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史詩級電影鉅獻《長津湖》,自9月30日在內地上映以來,好評如潮。截稿為止,《長津湖》在內地票房已衝破56億元人民幣,成為2021年全球票房榜榜首。《長津湖》在本周四的「雙11」,將於香港、澳門地區及新加坡、馬來西亞上映,勢必掀起另一輪熱潮。

由三大名導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執導,「戰狼」吳京主演的韓戰電影《長津湖》,所講述的長津湖戰役為韓戰的東線部分,負責「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突襲聯合國軍,最後成功炸毀水門橋,取得關鍵勝利,阻止聯合國軍對北朝鮮的進軍。中國官方確認本戰役為韓戰的轉折點,並為朝韓分治奠下基礎。

《長津湖》到底有哪些看點?

1. 豪華級陣容  未開拍已引起震撼

革命歷史題材作品《長津湖》,黃建新作為總監製,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各具特色的導演監製並執導,吳京、易烊千璽、朱亞文、李晨、胡軍、段奕宏、韓東君等一眾實力派演員賣力演出。不論是執導、拍攝還是表演,都堪稱豪華級陣容,也正因如此,影片從構思之初,已吸引觀眾關注。

2.嚴謹按照史實 三位導演靈與肉的結合

《長津湖》導演陳凱歌、徐克和林超賢聯手執導,卻又分工明確。電影宏觀展現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之戰,為真實重現當時場景,史料背景紮實,創作團隊一絲不苟,查閲眾多歷史資料,通過討論劇本,從而呈現統一完整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不管是書本還是紀錄片,我們全都拿來,把這段歷史再理解一次。」林超賢説,「這些歷史資料就像是給我們的血液增添了『養分』,在討論劇本的時候,把吸收的『營養』吐出來」。

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對林超賢來説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要跟另外兩位導演溝通,用什麼角度去講這段歷史?故事的主題是什麼?人物如何設定?」最終,創作團隊決定由陳凱歌為主線人物定調。片中第七穿插連的人物性格、成長改變由陳凱歌導演統一把關,另外兩位導演則根據確定的人物主線來呈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位導演共同執導的背後具更深的意義,就是探索主旋律電影與商業類型電影的融合,「電影還是需要用電影本身的身份去呈現這段歷史,我們三個導演走在一起就是為了這點,陳凱歌導演和黃建新監製把握規矩,我就盡力去把很激烈的部分做好。」陳凱歌與徐克、林超賢的合作,可謂是靈與肉的結合,為《長津湖》帶來全新的市場試驗。

3.製作超認真  場面浩大

「就是碰上最冷的時候去拍電影,可能就是讓我們親自用身體的感受來向這段歷史致敬。”電影拍攝時最冷氣温零下20多度,林超賢感歎,「以往我們拍電影一天可以拍五六十個鏡頭,現在因為天氣的原因,一天也拍不到20個,所以整體的速度都是有影響的。演員就更痛苦了,因為他們穿的衣服都是要還原當年志願軍穿的,也不夠多,還要做很複雜的動作。」

為了真實再現當年的場景,電影基本採用實景拍攝,「有一點機會能真實地拍,我們就必須追求真實地拍」,但實景拍攝除了遭遇惡劣天氣條件外,道具、人員也面臨巨大困難。「我們拍的是那個年代(的作戰),那些槍動不動就不響,有時候反應彈也有一定的危險,每天都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這種情況。」

劇組動用了累計超過7萬人次的羣眾演員,搭建了超百公里的戰役戰術設計,「每一個細節都是克服重重難關呈現出來的,我們希望儘量可以不用特效來做這些畫面。」即便如此,電影后期還是花10個月只為做出2個特效鏡頭,「這種特效我們要麼不用,要用就要用到很驚歎的效果。」林超賢説。

4.吳京、易烊千璽 角色身份恰到好處

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悲壯的歷史,偉大的英雄先烈的身影,透過演員的表演進行深情演繹。其中,吳京飾演的七連連長伍千里和易烊千璽飾演的七連新兵伍萬里,因戰爭動作表演經驗相互磨合,與角色巧妙的契合。

