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兩國峰會後,在記者會上發表認為俄羅斯不涉及干預2016年美國大選的言論,引來美國各界包括共和黨內批評。他回到華府後罕有公開認錯,澄清有關的言詞,實際意思剛好相反。

特朗普與普京周一在芬蘭舉行峰會後,公開表示信任俄羅斯普京,還形容美國情報機關的通俄調查是「災難」,引起共和民主兩黨議員譴責,有美媒甚至將他塑造成「叛國罪人」。特朗普相隔一天返回華盛頓,他稱翻查紀錄後,認為需要澄清。

特朗普稱,句子原本為「我看不到任何理由,為何我不會認為,或為何不會是俄羅斯」,他指重複那個字時,將「不會」(woudn’t) 說成「會」(would)。他又指早前的美俄峰會,改善了過去一段時間差劣的美俄關係,無論對俄或是對中國,和睦共處都是好事。

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今次迅速「改口」,是由於他支持俄羅斯的言論,引起美國各界,包括共和黨中人的批評。共和黨議員科克指,相信大家都清楚自己聽見甚麼,暗示特朗普狡辯。

特朗普在助手準備的稿子上,疑用黑色筆寫上他的口頭禪:「沒有勾結」(there was no collusion),而且還拼錯「勾結」(collusion)成「colusion」,被現場記者拍下來
特朗普在助手準備的稿子上,疑用黑色筆寫上他的口頭禪:「沒有勾結」(there was no collusion),而且還拼錯「勾結」(collusion)成「colusion」,被現場記者拍下來

 


經過歷時三天的營救行動後,泰國海軍海豹突擊隊當地間7月10日晚七點多在社交網站Facebook貼文,證實所有被困洞穴的少年及足球教練共13人已全部脫險。留守洞穴的醫護人員及潛水員,亦相繼撤離。總理巴育承認,曾向被困人士處方抗焦慮藥物,以紓緩緊張情緒,但否認給他們服用鎮靜劑。

美國總統特朗普10號晚在社交網誌發帖,祝賀少年足球隊全部人員成功獲救,形容是美妙的時刻。

至於在早前兩輪救援行動中獲救的八名少年,身體沒有大礙,部分人開始進食正常食物,並獲安排與家人隔著玻璃見面,估計他們最少要留院一星期。

泰國官方代表在新聞中心開記者會宣佈13人已全部獲救。

泰國形容殉職潛水員為英雄

總理巴育讚揚救援行動成功,泰國當局在10號晚的記者會上表示,非常感謝義工、工作人員、及世界各地救援人員幫忙,又對早前殉職的潛水員Saman Gunan感到非常難過,形容他是個英雄。

部分傳媒代表於泰國當局記者會上合照。

電影公司或以此為題材

美國《華爾街日報》周二報道,美國電影公司Pure Flix Entertainment創辦人之一斯科特(Michael Scott)過去數天身處少年被困的清萊府「睡美人」山洞附近,協助救援工作,並訪問潛水員,趕在各大傳媒前,蒐集第一手資料,準備拍成電影。他相信電影能激勵全球數百萬人,預計2019年底開拍。

泰國清萊野豬足球隊12名少年隊員上月23日,與教練到洞穴探險後失蹤。當局隨後組織大規模搜索,多國救援人員協助。個多星期後,英國蛙人在距洞口四公里一個洞室發現他們。救援人員多日來設法營救。期間一名參與救援的泰國海軍前海豹部隊潛水員,在運送氧氣樽時缺氧死亡。當局衡量各種因素後,決定自8日起展開救援行動,最終救出所有人。


美國星期五起將向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額外關稅,美國政府有部門建議拒絕中國移動進軍美國市場的申請。外交部促美國停止對中資企業的無理打壓,為中資企業投資公平良好環境。

美國商務部國家電訊局當地時間周一(2日)晚發表文件,建議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否決中國移動2011年提交在美國境內提供電訊服務的申請。

電訊局的文件指,中移動控股股東為中國國有企業,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指公司受到中國政府影響和控制,會有無法接受的國安和執法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道,美國商務部負責通訊的助理部長大衛•雷德爾稱,經與中國移動深入接觸後,無法消除對美國執法和國家安全利益構成風險增加的擔憂。

