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府為爭取盡快與內地「通關」,中央派出的內地疫情防控專家團星期二(23日)最後一天考察香港的防疫工作,早上分組到鰂魚涌藥房及杏花邨的政府指定私家診所,了解私家診所疫苗接種安排,他們其後再到小西灣一間中學視察,下午返回內地。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23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本周四(25日)將與深圳進行第二次通關對接會議,由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率香港特區代表出席。
林鄭月娥相信,難以在十二月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前恢復正常通關。為便利在內地港人,她指將會在關閉的邊境口岸,設立臨時投票站予內地港人投票,整個投票將以閉環式進行,投票人士需預先登記,並留在特設票站內,期間不得離開票站,投票後要馬上折返內地。她表示,關鍵在於如何讓內地港人投票後折返內地時,可以豁免檢疫,詳情將於本周內公布。
林鄭月娥強調今次是特別計劃,否認與推高投票率無關,況且口岸投票人數有限,「多極都唔會好多」。特區政府無提出,亦反對以綜合投票率方式公布,今次會沿用以往做法公布投票率,她指由於今次立法會選舉具複雜性,預計要動員三萬八千人負責投票、點票工作。
2.大約30名參與東京奧運的國家運動員,將會於下周五(12月3日)起訪港三天。
訪港的運動員來自12個項目,包括百米飛人蘇炳添、乒乓球運動員馬龍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他們會分享得獎過程,讓港人分享喜悅,並為國家取得好成績感到自豪。
由於疫情關係,今次未能讓香港市民近距離接觸運動員,但會舉辦多場公開活動,例如體育示範及綜合表演等,訪港當天主要前往禮賓府,以及出席會展的宴會,而翌日的重點行程,則包括到灣仔的伊利沙伯體育館和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表演,三場門票將會公開發售。
3.南韓前總統全斗煥因心臟病發去世,終年90歲。消息指全斗煥在家中洗手間暈倒,妻子發現報警,警方到場證實死亡。
陸軍出身的全斗煥,1980年藉軍事政變上台,拘捕推動民主的人士,更下令軍事鎮壓光州的「518民主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及學生死傷和失蹤,同年8月成為韓國第11屆總統,實施獨裁統治,到1987年,南韓再爆發大規模「民主運動」,為免影響翌年於漢城舉行的奧運,全斗煥在壓力下宣布推行政制改革,改為直選總統,由同樣軍方出身,一同發動政變的心腹盧泰愚接任。
1996年,他因鎮壓「光州民主運動」,發動軍事判亂和貪污罪,被判處死刑,後改判無期徒刑,1997年獲候任總統金大中特赦出獄。由於全斗煥未曾就光州事件造成大量平民傷亡道歉,加上因涉嫌內亂罪被判刑,喪失在國家公墓安葬的資格,青瓦台不會為全斗煥舉行國葬及於國家公墓下葬。
前青瓦台官員指,全斗煥生前曾表示,希望死後安葬於兩韓邊境高地。
4.香港新增六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其中5宗涉及L452R變異病毒株。
3男3女患者,由6至74歲,分別從巴基斯坦、英國和美國抵港。其中住在上環永樂街永利大廈的27歲女病人,今個月7日前往英國,星期日搭維珍航空返港,在機場檢測呈陽性,並無病徵。她在尖沙咀環球貿易廣場37樓工作,最後上班日是今個月3日,潛伏期在港居住、工作和到訪的地點,納入強制檢測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