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於有示威者在國慶日,手持涉港獨標語,闖入香港政府總部東翼前地集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事件表示極度遺憾,稱政府物業內不容許宣揚港獨是理所當然,又稱政府會審時度勢啟動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

2.港股踏入十月首個交易日,顯著下跌,失守十天、廿天及五十天線。恒生指數低開72點後,跌幅逐步擴大,尾市最多跌715點,在接近27000點水平有支持。恒生指數收報27126點,跌662點,成交909億8100萬元。

3.在香港本地消費需求穩健及訪港旅客顯著增長下,香港零售銷售連升18個月,升幅擴大,八月總銷貨值按年上升9.5%,升幅較七月擴大1.7個百分點,扣除價格變動後,零售業總銷貨量按年升8.1%, 升幅較七月擴大2.2個百分點。港府展望短期,就業及收入情況良好,及訪港旅遊業持續增長,應會為零售業帶來支持。

4.印尼周二(2日)早上先後發生兩次強度黎克特制約六級的淺層地震,震央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附近海域,暫未有傷亡或損毀報告。至於距離松巴島約1600公里蘇拉威西島上周五(28日)觸發海嘯的7.5級地震,當地媒體引述政府消息指,死亡人數上升至最少1234人,當局派飛機疏散災民到東爪哇。

5.已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下星期一(10月8日)早上於香港殯儀館舉殯,並在星期日(10月7日)設靈,下午三至五時供公眾人士弔唁,隨後供親友及各界團體公祭。


印尼周二(2日)早上先後發生兩次強度黎克特制約六級的淺層地震,震央位於東努沙登加拉省附近海域,暫未有傷亡或損毀報告。至於東部蘇拉威西上周五(28日)觸發海嘯的7.5級地震,死亡人數上升至最少1234人。
印尼重災區經歷強震及海嘯後有如廢墟。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資料顯示,印尼南部周二上午接連發生5次規模達黎克特制5.0級以上的地震,震央分別在望加錫海峽與松巴島附近。

至於距離松巴島約1600公里的蘇拉威西島,上周五發生地震及海嘯三天後,當地媒體引述政府消息指,最少1234人死亡,大部分死者來自重災區帕盧市,當局繼續在瓦礫中搜救死傷者期間傳來好消息,成功從一座倒塌建築物中拯救出一名38歲男子,他被救出時清醒。

聯合國表示,當地最少19萬人急需協助。

災區中至少三座拘留設施共1200多人不知所終,相信絕大部分已逃獄,未知當中是否有囚犯死於地震。

 


香港市民於10月1日晚九點,準時在中環碼頭欣賞到國慶煙花匯演。
在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不少地點都能清楚看到國慶煙花匯演。
三萬一千多枚煙花於維港上空綻放,慶祝國慶。
國慶煙花匯演期間,展示不少特色圖案。
香港警方估計逾二十六萬人在維港兩岸觀賞。
香港警方估計逾二十六萬人在維港兩岸觀賞。
是次匯演共分8幕,全長約23分鐘,主題為「團結共融」,其中最特別是有煙花加入隱藏笑臉及愛心圖案等效果,不少巿民及遊客觀賞期間不時發出歡呼聲,對匯演一致好評。
{{item.text}}

1.十月一日國慶,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國慶酒會致辭時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投入服務,令慶祝國慶的活動更添意義。她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年前視察香港時的一番話,稱勿忘「一國兩制」的初心,要牢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使命,和國家同發展。

2.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周一(10月1日)早上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國慶升旗儀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及各司局長等都有出席。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直升機展示大型國旗及區旗,又在維多利亞港上空飛過。消防船則在維港射水敬禮。

3.香港的伊利沙伯醫院發生醫療事故,一名病人9月28日被轉送到深切治療部期間,醫護人員忘記為膠囊復甦器接駁氧氣樽,病人有兩分鐘沒有純氧氣供應,兩天後不治。醫院已向家屬致歉,並將個案轉交死因庭跟進,又會成立調查小組,料八周內完成調查。

4.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香港周一(10月1日)晚上九時在維多利亞港舉行煙花匯演,以「團結共融」為主題。上演的八幕煙花,全長歷時二十三分鐘,四艘躉船共發放三萬一千八百八十八枚煙花。香港警方表示,有二十六萬七千多人在維港兩岸觀賞。

