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星期二(16日)早上發生歷來最嚴重的故障,包括荃灣綫、觀塘綫、港島綫及將軍澳綫共四條綫的訊號系統均無法正常運作,導致出現交通混亂。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星期五(19日)通過,支持在下星期三(24日)的立法會大會上,就港鐵四綫訊號故障事故,向政府提出緊急質詢。多名議員認同事件嚴重,又指港鐵仍在提升系統工程,擔心會再發生類以的嚴重故障。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星期五(19日)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時表示,會與港鐵研究是否檢討服務延誤的懲罰機制。
被喻為「股壇長毛」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上年公布過「50隻不能持有的港股」名單後,最終引發「細價股風暴」,他星期五(19日)再下一城,公布26隻不可沾手的股份﹙「The Huarong-CMB network: 26 stocks not to own」)。
David Webb的股份名單矛頭直指其董事長賴小民本月15日被雙開的中國華融,及中國內地民營銀行民生銀行。Webb以圖表展示華融系三大核心華融金控(00993)、華融投資(02277)及中國華融(02799)背後的神秘網絡,並列出26隻於聯交所與華融系相關的上市股份,不建議投資者持有。
David Webb列出26隻不能持有的港股名單:
中國華融(2799)
超人智能(8176)
港橋金融(2323)
華融投資(2277)
豐盛控股(0607)
卓爾(2098)
衍生集團(6893)
華融金控(0993)
興業太陽能(0750)
民生銀行(1988)
民銀資本(1141)
中國軟實力(0139)
未來世界(0572)
民眾金融(0279)
柏榮集團(8316)
綠地香港(0337)
弘達金融(1822)
平安證券(0231)
中新控股(8207)
成實外教育(1565)
首控集團(1269)
麥迪森(8057)
百德國際(2668)
新體育(0299)
中國金洋(1282)
藍鼎(0582)
土耳其首個微縮展,當地星期四在艾登省舉行,展出一系列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包括全球最小的手抄本可蘭經。
全球最細小的手抄本可蘭經出自微型雕塑家Necati Korkmaz之手,只有一厘米長,共花三年完成。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而且低於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周五(19日)公布,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GDP)百分之6.5,升幅較第二季收窄0.2個百分點,為2009年首季以來的超過九年最低,同時亦低於市場預期的百分之6.6。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外貿形勢符合預期,甚至比預期好, 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的影響並不明顯,明年經濟運行有條件保持平穩運行形勢,內地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在延續。他又指綜合來看,人民幤匯率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
他又指,內地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緩,下行壓力加大,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多,內地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不過與此同時,內地提前完成新增就業全年目標,服務業在穩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前三季度經濟穩的格局沒變, 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基礎,民間投資累計增速保持在百分之8以上的較快水平。
至於今年首三季經濟增長百分之6.7,符合市場預期。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加快至6.9%,大幅高於政府年初設定的目標,同時實現自2011年以來的首次經濟增長回升。
1.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星期四(18日)與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會面,團長蕭世和會後引述張曉明指,支持特區政府取締香港民族黨,及處理英國《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馬凱工作簽證續期的處理手法,並重申特區政府有憲制責任就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
2.港鐵公布,將暫停發售下月十一日起,唯一來往西九龍及上海虹橋站的高鐵直達班次車票。港鐵引述中國鐵路廣州局通知,指受鐵路施工工程影響,下月十一日起往來西九龍及上海虹橋的列車班次,行車時間表可能會調整,因此暫停預售有關班次的車票,直至另行通知。
