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鐵銅鑼灣站往堅尼地城方向2號月台有列車埋站後,懷疑有靠牆的一道車門鬆脫,來往灣仔至鰂魚涌站服務一度暫停。
網上流傳的圖片及短片見到,其中一節停靠在銅鑼站月台的列車車卡,靠隧道牆壁的一道車門疑脫下跌落車底,車門上的路線牌箱亦被打開。事發時正值繁忙時間,銅鑼灣站隨後關閉,不少乘客受影響,要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港鐵表示,來往堅尼地城至灣仔站、以及來往鰂魚涌至柴灣站,均維持4分鐘一班車。港鐵安排免費接駁巴士行駛受影響路段。城巴新巴指會加強服務接載乘客。
2. 為實現盡快通關,港府宣佈推出「香港健康碼」,巿民下周五(10日)起可以實名登記「香港健康碼」,大前提必須要有智能電話,並需提供住址證明。而「港康碼」亦需配合更新版「安心出行」上載出行紀錄。政府指健康碼沒追蹤功能,只會因有人被列為高風險,才將行蹤資料分享予內地部門。
政府公佈「香港健康碼」下周五(10日)早上9時起,接受市民經網上系統註冊帳戶,需實名登記及提供住址證明、手提電話號碼等,並透過手機短訊接收識別碼,以啟動帳戶。
港康碼要配合「安心出行」更新版,透過新功能上載出行紀錄及作健康申報,以獲取相應的顏色的健康碼, 顯示感染風險。
確診者、密切接觸者或21天內到過高風險地點,會顯示紅碼或黃碼,唯有綠碼才可即日申請轉換「粵康碼」或「澳康碼」作通關之用,「轉碼」功能暫時未開通。
申請「港康碼」,智能電話必須同時已安裝「安心出行」21天,即使期間不曾外出、沒有出行紀錄,亦可如實上載空白行蹤到系統。薛永恒提醒,若上載他人紀錄或資料失實,可能負上刑責。
3.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展開的全球首個人體研究發現,腸道內缺乏「青春雙歧桿菌」的話,可令接種新冠疫苗人士,未達預期的抗體水平。
研究顯示,調節腸道微生態將成為提升新冠疫苗成效及安全性的新方向,同時意味補充「青春雙歧桿菌」可提高新冠疫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