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周二早上(16日)發生四線信號故障,導致貫通港九主要地區的荃灣線、港島線、觀塘線、將軍澳線列車服務延遲至約15至25分鐘一班,有乘客表示車程需花額外最少40分鐘,九龍塘、金鐘等轉車站一度擠滿乘客。港鐵解釋,故障乃因車速指令信號無法傳達,只能提供平日繁忙時間約兩成服務,會調查故障是否與荃灣綫更新信號系統有關。列車服務延誤近六小時,至中午港鐵宣布完成臨時復修。

不少受延誤影響的車站放有大堂指示牌,指示乘客轉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港鐵亦加派職員疏導乘客。

港鐵車站內的指示牌顯示列車延誤最新消息,月台及列車內亦持續作有關廣播, 通知乘客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至於車站外的巴士站,排隊等巴士的人龍一直延伸回車站內,有乘客表示等候逾一小時仍未能上車。

大批市民在北角英皇道等候其他交通工具。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當局有緊急應變安排,聯絡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加強服務。

港鐵:三線齊故障屬首次 未知是否與荃灣線信號更新有關

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對列車服務受阻深表歉意。他指,列車線同時出現故障尚屬首次,原因尚待調查,他又透露荃灣線周一晚曾進行信號更新,由於故障亦涉及另外兩條線,故障是否與事件有關,有待調查。

劉天成稱,約清晨5時半列車服務開始前,港鐵發現荃灣線、觀塘線及港島線列車出現信號故障,控制中心無法向列車提供車速指令,為安全起見改為人手操作及慢速行駛,三線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一度維持12至15分鐘一班車,只有日常繁忙時間運載量的一至兩成,情況不理想。

他續指,已調配人手到受影響的三線維持秩序,工程人員正盡力搶修,期望可盡快解決問題,列車服務回復正常,呼籲乘客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為感謝乘客的體諒,港鐵稍後會安排其中一天提供半價乘車優惠。

港鐵嚴重延誤或面臨罰款

香港特區政府及港鐵公司於2013年完成首次票價調整機制檢討,引入「服務表現安排」,規定港鐵必須對逾30分鐘或以上的嚴重延誤負責,根據延誤時間撥出款項作乘客優惠之用,例如列車服務延誤至31分鐘起要被罰款100萬港元,每延誤多一小時再加100萬港元,當超過3小時但不足4小時就要罰款500萬港元,其後每小時再加定額罰款250萬港元。

每列列車上都塞滿趕上班的乘客。(讀者提供)

 

港鐵轉車站九龍塘站擠得水洩不通
不少市民冒雨改搭巴士,車站出現長長人龍
大批乘客無法在香港站及中環站登車,只能在車站內呆等。
不少市民冒雨改搭巴士,車站出現長長人龍
港鐵葵芳站實施人流管制,乘客無法入閘
荃灣線尖沙咀站實施人流管理措施,乘客滯留車站。
港鐵紅磡站塞滿大批需改搭巴士的上班族
有巴士站出現長長的人龍,但巴士服務一度無法配合,長達十多分鐘都沒有巴士接載乘客。
荃灣線的葵興站一度暫停所有閘機,乘客無法入閘
荃灣線的葵興站一度暫停所有閘機,乘客無法入閘
荃灣線的葵興站一度暫停所有閘機,乘客無法入閘
荃灣線的葵興站一度暫停所有閘機,乘客無法入閘
乘客在港鐵香港站無法上車。
太子站大批乘客在車站候車。
觀塘線油塘站月台塞滿大批乘客。
觀塘線油塘站月台塞滿大批乘客。

內地計劃最快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香港理工大學將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研安裝於探測系統「著陸器」上的「火星相機」,以監視降落火星後巡視器的操作狀態。
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和生產火星探測系統上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雙方就火星探測項目的聯合研製協議舉行簽署儀式。

火星探測系統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和生產的「火星相機」將安裝於著陸器頂部,監察包括打開太陽翼、火星周遭環境,及巡視器本身移動情況,有關資訊有助地面人員掌握巡視器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視。

「火星相機」須承受地心吸力6,200倍沖擊震盪

理大指,研究「火星相機」要求甚高,除重量要限制於約380克、機體堅固、抵受穿梭地球與火星長期出現的極端溫差、輻射超過九個月,及須能在火星極低溫下運作外,更須承受相當於地球地心吸力6,200倍的沖擊震盪。

理大:有信心明年完成研製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啟亮指,已掌握「火星相機」物料的配置、相機要承受的熱流等關鍵技術,有信心可於明年完成研製。

至於火星探測器料於2020年發射,目標可於單一次任務中,進行火星軌道和地面探測,為全球首次。


香港國際機場的空管系統8月13日一度出現故障,《傳真社》報道,主系統兩個航班數據處理器被揭一同出現故障,先後進入「降級模式」及「緊急狀態」,須轉用備用系統,發生故障的主系統重啟後,須進行數據同步約一小時,才可轉為備用系統,但香港民航處一直未有對外公布。

香港民航處的新聞稿稱,工程人員13日轉備用系統後,航班數據的處理和顯示回復正常運作,歷時六分鐘,期間有三班航班受影響。不過《傳真社》引述消息人士指,空管主系統和備用系統,各配有兩個航班數據處理器,同時間只會使用其中一個,一旦發生問題會自動切換。不過,消息指13日下午主系統兩個處理器同時故障,令主系統進入降級模式及緊急狀態,須轉用備用系統,過程中大部分功能受影響,情況持續逾半小時。

港機場空管系統新程式未解決問題

空管系統AT3於2016年11月中啟用以來,曾多次發生涉及處理器的故障。在2016年11月29日及12月12日,工作人員在存取數據時,系統切換至備用數據器,但處理器資訊無法與雷達資料配對,航班部分資料消失達26秒和75秒。到2017年4月8日,處理器再因用戶個人設定總數超出上限,令雷達屏幕未能顯示所有航班資料,新空管首次轉用備用系統,導致本港離港航班停飛15分鐘,處方其後公佈雷神公司已於5月中安裝新軟件程式解決問題。

消息人士向《傳真社》表示,高性能的空管系統應具完善容錯功能及韌性,能自我修復人為或隨機問題,批評航班數據處理器屢次發生雙重故障,說明系統無法將問題隔離。

 


香港大學研發出全球首個智慧地址門牌系統,除有助用家得悉所在的精準位置,亦有助緊急救援人員迅速找到案發地點進行拯救。

訊號受高樓大廈阻擋及干擾下,全球定位系統經常難以發揮準確導航功能,室內更幾乎全無用武之地。

港大研發的新系統屬於一種傳感設備,主要以低功耗的藍牙無線傳輸運作,可安裝於建築物、商店或辦公室內,提供獨有的智慧地理編碼地址, 用家只要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連上有關裝置,即可得悉自己的正確位置,儘管身處室內也不致出現太大誤差,遠比目前廣泛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準確,有助消防員、救護人員等更精準找到位置。

此外,系統又可配合其他裝置,協助尋找泊車位置、方便機場為乘客導航及通知登機閘口變更等。

港大冀把系統應用範圍擴展全港

系統由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研發,團隊稱,每個裝置成本大約50港元,以一個佔地三萬平方米、設有300間商舖的商場為例,系統安裝成本約需70萬港元,相信大型物業管理公司能夠應付,正就系統申請國際專利。他們稍後會研究,先在港大校園及大型商場內應用新系統,長遠希望擴大應用範圍至全港所有公用地方。