「吳京是電影界的前輩,動作片的經驗非常豐富,而且他跟香港電影也合作非常長的時間,對工作的方法都很瞭解,跟他合作是非常輕鬆的,他很懂動作應該怎麼走,爆點在哪裏,計算得很清楚,太有經驗了,現場那種感覺就可能會小了一點,要表演再加上去,但是千璽他完全不懂,他反應真的就是這樣。他在槍林彈雨底下走的時候特別真實,真的連走帶跌要爬到牆邊躲起來。」林超賢説,「但是這很配合他的身份,他是一個新兵,所以這種反應是好的。吳京是一個老兵,老兵就不應該有這種反應了。」


熱帶氣旋「獅子山」到訪,打破2020年熱帶氣旋氣旋浪卡創下的「最遠8號風球紀錄」。「獅子山」星期六(9日)凌晨在海南島琼海市登陸後,逐漸遠離香港,惟香港風力仍有增無減。天文台表示,受「獅子山」外圍雨帶影響,香港部分地區吹烈風,西南部高地仍達暴風程度。「大千視界HK」同日下午在尖沙咀碼頭,發現部分市民無視天文台呼籲,在海邊位置追風兼興奮拍攝。

 

八號風球高懸期間,「獅子山」對香港造成破壞。截至星期六(9日)下午4時,政府1823電話中心接獲114宗塌樹報告,2男7女在風暴期間受傷,前往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儘管天文台多次表示,海面有大浪和湧浪,呼籲香港市民遠離岸邊,並停止所有水上活動,不少人仍無懼威脅,到海邊追風拍攝。

「大千視界HK」記者在尖沙咀碼頭,見到海面不時翻起白頭浪,有市民一家大小在海邊觀浪,有部分人則選擇二人結伴同行。他們即使被吹至披頭散髮,也毫不在乎。不少人渾然忘我,舉起手提電話並伸出身體拍攝,險象環生。

陳先生表示自己下班路過,沒帶備任何雨衣或安全裝備,眼見大風浪情景難得一見,順道拍照拍片,打算放上社交網與友人共同見證。他又認為今次「獅子山」風勢一般,不擔心自身安全。

與友人同行的黃小姐表示,自己出行的雨傘被吹翻,只好馬上另買一把應急。她指在家中無事可做,自己出外有加倍留意四周環境,相信追風問題不大。

至於旺角市面人流比平日的周末少,不少店舖沒有營業,部分商場仍開放,但就以膠紙貼住玻璃門,慎防突然破裂會造成行人受傷。

 

 


香港旅遊發展局與香港太空館合作,把太空館蛋形外牆變身成巨型「微笑菠蘿包」,以國際藝術家Samuel Borkson及Arturo Sandoval lll所創作的「FriendsWithYou」經典笑臉,傳達和諧及歡樂的訊息,與全香港分享Happy World願景,打卡一族不容錯過! 今個星期六(9月25日),大家除了可以與「微笑菠蘿包」合照之外,還可以在附近的梳士巴利花園玻璃屋,參加由香港科學館最新成立的科學推廣組舉行的Science Café。屆時大家可以聽聽天文台科學主任分享天氣預測的科學,更可以品嚐由專業咖啡師調配的咖啡。
{{item.text}}
香港消委會測試市面14款可摺合矽膠食物盒及摺杯,發現逾6成樣本可揮發性有機物質含量超出德國上限,有機會影響食物安全,甚至傷肝。其中,由「億世家」出產的摺疊水杯,相關物質含量超標最高達1.4%,其次是「執笠倉」和Gourmet製造的折疊飯盒,含量達1.3%。

矽膠物料的可揮發性有機物質以矽氧烷為主,含量過多可能遷移到食物,影響食物安全,亦有研究顯示,長期接觸高劑量矽氧烷或會影響實驗動物的肝臟健康。由於香目前未有針對食物接觸物料的安全規定,消委會促請政府盡快訂定相關標準。

 

消委會測試,去片〉〉〉〉〉〉


香港運動員於東京奧運創下歷史性佳績,掀起全城熱潮,餘勢席捲全運會及殘奧會,加上全球疫情未了,市民更傾向關心身心健康。號召全港市民開心運動、共創健康社區,為期一個月的全港首個商場室内單車接力賽「街坊車神五分鐘挑戰」,吸引近6000名市民參與,累積騎行里數相當於來回香港和東京1.27次!

