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才流失 #林鄭月娥 】
防疫政策下,投資推廣署承認,有企業正削減在港的業務,有外媒報道,本港金融業湧現離職潮。
特首林鄭月娥周三(30日)在抗疫記者會上,承認嚴格外防輸入措施影響外資信心,但相信香港仍是外資「搵錢嘅地方」。她亦承認香港近月人才流失是不爭事實,但若傳媒將「淨移出」數據視為移民人數是「非常不準確」,亦不應作為對香港前景信心的指標。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沒有具體移民數據,只有特定時間的「流入」及「流出」數據。她稱香港近月人才流失是不爭事實,指過去兩年未能正常通關、單程證名額未用盡、來港外傭減少等情況,均影響「移入」數據,質疑如傳媒據此把「淨移出」數據視為移民人數,屬非常不準確。
林鄭月娥又稱,日前已再次向各國商會及領事代表交代解除禁飛令等措施,相信外資留意到香港的優勢,包括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而港最近一年利得稅收增加,物業市場波動亦不大,均屬信心指標。她同時指出,優才計劃獲批人數增加、來港海外學生增加,都屬正面指標,深信港仍然匯聚優秀人才,對香港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至於放寬防疫措施及通關事宜,林鄭月娥稱與內地及海外通關的先後次序「好難講」, 要視乎情況,又稱本港「完全無閉關」,只要符合特定檢疫要求就能入境,而限聚令及口罩令就相信會再持續一段日子。
2.【 #英國最高法院 #辭職 #非常任法官】
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宣佈,與副院長賀知義,均辭去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職務,即時生效。特區政府強烈反對針對國安法及香港法律制度,指是毫無根據的指控。
韋彥德在聲明中表示,出任香港終審法院職務,是履行對香港在九七後的承諾,英國政府一直認同做法符合國家利益、並予以支持,但聲稱前年的港區國安法生效,立場難以平衡,在與英國政府達成一致結論下,英國最高法院的法官不能繼續在香港開庭,以免背離所遵循的所謂政治自由和言論自由價值觀。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指,絕不認同針對港區國安法及香港法律制度的荒謬與誤導指控,批評有政客以雙重標準故意詆毀,重申香港司法獨立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依然穩如磐石,兩名法官離任絕不影響本港司法獨立,反指英國議會將進行辯論,很可能影響兩名法官辭職,正是法官受到外部政治壓力的清楚實據,強調任何人企圖透過指控削弱本港司法獨立,只會徒勞無功。
3.【 #投考警隊 #居港不必滿七年 】
香港警務處宣佈,四月起投考警員、見習督察或輔警,毋須居港滿七年,只須屬「香港永久性居民」,遴選程序亦加入尿液驗毒測試,稱是次調整可保持警隊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力。
警隊自2020年底已實施「自願驗毒計劃」,以強化警員的紀律。今次為警方首次將驗毒加入招募流程,而引入新規定,意味日後所有有意投考警隊的人士,均須在遴選程序中接受尿液驗毒測試。
警方表示,今次調整使警隊招募工作及入職要求與其他紀律部隊看齊,以保持警隊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力;又稱警隊一向採取積極主動的招募策略,並定期檢討政策,以吸引質素卓越的人士投考警隊。
4.【#港疫情】
港新增6981宗新冠病毒確診, 其中5宗屬輸入個案, 連續5日新增確診少於一萬宗。
再多135名患者不治, 年齡介乎41至105歲, 其中117人在29日離世, 包括一名有濫藥紀錄的41歲男子, 他3月13日快測呈陽性, 周一(28日)因大腿血管瘤出血入院, 最終失救, 醫管局認為, 死因與新冠未必有直接關係, 專家會作檢視。第五波疫情累計7493名患者不治, 病死率增至0.66%。
衛生防護中心說, 雖然整體確診數字稍為下降, 但仍然有相當部分的市民未染疫, 呼籲未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盡快打針。
5.【 #司法覆核 #疫苗通行證 】
港府實施「疫苗通行證」已一個月,進入超市等表列處所須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市民早前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院頒令取消政策,另將涉及基本民生的場所剔除出政策的適用範圍,高等法院周三(30日)拒絕批出司法覆核申請許可。
申請人自行陳辭指出,政策令她無法如常生活,而新冠病毒不停變種,「打兩針三針都係確診,都係有人死」,重申市民有權選擇打針與否;律政司一方強調措施符合社會利益。法官高浩文聽畢陳辭後即日頒判辭,指目前有許多替代方式以購入食物及日用品,政策亦已列明豁免情況,加上措施有效期至今年底,期間當局可因應疫情發展作檢討,經考慮後認為「疫苗通行證」已取得合理平衡,拒絕批出司法覆核申請許可。
6.【 #疫苗 #異常 #心肌炎 】
上星期再有1名13歲少年, 在接種「復必泰」疫苗後, 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他在打針後一天內出現胸痛, 情況穩定。另外,再多一名61歲男子死前14天內,曾接種新冠疫苗,無臨床證據顯示死亡由疫苗引起。
衛生署上星期再收到40宗, 涉及接種新冠疫苗的異常事件報告, 累計接獲7,251宗, 當中87宗死亡個案, 專家委員會已總結其中53宗, 都與疫苗接種無因果關係, 有13宗就初步認為與疫苗無關, 其餘21宗有待評估。
7.【 #大陸台灣 #疫情】
國家衛健委公佈,內地新增8825宗新冠個案,包括1629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本土佔1565宗, 吉林佔1150宗, 上海326宗, 廣東有2宗。新增無症狀感染者7196宗, 本土有7090宗, 上海佔5656宗, 吉林有1032宗, 廣東14宗, 深圳佔7宗, 其餘來自肇慶, 東莞和茂名。
上海疫情仍嚴重, 新增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 個案來自多個區, 最多是浦東新區, 有2187宗, 其次是徐匯區, 有1088宗。
上海星期一(28日)起分階段實施封控措施, 至今完成910萬人的核酸檢測, 相關地區星期三(30日)實施第二次核酸篩查。
至於台灣新增163宗確診個案, 本土有56宗。
8.【 #俄烏戰爭 #拜登】
俄羅斯和烏克蘭和談中, 承諾會大幅減少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軍事行動, 英國副首相藍韜文說, 會靜觀俄方的行動, 再作判斷。
美國總統拜登也說, 對俄羅斯的講法, 持觀望態度, 他會靜觀俄羅斯在和談中提出的建議, 以及如何重新調整駐軍。
白宮官員說, 華府會將俄軍的任何調動, 視為重新部署, 而非撤軍, 各國必須為烏克蘭其他地區遭到攻擊作準備, 戰事會持續。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