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地球日 #氣候暖化 #氣候變化 #氣候變遷】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舉行活動響應,呼籲關注氣候變化,提倡保護環境。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大型電子屏幕變成一片綠色;麻省有關注環保者把樹木髹上藍色,籲關注濫伐樹木問題。在韓國首爾有民眾在漢江前示威,以一身塑膠廢料裝束,頭套膠袋,帶出塑膠污染問題嚴重。Google也推出響應世界地球日的doodles。

 

2.【#熔斷機制 #放寬】

港府5月1日起調整抵港航班熔斷機制,同時取消非香港居民入境限制,並於機場「檢測待行」安排加入額外快速抗原測試。

新規定下,熔斷機制門檻改為同一班抵港民航客機上5名或以上的乘客,或全機乘客總數5%或以上的乘客確診,便要禁飛5天。

當局解釋,留意到社會各界對個別航線「熔斷機制」的意見,包括認為相關觸發指標過於嚴苛,而「熔斷機制」自4月1日至4月20日共觸發過25次,影響數以千計準備回港的香港居民,容易打亂來港者行程,並嚴重影響航空公司的運作,加上目前與香港有密切往來的海外地區,疫情水平大致呈下降趨勢並且相差不大,月初解除九國禁飛令後,輸入個案比率不升反跌,由3%下降至1%,決定調整熔斷機制門檻,以平衡市民大眾及社會各界對恢復社交經濟活動的期望。

政府亦決定由五月起,容許過去14天曾在海外地區逗留的非香港居民,按與香港居民相同的登機、檢疫及檢測安排來港,包括完成疫苗接種、起飛前接受核酸檢測取得陰性結果,以及預訂指定檢疫酒店。當局解釋,由於來自同一地區的香港居民與非香港居民的公共衞生風險相同,整體入境人流會按指定檢疫酒店數目加以控制,加上海外抵港乘客仍須按嚴謹的入境防控措施,政府認為風險可控。

當局亦在目前機場「檢測待行」安排中,加入額外快速抗原測試,抵港者5月起須於接受核酸檢測時,同時接受快速抗原測試。

 

3.【#上海 #疫情 #九大攻堅 #清零】

上海新增17000多宗新冠病毒本土感染個案,再多11人死亡。上海周五(22日)起,開展九大攻堅行動,力爭早日全市實現社會面清零。

上海周四(21日)新增1931宗本土確診及15698宗無症狀感染,佔內地新增本土個案總數的九成半。

市政府部署全市周五(22日)起,開展九大攻堅行動,力爭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包括開展社區管控行動,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其中,封控區嚴格實施「足不出戶、服務上門」要求,由專人為居民提供物資、管控區嚴格實施人員不出小區,防範區人員不可以流動到封控區和管控區。

另外會開展檢測篩查行動,採取分區、分級檢測推進模式,封控區每天開展一輪核酸篩查,管控區就採用每三天一次抗原及每兩天一次核酸檢測的組合篩查方式。其他行動包括轉運隔離、中醫藥干預和清潔消毒等。

 

4.【#文憑試 #竹篙灣】

香港中學文憑試開考,確診或列為密切接觸者的考生,可按身體情況申請到竹篙灣特別試場考試,而首天共有21名考生因確診或須檢疫,獲安排到竹篙灣,當中1人因身體不適,沒有應考首日試卷。教育局指,首天文憑試於466間學校設立試場,整體運作暢順。

 

5.【#疫情 #新加坡 #泰國】

繼續有國家選擇放寬防疫措施,新加坡下周二(26日)起解除絕大部分防疫措施,包括不再限制聚會人數,但室內及公共交通工具仍要戴口罩。

泰國宣佈五月進一步放寬旅客入境檢疫措施。

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入境旅客毋須在到埗後接受病毒檢測和在酒店隔離等結果,保險保額要求會調低。

至於未完成接種疫苗的旅客,只要出發前展示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也可免隔離入境。

 

6.【#台灣 #華視 】

台灣的華視新聞台日前在畫面,誤報解放軍導彈襲台及其他錯誤的快訊消息。集團董事長和華視代理總經理兩人辭職。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