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輕輕地它來了,帶來了死亡的氣息,沒有一絲詩意。

它是麻疹。

麻疹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起的併發症能夠置人於死地,菲律賓今年頭三個月已有330多個麻疹病人死亡。

港媒報道,截至3月28日,香港麻疹病例已達31宗,創近年全年新高。2018年全年,香港感染麻疹的病例是15宗。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不排除將出現社區小型爆發。

受麻疹感染患者初時會發燒、咳嗽、流鼻水、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3至7天後皮膚會出現污斑紅疹,通常會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至7天,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皮。病重者的呼吸系統、消化道及腦部會受影響,引致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人們赫然發現,在麻疹前面,香港似乎不設防,基本上是門戶洞開,任由麻疹病人來來去去。國泰航空一位機師3月12日起就已發燒並出疹,他以為是一般性「頭痛腦熱」,在香港和曼谷新加坡之間飛了7次。

香港31宗麻疹個案中,11宗患者曾於香港國際機場工作過。

患者自己不以為然,香港的衛生防疫部門又如何呢?國泰那位機師在發燒情況下先後7次出入境,難道香港各口岸的發燒檢測都是虛設的嗎?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醫生說,入境檢測設有下限,發燒度數不高的,「有機會檢測不到」。

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香港從1960年代起就有了為兒童免費接種的制度,1989年起實施免費接種兩劑麻疹疫苗。

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

但是,進入21世紀,全世界都對麻疹掉以輕心。2000年,美國甚至宣佈已經消滅了麻疹。於是,接種麻疹疫苗變成可有可無。《香港01》報道說,世衞6年前就提倡將第二劑疫苗的時間提早到兒童18個月的時候接種,但香港衛生署並未跟從,繼續維持在小學一年級時才接種第二劑。眼見今年麻疹來勢洶洶,香港衛生署才在3月25日發信給全港醫生,建議提早為18個月大的的嬰兒接種第二劑麻疹疫苗。

疫苗卻又不夠。港府在「重災區」香港機場安排免費接種疫苗,不料恐慌心理作祟,機場員工人人自危,從各個方向湧來排隊,一天兩三千劑疫苗,瞬間告罄。
不僅香港,全世界的麻疹疫苗都告急,都不夠用。

爲什麽疫苗不夠用?因為存貨不足。爲什麽存貨不足?因為平時沒人要。香港乃至全球,從衙門到每一個具體的個人,都以為麻疹不再是問題。

2003年沙士疫潮過後的2004年5月,香港廣播事務管理局曾向本地一間電視台發出勸諭,指其在一則廣告中,男子打噴嚏卻完全沒有遮掩口鼻,有違港府推廣個人衞生的方針。可見沙士對香港影響之深。可惜衹「深」不「遠」,十多年過去了,2003年的草木皆兵漸漸變成現在的麻木不仁。

那邊廂,美國傳來消息:美國東岸的麻疹疫情不斷擴散,紐約市郊疫情嚴重,洛克蘭縣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禁止18歲以下、未接種麻疹疫苗的人士進出公眾場所。

又到草木皆兵時。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