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應約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美關係發展處在一個重要階段,他高度重視發展兩國關係,珍視與總統的良好工作關係。希望雙方認真落實與特朗普在北京會晤時達成的共識,保持高層及各級別交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經貿合作一直是中美關係的壓倉石和推進器。中美雙方上周在北京就經貿問題進行坦誠、高效、建設性的磋商。雙方團隊可保持溝通,爭取找到妥善解決存在問題的辦法,取得互利雙贏的成果。

特朗普表示,美方高度重視美中關係,期待與習近平繼續保持密切聯繫。美方願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妥善處理好經貿問題,推動美中關係取得更大發展,造福兩國人民。

兩國元首並就北韓半島局勢交換意見。習近平重申中方在北韓半島問題上的立場,強調中方支援美朝領導人會晤,希望美朝雙方相向而行,建立互信,分階段行動,通過會晤協商解決各自關切,考慮南韓合理安全關切,共同推進北韓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中方願繼續為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地區長治久安發揮積極作用。

特朗普表示,美方高度重視中方在北韓半島問題上的立場,讚賞中方發揮的重要作用,願同中方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動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半島問題。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香港時間周三凌晨宣佈,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協議,並繼續制裁伊朗。

特朗普在白宮外交接待大廳發表講話時,對這份2015年達成、旨在限制和監督伊朗核活動的協議,給予嚴厲批評,他形容協議為「可怕」、「一邊倒」和「災難性」。特朗普稱,計劃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經濟制裁」,並稱美國將制裁任何幫助伊朗發展核武器的國家、公司及銀行。

美國政府官員稱,即時恢復對伊制裁,意味禁止與伊朗達成任何新合同和金融協議。他們稱,企業和銀行有90天或180天時間結束與伊朗的現有關係,具體取決於交易類型。

特朗普表示,伊核協議在核心內容上存在缺陷。他提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上月宣佈已掌握新證據,證明伊朗維持製造核武器的秘密計劃、卻一再對此撒謊。

特朗普表示,已有確鑿證據證明伊朗的承諾是謊言。很多專家和前官員稱,除重申美國、歐洲和國際原子能核查人員一直以來的觀點,即伊朗在2003年以前就實施核武器計劃,直到2009年部分核活動仍在繼續,但內塔尼亞胡並未提供新資料。

特朗普稱,退出伊朗核協議的決定表明「美國不再發出空洞的威脅。」、「我言出必行。」

特朗普表示,已準備好、有意願且有能力與伊朗談判一項持久性新協議。他說:「對伊朗而言會有好事發生,對我們都希望的和平與穩定,也會有好事發生。」
與此同時,特朗普對伊朗提出警告,稱如該政權續擴大其核野心,將面臨比以往更大的麻煩。

特朗普指出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的緊迫性。他說:「如果我任由協議繼續生效,中東將很快爆發一場核武器競賽。」

美國情報官員、聯合國原子能機構及歐洲盟國一再表示,伊朗自2016年1月伊核協議生效以來一直遵守該協議,減少離心機數量和鈾儲備量。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讚特朗普的決定,指出維持當前協議將後患無窮。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大使Khalid bin Salman王子,也歡迎特朗普的決定;他發表Twitter稱,今後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必須解決伊朗彈道導彈計劃,及該國對恐怖主義提供越來越多金融和軍事支援的問題。

特朗普稱,近月來與法國、德國、英國等盟友和夥伴進行廣泛接觸,統一對該威脅的認識。

英法德:遵守核協議條款

歐洲官員週二,對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表示失望。英國、法國和德國領導人發表一項聯合聲明,表示將遵守核協議條款,並敦促美國不要阻止他國跟進。

英法德三國領導人表示:「在過去幾個月與美國政府進行全面接觸後,我們呼籲美國通過允許繼續執行伊核協議主要條款的方式,來盡一切可能維護該協議在核不擴散方面取得的成果。」

伊朗總統魯哈尼回應稱,伊朗將暫時與其他五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中國)留在協議。

歐洲領導人敦促伊朗繼續遵守該協議對其核活動的限制條款,並表示,歐洲國家將與華盛頓進行接觸以應對伊朗構成的挑戰。

他們表示:「我們對該地區盟友和夥伴的安全承諾是堅定不移的,我們也必須以切實的辦法,解決對伊朗彈道導彈計劃及其破壞地區穩定行為的共同關切,特別是在敘利亞、伊拉克和也門。」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稱,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是錯誤。他在Facebook上發文稱:「退出該協議背棄美國最親密盟友,也拋棄美國主要外交人員、科學家和情報專家爭取到的共識。」他稱:「在一個民主國家,政府換屆後政策和優先事項時常會發生變化,但接二連三地違背美國參與達成的協議可能損害美國的信譽,並與全球主要大國產生不和。」

