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向公務員發信,指有公務員工會公然鼓動公務員參與所謂「罷工公投」的「聯合工會行動」,反對國家安全立法 ,令外界誤以為他們是代表多數公務員,讓人覺得公務員與政府對著幹。這對其餘絕大部分一直盡忠職守、緊守崗位的公務員極不公平,亦會嚴重損害公務員隊伍的良好聲譽。
他指港區國家安全立法有助鞏固了「一國兩制」,有利於保持社會安全穩定。公務員隊伍是特區政府的骨幹,期望大家團結一致,盡忠職守,堅定支持並全面配合特區政府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聶德權在立法會回應議員時表示,明白公務員對本年度凍薪感失望,但強調全面及充分考慮機制下的相關因素,並無政治考慮。他指現時難以就未來幾年的情況作出不會立法減薪的承諾。
2. 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表示,港區國安法草案中明文將「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定為犯罪行為並不奇怪,若有人要求外國制裁本港,有機會觸犯條例,形容勾結外國勢力的人有如「漢奸」,在國家安全面前只有一國,沒有兩制。他又指,本港有人從事間諜活動。
他相信,人大常委會將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港區國安法,到時港區人大代表有機會獲准列席,提供由香港角度出發的意見。
3. 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指,《港區國安法》立法有助香港社會回復穩定。對於美國揚言國安法通過後會制裁香港,市場傳出或透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限制部分企業使用美元作交易,任志剛認為機會極小,又形容美國一旦限制企業以美元作交易結算,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指說要起草國安法後,香港不但有資金流入,港元還偏強,認為市場很清楚地表示出國際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界對此事並不擔心。
4.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港鐵上月23日及25日晚凌晨非行車時段進行東鐵綫新信號系統測試期間,發生三宗事故,包括有列車車長無按燈號及指示,錯誤行駛,已要求港鐵提交報告,並已暫停相關測試。
運房局局長陳帆指事件絕不理想,根據機電工程署及港鐵的初步調查,3宗事件應無關連,事件成因不涉及系統性的失誤,與去年3月在荃灣綫新信號系統測試時發生的軟件設計失誤性質並不相同,兩者亦無關係。
民主派及民建聯均有議員批評港鐵系統更新延誤,促港鐵交代有無員工要問責。港鐵車務總監李家潤回應指港鐵員工會用心做好改善,一定會把工作做好。
5. 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發出有關展示國旗和區旗及奏唱國歌的通告及相關指引指明中小學慶祝七一及十一活動須升國旗奏國歌。小一至中三的音樂科,就分為三個階段推行國歌教學。
教育局指出,如果學生在奏唱國歌時行為有偏差,學校應以輔導方式處理,若情況嚴重並涉及違法行為,校方未能處理,可考慮尋求警方協助。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說,有信心學校能透過教育和校本處理。
6. 一名警長在去年8月5日深水埗警署外示威期間,於欽州街附近截查一名少年時,50歲被告清潔工何永隆擋路,少年最後逃去。
清潔工受審後裁定阻差辦工罪罪成,案件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判刑,辯方指被告已還柙逾10天,建議判81至160小時社會服務令。裁判官判刑時指,被告從未干犯同類罪行,雖然控罪嚴重可判囚,但強調判社會服務令亦等同監禁,刑罰非輕。
7. 美國前外交官和學者接受美媒訪問時,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周三在夏威夷的會面是由中方提議,以清楚特朗普政府的意圖。分析指中美縱在該會談中,嘗試緩解緊張,但在港區國安法,台灣問題及疫情等議題上,仍堅持本身立場,未能在重要問題和重大分歧取得諒解。
另外, 美國國務院官員認為中方態度不夠坦誠、令人失望,正觀望對方接下來有何行動。總統特朗普強調,與中國徹底分道揚鑣仍然是政策選項。但有份隨行、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史達偉表示,兩國在其他爭議議題無甚進展,形容中美關係緊張。他稱美方致力營造坦誠、有建設性的會面氣氛,但中方態度算不上坦誠。華府期望兩國關係互惠、平等,不只需要對話,更要見到實質行動,稱這次會談有否建設性,取決於北京政府未來數周會否克制「侵略行為」。
特朗普在接受美媒訪問時,再次追究中國導致疫情全球大流行,指較大機會是無力抗疫或犯錯,亦有可能是蓄意讓新型肺炎病毒擴散,破壞他國經濟。
8. 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經依法審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涉嫌為境外刺探國家秘密、情報罪,對自前年12月中被中國政府拘捕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進行公訴。
另外遼寧省丹東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起訴同是前年十二月被中方扣押的加拿大公民邁克爾。
兩人前年十二月被捕,被指是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捕後,中方作出的報復行動。
兩人前年十二月被捕,被指是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捕後,中方作出的報復行動。
9. 印度傳媒報道,中印邊防軍在周一於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嚴重肢體衝突後,進行少將級別會談,中方在會後釋放事件中被扣押的10名印度士兵。有衛星照片顯示,中方近日運送機械設備,到事發的加勒萬河谷地區。有專家說,見到實際控制線兩旁有大量車輛駐守。
衝突導致印度的反華情緒急速升温,印度政府正考慮提高對一系列主要為非必需品的商品的進口關稅,當中大部分是來自中國。另全印度貿易商總會發出公開信,呼籲抵制中國貨至明年底,盡量降低來自中國的進口,又要求電影明星及球星運用影響力,停止為中國商品拍攝廣告。印度網民使用的「杯葛中國」標籤,登上twitter熱門,認為國民不會忘記在衝突中犧牲的20名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