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2018 每日新聞
1.港元匯價再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在本港交易時段,入市承接35億8,700萬元港元沽盤,是入市規模最大的一次,令本周三本港銀行體系戶口結餘,減少至1,665億1千多萬元。交易後港元匯價在7.85水平徘徊。 金管局自上周四以來,已五度入市承接港元沽盤,共涉資132億5,100萬元。
2.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接受本港一份報章專訪時表示, 金管局短短數天承接百多億港元沽盤,指是聯繫滙率下港滙兌換保證機制一個調節機能,行動是意料中事,他又指現時內地經濟穩健,相信暫時不會有資金大量流走。他又指,如本港息口在2015年底,能慢慢隨美國利率上升,可能樓價沒升得那麼厲害。
3.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三十款牛油及人造牛油,發現八成半人造牛油樣本,含有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約近半營養標籤數據嚴重失實。另外,九款樣本實際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標示兩成;四款聲稱「0」反式脂肪酸的樣本,實際含量超出指引每100克不可含多於0.3克的指引。消委會希望政府嚴正執法和制訂法規。
4.消委會調查又發現, 超市貨品平均價格十二年來首度下跌, 去年200項貨品的總售價, 較前年微跌百分之0.04,但豆腐、花生醬或果醬及包裝蛋糕類別的產品, 去年的售價升幅高於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 升幅介乎百分之5.9至11.7.
5.家居保險方面,消委會比較過13間保險公司、共22個家居保險計劃,發現保費和保障項目差異頗大,其中「家居財物全險」保額由20萬元至300萬元不等,一般家居用品每年賠償上限由5,000元至30萬元不等。至於就家居財物損失保障設自負額、俗稱的「墊底費」,以投保單位25年樓齡或以下,家居財物保額達100萬元的計劃為例,「墊底費」相差可達11倍;法律責任保障的「墊底費」差距可達39倍。消委會提醒市民,應按家居財物價值和實際需要,選擇家居保險計劃,如果單單考慮保費,有可能選了部份保障未必合用的計劃。
6.香港立法會四個事務委員會共32名議員,周五起一連三日到訪粵港澳大灣區。訪問團由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健鋒出任團長,會從深圳出發,到東莞、中山及廣州等地了解大灣區的規劃發展,並參觀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產業基地,並與市政府及廣東省政府會面,周日下午會乘坐高鐵從深圳返港。
7.涉嫌在年初殺死妻兒的南韓商人,在荔枝角收押所還柙期間自殺身亡。有報道指,疑兇利用囚室的床單自殺,早上七點多時被發現躺在床上,送往明愛醫院後證實死亡。死者今年一月與家人來港旅遊,案情指他涉嫌在九龍一間酒店,用刀殺死妻子及6歲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