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國家通訊社(SANA)當地周二(19日)報道,敘利亞總統辦公室表示應中國邀請,總統阿薩德及第一夫人將於周四(21日)訪華,是自2004年以來首次訪華。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敘總統阿薩德周四(21日)將率領一個政治和經濟的官方代表團訪華,在北京和杭州參加一系列會議和活動。代表團成員包括外交部長費薩爾·米格達德、經濟與外貿部部長哈利勒、總統事務部長曼蘇爾·阿紮姆以及總統特別顧問布賽納·沙班。
敘利亞《祖國報》(Al-Watan)還稱,阿薩德預計將出席9月23日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
「中東觀察」網站(al-monitor)報道稱,敘利亞總統訪華是中敘關係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阿薩德自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只訪問過俄羅斯和中東結盟國家,今次訪華意味剛剛擺脫外交僵局的敘利亞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提升。
「中東觀察」認為,雖然總統辦公室沒有透露關於訪華的更多細節,但敘利亞經濟部長的參與可以表明今次訪問的經濟動機。
敘利亞政治分析人士兼作家科賽 · 阿比多(Kosai Abido)接受伊朗英語新聞電視(Press TV)採訪時分析稱,訪問將會是久經考驗的兩國深化合作的好機會。
去年1月,中國與敘利亞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正式成為共建「一帶一路」新成員。 阿比多認為,兩國的合作協定可以擴大到食品、製藥和技術等領域。
今年4月,在與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會晤期間,阿薩德誇讚中方在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的積極作用,還提到放棄使用美元、選擇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貨幣的新趨勢。
阿薩德說,世界上最顯著的積極變化當屬中國,中方正以冷靜、平衡的方式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在實現穩定、和平和共同利益原則的基礎上,創造了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的新模式。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當今世界都需要中國的存在,需要中國來重新平衡全球局勢。
法新社提到半年前,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在中方斡旋下握手言和,同意重新建立外交關係,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舉動隨即在中東引發了一連串的外交活動,其中也包括今年5月敘利亞恢復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資格,阿薩德受邀參加第32屆阿盟峰會。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阿盟中止了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多個阿拉伯國家關閉駐敘大使館。隨著近年來敘國內和地區局勢演變,敘政府同阿拉伯世界關係逐漸解凍。重返阿盟讓敘利亞政府結束了10多年來在該地區的孤立狀態,向走出外交僵局邁出重要一步。
5月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高興地看到,一段時間以來,和解的春風持續吹向阿拉伯世界,為地區國家帶來新面貌,給地區人民帶來新希望。敘利亞重返阿盟,充分表明阿拉伯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加強團結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也充分表明阿拉伯國家有能力把前途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作為阿拉伯國家真誠的朋友,中方始終支持阿拉伯國家加強戰略自主和團結自強,始終支援阿拉伯世界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中方願同阿方共同落實好首屆中阿峰會成果,推動中阿關係持續展現強勁韌性和蓬勃活力,為促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