外交部促美提供公平良好投資環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回應,敦促美國有關方面正確看待有關問題,停止對中資企業的無端猜測和無理打壓,爲中資企業赴美投資經營提供公平良好環境,他又強調中國政府一貫鼓勵華資企業,按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投資目的地國家法律基礎上開展投資合作。

另外,另一間中國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則計劃明年進軍美國市場。

 


美國國際鋼鐵協會(AIIS)聯同兩間會員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法庭提出訴訟,指總統特朗普對進口鋼産品加徵25%關稅所依據的「232條款」違反憲法,要求法院下令停止執行。

美國國際鋼鐵協會官方網站,當地時間6月27日發布公告,提出《1962年貿易擴張法案》第232條規定國會將立法權交給總統是違反憲法的訴訟,認為條例缺乏任何「清晰的原則」限制總統。「232條款」規定,如總統認爲有必要的話,可無限制地施加關稅或其他貿易壁壘,以確保「進口産品不會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

美國國際鋼鐵協會起訴「232條款」。

「除允許總統『開放式』應對進口産品可能造成的威脅,『232條款』還允許總統將任何影響美國經濟的因素,都視爲『國家安全』的威脅,」該協會會長克里斯(Richard Chriss)說。

該協會稱,他們是美國鋼鐵供應鏈的代言人,也是華盛頓唯一捍衛鋼鐵自由貿易的發聲者。協會成員通過不同方式,依靠進口鋼材來發展生意。大多數成員(包括鐵路和其他運輸公司,港務局,本地工會,貿易商和物流公司)不直接支付加徵的關稅,但關稅增長使進口鋼鐵大幅減量,從而影響企業利潤、削減工人工時和工作崗位,令其企業和僱員受到傷害。

鋼鐵關稅還有許多額外的負面影響。 美國港口及其工人的業務吞吐量急劇下降。 此外,以鋼鐵爲原材料的製造商正遭遇鋼鐵價格升50%或以上的情況,並且無論是購買國內還是進口鋼材,都難以滿足需求。

原告首席律師莫里森(Alan Morrison)表示,「利用這個條款,總統簡單粗暴地把他對國際貿易的個人看法強加給美國人民,並且法律對此無計可施。」

新華社6月27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早前曾根據「232條款」、以國家安全爲由對進口鋼鋁産品加徵關稅,並對進口汽車及零配件啓動「232調查」,遭到美國國內及國際社會的廣泛反對。美國270多間全國性和地方性商業組織也發表聯名信,支持國會通過立法,限制總統基於國家安全徵收關稅的權力。

鋼鐵作爲重要的原材料,在工業生産中被廣泛應用。在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政策之下,大批美國國內企業正被烏雲籠罩。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月25日報道,博魯桑管道美國公司(Borusan Mannesmann Pipe US)的首席執行官約翰遜(Joel Johnson)稱,正努力使公司不要成爲特朗普政府貿易戰的犧牲品。

該公司位於得克薩斯州休斯頓東部,主要業務爲製造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所需的特殊管道。約翰遜表示,除非獲得美國商務部針對鋼鐵關稅的豁免,否則公司將面臨每年約三千萬美元的稅,這對一家計劃擴張的公司來說是一個沈重的打擊。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截圖。

特朗普稱,針對鋼鐵、鋁及其他産品的貿易保護政策可以逆轉全球化,使美國公司和工人的地位更穩固。然而他的政策似乎適得其反。美國商務部自該政策出台以來已收到兩萬間公司的豁免申請。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可通過美國外來投資委員會,限制、防範中國及其他國家購買和竊取對美國的創新敏感技術。有當地傳媒認為,意味美國在阻止中資公司取得美國先進技術的態度有所軟化。

特朗普:美國外來投資委員會可阻止敏感技術被竊取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表示,美國擁有全世界最佳的技術,他認為有人有意竊取,美國不得不加以保護,可通過美國外來投資委員會(CFIUS),評估外國投資是否危害美國國家安全,但未有再提及早前有報道所指,動用緊急法遏制中國收購美國知識產權資產。

特朗普最近在美國《華爾街日報》刊登一篇題為「一個糟糕的外泄……可能只是編造的」的文章,他稱除依靠CFIUS外,政府正計劃其他兩項措施,防止中國政府獲得先進的美國技術。

