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9客機的艙門及窗在半空飛脫後,當局早前下令停飛及檢查所有同型號客機。涉事飛機製造商美國波音公司首次公開承認責任,行政總裁大衛·卡爾霍恩針對新一輪停飛風波表示,公司需要「承認錯誤」,稱會與監管機構合作,以確保同樣情況「永遠不會再次發生」。

 

《華爾街日報》9日報道,卡爾霍恩當天對員工發表事故發生後的首次講話,承認波音方面在事故中存在一定責任。「我們將這樣處理此事:首先,承認我們的錯誤。我們將在每一步都以100%、完全透明的方式處理此事。」他表示,波音將與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合作,找出事故原因。

彭博社稱,卡爾霍恩是在其召集的一次全體會議上發表有關言論。卡爾霍恩早前告知員工,會議將重點討論公司對上周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艙門脫落事故的回應,並加強波音「對安全、品質、誠信和透明度的關注和承諾」。

除卡爾霍恩,波音行政總裁兼商用機部門負責人斯坦·迪爾、首席航空安全官邁克·德萊尼等,在其華盛頓州倫頓工廠向現場工人發表講話。會議通過網路向其他地區員工直播,波音也主動發佈卡爾霍恩的講話摘要,並向《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提供會議音訊。

波音CEO大衛·卡爾霍恩(資料圖) 圖片來源:東方IC

 

據報道,卡爾霍恩讚揚了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對突發事故的應對,並告訴員工,波音將確保「下一次飛上天空的每一架飛機都是安全的」。他在演講中回憶起自己看到飛機受損機身的照片時的心情稱:「我有孩子,我有孫子,你也有……這件事很重要,每個細節都很重要。」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卡爾霍恩沒有具體說明他指的是什麼錯誤,其他發言的高管也提醒員工不要對此妄加猜測。當該媒體就此問詢時,波音公司拒絕詳細說明。

現年66歲的卡爾霍恩於2020年初「臨危受命」,接任波音行政總裁一職。波音當時正值發生兩宗涉及737 MAX系列飛機的致命空難後,遭全球停飛並暫停生產、「星際客機」飛船試飛失利等不利事件,企業「安全文化」和監管標準飽受質疑,時任行政總裁鄧尼斯·米倫伯格因對當時的停飛危機處理不當被趕下台。

波音如今再面臨停飛危機。上周五(5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從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起飛後,機艙側面一道門塞脫落。飛機緊急降落,未造成人員傷亡。飛機製造商有時會根據航空公司要求的配置,用門塞代替緊急出口。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6日下令暫時停飛超170多架由美國航司運營或在美國境內運營的波音737 MAX 9型客機,以對該機型進行安全檢查。此後,歐盟、英國的航空安全監管機構,以及巴拿馬航空、墨西哥航空、土耳其航空等航空公司,也先後宣佈停飛同型號飛機。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A)周一(8日)表示,在執行FAA規定的緊急檢查時,在其擁有的多架同款客機上發現了鬆動的螺栓。美聯航未公開鬆動螺栓的具體數量,但一位元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該航司發現「接近10架」(closer to 10 than 5)飛機的鬆動部件用於固定某些737 MAX上代替緊急出口的門塞。

受阿拉斯加航空事件影響,當地時間8日美股開市,波音股價即下瀉9.3%,收盤時仍挫8%。9日,波音再跌1.4%收市。

 

 

波音和NTSB方面均正就事故原因進行調查。NTSB官員8日稱,要確認艙門脫落是否系製造缺陷導致還為時過早,但透露,他們發現出現事故的737 MAX上用於防止門塞脫離擋板的四個螺栓不見了,尚不確定這些螺栓是否一開始就沒被安裝。波音商用機部門負責人迪爾9日表示,該公司不清楚最近發現的缺陷是否與事故有任何聯繫。

彭博社10日提到,包括波音公司最大的兩位元客戶——愛爾蘭裡安航空和阿聯酋航空——在內的航空公司負責人日前紛紛公開表示,波音公司需要提高其品質標準。「他們的品質控製問題由來已久,這只是另一種表現形式。」裡安航空CEO邁克爾·奧利裡本周在迪拜接受採訪時說,「我認為他們現在已經開始行動了,但這並沒有什麼幫助。」

「737 MAX讓波音聲譽再次受損」,《華爾街日報》9日以此為題的專欄文章指出,波音的737 MAX機型已成為商業航空史上名聲最差的噴氣式飛機機型之一,如今似乎更難擺脫其壞名聲;即使最新的問題只是出現在某一架飛機上,相關製造商也會因受到更嚴格審查而付出代價。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印尼獅子航空公司和衣索比亞航空公司航班分別發生空難,總計346人遇難,失事飛機均為波音737 MAX 8型客機。波音737 MAX客機隨後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遭停飛近兩年。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自禁飛令解除以來,一系列製造問題促使波音推遲增產計劃。就在去年12月,波音警告稱方向舵系統可能存在螺栓鬆動的問題。去年夏天,由於機身上的鑽孔錯誤,波音的生產一度暫停。

文章認為,品牌聲譽受損也可能讓新客戶望而卻步,航空公司可能會開始更看重久經考驗的舊機型,放棄那些容易出問題的新機型。例如,中國自2017年以來就沒有訂購過MAX飛機。去年7月,中國三大航空集團(南航、國航、東航)「一口氣」訂購292架飛機,被認為對波音造成巨大衝擊。

彭博引述美國銀行分析師羅恩·愛潑斯坦上周末的分析稱:「我們認為,最近的事件確實削弱了圍繞737 MAX專營權建立起來的脆弱信心。在我們看來,波音需要小心謹慎地走過這個潛在的聲譽雷區。」

另據路透社,曾在FAA和NTSB任職的美國前空難調查員傑夫·古澤蒂則對波音更為尖銳地發問:「你還需要經歷多少次生產缺陷和品質紕漏,才會真正開始考慮如何對整個流程進行仔細檢查並解決所有問題?」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