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8月8日,正式公佈對16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清單,將於8月23日生效。

中央電視台記者王冠指,160億的商品清單包括279個項目,包括處理器、記憶體等多種集成電路、二極管、生產半導體的機器及零件、樹脂、發泡膠及塑膠等化工產品、火車頭、船舶用蒸汽渦輪、多種摩打及發電機、電單車及拖拉機等,比早前公佈的284項減少5項。獲剔除出清單的包括航運集裝箱、浮動船塢及鋸木用的機械產品等。美方解釋上述五項商品倘加徵關稅,「可能對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今輪「貿易戰」緣於美國的「301調查」,中國商務部曾予以嚴正批駁,指美方污衊中方在經貿往來中實行不公平做法是佔便宜,歪曲事實、站不住腳。美方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和打壓中國發展的目的,編造一整套歪曲中美經貿關係真相的政策邏輯。

中方被迫採取反制行動,6月16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即對美方第一部分清單的反制)。

美媒認為加徵關稅沒有好處

美國時政新聞網VOX就白宮公佈的160億美元加稅清單發表評論,指全球兩大經濟體在經濟領域搏鬥,對所有參與方都是傷害。

俄羅斯電視《今日俄羅斯》網站引述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上週的談話,指中方承諾不打第一槍,但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擊。

彭博通訊社指,特朗普通過威脅加稅的手段,試圖減少美國貿易赤字,做法不僅令美國與中國發生衝突,還與美國的諸多盟國發生衝突,擾亂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得不發出警告,這可能會破壞多年來的全球經濟上升勢頭。

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展開的首輪「貿易戰」,向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首部分清單包括340億美元商品,於6月16日公佈,新徵稅措施自7月6日已實行。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