多位歐洲領導人近數星期接連訪問華盛頓,敦促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法國總統馬克龍上月底警告,在沒有後續計劃情況下,退出協議將打開「潘朵拉魔盒」。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隨後幾天與特朗普會晤時強調類似觀點,她認為,伊核協議是一塊「積木」,一片「馬賽克」,是約束伊朗不可或缺的部分。

伊朗核協議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簽署,由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該協議。在該協議下,伊朗同意在未來10年不開發核武器,以換取國際社會取消對其的制裁。


《新華社》5月8日報道,5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北韓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在大連舉行會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甯亦有參與。


5月的大連,青山縈翠,碧海流雲。習近平與金正恩舉行會談,並為金正恩舉行歡迎晚宴,一同散步、出席午宴,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兩黨兩國領導人就中朝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全面深入交換意見。

習近平指出,金正恩在當前北韓半島局勢深刻複雜演變的關鍵時刻,時隔40多天再度專程來華舉行會晤,體現金正恩與朝黨中央對中朝兩黨兩國關係的高度重視,對兩黨兩國戰略溝通的高度重視,並予以高度評價。習近平認為與金正恩首次會晤以來,中朝關係和北韓半島形勢均取得積極進展,他對此感到高興,願與金正恩再舉行會晤,共同為推動中朝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北韓半島長治久安、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作出努力。


金正恩表示今年3月以來,朝中友誼和北韓半島形勢都取得富意義的進展,是他與習近平歷史性會晤的積極成果。在當前地區形勢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再來中國與與習近平見面,並通報情況,希望與中方加強戰略溝通和合作,推動朝中友誼深入發展,促進地區和平穩定。

習近平強調今年3月,在北京與金正恩實現歷史性首次會晤,進行長時間深入交流,就發展新時代中朝關係達成了四方面原則共識。

第一, 中朝傳統友誼是雙方共同的寶貴財富,發展好中朝友好合作關係是雙方堅定不移的方針,也是唯一正確選擇。

第二, 中朝同為社會主義國家,雙邊關係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要加強團結合作、交流互鑒。
第三, 兩黨高層交往對於引領雙邊關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雙方應保持經常往來,加強戰略溝通,增加理解互信,維護共同利益。
第四, 夯實民間友好基礎是推進中朝關係發展的重要途徑,應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兩國人民交流往來,為中朝關係發展營造良好民意基礎。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各項共識正在得到良好的貫徹落實。一個多月時間內,我同委員長同志兩度會晤,保持著密切溝通。

習近平稱願與金正恩一道,繼續指導雙方有關部門落實達成的共識,推動中朝關係不斷向前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為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習近平又對北韓早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中朝兩國公民傷亡後,金正恩的高度重視和真誠態度,表示誠摯謝意。

金正恩表示,朝中兩黨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同志式的相互信任和情義,是朝中傳統友誼的親密紐帶和堅實根基。他與習近平繼承此良好傳統,舉行卓有成效的歷史性會晤,推動朝中關係迎來前所未有的活躍發展。相信時隔一個多月的再次會晤將加深彼此互信,推動朝中友好合作關係順應新時代的要求,取得更為密切的全面發展。

談到北韓半島形勢時,習近平指與金正恩首次會晤時,就此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最近,金正恩在推動半島對話緩和方面作出積極努力,取得積極成果。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島對話緩和勢頭正不斷鞏固,朝著有利於推動政治解決的方向發展。中方支援南韓堅持半島無核化,支援朝美對話協商解決半島問題,願繼續同有關各方一道,為全面推進半島問題和平對話解決進程、實現地區長治久安發揮積極作用。


金正恩高度評價習近平的遠見卓識,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為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的重要貢獻。他表示,實現北韓半島無核化是南韓始終如一的明確立場。只要有關方面消除對朝敵視政策和安全威脅,南韓沒有必要擁核,無核化是可以實現的。希望通過朝美對話建立互信,有關各方負責任地採取分階段、同步性的措施,全面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最終實現半島無核化和持久和平。

