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委會香腸 #致癌】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30款香腸樣本,近九成屬「高鈉」,五成屬「高脂」,長期進食可能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測試更發現,三款樣本檢出內地及歐美禁用的獸藥呋喃西林的代謝物「氨基脲」(SEM),其中一款的檢出量更超出歐盟的行動參考點13倍;另有兩款檢出具致癌性和基因毒性的多環芳香烴。

三款驗出內地及歐美禁用的獸藥代謝物,包括「厨師牌」高級雞肉腸、「御品皇」的蜜糖雞尾腸、「alfresco」的「Spicy Jalapeno with jalapeno’s and roasted peppers Chicken Sausage – fully cooked」所含的「氨基脲」(SEM)都超出歐盟標準,其中又以「厨師牌」驗出最多,超出13倍,有研究顯示,呋喃西林可能會令睪丸退化及未能正常射精,而「氨基脲」(SEM)則可能令實驗動物的關節軟骨退化,四肢變形。

另有兩款驗出具致癌性和基因毒性的物質多環芳香烴,分別為TOPVALU的JAS特級Coarse-ground Pork Sausages,以及city’super的Frankfurter Sausage Fireplace smoked樣本,含量未超出歐盟限量,而污染物可能與其經煙燻製造有關。

消委會說,應減少進食香腸,避免長期攝入過多鈉,增加患高血壓及癌症風險。

 

2.【#疫苗通行證】

香港「疫苗通行證」實施以來引發爭議。有專家在報章撰文,指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用「疫苗通行證」。

香港「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5月31日起生效,年滿12歲市民須打三針才可進入食肆等處所。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在報章撰文指,年輕成年人日常生活如上班上學必須使用疫苗通行證,則政策本質與強制接種無異,認為大部分年輕成年人已打最少兩針,染疫後重症和死亡風險亦很低,60歲以下死者只佔第五波死亡個案4%,進一步打針對清零或維護醫療系統難言再有明顯助益,觀乎第五波疫情已築起的免疫屏障,作者不贊成政府繼續透過「脅迫性」政策向年輕成年人「谷針」,建議讓60歲以下成年人進入指定處所毋須用疫苗通行證。

 

3.【#綠色債券】

港府公佈首批綠色零售債券(Green Bond,4252)的配發結果。政府稱,今批綠色零售債券總共獲得48.8萬份有效申請,涉及資金325.67億元,發行額將提高至200億元。政府表示,今次認購四手或以下的投資者合共15.08萬份,均可全數獲配發;至於33.75萬人認購多於四手,均先獲四手,並進行抽籤,其中19.43萬份申請,可多獲一手。

 

4.【#北韓 #發燒】

北韓新增逾39萬宗發燒病例,再多8人死亡,領袖金正恩下令出動軍隊穩定首都平壤的藥物供應。南韓推測北韓似乎難以控制疫情,已提議就防疫合作進行工作磋商,北韓未回應。

 

5.【#水牛城槍擊案 #教堂遇襲】

美國繼當地 14 日發生水牛城槍擊案,南加州一座基督教堂遇襲,釀成一死五傷,其中四人重傷,槍手被信眾制服後遭警方拘捕,犯案動機仍有待調查。台灣當局稱,槍手和死傷者均是台灣僑民。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