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長約55公里的國家級重要基建港珠澳大橋,將於下周二(23日)在珠海舉行通車儀式,稍後才會正式通車。香港中聯辦星期三(17日)向傳媒發出採訪通知,指會在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但未有交代舉行時間、地點等細節,亦未有說明出席嘉賓及實際通車日期等資料。
2.港鐵四條路綫,包括荃灣綫、港島綫、觀塘綫及將軍澳綫,因信號故障,導致星期二(16日)早上服務嚴重受阻,港鐵初步調查認為,事件與電腦程式設定涉及大量同步數據有關,但相信與荃灣綫測試新信號系統無直接關係。至於港鐵會否因事故被政府罰款,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要了解情況後再決定。
3.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整體排名第七,較去年微跌一位,在「創新能力」維持排名二十六,報告指香港的競爭力表現與新加坡相似,但在創新、人力市場效率等範疇都比新加坡遜色,其中香港勞工權益得零分。至於美國則時隔十年後,重奪全球競爭力首位。報告針對全球140個國家及地區評分,評分指標主要分為四大類別,包括有利環境、人力資本、市場及創新生態系統,並加以細分至十二個支柱及九十八個指標,評分以一百分為滿分。全球最具競爭力排名頭五位經濟體,依次為美國、新加坡、德國、瑞士及日本。台灣地區及中國大陸分別排行13及28,其中台灣更名列四個「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之一。
4.沙特阿拉伯記者卡舒吉10月2日,進入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後失蹤,有傳媒引述土耳其消息指,卡舒吉進入領事館後遇襲,花了七分鐘將他活生生肢解。土耳其當局調查期間,在領事館內發現有毒物質,並有被漆油蓋過的物料,又指在館內發現證據,證明卡舒吉已遇害。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由沙特阿拉伯轉抵土耳其,與總統埃爾多安會面,商討並了解土耳其與沙特調查記者卡舒吉失蹤事件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