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證實已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照會已通過外交渠道遞交給中國政府。意大利政府強調縱然退出「一帶一路」,仍會繼續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
 
意大利於2019年在公共債務的壓力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備忘,成為七國集團中唯一加入該倡議的國家。當時美國及歐盟批評倡議為中國推行「債務陷阱」外交的典例,即倡議中包含那些協約國難以負擔的超大型基建計劃,從而協助中國達到擴大影響力及其他目的,因此反對意大利加入倡議。中意於2019年簽署的協議歷時五年,將於明年 3月22日到期,因此意大利必須在今年年底決定是否續約,若未在年底前正式通知中方,將自動延續第二個五年。
 
在上台前便表示前意大利政府決定加入倡議是一個「嚴重錯誤」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9月時在新德里出席20國集 團峰會時,宣稱就算意大利退出倡議,亦不會損害意大利與中國的關係。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
 
意大利外長安東尼奧曾表示,意大利加入倡議並未產生歐元區第三個經濟體所預期的結果。事實上,2019年中國在簽署倡議時,對意大利承諾作出的200億歐元投資,只有部分兌現。當中意大利對中國的出口額由2019年的130億歐元,增加至去年164億歐元;但同期中國出口到意大利的總額,則由2019年的317億歐元,急增至去年的575億歐元。雖然法國及德國並未加入「一帶一路」,但中國與這兩國歐盟國家的貿易額,卻遠高於中國對意大利的貿易額。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包括建議東南亞高鐵線路,以及在中亞展開大規模交通、能源及基建。在意大利退出倡議之際,美國與印度宣布計劃興建一條以水路及鐵路連接亞洲、中東及歐洲的貿易走廊,似要成為中國「一帶一路」的競爭對手。
 
鑒於意大利將於明年擔任七國集團的輪任主席國,外交專家相信美國及歐盟一直向意大利施壓,要求其退出「一帶一路」,但美國、歐盟及意大利均予以否認。事實上,就算退出倡議,意大利仍堅決與中國維持友好的貿易及外交關係。梅洛尼與中國總理李強在最近的20國人集團峰會期間,曾發聯合聲明,表達希望鞏固及深化中意兩國對話的意願,故意大利若退出倡議,仍能繼續與中國保持關係,將鼓勵更多國家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來源:意大利晚郵報/英國廣播公司/福布斯)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