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任海關關長何珮珊星期四(21日)履新,是香港首名女性關長。她對獲任命感到榮幸,感謝中央和特首的信任,強調海關將會致力維護國家安全和防範恐怖主義活動,形容海關是切斷不法分子,經外國途徑獲取物資和裝備的重要關卡,未來工作任重道遠。
何珮珊會見傳媒時表示,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可能利用「軟對抗」的方式,透過書本、雜誌或日用品,滲透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強調不能掉以輕心,海關執法有根有據,並無政治打壓或針對性執法。
她又指,會繼續與深圳市政府推行皇崗口岸的重建工作,積極推出提升口岸能力的便利措施,一地兩檢會是「基本盤」,重建後的皇崗口岸,亦會實施「一地兩檢」安排。
現年53歲的何珮珊,1991年加入香港海關,2016年升任為助理關長,2019年晉升為副關長,她的丈夫是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衞。
2.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日後在指定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在香港本地公營醫療機構工作5年,符合特定條件後,可以免試執業,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專科醫生,亦可以經特別註冊在港執業,在海外讀醫的港人可以申請回港實習及考試。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星期四(21日)表示,爭取在10月底前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11月內召開首次會議,期望2022年下半年公布海外醫學院的認可名單。她又指會成立新平台,讓醫院管理局、衛生署和醫專共同商議專科培訓事宜,並會與四間公營醫療機構,商討特別註冊醫生的在職評核模式。
條例草案星期四(21日)在39票贊成、1票反對下獲通過。
3.港府宣布16名區議員宣誓無效。
16名被裁定宣誓無效的議員包括:荃灣區議會的林錫添、李洪波;屯門區議會曾錦榮、張錦雄;元朗區議會黎國泳、黃偉賢、鄺俊宇、張智陽、伍軒宏、黎寳華、陳詩雅及李煒鋒;葵青區議會唐皓文、梁靜珊;以及離島區議會的王進洋、徐生雄,有關人士必須離任。
當局在10月8日安排68名屬新界西及離島的區議員宣誓,17人則宣誓有效性存疑,需提供額外資料,經考慮有關區議員的書面回覆以及所有相關資料後,監誓人確定其中16人的宣誓為無效宣誓,餘下一人為元朗區議員陳美蓮,她已於10月11日請辭。
4.香港立法會通過有關全面禁售加熱煙、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的修例草案,新法例將於刊憲後6個月實施。
草案星期四(21日)以32票贊成、3票反對,2票棄權通過。其中議員謝偉俊、自由黨邵家輝及易志明投反對票,勞聯潘兆平及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投棄權票。其餘議員均支持草案。
立法會同時否決自由黨議員易志明及鍾國斌的修正案,兩項修正案涉及豁免由車輛運載進口,以作出口的轉運貨物的另類吸煙產品,以及豁免從事吸煙產品業人士,進口作開發用途的另類吸煙產品。
5.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證實,近期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個案出現群組爆發,79宗染病住院個案中,有32宗感染源頭相同,部分個案曾到訪的街市,環境樣本和魚樣本的基因排序,亦與該32宗的基因排序吻合。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香港出現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個案,相信與濕街市魚檔有關,建議市民要小心處理傷口,尤其是體弱多病、長期病患和免疫力較低人士,一旦手部有傷口,水一旦有細菌,可經傷口受感染。
曾祈殷在電台節目說,過去平均每個月錄得9至20多宗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個案,但過去40天錄得79宗,他對此感到奇怪,涉及公共衛生問題,呼籲市民處理淡水魚時,要佩戴手套,不要使用相同的刀及砧板處理其他食物,濕疹和牛皮癬病人要格外小心,一旦細菌經皮膚傷口感染,可以入血。
6.香港天氣明顯轉涼。
香港天文台說, 與一道冷鋒相關的東北季候風, 正為廣東沿岸帶來較涼及有雨的天氣,星期四(21日)下午香港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對上一天低5至10度。
天文台預測香港天氣顯著較涼,星期五(22日)早市區最低氣溫約18度,新界再低兩三度,展望星期六(23日)早上仍然較涼,下周初天色好轉。
7.港失業率連跌7個月,最新失業率跌至百分之4.5。
統計處指,香港失業率由6至8月的百分之4.7,下跌至7至9月的百分之4.5,失業人數減少7100人至約18萬零600人,就業不足率亦下跌0.1個百分點至百分之2.2,就業不足人數減少7200人至7萬9千人。
當中,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專業及商用服務業,以及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失業率有相對明顯跌幅。至於建造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等, 就業不足率跌幅就較大。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隨著經濟復甦更加穩固,勞工市場進一步改善,估計消費券計劃在短期內,會繼續支持與消費相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