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颱風「山竹」吹襲後第二天,中華電力指全港仍有7500戶停電。隨著本港市面交通大致恢復,香港教育局宣布全港星期三(19日)復課。不過,香港於颱風後首個上班日,市面情況當時仍惡劣,不少道路受阻,公共交通服務一度嚴重受影響,市民無法順利上下班。對於外界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應宣布停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政府無考慮過有關方案。她又指,完全體會香港市民等車上班「很氣憤」,認為罵特首發洩沒有問題。

2.香港多個新基建項目能否抵禦「山竹」來襲,早前成為公眾關注焦點,包括港珠澳大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稱,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大致安然無恙,認為它們經得起考驗。

3.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美國向約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關稅,當地下星期一(24日)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17 日)表示,如果中國採取報復行動,則會對額外約2,67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預計下周生效的新稅率,會由最初10%增至年底的25%。在北京,商務部回應事件時指,美方不顧國際及國內絕大多數意見反對,宣布對中國加徵關稅,進而還要採取其他關稅升級措施,對此深表遺憾;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中方將不得不同步進行反制。發言人表示,美方執意加徵關稅,對雙方磋商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希望美方認識到這種行為可能引發的不良後果,並採取令人信服的手段,及時糾正。

4.對於中美貿易磨擦,會對香港經濟及中小企造成影響,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將啟動貸款保證方面的額外支援措施,讓中小企在運作困難下能取得貸款,又指可進一步優化、加強保證的條款,以幫助業界渡過難關。

5.英籍女子QT向香港入境處申請受養人簽證被拒後,入稟法院覆核當局的決定,香港終審法院7月一致裁定女子QT終極勝訴。港府根據案例修訂非本地受養人入境政策,星期三(19日)起容許已在香港以外具法律效力身份的同性伴侶,申領受養人簽證來港。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指,修訂目的是為吸引及挽留人才,支持香港長遠發展,強調政府無意作其他改變。

6.南韓總統文在寅星期二下午,與北韓領袖金正恩在平壤舉行首腦會談。文在寅早上抵達平壤時,受到北韓高規格接待。外界關注峰會能否對落實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具體方案。

7.澳洲士多啤梨藏針風波擴大,全國多個省及地區發現最少13宗同類個案,涉及多個品牌的士多啤梨,一名男子吃過藏針士多啤梨後需送院,當地超市暫停出停士多啤梨,多間公司需要回收產品。聯邦政府形容事件為惡毒罪行,展開全國調查。

8. 九月初發生6.7級地震的日本札幌,放棄申辦2026年冬季奧運會,會專注申辦2030年冬奧。國際奧委會發聲明,表示理解札幌首先要就地震進行災後重建,對於札幌有意申辦及後一屆冬奧主辦權感欣慰。

9.「918事變」 87周年,香港保釣大聯盟等多個團體,先到香港中環和平紀念碑,悼念抗日戰爭時的死難者,其後遊行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大樓外請願,要求日方就當年侵華歷史,向中國人民道歉及賠償。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