前香港單車隊代表鄭澤誠

 

全港首個商場室内單車接力賽「街坊車神挑戰」,八月期間在領展旗下位於港九新界共六個商場展開,臨時場地會各設健身單車。當中特別之處,在於單車設有玩味十足的霓虹燈發電裝置,參加者可以一邊運動,一邊以「行動」發電,點亮充滿地區特色的創意霓虹字句,包括「俾啲掙扎」、「加油」等,實行自我打氣,盡情拍攝打卡呃LIKE,完全配合拍IG Boomerang 短片!

 

 

至於市民參與比賽本身,除可競逐「香港街坊車神」個人大獎,贏取$300禮券等更多奬品,更可為同區街坊累積騎行里數,為社區爭光!

主辦單位公佈「街坊車神」各區個人成績冠軍共六名、以及全港個人成績冠亞季軍,各可獲贈可摺疊單車及紀念獎牌。六區中以樂富區累積里數最多,適逢中秋節將至,單位決定送出一千個減糖月餅,透過當區五間社福機構送贈予區內居民。

受惠社福機構分別為:嗇色園可平耆英鄰舍中心、九龍城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樂富居民聯會、香港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以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龍翔綜合社會服務處。

 

「香港街坊車神」冠軍及愛民地區冠軍 – 愛民教主LITTLEKIM
藍田地區冠軍HOSLAM

信和集團旗下黃廷方慈善基金及華人置業集團舉辦疫苗抽獎,送出價值1,080萬港元的觀塘凱滙一房單位,及20名各獲得價值10萬港元預付卡簽賬額或信用卡免找數簽賬額的得獎者結果揭曉,其中觀塘凱匯得主身份證首四個號碼為Z710,電話尾四個號碼為0215。有關得主的Z字頭身份證號碼隨即在網上引起不少臆測,包括懷疑對方為80後,事實是否如此?

 

抽獎儀式星期三(8日)12時左右於港麗酒店舉行,過程於多名監獎嘉賓見證下,凱滙單位及另外20個10萬港元預付卡簽賬額或信用卡免找數簽賬額的幸運兒,經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及前常委范徐麗泰按鍵後,由電腦系統隨機抽出。

終極大獎屬於凱滙二期3座47樓D室一房住宅單位,樓面面積約449平方呎,價值約港幣1,080萬元。得獎者領取終極大獎涉及的香港印花稅、註冊費及律師費,及終極大獎的首年管理費,會全數由抽獎贊助單位支付。

 

身份證「Z字」意義多

終極大獎得獎者身位證號碼首4位數為「Z710」,惟「Z字頭」代表什麼?網上流傳各種說法,包括認為Z屬於80後人士。

根據網上流傳的身份證號碼英文字母註解,「Z字頭」 一般指1980年1月1日至1988年12月31日於香港登記出生的人士,亦有說法指符號「Z」是指持證人報稱在香港出生。

第一輪打針送凱滙抽獎9月1日截止,有多達250萬人登記,參加者均需年滿18歲,並完成接種兩劑新冠疫苗。

 

下輪抽獎再送觀塘凱匯單位

未中獎者也不必灰心,主辦方早前曾表示,倘9月30日或之前,全港有最少500萬人口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將送出另一個凱滙一房單位作抽獎之用。截至9月7日,香港逾427萬人已接種一劑新冠疫苗。

較早前已登記參加首輪抽獎的未獲獎人士,將自動納入參加第二輪抽獎,毋須額外登記。第二輪抽獎將於2021年10月7日中午12時抽出,9月30日下午午5時30分截止登記。


為鼓勵香港居民接種疫苗,香港機場管理局送出50,000 張機票予完成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 2021 年 9 月 16 日開始接受登記。

 

抽獎將送出50,000 張從香港出發、往返不同目的地的經濟客艙機票,包括歐洲、美國、加拿大、澳洲及亞洲等不同航點。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及於2021年9月30日或前,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香港永久或非永久居民, 可分別向兩間航空公司登記參加抽獎。在其他條件相同下,曾感染新冠病毒人士,如已完成接種一劑新冠疫苗,亦符合參與資格。而所有參加者在整項抽獎活動中,最多只可中獎一張機票。活動截止日期為9月30日。

 

 

所有得獎者將於10月8日透過登記的電郵地址收到得獎通知。得獎名單於10月12日分別於國泰航空及HK Express的網站上公佈,並會於同日在《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上刊登。得獎者亦將各自從航空公司收到領取機票方法的資料。

