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香港記者在內地採訪時被暴力阻撓或遇襲,為四天內的第二宗。 Now TV 一名駐北京攝影記者在當地合法採訪期間,被警察阻撓及收起駐京證件,警員聲稱有人想搶走證件,將記者暴力按在地上,記者額頭受傷流血,被強行鎖上手銬帶走,四小時後,他在警方要求下簽署悔過書才獲釋。 現場記者表示,採訪隊一直與警方保持合作態度。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極重視香港記者採訪時人身安全,港澳辦已介入事件。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表示,香港記者在內地合法合規的採訪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保障,中聯辦已第一時間向內地有關方面,轉達對事件的關注。
據現場片段顯示,Now TV駐北京新聞攝影記者徐駿銘,16日早上合法採訪北京律師協會聽證會時遭警察阻撓,兩度要求記者交出證件,第二次更沒收合法採訪證件,多名便衣警員把他暴力按在地上及叉頸,並鎖上手銬及強行押上警車,他額頭流血、雙手及膝蓋被擦傷,傷口紅腫及脫皮。該攝影記者一度被扣留當地派出所,至下午獲釋,並到醫院驗傷。






現場記者:態度合作仍被暴力扣押
攝影記者被暴力阻撓採訪及扣押時在旁的NOW TV駐北京記者李彤茵指,採訪隊一直與警察採取合作態度,但攝影記者突被扣起證件及暴力拘押。至於其餘在場的香港媒體採訪時,同樣遭警察阻撓。
事後獲釋的攝影記者徐駿銘表示,糾纏過程中沒有與在場公安有身體接觸,一直採取合作態度,不明白自己錯在哪。他稱在內地採訪十多年,明白內地工作模式,一向非常配合,沒想到會換來這樣的對待。他認為,如果特區政府能跟進事件,希望可以協助內地公安變得更文明。
NOW新聞台:強烈不滿
Now TV 新聞台發表聲明,對駐北京記者合法採訪時,遭警察無理阻撓及暴力對待,以致攝影師受傷,表示極度憤怒和強烈不滿。
香港記者協會亦發表聲明,表示對事件表示憤怒,認為武力打壓採訪自由,要求行政長官向中央表達港人關注,及要求當局保障記者人身安全和採訪權利。
張建宗:港澳辦已介入事件
香港特別行政區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極重視香港記者採訪時人身安全,港澳辦已介入了解事件。
身兼港區人大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對事件感到遺憾,指正常採訪不應受暴力對待,已經去信政府和人大要求關注,保障記者人身安全。他指當局作調查後應清楚交待事件,如處理不當需向相關記者道歉。他不認為記者在內地採訪空間收窄,指不同地方有不同法規,最重要是了解真相,再檢視可改善的地方。
有線電視中國組記者陳浩暉,四天前在四川都江堰採訪地震十周年,亦被身份不明人士毆打達十分鐘,身體多處受傷。
前新聞處處長、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透過網誌透露,前必列啫士街街市經活化後,正改裝成「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今年年底開幕,展示香港傳媒發展歷程及香港開埠以來的政經民生大事,屆時參觀市民可一嚐當記者及主播的機會。
除本月底開放的「大館」外,另一位於同區內的歷史建築前必列啫士街街市,將活化為「香港新聞博覽館」,近日已取得入伙紙,預計可於本年十月試業,年底正式開放。


新聞博覽館展出港媒發展歷程
活化後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大堂將有大電視熒幕,日後會播放不同電視台的新聞和新聞館定期製作的一些短片。博覽館將會對外開放,設有不同的專題展覽、新聞體驗館、多用途活動室等。地下將展出香港報紙、電台、電視台等的發展過程,及香港自開埠的政經民生大事。博覽館亦設有錄影室,讓參觀人士親身體驗當記者和主播。

由於街市一部分曾為孫中山居住和受洗的教會,故館內也會展出孫中山的新聞事迹。此外,原來的劏雞房會作為特別展館,介紹本港對抗疫情的新聞,而昔日街市的痕迹,如「弍樓蔬菜及豬牛肉部」亦會獲保留。
黃偉綸強調作為前新聞處處長,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態度及工作熱誠敬重有加,而新聞界對香港的歷史及未來發展亦肩負關鍵角色。他亦為博覽館作宣傳,指需要更多業界人士及有心人支持,捐出珍藏的舊報紙,如早前收到的一份於一八七八年的《循環日報》,將作保存及展出。




前街市建於二戰後 屬三級歷史建築
前必列啫士街街市,位於中環必列啫士街2號,二次大戰後由時任市政局倡議興建,1953年啟用,為當年市區首個同類型市場建築,街巿屬於立方體建築物樓高三層,以鋼筋混凝土興建而成,設計以實用為主,牆身平滑簡樸,髹上白漆,無任何裝飾,採用平屋頂設計,窗戶呈長條流線型。
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1年將其評為三級歷史建築,2013年被納入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將活化為亞洲首個以新聞為主題的展覽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