5.印尼蘇拉威西上周五(28日)的地震及海嘯,死亡人數升至最少844人,大部分來自重災區帕盧市,雖然拯救黃金72小時過去,但當地仍傳出好消息,一名38歲男子在一幢倒塌的金融大廈瓦礫中獲救,當時仍清醒。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右一)10月1日早上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與其丈夫林兆波(右二)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九周年升旗儀式前,與部分市民握手,並受到熱烈歡迎。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前排左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排左四)、香港署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義(前排右五)、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伉儷(前排左三、左二)、一眾香港高官及嘉賓在灣仔金紫荊廣場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九周年升旗儀式。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九周年升旗儀式10月1日早上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嘉賓肅立觀看國旗及區旗徐徐上升。
香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九周年升旗儀式舉行期間,紀律部隊及飛行服務隊分別在海上和空中敬禮。
香港特區政府高層官員、制服團隊成員、地區團體代表及其他嘉賓亦有出席儀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王志民,連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各主要官員,10月1日早上出席及主持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大會堂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九周年酒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國慶酒會致辭時,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講話,指香港要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關係,要牢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使命,和國家一同發展。
{{item.text}}
黃金周迎來劫匪! 尖沙咀商場The ONE地下一間名貴手表專門店發生搶劫案,一名獨行賊身穿西裝到店內,以帶鄉音的廣東話,聲稱送父親手表,職員不虞有詐展示名表時,賊人拔出懷疑手槍指嚇職員,並掠走3隻約值60萬元的名表後逃之夭夭,整個行劫過程只有10多秒。

遇劫的表行位於彌敦道100號THE ONE商場地下,消息指周日(9月30日)晚約7時半,身穿西裝的男子前往「OMEGA」表行內聲稱要買手表,職員把3隻表放在飾櫃上,匪徒取出手機拍照,表示是送給父親的禮物。

行劫全過程僅10多秒
從閉路電視片段見到,男子在表行內觀看手表時,突然從右邊西裝袋掏出一支黑色類似手槍物體,指嚇男店員,瞬即以左手取去放在飾櫃上的3隻手表後離去。據了解,犯案的中國籍男子,年約20至30歲,操本地話,但其口音不太流利。賊人離開表行後,沿彌敦道方向逃走,再左轉加連威老道,逃去無蹤。

職員見狀報警,大批戴上頭盔、身穿避彈衣及荷槍實彈的警員到場戒備,現場氣氛一度緊張,持槍警員之後到彌敦道一道巡邏,搜索疑犯。

探員又到店內調查,現場可見店舖玻璃窗沒有破碎痕跡,一名男職員向警方講述案發經過。由於現場四周均有閉路電視,警方翻看錄像追緝疑犯,更在店內拍攝被劫走的名表表款作紀錄。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二十九集:香港模具製造業

鳴謝:鴻利達模具有限公司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高錕於香港逝世,享年85歲。

作為「光纖之父」,高錕對人類的貢獻是革命性的。光纖改變的不僅僅是通訊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沒有光纖就沒有互聯網、移動通訊,就沒有社交網站、自媒體、雲端、電競遊戲……

在銅線傳輸時代,高錕就開始研究玻璃傳輸。玻璃清徹透明,傳輸光信號據說很理想,不料實際上光在玻璃傳輸中衰減非常嚴重,訊號傳輸不遠就消耗殆盡。高錕於不疑處有疑,對「光在玻璃中會嚴重衰減」這個已被證明是無可質疑的事實進行質疑。1963年加入美國電信企業ITT在英國的標準通訊實驗室後,高錕就著手重新審查光與玻璃的關係,終於發現造成光在玻璃中衰減的原因,而玻璃中的雜質是最主要的因素。高錕認為,關鍵是製造出「沒有雜質的玻璃」。

1966年,高錕發表了重要論文《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開創性地提出使用玻璃取代銅線的偉大設想,人類生活史從此改變。

高錕逝世於香港,他曾在香港讀過高中,又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但他不是在香港研究光纖。

高錕的精神就是「於不疑處有疑」,那麼香港人對自己身邊的一個「不疑處」就不會「有疑」一下嗎?

香港是一個靠冷氣機維持生活的城市,公共場所一年四季都開冷氣。冷氣機傻大笨重還有一個嚴重不靠譜:漏水,而香港的冷氣機漏水問題就非常嚴重。香港食環署的一組數字顯示,從2004年到2013年的10年間,每年都收到一萬宗以上的冷氣機漏水投訴,每年遞增,到2013年已經是兩萬多宗。署方每年發出「妨擾事故通知」300到600份。2010年和2011年還有人因為冷氣機漏水被檢控。

冷氣機發明了100多年,傻大笨重還漏水一直就是無可置疑的、理所當然的現實,這個現實難道不能改變嗎?香港的發明家想想辦法吧,現在都智能時代了。

宋代哲學家張載說:「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