另外,機管局將透過抽獎方式,向已接種疫苗的香港國際機場員工送出 10 000 張機票。機場員工自9月1日起,可經所屬公司登記參加。

抽獎活動詳情: https://vaccinationluckydraw.hongkongairport.com/tc/home.html


法治之旅:追尋香港法律制度的足跡

香港律政司司長 鄭若驊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大樓早在1989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它曾被首任總督用作臨時官邸,及後是俄羅斯領事館,直至1915年被法國外方傳道會收購及重建。二次大戰後,香港政府購回大樓用作政府部門辦事處、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及最高法院。由回歸後到2015年,大樓是香港終審法院的所在地。當終審法院搬遷後,它被劃入為法律樞紐計劃的一部分,現時用作國際法律組織的辦事處。

 

香港法律樞紐已經於去年11月正式啟用,是由律政中心(前中區政府合署)、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以及交易廣場二期部分地方所組成,將本地、區域及國際的法律相關組織匯聚在核心商業區,提供優質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香港法律樞紐內部分地方更被列為古蹟,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我很高興今日有一些學生前來參觀,親身感受香港法律發展的足跡,從而加深對法律和法治的了解。

學生們先到訪律政中心中座一樓的多用途廳,它在很久以前是立法會的會議廳,之後被政府用作舉辦重要活動的場地,例如公布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學生們隨後前往前行政會議的會議室,內裡仍然保存著古色古香的桌椅,他們了解到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是以行政長官為首的行政主導制度,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根據《基本法》在行政主導下各司其職、相輔相成。

接著他們參觀了位於前中區政府合署西座的法律樞紐,那裡設有不少法律相關組織的辦事處,它們專注不同的法律或爭議解決服務,正好體現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主要中心的地位,全面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目標。

參觀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可以說是這一次的壓軸節目,大樓早在1989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它曾經被首任總督用作臨時官邸,及後是俄羅斯領事館,直至1915年被法國外方傳道會收購及重建。二次大戰後,香港政府購回這座大樓用作政府部門的辦事處、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及最高法院。由回歸後到2015年,大樓是香港終審法院的所在地。當終審法院搬遷後,它被劃入為法律樞紐計劃的一部分,現時用作國際法律組織的辦事處。

學生們除了對大樓的花崗石柱、遊廊欄杆、圓頂閣和小教堂感到興趣外,他們亦對「一國兩制」下香港得以保持繁榮穩定的基石——獨立的司法機構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明白到司法獨立是建基於《基本法》訂明的穩固體制之上,包括法官享有任期和不受法律追究的保障、不設旋轉門制度,更重要的是《基本法》第八十五條明文保障法院不受任何干涉。所有法官必須以無懼無偏之精神,維護法治,主持正義。我們的司法獨立備受尊重以及國際法律界的肯定,除了反映在香港的案例不時在海外的法學研究和討論中獲引用,同時亦體現於來自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傑出法官願意加入香港的終審法院。

這一次「法治之旅」的參觀活動是「願景2030—聚焦法治」十年計劃下的一個項目,旨在提升青少年特別是學生對於正確法治概念的理解。除此以外,我們亦預備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活動,讓學生明法守禮,我會在新學年開始時再向大家介紹,希望這些饒富意義的活動有助達致一個公平和以規則為本的法治社會。


宋元文物展背後

香港發展局局長 黃偉綸

宋皇臺站內的「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有超過400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包括宋元時期陶瓷碎片、建築構件、宋代貨幣等,吸引不少乘客駐足觀看。
宋皇臺站內的「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有超過400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包括宋元時期陶瓷碎片、建築構件、宋代貨幣等,吸引不少乘客駐足觀看。

 

大家來到宋皇臺站,不時看到乘客駐足觀看站內的宋元文物展。這個名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是香港首個在車站內設置的文物展覽,展品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在出土的70多萬件宋元陶瓷碎片、宋代銅錢等文物中精選出來。今次,我邀請古蹟辦的同事為大家介紹文物展背後的籌備和研究工作。

宋皇臺站工程範圍考古遺存

宋皇臺一帶的帝皇歷史由來已久,清代中葉時的地方文獻已記載刻有「宋王臺」三字的巨石。隨著九龍城及土瓜灣的發展,尤其是前啟德機場早年的擴展,「宋王臺」巨石所在的聖山被夷平,成為前機場北停機坪的一部分。2012至2015年間,配合宋皇臺站建設工程,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委託考古專家於工程範圍進行考古工作,結果出土大量宋元時期的考古遺存,包括宋代石構水井、70多萬片宋元陶瓷碎片等。

