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期望明年二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三周年的時候,能與內地開展較有規模的通關,讓特區政府能舉辦一些較大型的活動。
林鄭月娥星期五(5日)早上出席一個大灣區論壇時表示,香港社會各界熱切期盼通關,可以免檢疫前往內地,內地與特區政府已發出積極正面訊息,就是雙方的討論和專家對接,都取得良好進展,希望可以很快帶來好消息。
2.新界原居民丁權案終極上訴,香港終審法院駁回上訴,一致裁定丁屋政策合憲,認為丁屋政策是屬於香港《基本法》第40條內訂明的合法權益。港府歡迎裁決。
香港高等法院前年裁定,新界原居民以私人協約及換地方式申請建屋屬違憲,香港政府年初上訴得直,其後長洲居民郭卓堅再上訴至終審法院,爭議「合法」意思,以及丁屋政策帶有歧視成分,屬於違憲。
終院星期五(5日)頒下判詞指,丁屋政策受到法例及香港《基本法》隱含但清楚的認可,由於丁屋政策是通過行政酌情權加以落實,丁權是完全建基於公法之上。
就香港《基本法》第40條指,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保護,當中「合法」的意思,是指地政總署行使審批丁屋的酌情權,在公法上的合理性,若酌情權被合法行使,申請人在丁屋政策下的相關權益屬於合法。
「合法」不是指歧視不存在,而是在原居民權益這項特殊議題上,香港《基本法》及人權法案中的反歧視條文不適用。
判詞亦指,香港《基本法》第40條中「傳統」的意義,應該參考1990年4月時的狀況而決定,毋須追溯至1898年之前。根據延續性原則,條文保護了只有1898年前的原居民的男性後代才符合資格,申建丁屋資格的事實是特區繼承體制的一部分。
終審法院最終一致裁定,以私人協約、免費建屋牌照及換地方式合憲。
丁屋政策的司法覆核由2015年開始,維持了約6年才有終結,期間政府曾暫停接收以私人協約或換地方式,申請政府土地建屋。
3.一名英國抵港旅客驗出Delta變種亞系病毒,或更具傳播力,但沒明顯削弱疫苗功效,是香港首次發現有患者帶有Delta亞變種病毒株AY.4.2。
涉及的62歲男患者,十月中離港前往英國,星期一(11月1日)返港,已接種過兩劑「復必泰」新冠疫苗。中心指,根據世衛組織,AY.4.2病毒自7月起在世界各地個案開始增多,有報告指,可能比其他「Delta」變異病毒株更具傳播力,尤其在家庭成員之間,但沒有明顯削弱疫苗功效。
另外, 港新增一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46歲女患者星期一(11月1日)由英國抵港, 在酒店檢疫期間確診,驗出帶L452R變種病毒,她於三四月已在港接種過兩劑「復必泰」疫苗。
港累計確診增至1萬2360宗。
4.香港外國記者會一項調查「聲稱」,《港區國安法》令記者工作環境轉差。外交部駐港公署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要求外國記者會收回以所謂新聞自由之名,干擾特區政府施政、破壞香港法治的黑手。
外交部駐港公署批評香港外國記者會以所謂問卷調查報告,肆意攻擊《港區國安法》和香港新聞自由,鼓吹「寒蟬效應」,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發言人敦促外國記者會立即停止以任何藉口製造事端,插手香港事務。
5.港警拘捕一名60歲九巴司機,涉嫌危險駕駛。九巴表示,已即時解僱涉事員工。
警方指留意到近日網上流傳影片,顯示一輛巴士沿寶琳路往秀茂坪方向行駛,當駛至近安秀路時,疑一度越過雙白線及逆線行駛約90米。初步調查顯示,涉事司機駕駛有關路線3年,估計因當時路面擠塞,貪圖一時方便切雙白線超車,幸當時迎面線未有車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九巴表示,涉事車長嚴重違反公司安全守則,經內部調查後,已即時解僱,強調公司重視行車安全,絕不容忍任何危險駕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