3.香港入境處宣布,今年12月27日起,會為全港市民更換新智能身份證,預計四年內完成。市民屆時會按出生年份分批換證,1985年至1986年出生的市民,將獲安排首批換證。
4.美國財政部發布半年度匯率報告,並一如外界預期,未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繼續將中國及其他五個國家列入觀察名單,又加強批評中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模式。美國財政部解釋,中國在近幾個季度並未大規模干預外匯市場,而是否進行實際干預為界定是否操縱的重要關鍵標準。財政部長姆欽對中國匯率政策缺乏透明度及近期人民幣下跌提出批評,他在聲明中稱,對實現更公平、更平衡的貿易構成巨大挑戰,美國將持續觀察和評估中國的匯率政策。
5.中美貿易戰升溫之際,美國正申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指該協議可以令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佔美國便宜,被認為是針對中國。美國政府認為,中國透過低價運輸成本削弱競爭,他們利用萬國郵政的折扣,讓商家以低廉價格寄小件包裹前往美國,價格比美國國內的郵寄費還要低,使美國企業面臨不公平成本競爭,亦損害美國郵政署收入,單是郵費差價已令美國一年損失3億美元。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發表文章,指美國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一方面突顯特朗普為了所謂「美國優先」,無視國際秩序和多邊治理規則;另一方面也可視為特朗普政府在貿易議題上向中國施壓的組合拳之一。
美國財政部發布半年度匯率報告,並一如外界預期,未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繼續將中國及其他五個國家列入觀察名單,又加強批評中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模式。
美國財政部解釋,中國在近幾個季度並未大規模干預外匯市場,而是否進行實際干預為界定是否操縱的重要關鍵標準。美國財政部長姆欽對中國匯率政策缺乏透明度及近期人民幣下跌提出批評,他在聲明中稱,對實現更公平、更平衡的貿易構成巨大挑戰,美國將持續觀察和評估中國的匯率政策。
至於中國繼續被列入觀察名單,意味美國正警示名單中的國家,其匯率行為已令美國處於不公平的劣勢,並有可能促使財政部採取行動。
自美國財政部4月中發布上一份貨幣報告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下跌逾9%。
中國未構成匯率操縱國的三個條件
美國財政部發表的匯率報告,讓美國可宣布借操縱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的國家。報告的法律規定指,將一個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需滿足三個條件,包括持續干預外匯市場、對美國擁有相當規模的貿易順差及總體經常項目盈餘龐大。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報告指,中國雖然對美國貿易順差較大,但中國的總體經常項目盈餘不算龐大。一旦美國認定一個國家操縱匯率,將就其貿易做法進行談判,並可能會對該國採取關稅行動。
通過貨幣貶值將使出口產品價格下降,並使進口成本增加,有助提升並鞏固一個國家的貿易地位。中國央行上周末表態,中國不會進行競爭性貶值。
中國過去一直被認為,曾通過讓人民幣貶值降低出口價格,削弱國際競爭對手,並藉此扶持本土製造業。但自從2015年美國通過加強匯率行為審查的法律以來,中國已在很大程度上克制積極干預匯市的做法。
過去12個月來,中國既買入也賣出外匯。美國財政部估計,中國外匯凈購買額不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1%。
印度或半年內被剔除出匯率觀察名單
至於觀察名單上的另外五個國家,也未完全符合美國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全部三個條件:德國、韓國和日本沒有大規模干預匯市,瑞士干預了匯市,但對美國不存在巨額貿易順差。印度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稍為超出標準,雖然印度早前干預過美國匯市,但近六個月來基本未有再採取行動。美國財政部認為,印度目前僅滿足匯率操縱國的三個觸發條件之一,如果一直保持現狀,印度將在六個月內從觀察名單中剔除。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底參加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簡稱G20)峰會,目前中美兩國政府正就會面做準備。
美國正申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指該協議可以令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佔美國便宜。此舉被認為是中美貿易戰升溫之際,另一次針對中國的行動。
萬國郵政聯盟至今已成立144年,屬於聯合國旗下專責協調成員國間郵務政策的機構。