以宋元時期陶瓷為主

古蹟辦執行秘書蕭麗娟說,宋皇臺站考古工作共發現70多萬片文物,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物為主,辦事處同事正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積極進行整理、保存及研究工作;而為了讓公眾了解考古發掘的成果,古蹟辦特別與港鐵商討在站內展出出土的文物,港鐵亦配合並提供兩個分別長7米及15米的展櫃,供古蹟辦展示及介紹文物。

首個港鐵站文物展

蕭麗娟說,在港鐵站陳列考古文物是新嘗試。這次展覽展出的出土文物超過400件/片,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碎片為主,種類包括香爐、龍泉窰系青瓷、福建窰系青釉瓷等,還有宋代貨幣、宋元時期建築構件。展覽亦介紹配合宋皇臺站建設的考古工作、主要考古發現、宋皇臺的歷史,以及出土文物的特色與重要性。

考古發掘2012年展開

配合宋皇臺站工程而進行的考古工作2012年展開,2015年完成;文物移交則在2017及2018年分批進行。古蹟辦的工作主要分為三方面:1)審閱港鐵委聘的考古團隊的考古工作計劃;2)監察考古工作,包括向考古學家提供意見和參與討論、進行實地視察;3)接收考古團隊移交的文物,進一步整理和研究。

測量記錄 進行研究

古蹟辦考古組館長馬文光說,接收文物後,同事會進行整理和研究工作,包括記錄文物的器型、狀況、文物的長闊高等,並多角度拍攝文物,以作紀錄。文物和其出土資料,會妥善地以透明膠袋儲存。同時,文物的資料會輸入古蹟辦文物管理電腦系統,方便研究、查閱和管理。

 

古蹟辦同事接收文物後,會記錄文物狀況、長闊高等,並多角度拍攝文物,以作紀錄。

 

填補缺失 盡力還原

宋元時期文物埋藏地下超過700年,大部分出土時只是碎片,很難看出文物原本的模樣,需要人手作後期修補。古蹟辦同事會為器物進行拼對,並以特別的黏合劑把屬於同一器物的碎片拼貼,亦會以白色石膏填補器物缺失的部分,盡力把它們還原。公眾可透過文物的顏色,分辨哪部分是修補,哪部分是器物的原件。馬文光說,修復出土文物是很專業的,同事需要具備豐富的古代陶瓷知識和很用心,才能完成修復工作。

 

古蹟辦同事為器物進行拼對,並以特別的黏合劑把屬於同一器物的碎片拼貼。
同事會以白色石膏填補器物缺失部分,盡力把器物還原。

 

尋本索源 深入研究

另外,為了對考古遺存的價值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古蹟辦的同事需要翻查大量資料,例如尋找出土陶瓷的產地、分析所屬窰口等重要課題;並要參考不同地方相關的考古工作報告、對比陶瓷標本資料等,以追尋線索,深入研究。此外,古蹟辦同事亦會以超高像素的數碼相機拍攝文物,把文物細節如紋飾、工藝特點等清晰地顯示出來。

古蹟辦以超高像素的數碼相機拍攝文物,把文物細節如紋飾、工藝特點等清晰地顯示出來。

 

經過古蹟辦、路政署、港鐵以及有關專家的努力,「聖山遺粹」展覽於6月下旬順利開幕。自開放以來,深受市民歡迎。在此,我特別感謝古蹟辦的同事,他們以一貫認真和專業的態度,把文物帶到宋皇臺站,讓大家有不一樣的觀賞文物體驗,窺探宋元古人的生活面貌。我知道同事現正密鑼緊鼓籌備下一個宋皇臺站的文物展,大家密切留意古蹟辦的公布。


香港的六合彩頭獎連續8期無人中,意味第73期頭獎一注獨中的話,可獲8000萬港元,勢掀起新一輪投注熱潮。

第73期六合彩星期四(8月26日)晚攪珠,截止售票時間為同晚9時15分。

連續8期無人中頭獎的情況下,六合彩多寶彩金累積達6941萬元。港賽馬會估計,10元一注獨中的頭獎獎金,可高達8000萬港元。

2021年過去72期六合彩,按賽馬會資料統計,最熱門號碼如下:

14,31,21,2,22,6,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