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波疫情再次打擊香港經濟,為合資格失業人士提供1萬元資助的「臨時失業支援」計劃,下星期三(23日)起接受申請, 為期3個星期。

計劃的受惠對象, 擴大至現僱於被勒令關閉處所或餐飲處所, 而短暫停工的僱員, 申請人可以是全職、兼職或自僱人士。申請人須要在去年第四季內最少一個月在港工作, 月入介乎2700元至30000元。提交申請前要最少連續30天內無工作, 但如果期間有做一兩日「散工」, 賺取些微收入, 亦可以嘗試遞交申請, 當局會從寬處理。

政府指, 會以強積金戶口紀錄核實申請人資格。如果無強積金戶口, 就要提交額外證明, 期望大部分個案, 可以在收到申請後3至4個星期內獲發放資助。

另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推出新一輪「保就業」計劃,會聚焦受第五波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將向僱主補貼僱員5月至7月的工資,每名月薪低於3萬元的僱員,可獲劃一補貼8,000元。至於未有受疫情影響行業,如大型連鎖超市,大型藥房、物業管理公司、速遞行業,銀行及金融業等,會被剔出計劃範圍,無法受惠。

林鄭月娥預料,新一輪保就業計劃,可惠及110萬至130萬名僱員,預計動用260億至310億元,會盡快提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冀最快4月可供僱主申請。

 

2.港新增20,082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 3宗屬輸入個案, 其餘都是本地感染, 當中7,966宗經核酸檢測確診, 其餘12,116宗是快速檢測陽性個案, 本港第五波疫情累計超過100萬人受感染。

再多259名患者不治, 當中206人於3月17日離世, 年齡介乎25至106歲, 61%是長者, 83%未完成兩劑疫苗接種。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 今波疫情累計5188名患者不治, 死亡率為百分之0.5, 七成死者年過80歲, 完成疫苗接種的死亡率為百分之0.09, 未完成接種為百分之1.32, 兩者相差超過14倍。

疫苗接種點方面,食物及衞生局宣佈,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下周三(26日)起為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暫定為期四周,12歲或以上合資格人士明日上午9時起可在網上預約。

合資格人士可經網上系統預約到該中心接種第一、第二或第三劑復必泰疫苗。中心不設即日籌安排。

深水埗康健中心位於石硤尾邨美禧樓2樓201A室,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6時開放。

 

3.疫情持續兩年,第五波疫情已在3月4日達到高峰,正漸趨平穩。港三位專家包括龍振邦、薛達及袁國勇在《明報》表示,即使疫情走勢向下,預計港仍能錄逾數千宗確診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政府須盡快實施緩解措施,向市民公布本港復常之計劃及路線圖,從而讓市民對香港重拾信心。專家表示,若現時每個符合條件的市民打齊針,建立抗疫韌性,港有可能在7月前後復常,並逐步解除防疫措施。

專家表示,現時大量輕症者留家隔離,只要政府提供物資包及醫療諮詢服務,便能讓患者安心休養,毋須堅持將輕症確診患者送入社區隔離設施。

 

4.內地援港醫療隊展開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的抗疫工作。對於網上流傳內地與香港護士的工作分工內容,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雙方同意在協作過程中分工,內地團隊亦了解到在哪些方面可幫助本港,認為外界不應單憑一張紙評價。

醫管局說,內地及醫管局團隊早前已擬定分工計劃,雙方達成共識,會按既定臨床運作安排編配人手當值。

 

5.內地周四新增4130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及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比起之前一天多近1700宗,吉林省疫情仍然最嚴重。本土確診病例中,吉林省佔1834宗。新增的1742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吉林省亦佔最多,達792宗。全省超過九成八的感染者來自長春市和吉林市。當局已禁止省內人員跨省、跨市流動。中小學、幼兒園全部停課,並部署新一輪全民核酸檢測。廣東省則新增74宗本土確診和61宗本土無症狀感染個案,主要在深圳和東莞。

深圳市8名幹部因為抗疫不力被免職。

國家衞健委指,內地仍會持續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疫情的局面,防控形勢日趨嚴峻複雜。副主任王賀勝說,近期內地本土的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輸入引起,除因近期全球流行的Omicron亞型病毒株BA.2傳播力更強,還有就是部分地方抱鬆懈心態。

他又表示,在目前的新冠疫情形勢下要做好個人防護,首要積極推動接種新冠疫苗,尤其是長者,認為香港的疫情下,老年人接種率低,重症病亡率很高,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至於台灣新增1宗本土確診個案。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