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七一遊行後部分示威者衝擊立法會,香港警方午夜採取清場行動,驅散立法會大樓外及附近一帶示威者。防暴警員從龍和道,龍匯道及夏愨道向立法會推進,向立法會示威者發射催淚彈。示威者陸續撤去,雙方未有嚴重衝突。警方完成清場後入立法會搜證及進行清理。警員在立法會及附近一帶駐守,並拉起封鎖線,禁止進入立法會。特首辦門外有警員駐守,停車場泊有警車。
示威者撤出立法會後,大樓內多處一片凌亂。一樓滿布雜物,牆身部分歷屆立法會主席掛畫損毀,牆身噴有示威口號,地上遺下行人路鐵欄等雜物,多名議員座位遺有噴漆,屏幕爆裂,主席台、主席坐椅及區徽均被塗污,會議室外多處牆身被噴上口號或粗口字句。添美道立法會大樓出入口位置的玻璃幕牆留有大量裂縫。立法會一帶滿目瘡痍,雜物遍布一地。
2.因應香港立法會大樓附近發生衝突而發出的紅色警示仍然生效。立會秘書處表示,星期二(2日)所有會議及公眾服務暫停及取消,秘書處人員留家工作;進入立法會大樓的所有人士,都要接受安檢。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對立法會大樓何時恢復運作、是否由警方接管立法會大樓等提問,一概不回應。
3.香港立法會一度被示威者闖入後,特首林鄭月娥星期二(2日)凌晨四時在灣仔警察總部會見傳媒,強烈譴責示威者與警方對峙、衝擊立法會大樓,指闖入大樓大肆破壞等違法暴力行為,令人痛心震驚,目無法紀的行為嚴重影響香港法治,而警方應對的表現克制,強調對任何違法行為,必定追究到底。她指在這種情形下到現場溝通,並無幫助,強調非常願與泛民議員抑或其他青年組群溝通。重申政府已宣佈暫緩修訂逃犯條例,沒有重啟時間表,法案會在明年七月今屆立法會會期結束後到期,已是對示威者訴求作正面回應;而釋放被捕人士或特赦涉事人士並不符合法治。被問到有無官員要下台,林鄭月娥指,她已向全港市民真誠致歉,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和保安局長李家超,亦為工作不足衷誠致歉,未來有好多工作,她希望透過改革管治風格,更用心聆聽及吸納尤其是年青人意見,盡力解決香港問題。
4. 香港警務處長盧偉聰星期二(2日)批評示威者在七一堵塞道路,衝擊立法會,闖入立法會大樓大肆破壞,形容情況令人髮指,指警方嚴厲譴責連串漠視法紀行為,定必全面調查,嚴肅跟進。他又指在晚上八時左右,有多達三萬示威者在立法會外,當有示威者試圖破壞鐵閘進入立法會時,由於警方當時在室內,不能使用部分武器,示威者關燈令警方擔心會人踩人,或雙方糾纏間會出意外,加上有示威者再次投擲不知名粉末,種種情況令警方需要短暫撤退。他強調當時已經得悉立法會職員已完成撤離,因此警方撤離作重新部署。他指警方在午夜清場期間主要使用催淚煙。
5. 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指,示威者周一(1日)暴力衝擊立法會行動違反一系列嚴重罪行,包括公安條例、刑事罪行條例,以及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法,罪成可被判監。他指從近日發生的事,可見社會有一小撮人有暴力傾向,任何公眾活動,滲雜有暴力傾向的人士,會造成好大風險,呼籲必須小心注意有關風險。
6. 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示威者以暴力手法衝擊立法會,在大樓內肆意破壞,行為無法無天,批評嚴重破壞香港優良的法治傳統。聲明又指,香港是法治的社會,暴力行為向來不為社會所接受。對於示威者的暴力行為,行政會議全體非官守議員支持警方追究責任,把違法者繩之於法,維持公眾秩序。
7. 香港民主黨批評特首林鄭月娥會見傳媒,卻無回應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副主席尹兆堅指林鄭在6.16 當天有200萬人上街後,只肯閉門見建制派,全無正面面對訴求,而連串回應只是火上加油,批評林鄭表示願意溝通,全屬謊言。尹兆堅又認為,林鄭令社會陷政治危機及管治失效,是民怨爆發罪魁禍首,尹兆堅重申要求政府回應五個訴求,包括撤回修例、取消6.12 金鐘衝突暴動定性、停止追捕及起訴示威人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民衝突,及要求林鄭月娥立即辭職。
8. 有聲稱參與七一遊行後集會的示威者,承認行動中有暴力行為,強調是受政府所迫,批評港府無聽民意及回應訴求,令年青人承擔風險。他要求設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行動,及不滿執勤警方速龍小隊制服上在多次行動中無警員編號。另有市民指警方面對衝破玻璃門示威者,非但無制止,更一路退卻,令他們得以闖入立法會大樓,質疑面對賊匪到銀行打劫時,警方會否亦一路退卻任賊匪得逞。
9.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連串風波,引起全球關注,數十人到英國倫敦國會外遞請願信,要求國會給予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居英權,及在英國工作的權利。示威者高叫「我們不是中國人,是英國人」的口號,指香港人權、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都正受威脅,令不少BNO持有人希望能在英國定居,認為現行安排不公平,敦促英國國會能通過,給予BNO護照持有人居英權。
10. 英國外相侯俊偉指香港近期的示威活動,顯示英國政府重申維持對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尤為重要,他指中英聯合聲明仍然有效,並具有法律約束力,強調不能接受暴力,香港市民必須維護在法律範圍內,和平示威的權利。外交部駐港特區特派員公署指香港回歸後,英方對香港不存在任何所謂「責任」,敦促英方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11. 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社評強烈譴責示威者闖入立法會,是令人髮指的暴徒行徑,衝擊香港法律的象徵性建築,表達對香港法治的蔑視,暴亂玷污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形象。社評指近來有激烈政治情緒衝擊本港,強調應通過憲制渠道解決問題及爭議,希望香港全社會行動起來,對暴力行徑大聲說不。
12. 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強闖立法會大樓進行破壞示威者是要爭取民主,又指很多人都渴望有民主,但可惜的是部份政府不想有民主。特朗普曾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及香港反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他對香港的局勢感到傷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促請香港各方避免暴力,強調香港的成功在於法治及對基本自由的尊重。
13.社交網Facebook 位於美國加州矽谷的總部,於當地時間周一(1日)收到一個懷疑含神經毒劑沙林的郵包,隨即疏散4幢大樓的人員,及對2名曾經接觸郵包的職員進行檢查及評估。
Facebook 發言人Anthony Harrison指公司在得知初步檢驗結局後,便對4幢大樓的人員進行疏散,當局仍未能確認發現的物質,公司將全面配合警方調查。
14. 市場憧憬中美貿易戰可望獲得解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接受訪問,他指上周與習近平會面後,兩國代表已透過電話重啟貿易談判。他重申多年來中國多年來,對美貿易出現巨額順差,故日後達成的協議,對美國帶來的好處必然大於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