金正恩向習近平通報近期北南韓內發展和黨的建設情況。

習近平指出,北韓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黨全國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戰略路線,宣佈停止核子試驗和洲際彈道導彈試射、廢棄北部核子試驗場,體現金正恩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視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定意志。他對此表示讚賞,支援南韓戰略重心轉向經濟建設,支持北韓走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

中國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等亦有參予有關活動。

北韓方面,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委員長、國際部部長李洙墉,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委員長、統一戰線部部長金英哲,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外務相李勇浩,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宣傳鼓動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等參加有關活動。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08-05-2018

1.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以先導形式推行,為期三年,首年度輸入最多1,000名科技人才。計劃會先適用於在科技園及數碼港從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機械人技術、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及材料科學的租戶和培育公司。申請的科技公司或機構,需要向創新科技署證明本港缺乏或不能輕易覓得具備相關技能、知識或經驗的人才。計劃亦規定申請輸入人才的科技公司或機構,每聘用三名非本地人士,便須聘用一名本地全職僱員和兩名本地實習生。成功申請的科技公司,每年最多可獲100個配額。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示,今次推出的計劃大幅簡化申請科技人才入境的手續,減省所需的時間。

2.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不願意見到立法會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審議過程中出現的混亂場面,指能回答的問題都已經回答,難以再就一些原則性分歧說服議員支持。她相信一地兩檢得到社會廣泛支持,最終獲通過的機會很大。

3.香港金融管理局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表示,香港的「抗震」能力比97及98年已大大提升,例如現時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貨幣基礎和外匯基金的外幣資產,都大幅高於20年前水平。金管局認為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後,國際間監管更嚴格,銀行在巴塞爾協定三及各種限制下,炒家要像20年前般借入大量資金去沽空港元,難度大增,加上香港股市規模比當年大12倍,炒家要重施雙邊操控故技,同時衝擊香港的貨幣及股票市場,所需資金會是以千億元計。不過,金管局仍會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確保香港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穩定。另外,金管局又表示,當局將於第三季推出第三批銀色債券,供年滿65歲本地居民認購。

4.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就取消強積金對沖提出初步構思,由114個商會組成的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表明反對,認為如政府堅持取消,反建議僱主供款由僱員薪金的5%增至6%,其餘由政府包底,否則會將額外成本轉嫁消費者,可能會影響通脹。

5.四年多前發生的空姐藏屍衣櫃案,被告莫俊賢被控一項謀殺罪,陪審團退庭商議後裁定被告謀殺罪成。報稱無業的莫俊賢被控於2013年12月,在荃灣荃威花園殺害任職空姐的前女友陳曼儀,之後藏屍死者房間衣櫃內。

6.三名港人到泰國曼谷旅遊期間涉嫌虛報被搶劫,被泰國警方拘捕調查。三人上星期六向泰國警方報案,指他們乘坐電動三輪車返回酒店途中被司機搶劫,搶走相機、手機和45,000泰銖,警方著手調查,翻看保安錄影片段,發現三人並非乘坐電動三輪車,步入酒店時手持手機,三人供稱是想獲得警方的報案證明,返港後申索旅遊保險,警方確認三人虛報案件,一旦罪名成立,最高罰款6萬泰銖,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列入當地入境黑名單。

7.香港海關上星期五在香港國際機場,檢查一個從老撾抵港的空運郵包時,在三個嬰兒揹帶的座位暗格內檢獲約一公斤懷疑冰毒,估計市值約五十一萬。海關星期一在將軍澳拘捕三名懷疑涉案男子,並於其中一名男子的住所檢獲少量懷疑危險藥物及毒品吸食工具,案件仍在調查中。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就取消強積金對沖提出初步構思,由114個商會組成的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表明反對,認為如政府堅持取消,反建議僱主供款由僱員薪金的5%增至6%,其餘由政府包底,否則會將額外成本轉嫁消費者,可能會影響通脹。

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
《反對港府撤銷強積金對沖機制的「建議」記招》(精華)
2018年5月8日


去年10月於換肝手術期間離開,並到養和醫院施手術的前香港大學肝膽胰外科兼職臨牀副教授吳國際,香港大學醫學院今年2月決定不予續約。有傳媒報道,吳國際已獲聘港大深圳醫院,最快七月上任。港大醫學院回應,指知悉有關人事任命。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則表示,未與吳討論或簽約。

 

吳國際與香港大學的合約將於6月屆滿,多個媒體引述消息指,曾在換肝手術過程中離院,令病人被逼在劏肚後等候三小時才繼續手術的吳國際,已獲聘港大深圳醫院聘用,港大醫學院回應表示已知悉有關人事任命。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則回覆,仍未與吳國際討論有關事宜,也沒有簽約。