《華爾街日報》:特朗普或在向北京示好

有美國政府官員及消息人士周日表示,仍在推進限制中國在美投資的計劃,但特朗普尚未批准。《華爾街日報》認為,如特朗普維持決定,意味他可能有意向北京示好,在阻止中國取得美國科技的立場上態度有所軟化。

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家Eswar Prasad則稱,暗示美國在採取貿易和投資限制措施時可能恢復部分理性,但不一定意味著美國在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上有所軟化。

《路透社》早前引述美國政府官員報道,財政部正起草針對中國投資的政策,限制中資持股 25% 或以上企業收購美國核心科技公司。眾議院周二亦以壓倒性的四百票對兩票,通過擴大外來投資委員會的權力,容許審查美國企業佔少數股權的外國公司、針對可能洩漏敏感數據或關鍵基礎設施信息,例如電訊網絡等投資項目、收緊外國投資法例。

專家指特朗普態度轉變或與股市走下坡有關

有行業說客和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特朗普態度轉變,一方面是因為最近股市下跌,另一方面,在美國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貿易衝突中,關稅舉措開始重創美國企業。

以美國財長姆欽為首、相對溫和的官員建議通過CFIUS審查外資,限制中國及其它國家的投資;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等強硬派別,則主張引用《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簡稱IEEPA),即把情況列為「特別威脅」來應付。


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據報計劃在本周末前公布,對中國投資美國公司和對華技術出口設定新限制,包括禁止中資持股兩成五或以上的企業收購美國科技公司。

多間美國傳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有新計劃,禁止一眾中國公司投資美國科技公司,並對中國技術出口 設置新的限制,預計將於本周末前公布。

中資如以各方式奪美技術    美國政府可隨時叫停

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商務部正制定加強出口管制的計劃,以阻止「中國製造2025」戰略列出的項目技術輸出至中國,措施包括阻止中資持股兩成半或以上的企業,收購白宮認為涉及「工業重要技術」的公司,至於兩成半的中資門檻比例可能會進一步降低,甚至只要美國當局認定,中資可以通過派人進入董事會,許可協議等方式獲取相關技術,亦可以介入限制交易。

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的聲明稱,總統特朗普已表明保護美國技術,正評估所有能更好保護美國技術措施,包括潛在的出口管制政策的調整。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早前表示,美國耗資數萬億美元研發核心尖端技術,必須加以保護。


美國早前宣布對進口鋼鋁産品加徵關稅,已招致歐盟、加拿大等盟友不滿並採取措施。同時,引入關稅也在拉高美國國內鋼鐵産品價格,影響企業生産。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當地時間20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國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作證時表示,已收到2萬宗美國企業要求當局給予關稅豁免待遇的申請,希望政府批准他們免關稅進口鋼鐵産品,2萬宗申請中只有少部分獲批。

羅斯當天稱,美國商務部已就其中98宗批准42宗,另外56宗申請被否決。羅斯說不久的將來,可看到免除數量會大幅增加,但他未有說明何時。

根據美國政府徵收鋼鋁關稅所依據的《貿易擴展法》232條款,「如美國企業無法從國內金屬生産商處,獲得他們所需産品,企業可申請豁免。」

羅斯未提供這些被納入例外的公司名單。他還表示,如果能與兩國在總體貿易方面達成協議,美國可取消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鋼材進口稅。

美商務部羅斯爲關稅辯護  遭兩黨議員猛轟

兩黨議員在20日的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上猛轟羅斯,議員抱怨與批評特朗普政府加劇與美國關鍵盟國貿易關係緊張的做法,有參議員形容政府引入鋼鋁關稅方式「混亂」和「無能」。

政府引入關稅,使鋼價受到美國許多製造商的關注。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道,美國基凖鋼價今年升近40%,遠超歐洲和北美其他地區的升幅。

