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議會星期二(15日)下議院以230票之差,否決政府早前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定。有英國傳媒形容,230票的差距是「歷史上在任政府的最大失敗。」工黨認為首相文翠珊已失去國會信任,隨即提出不信任動議。不過有分析認為,動議獲通過的機會不大。

「脫歐」協議被否決後,工黨領袖傑瑞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對政府提出的不信任投票,預計將於當地星期三(16日)晚約7點辯論表決。

根據英國政治慣例,一旦議會通過不信任動議,新政府須在14天內組成並獲得半數以上議會下院議員支持,否則英國將提前舉行大選。

英國議會下院以432票比202票否決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定
英國議會下院以432票比202票否決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定

今次「脫歐」失敗,對文翠姍而言無疑是重大打擊,她花了兩年多時間與歐盟敲定協議。協定旨在於3月29日實現英國有序脫離歐盟,並為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設定21個月的過渡期。

投票原本定於去年12月進行,但文翠姍為爭取更多議員的支持,推遲投票。

英媒分析文翠姍繼續執政

英國廣播公司分析指,正常情況下,政府的關鍵立法遭遇慘敗後,首相理應會辭職,但文翠姍在投票結束後隨即發表聲明,表明她打算繼續執政。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由於「脫歐」協議遭否決,英國無序脫歐的風險增加。他表示,協議是「確保有序脫歐的唯一途徑」,希望英國本周儘快澄清其意圖,他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已對此「表達出善意」,讓議員們放心。

新華社引述分析人士報道,指部分保守黨下院議員擔心協議中有關愛爾蘭邊界問題的內容會造成英國分裂,因此投反對票。

文翠姍曾警告,說如果「脫歐」協議被否決,英國「不脫歐」的可能性比「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要大,將為人民對國家的信任造成「災難性的傷害」。

英國2016年舉行過全民公投,52%選票支持「脫歐」。根據早前的協定,英國將於3月29日正式退出歐盟。

不過隨著國會下議院大比數否決「脫歐」的決定,英國首相文翠姍將在21日前提出新「脫歐」方案,並再次提交議會表決。

(英國廣播公司/衛報/新華社)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