盧寵茂負責港大深圳醫院招聘

據悉,該院一般醫生聘任由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負責,毋須經董事會討論。港大醫學院指,港大深圳醫院跟瑪麗醫院、養和醫院與港怡醫院,同屬香港大學醫療體系的教學醫院,具有各自獨立的管理,包括人事架構。

港大醫學院人力資源委員會早前就吳國際中途離開手術室事件作裁決,決定不再與其續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主管盧寵茂當時認為,有關決定「很可惜」。盧寵茂表示,他心目中的吳國際醫術和醫德都很優秀,他為病人盡心盡力,在團隊中更擔起培訓年輕醫生的工作;形容「公立醫療少個人才,受害的一定是病人。」

身兼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則認為,港大的決定是「放生」吳國際,事件嚴重,批評醫學院沒有即時終止其合約。他又認為,若盧寵茂以其他方法令吳國際繼續在公立醫院服務,等同推翻港大決定。

吳國際於病人劏肚後離開三小時 被裁定「不能接受」

去年10月,香港大學肝膽胰外科兼職臨床副教授吳國際在瑪麗醫院監督換肝手術期間,中途突然離開3小時,並前往私立養和醫院參與預約手術,留下已被開肚的病人一直等候。

據悉,吳國際在瑪麗醫院的工作屬兼職,可同時接私立醫院工作。他去年9月已獲悉在10月13日有一台預約手術,隨後又知道當天須在瑪麗醫院候召,並監督換肝手術,但未通知上司作出調動。

手術當天中午開始,換肝者腹部已被打開,但吳國際在手術中途向主刀醫生黃楚琳交代需要暫時離開2至3小時,並期望黃楚琳能在一般情況下繼續進行手術。但當用作移植的屍體肝臟運抵醫院後,黃楚琳發現肝臟有特殊情況,於是決定等待吳國際返回才繼續進行手術。

事件被揭發後引起爭議,換肝病人於11月中康復出院,黃楚琳則被調離肝臟移植團隊。瑪麗醫院與港大事後成立調查小組,今年1月公佈調查報告,批評吳國際的做法「不能接受」、「沒必要」且「可避免」。


07-05-2018

1.因應在新界東大埔區發生19人死亡的致命車禍等多宗嚴重巴士事故,而成立的香港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在香港政府總部舉行首場聽證會,運輸部門官員出席作供,但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未有出席。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黎以德,回應委員會代表律師詢問有關巴士安全的事宜,指為何要以指引方式規管巴士公司營運,而非訂立規例,黎以德表示沒有答案,估計是因指引運作良好,他又指雖然只是指引,但營運者要嚴格遵守。主席倫明高詢問,政府是否從來沒向巴士公司施加經濟罰則,黎以德指政府未試過因為安全事宜這樣做,所以這條條文以往未經考驗。

2.香港的巴士公司及運輸署等向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提交多份文件,提出改善措施,令巴士更安全。其中九巴計劃引入多個系統,包括監察車長行車時有否「打瞌睡」及車身傾斜警報系統等。新巴及城巴則指,正研究安裝監察車長睡意系統是否可行。

3.多個商會發表聯署聲明,反對香港政府提出的取消強積金對沖初步建議。由114個不同行業及中小企商會組成的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在三份報章刊登聯署聲明,批評由港府提出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初步建議,會窒礙年青人創業意願、扼殺初創及現有企業發展,對香港營商環境及競爭力造成極為不利影響,並損害勞資關係及破壞社會和諧。他們提出反建議,在現有的強積金機制上,由僱主額外增加供款兩成,餘下由政府包底,認為可提高對僱員的保障。至於香港總商會早前則建議政府延長過渡期至15年,並免息貸款給企業,代替政府提出的第二層補貼。政府取消強積金對冲初步方案,包括政府斥資172億設12年補貼期,預料最快2022年落實取消。

4.香港立法會審議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站的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最後一次會議結束,會議結束前,委員會否決全部由民主派議員提出的修正案,同時通過於下月6日在立法會大會恢復二讀。至於會議早上則出現多次混亂,主席葉劉淑儀要求議員把發問時間縮減至一分鐘,又禁止議員就同一個範疇及在指定時間後提問,另外多名議員要求葉劉淑儀處理規程問題,但不獲理會,結果引發會上部分議員不滿,葉劉淑儀要求四名議員離開,其中三人被保安抬走。

