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香港基本法來自中國憲法,故除了基本法中有條文取代或修改外,中國憲法全適用於香港。王振民強調任何人試圖切割憲法與香港基本法的關係,是對一國兩制的誤解和扭曲。
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14日出席「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研討會」時,表明自己以個人身分發表主題演講,題目是「香港新憲制帶來的變化」。香港基本法列明除了基本法附件三外,全國性法律不在香港實施,不過王振民提出只要《基本法》沒有規定的問題,國家憲法的相關規定全部適用於香港。
他又稱,如果有人覺得憲法及基本法是分開,是對一國兩制的誤解和曲解。
他又談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定權力,包括對重大事件作決定。除釋法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對香港作出過33次決定,王振民指人大決定是按實際情況和需要去做,毫無疑問對香港的憲制有約束力,而且是香港法律的一部分。
王振民又稱,香港必須接受永久回歸國家的現實,並指國家處理香港問題時,所遵循的是國法,而不是以本地法律辦事。
美國國務院向國會提交《香港政策法報告》,當中披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10月應中央政府要求,拒絕美國的引渡申請,並將疑犯移交中央政府看管,形容是自1997年以來首次發生,報告無提及案件內容、有關逃犯等資料。港府強調外國政府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港府內部事務;又指會按香港法律處理移交逃犯請求,但不評論個別個案。
《香港政策法報告》提到,香港過往一直有向美國就引渡逃犯、及在刑事案件中分享證據,但美國去年十月向港府提出引渡逃犯的要求時,卻遭林鄭月娥拒絕,並將該疑犯送交中央政府,理由為涉事疑犯同時涉及中央政府提出的另一宗刑事檢控,中央政府未有提供涉案疑犯案件資料。
報告又稱,香港尚未全面落實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有關反恐怖主義的決議,亦未有制訂法律,改善如何辨識高風險旅客。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指對情況不了解,批評美方發表的報告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強調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屬於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涉,要求美方停止錯誤做法,在涉及香港的問題上謹言慎行。
外交部補充,香港回歸中國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切實貫徹落實,中國政府嚴格按照憲法及基本法辦事,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也不會改變。
港府:外國不應干預
港府回應,指自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一直嚴格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實,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外國政府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內部事務。
葉劉淑儀:香港依法辦事
前香港保安局局長、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稱,香港與美國沒有簽署引渡協議,但根據1998年簽訂移交逃犯協定,港美雙方都可因有關人士,涉及國防、 外交或其他重大公眾利益或政策事宜,拒絕移交。她補充,香港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負責, 如有關人士涉及內地有管轄權的罪行,而且已經展開司法程序,香港可將他移送到內地,認為當局在事件中是依法辦事。
涂謹申:港府應詳細解釋
不過,香港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則認為,香港奉行一國兩制,與香港簽定協議的外國政府,都期望香港能作獨立判斷。雖然中央有最終否決權,但港府都需要向美國詳細解釋,免影響香港聲譽,及國際社會對本港實施一國兩制的信心。
歐洲聯盟委員會就香港政治及經濟發展發表年度報告,指整體「一國兩制」雖在香港運作良好,但一些問題可能逐漸削弱「一國兩制」,及影響長遠實施「高度自治」。 港府回應報告指,香港一直嚴格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實,外國機構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
報告:一國兩制運作良好 促重啟政改
報告指,香港去年踏入回歸二十周年發生不少大事,充滿挑戰,包括特首選舉、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四位泛民立法會議員被取銷資格、實施高鐵「一地兩檢」的爭議等,認為令香港作為法治社會的基礎,備受質疑。
報告總結一國兩制的宗旨運作良好,但認為有合理懷疑一國兩制實施及香港高度自治,長遠有否潛在被蠶食的可能,促請北京和特區政府重啟政改。
報告亦指,香港言論和資訊自由整體受到尊重,但香港傳媒持續自我審查,令人質疑表達自由及行使政治權力的自由是否受限。
報告:澳門特首選舉宜增公眾參與度
報告也提到澳門去年繼續落實「一國兩制」,市民擁有基本權利和自由,又指澳門媒體越來越自我審查,但整體仍能表達廣泛的觀點。
至於澳門明年將選舉新一任行政長官,報告認為,更多公眾參與,可增加選舉認受性,有利政府管治。
港府:一國兩制全面成功落實有目共睹
香港特區政府回應指,自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一直嚴格按照《基本法》規定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充份體現「一國兩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實,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外國機構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內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