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協助應對香港新冠疫情,中央政府派遣的內地檢測支援隊星期五(21日)抵達香港。同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將於9月1日展開社區普及檢測計劃,爭取兩星期內完成。

社區普及檢測計劃屬自願性質,香港居民持身份證可網上登記預約後,前往十八區設社區檢測中心,由受過醫護訓練的人員,採集鼻腔及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檢測結果若呈陰性,會收電話短訊通知,若陽性,會由香港衞生署跟進。

林鄭月娥表示,會於大嶼山的亞洲國際博覽館8至11號展館,建設社區治療設施,將設有最多1000張病床,部分會設置負氣壓系統,爭取數星期內完成建設。

她又說,會於亞洲國際博覽館旁一幅3.2公頃土地興建臨時醫院,樓高兩層,設有多於800張負壓病床,不設手術室,需時約4個月時間興建。

林鄭月娥表示,在中央支持下,推出有關措施及建設。香港特區行政會議亦通過修改599D規例,授權其他公職人員追查確診病人。

她並指,中央七月初已同意以健康碼,讓港澳兩地居民返內地,若本港疫情轉趨緩和,可逐步落實。

50核酸檢測人員星期五(21日)中午從廣州抵香港,將在香港相關機構的配合下,協助香港進行更多、更廣泛的核酸檢測。

 

2.亞洲方面,日韓疫情繼續惡化。日本新增1186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累計超過6萬宗。南韓新增324宗確診病例,累計上升至1萬6千多宗,是5個多月以來,單日確診首次反彈至3百宗以上。

在南韓,繼首都圈出現多宗集體感染後,近8天已累計確診近2千宗病例。南韓傳媒說,首都圈新冠疫情以驚人速度蔓延,其中首爾一個教會已有6百人確診。首爾光化門一個集會亦有60多人確診, 當局呼籲出席過有關活動的民眾主動檢測,警告一旦疫情失控, 將步歐美後塵。

在日本東京,單日新增339宗, 大阪府和神奈縣新增超過1百宗。北海道新增25宗, 大部份是小樽一間醫院的患者或職員, 相信群聚感染。另外沖繩縣新增45宗, 駐沖繩美軍相關人士新增4宗。

 

3. 多國都努力研發新冠疫苗。其中俄羅斯下星期將為四萬人,試驗注射自行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被視為第三階段臨床測試。

資助疫苗計劃的俄羅斯機構說,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高風險群,亦會由下星期開始自願接種疫苗。機構又說,已有超過20國要求購買總計超過十億支俄製疫苗,政府與一些國家已簽訂生產疫苗協議。

俄羅斯政府預計10月展開國內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預計11月或12月可輸出疫苗到海外。

俄羅斯累計94萬人確診,1萬6千多人死亡,感染人數高居全球第4位。

俄羅斯搶先註冊全球第一款新冠疫苗,但被西方國家質疑檢測不足。

 

4.全球超過2,250萬人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接近79萬人死亡。

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 新增4萬2千宗確診個案, 累計達到554萬宗, 超過17萬人死亡。

巴西是第二嚴重的國家, 過去一日亦新增4萬5千宗確診個案, 累計350萬宗, 再有1千2百人死亡, 累計11萬2千人病逝。

法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771宗,累計確診人數22萬9814人,再創單日確診數目新高,累計死亡病例3萬480人。而德國新增確診病例, 亦有1707宗,創今年4月下旬以來新高,兩國領袖舉行會議, 協調應對。

德國總理默克爾,專程到達法國南部瓦爾省布雷岡松堡, 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見面,協調兩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重要議題上的立場.之後兩人見記者,馬克龍表示,會談探討應對疫情的相關議題,他更形容是頭號挑戰,馬克龍預期,在未來數月內, 可以獲得新冠疫苗,目前法國和德國, 都進行疫苗研發工作。

默克爾表示,應該繼續重視疫情應對工作,特別是當前歐洲多國的疫情仍未見緩和。另外, 兩國領導人亦談及如何進一步落實7月歐盟峰會達成的經濟復蘇計劃,按照歐盟峰會達成的協議,歐盟2021至2027年長期預算金額,為10740億歐元,在預算基礎上,設立總額7500億歐元的重振基金。

 

5.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星期五(21日)新增27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當中18宗屬於本地個案。本地個案中有7宗未知源頭,9宗輸入個案就分別來自印度、俄羅斯、美國及加拿大。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