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實現與內地免檢疫通關,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措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正等待中央決定最終通關時間,但港需要籌備多方面工作,包括政府各政策局即日起,會與持份者商討安排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用的配額制,除商務及公務外,正爭取部分配額開放予有緊急需要的人申請。她又說,保安局將根據配額和人流,評估是否再開放更多陸路口岸。

 

2.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19日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正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所言,今次是一場有競爭、有質素的選舉,政府無就投票率訂指標,但呼籲選民不論政治立場都要出來投票。她指截至周一(6日)晚6時,共有1萬8千多名身處內地的港人,登記在三個口岸票站投票。

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指,今次立法會選舉規模大,為縮短選民輪候時間,投票當天將設630個票站,共6200張發票櫃枱,較2016年選舉增超過1倍,並動員超過3萬8千名工作人員,數量是有史以來最多,票站主任會安排工作人員,在人流較少或午飯時間返回所屬票站投票,而在邊境管制站投票站和附近執勤的人員,可在管制站的臨時票站投票。

 

3.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去信全港約400個工商組織,呼籲工商領袖於立法會換屆選舉中以身作則,踴躍投票,並引領會員積極參與,以及在工作上作出靈活安排,方便他們當日投票。

邱騰華說,今次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完善後的第一場立法會選舉,意義非常重大。正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的發言,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選舉具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及公平競爭性。作為特區選民,每一位都應該履行公民責任,選出代表自己所屬界別的議員。邱騰華表示,特區政府期望與新一屆的立法會共同努力,推動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為香港開創更好未來。

 

 

 

4.造成39人死亡的「南丫四號」海難發生逾9年,香港警方呈交死因裁判官的遇難者死亡調查報告首度曝光,多份口供揭露更多案件細節,包括海事處、船廠疑在造船驗船上疏忽,而警方亦曾建議召開死因庭,不過死因官去年底決定不召開研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是否就「南丫海難」召開死因研訊,要尊重司法決定。

逾2200頁的報告內容事隔6年,至今年九月交到死者家屬手上,當中提及警方的調查涵蓋「南丫四號」設計繪圖、造船、維修、驗船,以至「海泰號」船員上班更分等環節,揭發存在疏忽缺失,包括海事處人員慣常不帶圖則驗船、缺乏訓練,而負責造船的財利船廠,雖曾獲告知需裝水密門,但最後沒有安裝,亦無人發現。報告又首度揭示,警方認為案件涉重大公眾利益,曾建議召開死因研訊,不過裁判官 2020 年決定不召開,直接裁定遇難者非法被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7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被問及報告,她指「南丫海難」是一場非常令人傷痛的悲劇,她當年擔任政務司長期間,亦曾與死難者家屬見面,指明白家屬心情,但有關司法程序已經完成,包括是否召開死因庭,亦要尊重司法決定。

至於相關的內部調查,林鄭月娥指,由於涉及大量個人資料,如果要公開就需要大量遮蓋,因此政府至今仍然認為不適宜公開。

一班南丫海難死者家屬發公開信,指時任政務司司長的特首,未有邀約家屬進行正式會面,並反駁林鄭月娥稱報告「不適宜公開」說法,重提時任特首梁振英曾指絕不姑息事件,時任運房局局長張炳良亦「說報告絕無可能不公開」,反問政府官員承諾不兌現先例一開,港府如何實踐管治威信,又指事件司法上已結案,但家屬仍未能了解完整真相,質疑是以行政權力蓋過真相及公眾利益,漠視警方調查,並以政府官員私隱凌駕於納稅人。

2012 年 10 月 1 日晚,南丫海難造成 39 人死亡,死者家屬一直要求召開死因研訊,以及公開運輸及房屋局的內部調查報告。警方的主要盤問及錄取口供於2014年完成,2015年4月去信死因官,指39名遇難者的死因仍未處理,基於案件嚴重性和敏感性,以及重大公眾利益,建議就遇難者的實際死因召開研訊,死因庭去年底決定不召開。

 

5.美國誣稱因應中國所謂人權狀況,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不會派官方或外交代表出席,中國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提出嚴正交涉,將作出堅決反制。

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指,根本沒有人在乎美方人員是否出席,對冬奧是否成功亦不會構成任何影響。

國際奧委會強調,各國是否派官員或外交人員出席,純粹是政府的政治決定。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