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新聞處處長、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透過網誌透露,前必列啫士街街市經活化後,正改裝成「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今年年底開幕,展示香港傳媒發展歷程及香港開埠以來的政經民生大事,屆時參觀市民可一嚐當記者及主播的機會。
除本月底開放的「大館」外,另一位於同區內的歷史建築前必列啫士街街市,將活化為「香港新聞博覽館」,近日已取得入伙紙,預計可於本年十月試業,年底正式開放。


新聞博覽館展出港媒發展歷程
活化後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大堂將有大電視熒幕,日後會播放不同電視台的新聞和新聞館定期製作的一些短片。博覽館將會對外開放,設有不同的專題展覽、新聞體驗館、多用途活動室等。地下將展出香港報紙、電台、電視台等的發展過程,及香港自開埠的政經民生大事。博覽館亦設有錄影室,讓參觀人士親身體驗當記者和主播。

由於街市一部分曾為孫中山居住和受洗的教會,故館內也會展出孫中山的新聞事迹。此外,原來的劏雞房會作為特別展館,介紹本港對抗疫情的新聞,而昔日街市的痕迹,如「弍樓蔬菜及豬牛肉部」亦會獲保留。
黃偉綸強調作為前新聞處處長,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態度及工作熱誠敬重有加,而新聞界對香港的歷史及未來發展亦肩負關鍵角色。他亦為博覽館作宣傳,指需要更多業界人士及有心人支持,捐出珍藏的舊報紙,如早前收到的一份於一八七八年的《循環日報》,將作保存及展出。




前街市建於二戰後 屬三級歷史建築
前必列啫士街街市,位於中環必列啫士街2號,二次大戰後由時任市政局倡議興建,1953年啟用,為當年市區首個同類型市場建築,街巿屬於立方體建築物樓高三層,以鋼筋混凝土興建而成,設計以實用為主,牆身平滑簡樸,髹上白漆,無任何裝飾,採用平屋頂設計,窗戶呈長條流線型。
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1年將其評為三級歷史建築,2013年被納入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將活化為亞洲首個以新聞為主題的展覽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