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甜味劑阿斯巴甜為「可能的致癌物質」,但同時表示在已商定的水平下食用依然安全。有專家稱,若消費者在無糖可樂、或有糖可樂之間作選擇,可以考慮飲水作代替,將會更健康。
世衛與聯合國糧農組織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表示,阿斯巴甜被列為「可能的致癌物質」、即指某種物質可以導致癌症。不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沒有把一個人需要攝入多少阿斯巴甜才會有風險列入考慮,而聯合專家委員會表示,繼續建議民眾將阿斯巴甜的每日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40毫克以下。
這同為委員會在1981年,首次將阿斯巴甜被列為可食用時的水平,而目前各地的食品監管機構都有類似的指引。世衛稱這水平等同一位體重60至7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飲9至14罐含阿斯巴甜的飲品,才會超出安全限制。
不過,未參與此次評估的幾位科學家認為,將阿斯巴甜與癌症聯繫起來的證據很薄弱。至於食品和飲料行業協會則重申阿斯巴甜是安全的,作為減少飲食中糖份的人們是一個不錯的替代選擇。
港食安中心資料顯示,阿斯巴甜為其中一種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三氯半乳蔗糖(sucralose)和紐甜(neotame)等低熱量甜味劑只有極低甚至不含熱量。這些甜味劑又稱為高甜度甜味劑,甜度遠高於砂糖(即蔗糖)數十至數千倍不等。在食物中只須加極小量的甜味劑便能達致所需甜度,因而可大幅減少食物所含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