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為已婚同性伴侶申請香港公務員配偶福利及合併報稅被拒絕後,上訴至終審法院,法院五名法官星期四(6日)一致達成裁決,梁鎮罡終極上訴得直,即公務員同性配偶可享已婚公務員福利,及合併報稅。提出上訴的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歡迎裁決,又指今次是香港平權一小步,他希望政府盡快審視,其他具有歧視成分的法例和政策。
終院判辭指出,案件不涉及同性伴侶是否有權在香港結婚問題,既然上訴人婚姻獲接納為有效,與異性戀婚姻一樣是長久穩定及唯一,因此在配偶經濟福利層面上,上訴人及其伴侶,以至同性伴侶的婚姻可比擬異性戀伴侶。
判辭表示,即使政府一方提出保障傳統婚姻制度是合法目的,但終院認為社會大眾對道德價值觀並非考慮因素,兩者亦無合理關聯,指出不可用社會大眾是否有共識為由,而拒絕小眾的利益申索,這是在原則上損害基本人權。
判辭又認為,給予已婚同性伴侶福利,不會損害異性戀婚姻價值,強調政府以性取向作為歧視基礎,排拒同性伴侶福利並不合理,認為政府需遵從平機會的平等僱用政策。
上訴的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認為,是爭取平權上行了一小步。
2.對於香港終院裁定,公務員同性配偶可享已婚公務員福利,及合併報稅。有立法會議員認同,政府應主動檢視法例,令同性與異性伴侶享有相同權利。
3.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三十多年前先後五次非禮視障女童罪成,法官斥責被告濫用事主的信任持續侵犯她,行為令人髮指,有違人性,判被告監禁33個月。
控罪指出,被告張健華涉於1982至1986年間,在香港一間學校的圖書館、梯間、康樂室,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烏溪沙青年新村內,共5次非禮女童。資料指,被告任「康橋之家」院長期間,曾於2002年及2014年兩度被控非禮智障女院友。兩宗案件中,前案由於事主供辭有矛盾,後案則因事主不適宜作供,控方撤控,令被告脫罪。
4.「學術自由學者聯盟」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就《逃犯條例》修訂進行民意問卷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市民不贊成把港人引渡到內地受審;若港人會被引渡到內地受審,逾四成受訪者打算移民。
問卷調查分別於上月尾及本月初進行,訪問一千名香港居民,66%受訪市民不贊成把港人引渡內地受審,59%受訪市民認為內地不會有公平審訊。被問到若港人會被引渡內到內地受審,46%受訪者表示打算移民,當中包括62%具大學學位和51%具專上學歷的市民;46%受訪者同意,會有更大可能把部分資產轉移到海外。
5.香港一名泳客2016年在北葵涌泳池溺斃,死因庭裁定死於意外。裁判官稱,事發時同時有多名救生員報稱不適,在餐廳隔窗觀察泳池情況,質疑救生員擅離職守,相信救生員都知道離開崗位要請示,但他們都沒有遵守。裁判官建議康文署在泳池開放期間,每一更都要有高級技工或助理康樂員當值,監察救生員工作。
6.美國準備向台灣售賣總值約26億美元軍備,包括坦克、反坦克導彈和肩托式刺針防空導彈,有傳媒引述消息人士稱,軍售案已非正式知會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