過去11年累積虧損超過24億,剛公佈去年全年業績虧損更超過4.5億元,加上較早前集資計劃遇上波折,令公司更有迫切性進一步調低成本結構。
1.港鐵列車上星期測試信號系統期間相撞,令荃灣綫中環至金鐘站服務暫停兩天,港鐵被罰款2500萬港元,為歷來最高,加上之後發生的欣澳站電纜故障,港鐵要多罰一千萬港元,一共3500萬港元。另外,港鐵亦因應撞車事故,於5月11至13日三天長周末假期,向成人八達通乘客提供約半價優惠。
2.香港立法會鐵路事宜委員會上,立法會議員討論港鐵撞車事故,港鐵表示撞車前曾以電腦模擬類似情景,但都無發現問題,又稱調查委員會會審視承辦商過去十多個月的測試資料,預計三個月後有報告。
3.為應對社會人口老化,相信有助紓緩公營醫療系統壓力的「自願醫保計劃」,醞釀逾10年後將於下星期一(4月1日)推出,屆時會有二十多間公司提供認可產品,其中標準計劃的平均保費每年四千港元,至於「靈活計劃」保障範圍更廣。自願醫保計劃由出生十五天起至八十歲的香港市民都可投保,保證可承保至一百歲,不設終身保障限額,累計賠償亦不設上限,至於未知的已有疾病等亦獲承保。市民為自己或親屬投保的話,每名受保人每年最多可享8,000港元扣稅額。
4.港鐵沙中綫工程接連發生問題影響通車,港府曾與港鐵商討局部先行通車的方案及可行性,港鐵候任行政總裁金澤培星期五(29日)稱,受信號系統所限,紅磡站一天未能使用的話,相信何文田站難以通車。
5. 冰島廉航 WOW Air 宣佈結業,估計上萬名旅客受影響,他們可以申請退款,已訂票的旅客亦可轉到其他航空公司購票,冰島政府稱已有應急計劃協助滯留的旅客。
6.中國和盧森堡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盧森堡首相貝泰爾表示,簽署協議是發展兩國關係,及雙方在經濟、商業、學術和文化方面進行合作的一個新步驟。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經獲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參與,當中包括20多個歐洲國家,認為最近歐方的一系列表態和舉措表明,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意義和所蘊含的重要機遇。
7.香港藝術館經過近三年閉館進行翻新工程後,將於今年11月重開。翻新擴建後,展覽面積將增加四成至一萬平方米,藝術館亦會新增五個展覽廳,包括位於新翼大樓的雙層展廳,新增頂層内的兩個展廳更有落地玻璃,能270度觀賞維港海景。
香港藝術館經過近三年閉館進行翻新工程後,將於今年11月重開。翻新擴建後,展覽面積將增加四成至一萬平方米,藝術館亦會新增五個展覽廳,包括位於新翼大樓的雙層展廳,新增頂層内的兩個展廳更有落地玻璃,能270度觀賞維港海景。
港鐵沙中綫工程接連發生問題影響通車,港府曾與港鐵商討局部先行通車的方案及可行性,港鐵候任行政總裁金澤培星期五(29日)稱,受信號系統所限,紅磡站一天未能使用的話,相信何文田站難以通車。
港鐵列車上星期測試信號系統期間相撞,令荃灣綫中環至金鐘站服務暫停兩天,港鐵被罰款2500萬港元,為歷來最高,加上之後發生的欣澳站電纜故障,港鐵要多罰一千萬港元,一共3500萬港元。另外,港鐵亦因應撞車事故,於5月11至13日三天長周末假期,向成人八達通乘客提供約半價優惠。
在星期五(3月29日)的香港立法會鐵路事宜委員會上,立法會議員討論港鐵撞車事故,港鐵表示撞車前曾以電腦模擬類似情景,但都無發現問題,又稱調查委員會會審視承辦商過去十多個月的測試資料,預計三個月後有報告。
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公布2018年收入增長20%,達1,070億美元以上,表明美國連串抵制華為行動,未有嚴重影響華為核心業務的發展。
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透露,公司2018年收入從2017年的6,036億元人民幣增至7,212億元,2018年淨利潤增長25%至593億元人民幣。
美國試圖阻止盟友在即將推出的5G技術中使用華為設備,指責華為設備對網絡安全構成威脅。華為堅決否認,並表示該公司的運營獨立於中國政府。
中國軍隊工程師出身的任正非在1987年創建華為,他曾向記者表示,如果華為代表中國政府進行任何間諜活動,他會關閉公司。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周五在一份聲明中稱,網絡安全和用戶私隱保護絕對是華為的首要任務。
華為本周遭遇新打擊,負責監督華為網絡安全實驗室的英國官員指責華為未能解決產品中的安全缺陷。華為稱,公司非常重視有關關切。
(華爾街日報)
1.博鰲亞洲論壇星期四(28日)在海南開幕,總理李克強發表主旨演說,他表示在保護主義加劇及國際貿易投資低迷等因素影響下,各方應尋求合作,互利共贏。另外,內地剛通過的《外商投資法》明年元旦實施,李克強稱會加大對外開放,令港澳台企業得到更多發展機遇。
2.香港再新增一宗麻疹個案,患者是一名菲律賓來港的17歲男旅客,令今年累積感染麻疹個案數目增至31宗,其中11人在機場工作過,香港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整體疫情仍處於穩定水平,籲公眾毋須恐慌。她又指,已去信兩間疫苗供應商,要求盡量調撥疫苗到港,滿足香港本地需求。
3. 香港政府公布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的擬定收費範圍,包括上環林士街至中環美利道內的核心商業區,但暫時未有交代收費水平。
4.港鐵今年按機制可加價最多3.3%,是「封頂機制」引入6年來首次啟動,票價調整最快六月實施。
5.港鐵荃灣綫上星期測試新信號系統期間兩列列車攔腰相撞,香港運房局星期四(28日)表示事故原因,是備用電腦的安全聯鎖功能未有正常運作,港鐵正與承辦商確定系統出錯的原因。
6.香港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涉嫌搶走保安局職員手機案,星期四(28日)在東區裁判法院判表證成立。事發於去年四月二十四日,許智峯於立法會取走一部屬於特區政府的手提電話,他被控普通襲擊、阻礙公職人員執行公務,及不誠實取用電腦。
7.在北京,中美官員星期四(28日)展開新一輪高級別貿易磋商,商務部表示中美貿易談判取得一些進展,有大量工作有待完成,雙方團隊正全力認真談判。商務部表示,中美雙方星期四晚會舉行工作晚餐,星期五全日磋商,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下星期會訪問華盛頓繼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