美國政府認為,中國透過低價運輸成本削弱競爭,他們利用萬國郵政的折扣,讓商家以低廉價格寄送小件包裹前往美國,價格比美國國內的郵寄費還要低,使美國企業面臨不公平成本競爭,亦損害美國郵政署收入。
萬國郵政一直採用分層計算法,確定信件和小包裹的郵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折扣。雖然中國已經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萬國郵政仍將中國列歸入「第三層」國家類別,而美國則為「第一層」國家,意味中國有資格獲得最大的郵務折扣。
有美國官員相信,補貼的郵費令美國一年損失3億美元,運費平均折扣幅度介於40%至70%。美國國務院已通知萬國郵政,啟動為期一年的退出程序,退出期間會展開雙邊及多邊談判,如果有成果,美國才會撤銷退出行動。
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發表文章,指美國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一方面突顯特朗普為了所謂「美國優先」,無視國際秩序和多邊治理規則;另一方面也可視為特朗普政府在貿易議題上向中國施壓的組合拳之一。
1.全長約55公里的國家級重要基建港珠澳大橋,將於下周二(23日)在珠海舉行通車儀式,稍後才會正式通車。香港中聯辦星期三(17日)向傳媒發出採訪通知,指會在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但未有交代舉行時間、地點等細節,亦未有說明出席嘉賓及實際通車日期等資料。
2.港鐵四條路綫,包括荃灣綫、港島綫、觀塘綫及將軍澳綫,因信號故障,導致星期二(16日)早上服務嚴重受阻,港鐵初步調查認為,事件與電腦程式設定涉及大量同步數據有關,但相信與荃灣綫測試新信號系統無直接關係。至於港鐵會否因事故被政府罰款,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要了解情況後再決定。
3.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整體排名第七,較去年微跌一位,在「創新能力」維持排名二十六,報告指香港的競爭力表現與新加坡相似,但在創新、人力市場效率等範疇都比新加坡遜色,其中香港勞工權益得零分。至於美國則時隔十年後,重奪全球競爭力首位。報告針對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評分,評分指標主要分為四大類別,包括有利環境、人力資本、市場及創新生態系統,並加以細分至十二個支柱及九十八個指標,評分以一百分為滿分。全球最具競爭力排名頭五位經濟體,依次為美國、新加坡、德國、瑞士及日本。台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分別排行13及28,其中台灣更名列四個「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之一。
4.沙特阿拉伯記者卡舒吉10月2日,進入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後失蹤,有傳媒引述土耳其消息指,卡舒吉進入領事館後遇襲,花了七分鐘將他活生生肢解。土耳其當局調查期間,在領事館內發現有毒物質,並有被漆油蓋過的物料,又指在館內發現證據,證明卡舒吉已遇害。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由沙特阿拉伯轉抵土耳其,與總統埃爾多安會面,商討並了解土耳其與沙特調查記者卡舒吉失蹤事件的進展。
全長約55公里的國家級重要基建港珠澳大橋,將於下周二(23日)在珠海舉行通車儀式,稍後才會正式通車。
將於本月底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屬國家級重要基建,全長約55公里,當中從香港至人工島的12公里長路段,屬本港管轄區域。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於8月21日至23日進行了開通前第一階段試運行測試,首階段試運行測試效果良好,並具備開通營運條件。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整體排名第七,較去年微跌一位,在「創新能力」維持排名二十六,報告指香港的競爭力表現與新加坡相似,但在創新、人力市場效率等範疇較遜色,其中香港勞工權益更只有零分。至於美國則時隔十年後,重奪全球競爭力首位。
報告針對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評分,評分指標主要分為四大類別,包括有利環境、人力資本、市場及創新生態系統,並加以細分至十二個支柱及九十八個指標,評分以一百分為滿分。
報告指,美國得分為85.6分,繼2008年金融海嘯後,重登上榜首,形容美國不但在勞動力市場支柱及金融系統支柱表現突出,商業活力的支柱同樣表現出色。

至於香港則獲82.3分,全球排名第七,較去年排名下跌一位,在亞洲排名第三。報告指,香港在宏觀經濟穩定及健康指標兩大支柱上表現最佳,高踞全球首位,其次為基礎設施、資訊及通訊科技採用、金融系統及產品市場。
報告形容,香港的競爭力與新加坡相若,惟創新能力及勞動力市場效率遜於新加坡,其中香港的創新能力全球排名第二十六。
綜合全球最具競爭力排名頭五位經濟體,依次為美國、新加坡、德國、瑞士及日本。台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分別排行13及28,其中台灣更名列四個「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