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澳洲悉尼紫竹林觀音寺創立50周年,當地將於中秋節當天(10月5日)舉辦《 紫竹林五十華誕 澳中慈善中秋嘉年華 》,除安排法師在市政廳祈福,更會安排感恩齋宴對長者表達敬意;同場也會舉辦融合中華文化與佛教精神的慈善嘉年華活動與文藝演出,免費派發由義工親手製作的千份中秋月餅。活動組委會聯合主席、澳中慈善基金會主席謝雄明表示,為悉尼華人社區的長者們奉上節慶盛典,既是對傳統孝道文化的傳承,也符合基金會的核心使命「構建包容、多元、和諧的澳洲社會」。
南天佛國澳洲般若寺創寺住持、澳中佛教總會會長般若法師周五(8月8日)於發布會上講述,紫竹林觀音寺自1975年立足悉尼以來,弘揚佛法、服務眾生的莊嚴歷程。作為悉尼市中心唯一佛教道場,紫竹林在華人、越南裔、東南亞信眾中有深遠影響,是澳洲佛教由萌芽走向成熟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般若法師表示,慈悲是佛教永恒的核心,回饋是心中的發願。五十周年紀念不僅是慶典,更是慈善與修行的實踐。他宣布將於10月5日中秋節當天,在悉尼市政廳舉辦「千叟共賞清涼月」慈善中秋嘉年華,以佛教敬老文化致敬長者,弘揚孝道,利益大眾。
慈善即修行:構建有溫度的社區願景
澳中慈善基金會主席謝雄明致辭時指,佛教慈善不僅限於物質救助,更是利他精神的社會延展。他形容中秋嘉年華將作為一個跨宗教、跨文化的橋梁平台,讓「慈悲、感恩、團圓」的佛教價值在社區生根發芽。
謝雄明希望通過活動把敬老愛老的傳統,轉化為持久的社區服務機制,讓慈善成為一種文化自覺。
社會代表:展示澳洲華人社區凝聚力
發布會上包括新州Strathfield市副市長議員Benjamin CAI、新州前上議院議員何沈慧霞、新州前上議院議員王國忠、林智生等社會代表發表感言。他們表示活動集文化交流、宗教融合、社會關懷於一體,不僅展示出澳洲華人社區的凝聚力,也彰顯佛教精神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光輝力量。
他們又指,中秋嘉年華借助佛教慈善力量,以「文化為魂、慈悲為本、服務為體」,推動中華傳統節日走出華人圈層,走向澳洲主流社會,為中澳文化互動搭建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