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數據顯示,上月全球氣溫是4月有記錄以來最高,也是連續第11個月創下全球同月高溫紀錄。

今年4月,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為攝氏15.03度,比20164月創下紀錄高出0.14度,意味4月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基凖,即1850年至1900年同期溫度高出1.6度。

此外,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也是有記錄以來最高,比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6度。

作為2015年《巴黎協定》的一部分,各國承諾努力將全球變暖控製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攝氏度的范圍內。氣候科學家認為,除非平均氣溫長期超過1.5度,否則不意味著這極限被打破,但很可能在2030年發生。

毫無疑問,全球氣溫的長期上升是由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的。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期間,溫暖的海水擴散到太平洋并向大氣中釋放熱量,這也是導致最近幾個月氣溫破紀錄的原因之一。2016年出現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當時創下4月最熱紀錄。

拉尼娜現象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形成並發展,意味冷水會擴散到大西洋,並冷卻地表空氣,使全球地表溫度暫時下降。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Carlo Buontemp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在今年年初達到頂峰。盡管與厄爾尼諾現象等自然循環相關的溫度變化時有發生,但由於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海洋和大氣中的額外熱量將繼續推動全球氣溫創下新紀錄。」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