羅斯當時爲政府關稅措施進行辯護,他表示,(美國)國內鋼價的漲幅遠超特朗普總統今年下令開徵的25%的鋼鐵關稅本應帶來的漲幅。

「迄今發生的情況令人非常不滿,」羅斯說。

羅斯將引入關稅後國內鋼價的漲幅歸罪投機者,他指有些「中間商」囤積居奇,使鋼材不能進入市場,「顯然是一些業內人士的反社會行爲的結果。」政府將調查「牟取暴利」行爲。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貝內特(Robert Bennett)20日反駁稱,是關稅導致成本上升,因爲即使有人謀取暴利,也是因爲有了這些懲罰性的措施。貝內特對向加拿大的鋼鐵徵收關稅表示不滿。「對加拿大徵收關稅的國家安全理由是什麽?我們跟他們有貿易順差。」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哈奇(Orrin Hatch)指責:「這些關稅並不支持美國的國家安全,相反,他們傷害美國製造商、破壞我們的經濟、損害美國消費者,並破壞我們與長期盟友的關係。」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說:「我們好像是政府操辦的重商主義經濟,而不是自由市場經濟。」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圖米(Pat Toomey)指責政府「簡單粗暴」的貿易做法,「我們在選擇贏家和輸家,而且在我看來,結果可能是:損失的就業機會弄不好比得到的就業機會要多得多。我希望我們停止動用國家安全理由,這根本就無關國家安全,這是經濟民族主義和管控貿易的經濟政策。」

美媒報道,有參議員正推動一項要求任何以國家安全理由徵收的關稅,必須得到國會批准的議案。雖然參議院上周拒絕就該議案進行表決,但仍有參議員及其他支持者誓言繼續推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初,在對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鋼鋁産品分別加徵25%和10%的關稅,結束3月以來的豁免安排。加拿大宣布從7月1日起,對價值166億加元(129億美元)的美國出口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部分被加徵關稅的産品意在針對美國共和黨高級官員所在的州份。共和黨尋求在11月份競爭激烈的中期選舉中維持對參衆兩院的掌控。

歐盟委員會20日宣布,歐盟委員會爲再平衡局勢,決定對從美國進口到歐盟的某些商品徵收補充性關稅,以回應美國對進口鋼鋁産品新徵關稅。「措施將針對價值28億歐元(約207億元人民幣)的商品清單並將於6月22日生效。」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當天表示,美國「單方面、不公平的」決定讓歐盟別無選擇。

墨西哥早前已宣布對自美國進口的鋼鐵、豬肉和波本酒等商品加徵關稅,以報復美國決定向其進口鋼鋁加徵關稅。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多間傳媒報道,因應中國涉嫌竊取知識產權,強逼技術轉移,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批准向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開徵懲罰性關稅,預計清單上的產品可能減少至約800至900項,其中會加入科技產品,未知措施的生效日期,但相信會分階段實施。

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批准對約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預計最快當地時間周五公布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並於下周在《聯邦公報》上公布。所涉商品將被徵收25%的關稅;預計清單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4月初公布的初步清單相若。

美媒:中國或向美商品徵稅報復

據悉,特朗普作出決定前,曾於周四與美國白宮高級官員、國家安全官員、財政部、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高級代表討論長達90分鐘,未知關稅何時生效。中方表示,計劃對金額相當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作報復。中國政府早前表示,已準備擬定為50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清單,包括飛機和大豆。

外交部:如美方加徵關稅 談判成果將失效

在北京,發改委表示,未收到相關訊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如果美國採取單邊保護主義措施,損害中方的利益,中方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採取必要措施,堅持維護自身的正當和合法權益。他強調,中美早前已就經貿問題和磨擦進行磋商,並取得一定進展,但倘美方出台包括加懲關稅等貿易制裁措施,雙方早前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北韓領袖金正恩,周二在新加坡結束歷史性峰會,並簽署聯合文件。特朗普宣布美朝峰會取得成功,他形容雙方簽署了一份「非常全面」的協議,將會「為全世界解決一個非常重大且非常危險的問題」。

特朗普在簽署儀式上表示,與金正恩共同簽署的文件非常重要及全面,美國與北韓及朝鮮半島的關係,今後將有不同發展,他與金正恩建立非常特殊的情誼,會讓其他人對美朝關係刮目相看,兩國將會為世界解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被問到北韓無核化進程,特朗普就說,北韓反應非常迅速,又指必定會邀請金正恩訪美。金正恩就指,峰會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會晤,兩國都決定忘記過去,簽署文件後,全世界將看到北韓的巨大變化,並感謝特朗普促成兩人會晤。

特朗普:金正恩「非常值得尊敬、非常聰明的談判者」

特朗普又形容金正恩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非常聰明的談判者」。特朗普稱:「我們度過了很棒的一天,對對方的國家及相互了解了很多。我了解到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也了解到他很愛國。」

當記者問特朗普是否會邀請金正恩到白宮時,特朗普回答道:「絕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