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上星期四(24日)起無視反對聲音,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水排海。踏入第四天,東電安排獲邀外媒進入核電站採訪拍攝,包括央視總台記者。東電承認構思排海計劃一旦發生問題時,無考慮過其他方案。

禁記者自由錄音錄影

今次獲安排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外國傳媒團,分別來自七家媒體共九名記者參與。東京電力公要求記者參觀期間,禁止在未經允許下錄音錄影,全程要在工作人員陪同下進行。

記者穿上必要的防護套裝後,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解釋多核素去除裝置運作原理。記者來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五號機組前,排水設備基本聚集在這裡。這也是他們此次採訪唯一可以進行出鏡的地方。

 

 

央視記者指:「海水和核污染水混合之後,將會通過一根藍色的粗管子,最後再通過一公里的海底隧道,排到大海裡。」

東電工作人員:沒有考慮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是處理核水的關鍵。東電公司安排記者進入多核素去除裝置的遠端控制室參觀。東電工作人員多次強調,即使出現技術問題,他們有多重應急方案可以煞停排水,控制室內二十四小時有職員監控。

當記者問到如果核污染水排放系統出現問題,有沒有排海以外的其他核污染水處置辦法時,東電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考慮過核污染水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方稱「處理水」沒問題

日方堅持把經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稱為「處理水」,認為「處理水」已達標可排。但國際社會對福島核污染水處理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與可持續性始終存有疑慮。

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運行期間過去曾發生漏水、放射性物質超標、濾網損壞等多種問題。東電公司迄今未公佈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的設計或使用壽命,並且缺乏獨立的協力廠商監督機制對「處理水」進行監測。

目前日方未有允許太平洋海域周邊國家、太平洋島國、漁業團體、環保組織等利益攸關方參與監督,東電只稱國際原子能機構內已有中國及南韓代表。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