5.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透過社交網站,促請民主黨的林卓廷、尹兆堅、何俊仁和吳思諾,收回針對他有關UGL事件的言論。梁振英早前向四人發出長達17頁的律師信,逐點駁斥4人的言論,指責是揑造事實,惡意誹謗。林卓廷拒絕收回言論,強調自己言論是基於事實及合理。

6. 屬於民主黨的香港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搶走保安局職員手機,早前被警方拘捕,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表示,由於許智峯涉及數項刑事罪行,預料會進入司法程序,因此考慮撤回對他的譴責動議。

7. 位於香港新界東的沙田,早上發生巴士與小巴相撞的車禍,小巴事後翻側,車上十人受輕傷送院,警方正調查62歲小巴司機是否看錯交通燈號。事發早上六點幾,一架由沙田顯徑邨開往大埔廣源邨的804號綠色專線小巴,與一架開往觀塘站的89號九巴,在獅子山隧道公路與大涌橋路交界的十字路口相撞,小巴翻側,巴士車頭損毀,小巴司機及其他小巴乘客受輕傷,警方初步懷疑,小巴司機駛到十字路口時看錯交通燈號。


在北京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周五結束,美國曾向中方提出一連串貿易要求,其中包括將美中貿易逆差削減2,000億美元,並要求中國政府停止針對高新技術領域的所有支援性措施。中方則稱這些要求「不公平」。

中美雙方於5月3日至4日進行貿易談判,美方是由財政部長姆欽率領的七人代表團,中方則由副總理劉鶴率領的八人代表團。

《新華社》報道,雙方在某些領域達成一些共識,而雙方認識到一些問題上有較大分歧,需繼續加緊工作。中方事後以積極的口吻評價會談:「雙方都認為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經貿關係對兩國十分重要,致力於通過對話磋商解決有關經貿問題。」有報道指,美國談判團隊在會談後沒有發表聲明便前往機場離去。

美國向中國提出八點要求

《華爾街日報》及《紐約時報》報道,美方在談判中的文件,稱美中貿易關係「嚴重失衡」,又認為美國面向中國的投資及服務銷售仍「嚴重受限」,且中國產業政策給美國帶來嚴重的經濟和安全擔憂。美國提出中國必須於一至兩年內…

■ 從6月開始,在12個月內將貿易順差減少1,000億美元,在隨後12個月內再減少1,000億美元。

■ 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停止所有對先進製造業的補貼,計劃涵蓋十個領域,包括飛機製造、電動汽車、機械人、電腦微晶片和人工智慧。

■ 接受美國可能會限制涉及《中國製造2025》產業的進口。

■ 採取「直接,可驗證的措施」,阻止網路間諜活動進入美國商業網路。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 接受美國對中國的敏感技術投資的限制,不進行報復。

■ 將目前平均10%的關稅降至與美國相同的水平——在美國,所有「非關鍵部門」的平均關稅均為3.5%。

■ 開放中國的服務業和農業,充分迎接美國競爭。

此外美國又規定,雙方應每季度舉行會晤以審查進展情況。

過去幾個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已加大對華貿易施壓的力度,向產自中國的太陽能板、鋼鐵和鋁採取關稅措施。特朗普還威脅向高達1,5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產品加徵關稅;另外,在兩國圍繞知識產權存在糾紛之際,美國威脅限制中國的對美投資。


《新華社》5月6日消息,當地時間5月6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邀請,乘專機抵達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開始正式訪問印尼。

李克強步出艙門,禮兵沿紅地毯兩側列隊致敬。印尼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等政府高級官員在舷梯旁熱情迎候。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駐東盟大使黃溪連也到場迎接。

 

李克強表示,中國和印尼互為重要近鄰,習近平主席2013年成功訪問印尼以來,兩國積極對接發展戰略,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今年適逢中國和印尼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5周年。他指今次訪問是為鞏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增進人民友誼,期待雙方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和各領域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李克強表示,東盟是中國的重要夥伴,今年適逢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中方願與包括印尼在內的東盟各國,抓住機遇,推動中國東盟關係與合作實現更大發展,共同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

訪問印尼期間,李克強將同佐科總統舉行會談、共植友誼之樹、見證雙方合作檔簽署、會見記者,會見卡拉副總統,並共同出席中國印尼工商峰會。李克強還將到訪位於雅加達的東盟秘書處,會見東盟秘書長林玉輝,並出席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慶祝活動。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等陪同人員同機抵達。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